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于周边险峻的山势,广南西路情况还稍好一些,只要守住严关就可以将对面十数万元军拒之于外。
可广南东路的湟溪关、阳山关、横浦关和梅州、潮州,任何一处失守,都会造成朝廷大军在广南东路的全线溃败。
听完了西府枢相文天祥在朝堂之上详细的解释了当前的敌情之后,朝堂内群臣的脸色顿时和外面的天气一样,陷入了一片阴暗和压抑中。
可是就在群臣心中压抑难安之际,文天祥却又抛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据潜龙司多次派出密探深入闽地得知,蒙古人已经组建起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此刻正陆续在泉州港汇集。潜龙司在付出数条人命之后,终于有密探侥幸潜入了泉州港。据报,如今泉州港内战船、商船已经不下三千艘,而且还陆续有船队从两浙赶来。也就是说,蒙古人至少已经在泉州组织了一支数量上比朝廷高出数倍的水师战船,和足以一次性运送二十万大军的庞大船队。而蒙古人这支船队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琼州!”
(本章完)
第184章 退无可退,惟战可生()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听完了文天祥最后所说的军情之后,整个琼台行宫崇华殿内所有的文武官员全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慑的手足冰凉。足足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后,缓过神来的群臣这才爆发出一片哗然、惊慌的大呼和议论。
想到如今整个广南东路腹地和琼州的空虚,最知兵事的兵部尚书杨云峰忍不住开口向天子做出了撤离琼州的谏言,“皇上,如今整个广南东路与琼州已无朝廷军马驻守,元贼一旦从海上来袭,广南东路与琼州千里海疆处处都是漏洞,仅靠不足十万的地方厢军根本无法阻止元军。臣恳请皇上与太后圣驾尽早撤离琼州,将天子行在暂设南宁为宜。”
听到兵部尚书杨云峰的进谏,众多惊慌失措的官员们顿时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开始进言附和杨云峰的建议。
看着殿内群臣惊慌失措的举动,自始甚终都没有发表任何见解的大宋天子赵昰,缓缓从御座上起身,绕过金案走到御阶前,脸上即没有惊慌之色,也无不满之意,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直面着阶下群臣,和丞相陆秀夫、枢相文天祥一样沉稳冷静的看着殿内群臣的反应。
越来越多的朝臣注意到天子起身的举动后,迫于天子龙威,整个大殿内很快安静了下来,直到这个时候,看着只有十三岁的皇帝从容不迫的雍容气度,众多年纪一大把的朝臣们这才感到一阵惭愧之意涌上心头。
“朕昔日读书,曾记得我大宋前贤苏老泉(苏洵)有一文颇得世人赞誉,名为《六国论》。诸卿即为当世俊彦,想必对此论当不生疏。论中尝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听着少年天子侃侃而谈,殿内群臣面上惭意更甚,文天祥这时却突然出列上前,微笑着奏道:“皇上聪慧睿智,熟诵前贤文章,更难得能够学以致用,实为我大宋之福。如今百官当廷失仪,却也都是一番忠君忧国之心,还望皇上匆怪。“
有文天祥出面打岔,维护百官的颜面,赵昰当下也不再追究殿内官员喧哗失仪之事,微微一笑将话题转回了当前的时局上:“蒙古人数路围攻,严关、湟溪关、阳山关、横浦关前已有三十万大军进犯,再加上漳州二十万大军时刻威胁梅州、潮州,不算水路兵马,已有近五十万大军。而以潜龙司回报所知,元贼江南新附军近三十万,外加阿里海牙麾下数万蒙古骑兵如今云集泉州,想来当是攻打琼州的主力。以此而论,我大宋当面水陆之敌,已近百万之众。以朝廷如今不足二十万精锐,纵是加上十万厢军,兵力相差也极为悬殊。“
说到这里,看着殿内群臣越发灰败的脸色,赵昰语音一转,面上带笑语气却极为清冷的对群臣反问道:“敌我兵力悬殊至此,想来纵是孙子重生、项王再世,亦不免会有避敌锋芒之意。是以,朕并无怪罪诸卿之意。只是朕有一事想询于诸卿,若退出广南东路,甚至于放弃琼州,朝廷苟且偷生于广南西路,可得安否?来日我大宋可还有复起之机?“
听完了天子的问话,静下心思想了半晌之后,即便是最先提议圣驾迁至广西的兵部尚书杨云峰也无言以对。
眼看着殿内一片令人压抑的寂静,东府丞相陆秀夫缓步上前回复了天子所询,“回皇上,若朝廷今日退出广南东路、放弃琼州,只怕今后必会被元军死死围困于广南西路群山之间。即便可得一时安稳,长久之后,断了与海外诸国的商贸,又失了广南东路民心与天下人望。元人兵力无损而气势更盛,此消彼涨之下只恐我大宋国运就要余日无多了。“
