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臣等是武人,不善政务,此事听凭皇上圣裁!”

    在大殿上的众多文武官员里,有着太保加衔的英国公张惟贤是朝中地位最为尊贵之人,因此面对天启皇帝的问话他沉吟了一下,然后不动声色地躬身说道。

    “听凭皇上圣裁!”听闻此言,大殿上勋贵武臣队列里的人们纷纷向天启帝一躬身,异口同声地说道。

    说起来,这次朝堂上的京察之争是文官的事情,跟勋贵武臣的关系不大,今天在朝堂上完全就是坐山观虎斗。

    虽然一些勋贵武臣跟东林党以及齐楚浙三党过往紧密,但他们是武臣很显然不便于表明观点,文武勾结历来都是皇帝的大忌。

    况且,身为勋贵武臣之首的张惟贤已经表明了中立的态度,那么其余人自然也不好再表示什么了。

    “首辅大人,你们如何看待此事?”天启皇帝原本就没有让张惟贤等勋贵介入此次京察之争的心思,闻言后望向了文官队列前方的叶向高。

    官场上等级森严,叶向高是文官之首因此自然要由他先表态了,然后众人就可以畅所欲言。

    随着天启皇帝的这句话,满朝文武顿时齐刷刷望向了叶向高,想要知道他对京察一事的看法。

    虽然叶向高是东林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东林党不折不扣的党魁,但同时也是东林党最大的温和派官员,毕竟东林党成立之初确实有着匡扶社稷的理想,叶向高等创始者就是以此为目标的一批人。

    也正是东林党的这个远大目标,所以一经成立就吸引了众多官员加入,只不过随着东林党的崛起,东林党众人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私欲的膨胀,对权力的渴望已经远超对社稷的匡扶。

    因此,齐楚浙三党的人都希望叶向高能开口为他们说些好话,毕竟叶向高一直以来都在极力调停东林党与齐楚浙三党之间的纷争,与齐楚浙三党之间的关系颇为融洽。

    李宏宇见吴亮嗣等人望向叶向高的目光中充满了期颐,心中不由得无奈地摇了摇头,虽然叶向高是东林党的温和派,但他毕竟是东林党的人而且还是东林党的党魁,此时自然要维护东林党的利益,否则的话东林党很可能会陷入分裂的境地。

    “皇上,臣认为此次京察赵大人和孙大人费尽心力,臣相信这个结果。”犹豫了一下,叶向高的嘴角闪过一丝苦笑,然后向天启皇帝一躬身,正色说道。

    吴亮嗣等齐楚浙三党官员闻言顿时面露失望的神色,叶向高此言无疑是支持此次京察的结果,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皇上,臣等附议!”随后,户部尚书李宗延和内阁阁员何宗彦等东林党一系的辅臣、内阁阁员和六部尚书纷纷躬身说道。

    此时此刻,无论是东林党的激进派还是温和派都站在了同一阵线,毕竟此事事关东林党的名誉和利益,为此自然要一致对外了,现在谁要是背叛的话就将成为东林党的公敌。

    赵南星和孙玮见状嘴角顿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东林党的官员在辅臣、内阁和六部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如今叶向高等人一表态,无疑代表了大明朝廷上层权力集团对京察一事的看法。

    故而,吴亮嗣等齐楚浙三党的官员这次要想在京察中的话翻身将难上加难。

第726章 一击即中() 
“皇上,臣以为此次京察牵涉官员之多前所未有,故而臣希望能慎重行事,另行委派他人进行查证,以辨明是非,安抚百官。”

    见东林党的人支持此次京察的结果,身为辅臣、齐党出身的崔景荣向天启皇帝一躬身后高声说道,反对此次京察结果。

    “皇上,此次京察事关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使得百官信服,同时也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望皇上派人重查此事。”

    紧跟着,辅臣之一的孙如游上前一步,表示了对崔景荣的支持,他是浙党的人,方从哲回乡后现在他就是浙党在朝堂上的最大依靠,此时自然要全力以赴对付东林党。

    “臣等附议!”中立派的周嘉谟和林尧俞以及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们随即开口,异口同声地说道。

    显而易见,受到东林党威胁的其他派系以及中立派的官员们此时已经自发地站在了一起,结成同盟予以自保。

    “哼!”赵南星见状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现在大明的上层机构中东林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周嘉谟等人根本就无法翻起什么大浪来。

    只不过

    赵南星不由得望向了立在叶向高身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宏宇,周嘉谟等人或许没有挑战东林党的能力,但如果李宏宇这次全力支持齐楚浙三党的话,倒真有可能被李宏宇翻盘。

    毕竟,李宏宇跟天启皇帝关系密切,与天启皇帝亦师亦友亦臣,是天启皇帝所器重和倚赖的大明重臣,很可能说服天启皇帝来否定此次京察结果。

    不仅赵南星,包括张惟贤等勋贵在内,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纷纷望向了李宏宇,想知道他对此事是何看法。

