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之后,荆轲一头栽倒在地,呼呼大睡。荆轲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当他醒过来之后,捂着生疼的的脑袋爬起来洗漱用餐。随后他领着仆从一路打听着去了学步巷。
赵俯后院,白宣和赵政在练剑。赵政的身量已经长高了不少,这得益于比较优越的物质条件,再加上赵政没日没夜的苦练,这让赵政比同龄的孩子高了一头。
一身劲装的赵政挥舞着一把长剑和白宣对练,这把长剑是开了刃的,长度相对于现在的赵政而言有些过长了。但是赵政不管是随身佩戴还是练习剑术用的都是这把剑,这把剑是赵庞请了有名的铸剑师铸造的陨铁剑,名曰“鹿卢”。赵政只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把长剑,得到这把长剑之后,一向不怎么搭理赵庞的赵政,第一次客气的叫了赵政一声外公,这一声可把赵庞给美坏了,来的也就越发的勤了。
鹿卢剑果然锋利,但白宣所用的长剑也不是凡品,那其实也是一把陨铁剑,只不过铸剑师不惜工本的锻造使得这把剑看起来像是百炼钢制成的。白宣的剑没名字,白宣心里就管这把剑叫做“武安剑”,取自白起武安君的封号。
当的一声脆响,白宣手中武安剑和鹿卢剑粘在了一起。白宣手腕一抖武安剑剑身一颤将鹿卢剑压制下去,剑尖直对赵政的手腕,如果在实战中赵政的手已经废了。
赵政撤剑站定抱拳躬身施礼。
“小政输了,请大兄指正。”
“小政,以你的年纪能练到这样已经算是进步神速,招式已经熟记在心,欠缺的就是力量速度和敏捷,这需要不间断地练习,还要在实战中磨炼。”
“大兄,哪有那么多实战的机会?”
“机会总会有的,今后少和赵高对练,和他对练等于白费力气,他根本就未尽全力。”
“大兄对小高似乎不甚喜欢,为何?”
“谈不上喜不喜欢,只是我觉得他太精明了。”
“精明不好吗?”
“好与不好现在说不清,将来再说。小政,记住大兄的话,你将来处事一定要果断,赵高此人除了你之外无人能够驾驭。”
“大兄也不行吗?”
“我不想驾驭他,因为他不是千里驹也不是蛟龙,他是一条蛇,有毒的蛇。毒蛇能驾驭吗?如果你愿意,我随时可以杀了他,对毒蛇用不着怜悯。”
“小高真的像大兄说的那样?”
白宣叹了口气说:“我知道这样说你肯定不信,而且你会忍不住看看将来赵高会不会像我说的那样,因此你打算一直把赵高留在身边。也罢,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但是你要答应大兄,一旦有一天大兄要杀赵高,你万万不可阻拦。因为,这条毒蛇已经亮出毒牙了,必须杀!”
“这。好,我答应大兄就是。”
俩人刚说完,只见赵庞咚咚咚的跑了过来,离得老远就喊:“小政、贤弟,大好事啊,平原君宴请各国质子,也请了小政,快快收拾一下我们就走。”
赵政小声对白宣说:“我不喜欢这个胖子。”
白宣:“我也不喜欢,但是不可否认,这个胖子目前已经和我们站在一条船上了。”
赵俯大门打开,赵甲领着十几个士卒在前面开道,因为有了上次的事情,如今赵政母子和白宣在学步巷内算是恶名昭昭了,只要他们一出门街上的人都赶紧躲到了一边。这不是出于尊重而是出于仇恨和畏惧。
马车载着赵政和白宣出口了府门,赵高坐在驭手身边学习驾车之术,他已经早早地把自己定位成赵政的中车府令,也就是赵政的秘书加司机。
车架缓缓前行,行人纷纷避让,站在路边的荆轲听着周围的人小声地议论着,很快他就知道谁是白宣谁是赵政了。当马车从荆轲眼前驶过的时候,不知为何白宣猛地扭头盯着荆轲。赵政一见也转头吧目光投向荆轲,而荆轲却昂着头死死盯着白宣。
赵政:“大兄为何盯着那个孩子看?”
白宣:“有杀气。”
“难道他是刺客?”
