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可能永远不会把它们列入你自己优先要办的工作。
…
只有行动才能够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沟壑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小事情上(2)
C类:紧急但不重要
这一类是表面上看起来极需要立刻采取行动的事情,但是如果客观地检视,我们就会把它们列入次优先里面去。
例如,有一位朋友约你去吃饭,都是些好长时间未见面的好朋友。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个次优先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站在你面前,等着你回答,你就会接受了他的请求。因为你想不出一个婉言谢绝的办法。然后因为这些事情本身有期限,必须马上去做,于是B类的优先事情就只好向后移了。
D类:繁忙
很多工作只有一点价值,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而我们常常在做更重要的事情之前先做它们,因为它们会分你的心——它们给你一种有事做和有成就的感觉,也使我们有借口把更有益处的第二类工作向后拖延。
例如,一位经理在一个星期六早晨到他的办公室去,要做某一件他一直拖延没有做的事情。他决定先把他桌上的东西整理一下,整理好了以后,他想,既然整理了桌子上的东西,也整理一下抽屉好了。他把一个早上的时间用在重新整理抽屉和档案上面。但他并没有做自己原来要完成的事情。
E类:浪费时间
是不是浪费时间,当然是属于个人的主观认定。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给“不道德”下的定义是:“事后觉得不好的任何事情。”
例如,如果我们看完电视之后觉得很愉快,那么看电视的时间就用得不错。但是如果事后我们觉得用来看电视的时间不如看一本好书,那么看电视的时间就可归在“浪费”一类。
不能认真控制时间的人,常常把他们的低效率归罪在这一类事情有什么问题上。不过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把太多的时间用在C和D类而不是用在B类事情上。
知道了上面的分类方法,那么你每天早上非做不可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日的工作计划写在笔记簿上,然后按上面的方式分类。
如果你所列出的全部工作,无法按照重要程度优先次序,盲目胡乱地去做,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将所有的工作,按所分类的结果,重新安排先后次序。
比如说,假设你是销售部的一员,除了销售性工作,还会有参加业务会议、向上司提交全部的访问记录、市场调查等复杂的工作,这些不同性质的工作都应毫不保留完全列出。
想从杂乱的目标中找出重点,你可以借助“脑图”来完成,由于脑图的方便与灵活让我们很容易找出工作的重点与次要,逐项去做。如果全放在脑里,常会担心这件事或那件事没做,反而不能专心。
如果列出的工作,你只能完成一项时,又应该先从哪一项着手呢?这时,便要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排列优先顺序,先做A类最重要的事,一次把一件事做到完成或需要休息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为止。如此逐一过滤列表上的工作项目。最后,你便完成了一份依重要性而排列先后次序的工作清单了。
长期的计划不包括未来的决定,而是包括现阶段你对未来所下的决心。 ——彼得杜克
…
只有行动才能够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沟壑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及时改进生活品质
有太多的人就是因为从来不去反省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成功之途。马克艾伦在他的《梦想的商务:企业家成功指南》一书中这样总结道:
定期花一些时间去反省自己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在某些情况中,可能会显得尤其必要。进行这项反省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头等大事就是回顾过去——要尽可能清晰而诚实地回顾过去——去发现那些对我们的生活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正是这些事情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促使我们采取了现在这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其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它们形成了我们的生活……在所有这些“形成性事件”当中,有的事件使我们形成了一些正确的观念,而这样的事件就应该被铭记在心,同时,这些正确的观念也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举个例子来说,在我们的漫漫人生路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至少是一个人)曾经发现过我们身上的某种潜能,进而支持我们在这条或那条道路上走下去。童年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都曾展现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才华,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又遭遇到了多少来自不同人的怀疑和嘲讽,甚至连自己都几乎丧失了信心——正是这样的东西磨灭了我们的天赋和才华。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不知改进。千万富翁的成功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常常会反省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错误,找到问题的根源,改善目前的生活品质,而且大大提升成功的机率。
