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政:“不准!真说了不准,就是不准!”
白宣:“生老病死乃是天道,臣就是一个普通人,逃不出这个天道的。”
嬴政:“大兄,朕明白了,你不要再说了。”
嬴政一把抱住白宣,这气氛就有些伤感了。阿诺想说些劝解的话,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她只能把嬴政和白宣拉回座位上。正在这时赵高的声音传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大喜啊!”
第633章 山雨欲来()
赵高的语气和此时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嬴政有些恼怒的喝到:“小高,你看不清情势吗?说!朕有何喜事,若不是大喜,看朕怎么罚你!”
赵高一愣,其实他说出这话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气氛不对,但话已经出口了,更何况真的是大喜事。
赵高:“陛下,真的是大喜事。方才榆林塞发来喜报。”
嬴政:“是打退匈奴了吗?”
赵高:“不是的陛下,是太子妃生了,生了个公子,母子平安啊陛下。陛下,您当祖父了。”
白宣:“快把奏报拿来我看!”
赵高:“哎呀,看我糊涂的。大兄,小高恭喜大兄贺喜大兄,您当外祖父了。这是奏报,您快看看,这是太子亲手写的。”
白宣一把抢过奏报打开一看,扶苏那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
白宣:“哈哈哈哈,生了生了,母子平安。好好好,陛下您有孙子了。”
嬴政也是一把抢过奏报看了起来。
“哈哈哈哈,果然喜事,大喜事。小高,把所有的人都叫起来。设宴,快快设宴。传诏,将此喜讯昭告天下,准黔首宴饮三日!”
赵高:“喏!”
赵高转身跑下楼去,没一会功夫楼下钟鼓齐鸣灯光大作。嬴政笑哈哈的对白宣说:“大兄,朕当祖父了,当祖父了。”
白宣:“恭喜陛下,大秦后继有人了。陛下,给孩子赐个名吧。”
嬴政连连点头他一边搓着手一边来回溜达,他看看天上的皓月繁星是有所动,但随即又摇摇头。当他转身看到剑架上的定秦剑的时候猛的一拍手,但随后又摇摇头。当他再次转身看到了兵器架子上的大铍的时候嬴政猛地喊道:“有了,就叫铍,赢铍!大兄以为如何?”
大铍是一种武器,实际上又是长枪的一种,只不过那尖端却是形如一把短剑。
“铍者,剑刀装也”。 所谓剑刀装者,“装”就是包裹包覆的意思,也就是在剑体上加装皮套,由于铍加柄之后较长且两面开刃,为了防止携带过程中,伤及同伴,故而加套。
铍的外形极似短剑,铍之锋和短剑相同,平脊两刃,铍身断面为六边形,形制极像短剑,长约30~35厘米,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在长柄上。后装长约3~3。5米的积竹柄或木柄,铍在作战时主要用于直刺和砍杀,是一种极其锐利的刺杀兵器。使用大铍的全是军中臂力过人,身材魁梧高大的勇士。一般是三千铍兵结阵而立,防守时用于对付敌军战车和骑兵,攻击时用以对付敌军重甲步兵。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铍是威力巨大的长兵器之一,代表的勇武善战,所向披靡。到了大秦一统一下的时候,大铍认为军中锐士所喜爱,后来嬴政把自己的亲卫和仪仗队手中的戈矛全部换成了大铍,要的就是那个威风劲。
白宣:“这个名字好,陛下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够继承我大秦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勇气,希望他成为韩为大秦的勇士,成为大秦之枪!”
“哈哈哈哈,大兄你最懂朕。走,喝酒去!”
距离上一场酒宴不到两个时辰,会峰阁一层的殿堂内再次酒肉飘香乐声悠扬,群臣举杯共庆,嬴政欢喜异常。
冯去疾来到白宣身边说到:“这个消息来的太是时候了。”
白宣:“可惜这个喜讯竟然是赵高送到我面前的。”
冯去疾:“赵高是个『奸』佞,但若无陛下宠信,他又岂敢如此。”
白宣:“此话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可外传。”
冯去疾:“明白。阿宣,陛下遇刺时之后被赵高请到驰道下的沙地中。黑卫看的紧,陛下又严令无诏不得靠近。那时我就在心中猜想,是不是抓住了刺客。但后来陛下却命天下大索,不知何意?”
白宣:“那些黑卫都是陛下的人吗,咱们的人呢?”
冯去疾:“都是陛下的人,还有胡亥身边的,咱们的人从出巡开始只负责外围事务。”
白宣:“陛下也算仁至义尽,但终究还是起了疑心。以后行事还需多加小心。”
冯去疾:“好。还得恭喜你呀。”
白宣:“别急,等到宝儿和冯娇有了孩子,你我定要一醉方休。”
冯去疾:“如此约定!”
白宣:“定了!”