“现在不是,也许将来会是。”
“大兄,我觉得你有时候更像个术士。”
“小政,将来你就知道大兄的话绝对准的出奇。赵高,加速。”
“喏。”
马车加快了速度,荆轲看着马车远去,他紧握刀柄的手这才松开。刚才白宣那一眼很吓人,荆轲的感觉就像是在黑夜中行走却被恶鬼盯上一样。
荆轲:“叔父说的是对的,我应该先去拜师再来寻仇。”
说完这句,荆轲转身离开了学步巷。
第34章我乃秦王孙()
在战国时期,东方列国的都城大多采用城、郭分治的两城制,也就是大城加小城的形势,小城为城大城为郭。小城又叫王城,主要是国王居住处理政务的地方也称宫殿区,大城为民居及工商业区。
东方列国都城形态内部也有差别,按小城和大城的结合方式可以分成三个类型。
一是两城并列式的,如燕下都、中山国灵寿城、郑韩故城。
二是小城位于大城之中的,如曲阜鲁城、纪南城、魏安邑。
三是小城嵌入大城一角的,如田齐临淄、赵国邯郸。
战国时期,大城内的百姓和工商市场在城市对外防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百姓既提供兵员,又是包括兵器铸造在内的官营手工业的劳动力来源,工商业税收为军饷发放提供了保障。
赵国都城邯郸的王城在西南角,偏北北大城既是主要的工业区和居民区,又包括贵族的府邸,同时还在其西北部加强了军事防御设施。
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内部有布局严整、宫殿亭台星罗棋布,各处城门高大宏伟。
西城是赵王居住的地方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赵王处理政务的宫殿,谓之“龙台”。由“龙台”为中心的建筑群形成了南北一条中轴线。
东城与西城仅一墙之隔,是赵王阅兵点将的地区,设有“南将台”和“北将台”。
北城为不规整的正方形,宫殿规模仅次于龙台应该是赵国宗庙社稷所在之地。
平原君赵胜这次宴请各国质子是在自己的府内,那是紧挨着北城的一大片豪宅。不说这座府邸有多大,单说从东西两侧巷口到达府邸正门的距离就各有一里半的长度,可见赵胜的府邸占地面积之大。
赵政和白宣乘坐的马车是从东侧巷口进入的,古代的街道不像现代的街道那样平整而是中间高两边地的形状,主要目的是为了排水,因此在街道两侧还有排水沟。行人自然无所谓,但马车就只能走正中间了,不然的就会出现往一边倾斜的状况。
战国时期的马车其实也就是四方形的敞篷车,那年月的贵族好面子,参加宴请出门会客时穿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跪坐在马车上,还必须挺胸抬头腰杆笔直。再加上这年月的马车没有减震器而且也没有轴承,那车轴是随着轱辘一起转动的,这震动绝对小不了。这时间一长坐车的人早就跪坐的浑身僵硬,同被震得浑浑噩噩,这要是马车突然倾斜绝对会一头撞向一边那乐子就大了,因此贵族们的马车必须走道路的中间。如果出现两辆马车迎面相遇的情况,那就看谁的身份地位高了,那身份地位低的就要主动让到路边,说实话这么斜着坐在车里挺不舒服的,最关键的是心里也不舒服,看着别人趾高气扬的总自己面前走过,那让道的人心里要能好受才怪。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蔺相如,廉颇因为气不过蔺相如的职位比自己高就故意在路上堵着蔺相如不让他上朝。蔺相如被廉颇堵住三次之后,干脆不去了直接掉头回家,既给了廉颇面子又避免了斜坐在路边的尴尬。
贵族们走中间,那么民间用的拉货的车呢?那也必须走中间。这倒不是说他们和贵族一样尊贵,而是不走中间不行。想想看一车的货物本来摆的挺好,如果车子突然一倾斜重心就会变化说不准就会翻车,因此也得走中间。
赵政的马车来到巷口,驭手让赵政拉着缰绳自己跳下马车跑到前面伸手牵住驾辕的马一边吆喝一边用力拖拽,车上的赵高也配合着驭手不时抖动缰绳发出吆喝声。
两匹马四蹄蹬地发出哒哒哒的声音,那马车就这样硬生生的被马拽着调转了方向,当驭手气喘吁吁的跳上马车时,整辆马车已经停在了巷口,处于街道的最中央。
为啥转个弯都那么费劲呢?因为战国时期的马车都是双轮的也没有转向器,转个弯必须靠人和马相互配合一起完成整体转向。也许有人要问既然那个时代的马车转个弯都费劲,那为啥列国还要装备战车?那是因为战场上地势开阔活动空间大,再说战车发起冲锋时用得着转弯吗?横冲直撞就是了,在那么快的速度下转弯就和作死没啥区别。
驭手和赵高调整好位置和姿势,正要催动马车不料身后传来一声吆喝。
“前面那辆车为何拦住去路,快快为我家君上让路!”
那语气是相当的不客气,赵政正要回头斥责对方,白宣却拦住了他。
“小政,你是王孙身份贵重,不可和那些下人闹口舌,那样做是自降身份。坐好。”
赵政依言挺身坐好鹿卢剑因为太长因此赵政把它握在左手这里立于身侧,白宣高声吩咐赵高:“赵高,车轮该抹油了,下去抹油,要仔仔细细的抹。”
赵高眨着眼睛看这白宣不知道他是啥意思,话说出来之前赵高仔细检查过马车,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那车轴根本不用抹油。白宣说完这句话就不再多说,而是冷冷的看着赵高。
赵高被白宣看得心虚,他转脸看向赵政。
“大兄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做!”
赵高转身跳下马车,从坐下摸出装着油脂的小罐子,然后蹲下身去用刷子蘸着罐子里的油脂仔细的抹着车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