很多人只能集中精神一天、两天,或者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两年,但成功千万富翁们却能一辈子集中焦点,全力以赴。这即是千万富翁们跟一般人的差别,他的注意力集中,专注于一件事的态度跟别人不一样,对目标的信心、决心、毅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别人不一样。他们都有这样一个特质——他们都不断地分析自己做对的事情,以及做错的事情,并且不断地改善。
我们的确需要不时反省这些事情。同时,存反省中同样也不能放过那些,对我们构成了消极影响的“形成性事件”,不能放过它们在我们心中形成的那些消极观念。一旦你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就请把它们扔到汪洋大海中去吧。因为它们并不是什么真理——只不过是由于我们曾经那么相信它们,它们才好像披上了一层真理的外衣。正是这种认真的、反省才为成功鸣响了序曲——由此我们可能开始意识到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推动我们进步的力量,而我们又应该如何驱策这些力量,怎样增强自己的运数,也就是说,我们怎样才能最终得到一辈子都渴求实现的目标。
…
只有行动才能够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沟壑懂得目标要少而精,这样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千万富翁们懂得目标要少而精,这样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想想一个人拥有的能量,却把它付之于自己的小情小趣之时,有多少时间就会像流水一样悄悄溜走。当一个人沉湎于个人无用的爱好,他生命的能量,便如此轻而易举地,白白地流走而又带不来任何效益。
一个人想要实现的目标是这样的多,但他们都是重要而有效的吗?如果一个人把这些都作为他现在要做的事,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正所谓“追两兔而一兔不可得”。对于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有重点,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主次地将精力平摊给每一件事。
选取最重要的目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巴菲特,这位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投资家,也是美国惟一靠股票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人。
在他11岁时,曾劝姐姐以每股38美元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不久股票下跌到27美元。姐姐担心自己的全部投资将化为乌有,每天责怪巴菲特不该让她上当。后来股票慢慢回升到40美元,巴菲特赶快卖掉姐姐的股票,去掉手续费后净赚了5美元。但是这家公司的股票紧接着就上涨到每股200美元。从这件事上,巴菲特获得了他终身遵守的两条准则:
第一,设立目标必须通过严谨的思考和精密的测算;
第二,目标设立后,绝不轻易放弃和改变,尤其是核心目标。
巴菲特在投资上奉行“目标少而精”的原则。他认为投资的公司一多,投资者对每家企业的了解就相对减少。所以他不主张投资过于分散。他认为,投资多元化说穿了是投资者对所投对象了解不足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在他40年的投资生涯里,只有12个投资目标,12个目标?试想一下任何一个小股民投资的目标都可能超过的这个数字,却使他拥有了现在的地位。
目标少而精,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它,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巴菲特在做新的目标确认前,将达到目标的可能性都做非常精确的估计,有了绝对获胜的把握,他才会实施。1993年,巴菲特购买了一家在内布拉斯加深受顾客欢迎的家具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办人是一位俄国移民,从未受过正式教育。巴菲特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是90岁高龄,但每天仍精力充沛地上班,坐在打高尔夫球用的三轮车上在家和公司之间来回奔波。
有一天,巴菲特到她店里问她愿不愿意把家具公司卖给他,她当即开价6000万美元。巴菲特没有还价,径直回到办公室开了一张6000万美元的支票给她。这位老太太问他怎么没有请律师和会计师,巴菲特说他相信她。
在清点存货时,她才发现家具公司值8560万美元。不过一言既出,她不愿毁约,只是非常吃惊,因为巴菲特当时似乎想都没有多想一下。事实上巴菲特早已摸清这家家具公司值多少钱了。
许多有巨大潜力的人们为一些次要、渺小、非主流的东西阻挡了前进之路,有些人甚至因为斤斤计较而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应该做到:
1。把着眼点放在较大目标上。因小失大的人就像是一个没有做成生意的售货员一样,他向经理报告说:“是的,买卖没做成,但我肯定使那位客人知错了。”在销售中,重要的是做成生意,而不是分辩谁对谁错。
婚姻中,重要的目标是幸福、平静,而不是谁在争吵中取胜。
在与员工一起工作中,重要的是发挥他的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