殿堂的角落内,赵高对胡亥说:“陛下似乎和白宣有了分歧,我看得出来,二人之间气氛不对。扶苏生子的喜讯来的真是时候。”
胡亥:“无妨,有的是机会。”
三月后,嬴政取道上当凭吊长平之战的战场后返回关中,白宣一直送到修鱼城,直到嬴政命他返回金陵之后白宣才离开。
嬴政的而这个举动似乎有些不近人情,都到了家门口了却不让白宣回家看看,这不免让众臣心有所想。
白宣离开修鱼的时候,只跟自己的管家见了一面。
白宣:“山雨欲来风满楼,唉。”
第634章 成何体统()
秦始皇七年岁末,九嵕山白家别院。
虽说白宣、白震和白庆不在家,但是年还要过,按照袁媛的意思不仅要过还要过得红红火火。如此一来整个白家别院乃至整个袁家邑都是张灯结彩热闹红火。
从袁家邑直通白家别院的大道已经由土路改成了用青石板铺砌的道路,字也不会像从前一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袁家邑的百姓就像爱惜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爱惜这条路,可以说这条青石板铺成的路已经成了袁家邑富庶兴旺的象征。
在袁家邑入口处的牌坊底下,专门设了一个袁家邑亭,亭长就是原来袁家村的老族长。这个亭的除了维持治安抓捕盗贼之外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检查进入袁家邑的车辆和人员,而检查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看这些车辆人员是不是干净,其次才是检查有没有违禁品,是不是有证明身份的文牍。
当然喽,干净的标准只能是表面,主要是看车轱辘上是不是沾满泥土,若有那就要到专门修建的水池子里冲洗干净,而且还得交钱。至于行人嘛,只要穿着干净整洁打扮得体文牍俱全就行了,因为谁也不可能扒开人家的衣衫看看里面干不干净。久而久之,周围的乡里也学着袁家邑的做派,轮富裕程度那肯定是比不上袁家邑,但是把面子上整得干干净净的自己看着也舒服,谁不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呢。
别院总管白赞领着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早早来到牌坊那里,老族长正指手画脚的指挥着一帮年轻人给牌坊挂红绸和红灯笼,街道两侧的买卖家和住户也都在打扫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乡老们则背着手来回溜达看谁家打扫的不干净就立刻指着鼻子教训一番。
老族长一看白赞来了立刻说道:“你不在院子里听夫人召唤,跑到这里做甚,这有我呢,哪年误过事。今年家主和少家主不在,那就更不敢出一点差错。放心,谁敢不听话老汉就用拐杖抽他!”
老族长顿了顿手中已经被他盘的流光水滑都泛着包浆的一人多高青藤拐杖,别看老族长已经是虚发如雪,但他杵着拐杖的样子,像极了一个手持戈矛的猛士,那样子甚是威武。这根青藤张是白宣在岭南深山里亲手砍下来的,白家亲卫千里迢迢背回袁家邑,当着众人的面将这根青藤杖献给了老族长。那青藤杖上刻着老族长的名字,名字的上面还有四个字,“袁氏族长”。
老族长如获至宝,很不得睡觉的时候都抱着这根青藤杖。从此以后,老族长在袁家邑越发的威风,因为谁敢不听他的,他就用这根青藤杖抽谁,老族长管这叫做族规。
当然,这根青藤杖打不了白家的人,因为白家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白赞笑着对老族长说道:“是夫人让我来接宝公子的。”
老族长惊喜道:“宝宝要回来了?那娇娇呢?”
白赞:“自然也要回来的。”
老族长:“那商君回来不?”
白赞摇摇头,老族长叹口气说:“也不知陛下到底啥意思,整得咱家四分五裂连过年都不能团圆。”
白赞:“叔公慎言啊。”
老族长:“老汉都快七十了,县令见了我都得下车下马拱手尊一声长者,我怕个甚嘞。好,听你的不说。你还在这待着干啥,还不快去迎迎。”
白赞拱手告辞,翻身上马领着一帮白家卫跑远了。
老族长羡慕的看着身姿矫健的白赞说到:“这孩子虽说不能再上战场了,可这功夫还是没落下,好。”
白赞自然知道夫人盼子心切,所以领着白家卫一直跑到了咸阳桥边等着。当白赞勒住战马抬头张望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自家的白云托月旗。
“宝公子回来了,赶紧迎过桥去。”
一个白家卫突然说道:“总管你看,咱家的旗子旁边还有一杆赢字王旗,难道是太子回来了吗?”
白赞:“不会吧。哎呀,真的是赢字王旗,难道真的是天子回来了。天呐,看那仪仗真的是太子的,太子回来啦!这怎么也没人知会川一声,太子升身边的人越来越不像话了。对啦,太子回来了太子妃肯定也回来了。你,赶紧回去告诉夫人去。”
“得嘞!”
那个白家卫催马而去,白赞领着亲卫们催马过了咸阳桥迎向迎面而来的俩队人马。
当白宣走近之后立刻一挥手,白家卫立刻分列达到两侧,齐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