天子发问,丞相做答,清楚而残酷的现实也彻底打消了部分朝臣最后的一丝幻想和侥幸之心,时至今日大宋朝廷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
就连首倡退守的兵部尚书杨云峰也满脸愧色的出列躬身请罪道:“臣方才之议实是鼠目寸光过于疏漏,幸得皇上英明,丞相高见,方未曾酿成祸事。臣实是愧不能当,还请皇上降罪责罚。“
“杨尚书请起,我大宋自太祖立国之日起即有明训:言者无罪。况且老尚书亦是一片忧国之心,何罪之有?当此危局,还需老尚书不辞辛劳,主持兵部及地方厢军整军备战,只要朝廷上下同心协力,我大宋未尝不能击退元贼。”
天子从容镇定的语气和神情迅速稳定了朝堂人心,而枢相文天祥也借机再次出列,沉稳的向天子禀报道:“皇上明见,定下了正面迎敌之策。退无可退,惟战可生;狭路相逢,勇者必胜。臣自当统领枢密、督率众将,为皇上退此顽敌。”
西府枢相当廷向天子表明了率师出征誓退强敌的态度,自有众多主战的文臣和武将们慨然出列附合,连带着那些心存忧惧的朝臣们也被他们激昂的言行所感染,重新生出了斗志和信心。
统一了朝堂思想之后,东府丞相陆秀夫也一反往日沉默寡言之态,出列向天子高声禀奏道:“臣东府丞相陆秀夫亦有一言奏上,易经乾卦有云:亢龙,有悔,盈不可久。蒙元以暴戾压服四方,强征天下民力、物力,虽可得一时之盛,却绝难久持。但得朝廷大军击退元贼此次攻势,不出半年,岭南稻熟民丰,朝廷新军编练齐整之后,即是我大宋兵出岭南收复中原之始。臣虽不通兵事,然操持军中后勤辎重必不敢有一时之怠,当令文相后顾无忧。且文相才高思敏,熟于军略,自当初退守琼州之日起,即已编练了数万精锐水师。如今飞鲨、腾蛟、玄武诸军操练经年,水战娴熟,有文相统帅出征,定可保我大宋平安。”
陆秀夫这番话虽与军中征战之事牵联不大,可是却明明白白的指出了蒙古人最大的弱点和大宋即将到来的美好前景,同时借机彰显了统领军事的枢相文天祥过人的高瞻远瞩,彻底让群臣心中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想到枢相文天祥年余来,在与蒙古人的历次大战中取得的骄人战绩,同样无路可退的大宋群臣,终于全部焕发出了激昂的斗志,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倾国之战。
(本章完)
第185章 天下第一港()
泉州,七闽之都会也。海岸曲折漫长,水道深邃,拥有“三湾十二港”,足以吐纳无数中外商船同时出入,乃天赐之良港。番货运物,弄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
蒙古人将泉州纳入治下已历经年余,战乱停息之后,纵然蒙古人对于经济之学、商贾之道远不如宋人精熟,可是在泉州当世无双的便利条件和对海外商贾巨大的影响力之下,南洋诸国与波斯、埃及的海外巨商们,还是习惯性的带着一船船货物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泉州港。
从兴盛的海贸之中收取了远超想像的巨额收益之后,元廷自然也对泉州的海贸重视起来。应那些海外番商所求,重新组织江东、江南各地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各种精美的铜铁制品运抵泉州,再次弟经由那些海商们运回海外无数个王国城邦之内。
虽说与昔年全盛之时,通连天下七十余国,万船云集于港内的盛况还相差不少,可多少也恢复了几分天下第一大港的风采。
这商贾一兴,连带着各处码头内外车、船、店、脚、牙和客栈、青楼也随之兴盛起来。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别的门路和本事,那就靠着身上的力气来给家中多挣几个大钱,至少也可以让家中的孩子们能吃个饱饭。每天一大早开始,周围四里八乡的村民百姓们就聚到了泉州港的各处码头旁边,啃着干硬的窝头,等候着有船前来入港卸货。
卸货的苦力们对于码头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官员和码头的差管们又不屑于和这些低贱的百姓们打过多的交道,由此也就自然形成了一批靠着垄断码头装卸权混饭的牙行和江湖帮会。
这些牙行和帮会的主事者大都是出身市井的混混,靠着身上那股子市侩精明和泼皮无赖的狠辣手段,打点好各个码头的差管之后,就明正言顺的霸占了各个码头的装卸权。
那些想要在码头上凭力气挣点血汗钱的百姓们,只有通过他们才能拥有上码头做活的机会,等于是平白被这些牙行和帮会扒了一层皮。
六月三十日的清晨,泉州港的一个码头泊位前,看到一艘约有三、四千石规模的大船缓缓靠向码头准备卸货,一大批挤在外围衣裳褴褛的汉子们开始一窝蜂般的涌上前方。
只是到了码头泊位外立着的两块木板前时,这群苦力们却都自觉的停住了脚步。两个年长些的汉子出列,脸上挤满了卑微的笑意,向慵懒的靠在码头岸边石堤上的几个年轻人恭敬的打着招呼:“哟,今天怎么没见阎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