    明眼人都知道,这可是齐楚浙三党最后翻盘的机会,因此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们紧张得一颗心都悬了起来。

    “李少傅,你是何意?”天启皇帝的视线也落在了李宏宇的身上,不动声色地沉声问道。

    “皇上,此次京察结果出乎了臣的意料,臣实在是难以相信两京的奸佞之臣有三百多人,这已经超过了历朝历代京察的人数。”

    在众人关切的注视下,李宏宇沉吟了一下后向天启皇帝一躬身,郑重其事地回道,|“皇上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文武百官各司其职,齐心辅佐,使得大明国计民生大为改善,实在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皇上,这本是一个君臣和睦、百姓归心的盛世景象,可此次京察查出来的奸佞之臣却远超历朝,这让后世之人如此看待本朝的官员,如何看待皇上?”

    说着,李宏宇语峰一转,提出了一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难道是要告诉世人天启皇帝治理国政无方,以至于朝堂之上多出了如此多的贪官污吏,那百姓们岂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一阵骚动,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纷纷松了一口气,而东林党的人则无不色变,没想到李宏宇竟然如此厉害,一开口就使得此次京察的结果陷入了被动。

    虽然李宏宇并没有明着说东林党的人在此次京察中党同伐异,打击异己,但其话里的言外之意却是借天启皇帝来表达对东林党此次行事太为过分的不满。

    东林党这次的京察很显然已经越过了党争的底线,想要把朝中的反对势力一扫而光,这可破坏了朝中各方势力的均衡,着实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当然了,李宏宇不仅是楚党的一员,同时也是大明的辅臣,天启皇帝信赖的肱骨之臣,自然要避免东林党在朝中独大的局面发生,这样的话对大明官场以及百姓都非常不利。

    赵南星和孙玮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李宏宇的那番话可谓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伤人于无形之中,比直接的攻击谩骂要厉害得多。

    “皇上,臣等当时只想着整肃两京官场,并没有顾虑其他,不妥之处还望皇上恕罪。”随后,赵南星和孙玮跪了下去向天启皇帝请罪,两人当时只顾着对付齐楚浙等派系的关系,并没有把事情考虑周全。

    其实,此次京察的局势到后来已经有些失控,赵南星和孙玮无法掌控住局面,毕竟东林党激进派官员不止他们俩。

    这就使得被弹劾的两京官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东林党的那些激进派官员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打垮朝堂上的政敌,结果使得被弹劾的两京官员的人数达到了三百三十八名之多,超过了大明立国以来的历次京察。

    李宏宇正是抓住了东林党激进派急功近利的心思,从弹劾的人数上发动了反击,毕竟后世之人无法得知天启朝百姓生活的好坏,届时毕竟根据一些史料进行推断。

    试想一下,天启朝的第一次京察所弹劾的官员就已经超过了大明历朝,有那么多贪官污吏的话百姓的日子又岂能好过得了?

    如此一来的话,天启皇帝岂不是成为了治国无方的昏君了,而且天启朝的文武百官也随之成为了贪婪无能、尸位素餐的人。

    可以说,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东林党所主持的这次京察可谓伤人伤己,把自己也给装了进去,告诉后世之人天启朝的官场有多么得混乱不堪、黑暗腐败。

    “皇上,赵大人和孙大人一心为公,为了京察的事情呕心沥血、日夜不眠,为的就是使我大明吏治清明,国泰民安,他们只是尽职尽责而已,望皇上明察。”

    就在东林党的官员们感到事情变得棘手时,左光斗向天启皇帝一躬身,义正词严地高声说道。

    “皇上,对朝中那些奸佞之臣就要痛下刮骨疗伤之心,去浊扬清方能国泰民安!”随后,杨涟也开口表达了对赵南星和孙玮的支持。

    “皇上,为了大明朝政能有欣欣向荣之景,皇上一定不能对那些奸佞之臣心怀仁慈,要将其一网打尽,方能再现我大明盛世!”

    大殿上其余东林党的官员相继回过神来,纷纷向天启皇帝表明了整肃吏治的重要,以此来声援赵南星和孙玮。

    “皇上,他们这是排除异己,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与皇上的声誉于不顾,让后世之人如何看待我朝的吏治?如何看待皇上的治国?”

    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李宏宇可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反击由头,因此纷纷向天启皇帝进言,痛斥东林党在此次京察的胡作非为,希望天启皇帝能彻查此事。

    随着东林党与齐楚浙等派系官员的争相进言,大殿上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嗡嗡嗡地犹如在菜市场般,一些临近而立的东林党和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甚至开始出现推搡和谩骂,这使得现场的局势变得混乱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