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郑大虎是白莲教的香主,两人要是出卖他的话就成为了可耻的叛徒,不仅会受到白莲教教众的唾弃名誉扫地,而且还会被白莲教的人追杀,因此心中有所顾忌。
“机会本官已经给你们了,既然你们不知道珍惜那么就别怪本官无情了。”
宋千户看出两人现在乱了方寸,于是准备趁热打铁一举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因此向立在屋里的锦衣卫高声喝道,“把他们带下去,送去诏狱!”
如果不是李宏宇对他有所交待让其攻心为上的话,宋千户肯定已经对圆脸中年人和国字脸中年人大刑伺候了,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他就不相信两人能扛住锦衣卫的大刑。
只不过如此一来会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两人受刑不过招供,另外一个就是两人宁死不屈。
李宏宇最喜欢做的就是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进而使得其老实交待问题,这样一来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他现在可没有时间在前山镇消耗,天知道天启皇帝还能撑多久,他想在天启皇帝驾崩前查明真相。
至于天启皇帝张榜悬赏的民间杏林圣手,李宏宇根本不报任何希望,天启皇帝现在是内腑受伤,如果不能治好那些伤势的话就是有再多的灵丹妙药也是枉然。
其实,李宏宇只是赌郑大虎可能在前山镇,不过为了使得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相信官府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因此他必须大张旗鼓地行事,这样也是为了避免有漏网之鱼从前山镇逃走。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宋千户率领大队人马前来确实给了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巨大的心理压力,两人可不认为宋千户=带这么多人只是为了抓他们俩。
“大人明察,我们是冤枉的!”
随着宋千户命令的下达,屋子里的锦衣卫立刻上前驱赶跪在地上的那些家眷,这使得现场的局势顿时变得混乱起来,家眷们纷纷开口喊冤。
这些家眷们可不想去诏狱,他们可在民间听了传言,据说诏狱里面杀人不眨眼,朝堂上那些高官显贵进去了不死也要脱层皮,更何况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了,简直谈之色变。
“冤枉没冤枉,届时只要一动刑就什么都能弄清楚!”宋千户没有理会那些家眷,神色冷漠地说道。
“来人,给本官挨家挨户地搜,凡是近些天到镇上的人,无论是否本镇的人都给本官抓起来。”
说着,宋千户高声吩咐立在身后的那名锦衣卫百户,“另外,在镇上张贴出告示,凡是提供线索抓到郑大虎者,赏银千两!”
“卑职遵命!”那名百户闻言向宋千户一躬身,抬步向门外走去。
随后,宋千户有些不耐烦地冲着屋里跪在那里喊冤的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等人摆了一下手,现场的锦衣卫就上前拖拽他们,想要把他们带出去。
“大人,千户大人,小人招了,小人什么都招了,望大人能对小人的家人网开一面。”
就在一名锦衣卫士兵把国字脸中年人从地上拽起来的时候,满脸大汗的国字脸中年人瞅了一眼神色惊慌的家人,再也承受不住心理压力,挣脱开拽着他的锦衣卫士兵后向宋千户跪了下去。
他知道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等待他们的唯有死亡,锦衣卫可不是讲理的人,在诏狱里弄死他们的话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因此,为了家人国字脸中年人现在已经顾不上许多,既然官府已经知道郑大虎在前山镇并且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那么他还有什么好坚持的?
“大大人,小人也也愿意招供。”圆脸中年人闻言连忙跟着跪在一旁说道,既然国字脸中年人愿意招供那么他再顽抗的话那么就是愚蠢了。
宋千户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如果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愿意配合的话那么找郑大虎出来将轻而易举,他也可以早点儿回京复命。
第824章 福王()
京城,文渊阁。
“原来是这样!”
一间厢房里,李宏宇合上手里的公文后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
公文是宋千户派快骑从前山镇发来的,在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的帮助下宋千户不仅顺利抓到了藏在地下密室里的郑大虎,而且还知道了他们的真实身份。
李宏宇没有想到,天启皇帝最后竟然栽在了白莲教的手里,郑大虎不知道他一时的意气用事给大明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锐意进取的天启皇帝必将调和大明各阶层的矛盾,进而使得大明实现中兴。
可现在一切都化为了泡影,这位斗败了朝堂文官集团的大明天子竟然栽在了郑大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手里,这也着实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至少没有牵连到官场,否则这对天启皇帝的心理将造成重创,一个被臣子谋杀的皇帝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郑大虎等人已经在被押解回京的路上,李宏宇随即带着宋千户的公文去西苑向天启皇帝禀报。
“皇上,这些人该如何处置?”向天启皇帝汇报完,李宏宇恭声请示道,郑大虎等人涉及的可是御案,自然要由天启皇帝发落。
“唉,那些人都是大明的子民,很多都是迫于生计才加入的邪教,这是朕的过失,也是大明的耻辱!”
天启皇帝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此事不宜声张,秘密处置,只斩涉案之人。”
“臣遵旨。”李宏宇已经猜到天启皇帝不会让那些家眷陪葬,躬身应道,说到底白莲教之所以能成事与天子们未能处理好政务休戚相关,天启皇帝不会推卸责任。
郑大虎的落网使得白莲教在北直隶的势力受到重创,他掌握着北直隶各州府联络人的名单,本质里各地衙门在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后把属地内的白莲教教徒悉数抓捕,有命案的杀头,没命案的充军流配。
郑大虎作为行刺天启皇帝的主谋自然是难逃一死,被拉到荒郊野岭砍了脑袋,其家眷流放三千里。
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比较幸运,两人虽然是白莲教的人但并没有参与行刺事件,故而其家人没有被牵连,两人也只不过是被流配边疆进而捡了一条命回来。
随着郑大虎和相关知情人被杀,天启皇帝遇刺一事被掩盖了下来,谁也不知道天启皇帝竟然在西苑被人行刺,进而身受重伤。
对外界而言,人们只知道天启皇帝在游湖时不慎落水,虽然这个理由听上去有些离奇但由于没人想到天启皇帝会遇刺故而很快就被人们所接受。
当然了,即便有人怀疑这件事情也不敢说出来,现在天启皇帝君威日盛,东厂和锦衣卫更是频繁活动,谁吃饱了撑的去触这个霉头,保不准就被锦衣卫抓进诏狱收拾一番。
“禀太傅,福王爷来了,在皇陵祭祖。”这天上午,李宏宇正在文渊阁跟内阁的大学士们议事时,一名侍卫急匆匆进来禀报道。
“来的好快呀!”听闻此言,顾秉谦不由得惊讶地说道,洛阳距离京城一千六百里,这才几天的时间福王就到了京城。
在场的大学士们也是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看来福王为了尽快赶到京城是日夜兼程,而随着福王的到来,暗流汹涌的京城势必掀起惊涛巨浪。
当天启皇帝同意福王进京看望张氏太皇太后的消息传出后,京城的官场就已经炸了锅。
自永乐皇帝后外地的藩王很少进京,而且即便是进京每次也只有一名藩王在京城,也就是俗称的“王不见王”,之所以这样自然是防备藩王之间密谋造反。
如今天启皇帝患病在床,正是朝局微妙的时刻,福王这时很显然不宜进京,以免犯了忌讳。
可天启皇帝却出人意料地让福王进京,这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猜想,不知道天启皇帝这是何意,难道要选福王继承皇位?
“诸位大人,皇上下诏让本官迎接福王殿下,今日议事到此为止。”得知福王前来后李宏宇随即站起了身,向顾秉谦等人打了一个招呼后到皇陵见福王。
说是迎接,实际上李宏宇要做的事情是监视并控制福王在京城的言行,使得福王牢牢地在他的掌控中,避免其与京城的官员接触。
李宏宇抵达皇陵的时候福王已经祭完祖准备进京,对于李宏宇前来感到颇为意外,要知道李宏宇现在可是处置军国事务的重臣,身份尊贵,没有必要前来迎接。
这是李宏宇跟福王第二次见面,当年万历皇帝驾崩的时候他与福王打过交道,如果不是他的话福王已经兵变成功,成为大明的天子。
也正是李宏宇的相助,福王后来才得以顺利离开京城返回洛阳封地,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七年。
再次见到李宏宇,福王的心情颇为复杂,所谓物是人非两人的境况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七年里,福王在洛阳的王府里过着平淡的日子,天天吃喝玩乐,锐意尽失一副安于现状的模样。
表面看起来福王因为争位失败变得堕落,实际上他这样做是给朝廷看的,让朝廷对其放心,免得哪一天被皇帝给收拾了。
在洛阳期间,福王密切关注着京城的局势,开始时对天启皇帝被朝臣掣肘感到幸灾乐祸,但很快就变得忧心忡忡,再怎么说这天下也是朱家的,他身为皇家的亲王岂会愿意看见皇权受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福王对天启皇帝是刮目相看,他一直以为天启皇帝被东林党利用,进而打压齐楚浙三档。
可等东林六君子事件爆发后,福王这才明白了过来,被利用的不是天启皇帝而是东林党,天启皇帝利用东林党成功地离间了朝堂上的文官集团,使得他们成为了不死不休的死对头,无法联合起来对付皇权,接着再逐次击破。
因此,福王心中暗自佩服天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