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安插在魏军那边的密探回报说,魏相庞癝已经秘令三军暗中收拾物质,等待明日一早大军就撤退至成皋关。”
“本将现在下令!”说着王翦严肃的看向秦军的一众将领:“左中右三军明日在魏军撤退之际率领大军尾随追杀魏军,而中军这边今夜伐木造船,势必要在明日早晨之前造出足够的船只供中军渡河使用,可都听清楚了?”
“末将得令!”
“既然都清楚了,那就赶快回去准备吧!”
“诺!”
王翦打发走众将领,开始在营帐中闭目养神起来,可不断跳动的眉角却显示着王翦的心中并不平静。
王翦总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可是有说不出来。
“也许是本将多心了吧!”王翦心中说道。
第203章 各自算计()
这一夜,王翦辗转反侧,直到寅时初方才合上双眼。
一个时辰后,王翦便被外面的人喝马嘶声惊醒。
“什么时辰了?”睁开眼睛,王翦喊来亲卫问道。
“大将军,现在方才卯时二刻,要不您再睡会儿?”亲卫劝道。
“不用!”王翦此时并没有睡觉的心思,便吩咐亲卫打水清洗。
捧起一把冰凉的水浇在自己的脸上,王翦立马精神百倍。
“洛水对岸的魏军现在可曾撤军?”王翦捧着饭一边吃一边向亲卫问道。
“启禀将军,方才末将见魏军的军营那边有炊烟升起,只怕此刻魏军也在吃早食吧!”亲卫回道。
“哦?”王翦感觉有异,便将饭食放到桌案上起身出营向对面的魏军大营望去。
只见魏军大营上空还有炊烟没有飘散,王翦心中的疑惑更加的大了:“怎么不见魏军军营内出现慌乱之色?按常理说此时魏军应该早饭也来不及就撤退才是。”
越想王翦越发觉得魏军的行为举止有些怪异,于是便喊来亲卫再次问道:“安插在魏军那里的密探可有消息传回?”
亲卫回道:“昨天深夜传回过一道消息,此后就再无消息传回了。据传回消息的密探说,昨天下午向传递消息的密探被魏军发现并命人追杀,只是最后没有抓住,这才把魏军的异动传递回来。”
“可本将怎么觉得魏军的行为很怪异呢?”像是再问亲卫,又像是自问自答:“难道是庞癝只是将楚军渡过淮河的消息告诉了上层的将领,而下层的将士对此却丝毫不知?现在庞癝是故作镇静而已吗?”
“可即便如此,庞癝下令撤退又用什么理由给下面的将士解释的呢?”对此王翦百思不得其解。
“庞癝,你心底里到底是如何打算的呢?”王翦站在寒风中呆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细细思索,却仍旧想不出丝毫的线索。
“将军,这里风大,您还是回营帐里吧!”亲卫劝道。
“知道了!”王翦点点头回到营帐内继续用饭,但这有一口没一口的却显示着王翦的心思还在魏军那边。
又吃了几口,王翦便再无一丝食欲,对亲卫吩咐道:“本将总感觉对面的魏军今天的行为举止有些怪异,你现在就向左右两军主将传达本将的命令,今天追击魏军时务必要小心谨慎,希望本将的感觉只是一个错觉吧!”
吃过早饭之后,王翦命人喊来中军的一众将领。
“木筏打造了多少?”王翦向负责打造战船的将领问道。
“启禀将军,按照您的吩咐,末将负责的三千将士一夜不停的打造了一千具木筏。”
“一千具木筏?足够了!”王翦点了点头。
“启禀大将军,我中军有二十万大军,只有一千具木筏,这如何能够?只怕一个时辰也运送不了多少将士啊?”有将领出列说道。
闻言王翦‘呵呵’一笑道:“谁说本将要用木筏运送士兵了?”
“那不用木筏运送,我军如何渡过洛水啊?虽然冬季洛水的水很浅,但再浅洛水的最深处也足有一丈深,别说我军不善游泳,可即便是游了过去,到时候全身湿淋淋的,别说是追击魏军了,只怕将士们只怕还会得伤寒的。”
王翦道:“将这一千木筏用绳索固定于洛水之中搭建一座浮桥不久行了吗?”
“呃!”别说劝说王建东呃这员将领,即便是其余将领也顿时呆愣住了。一个个的捶手顿足道:“我等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还是大将军英明!”
对于一众将士的恭维,王翦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眼下大战在即,并不说恭维的时候。”
说着王翦便下令道:“待魏军撤退之际,尔等定要在第一时间内搭建好浮桥让大军通过。此次我军追击魏军,务必要尽最大努力击垮魏军。记住,此次追击魏军不在于歼灭多少魏军,也不像之前那般按照人头数计算军功,而是按照俘虏数。还有就是,如此追击魏军时务必要谨慎一些,一旦发现魏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立刻退兵,知道了吗?”
“诺!”
王翦之所以说不再按照人头数计算军功,这是因为秦军向来是按照人头数计算军功,如果此次还像以往那般的话,将士们只会将心力放在杀人上,而没有余力去对付其余的魏军士卒,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更多的魏军逃跑。而王翦即便击败了魏军,也不能使得魏国的元气重伤,至多是伤筋动骨,修养个三五年就能修养过来。
很显然,这并不是王翦想看到的。
王翦想看到的是,此次彻底击垮魏军的六十万大军,使得魏国因此元气大伤,再无余力与大秦抗衡。这样一来大秦方能全心全力的灭亡赵、燕、楚等国,而后再集中全力进攻魏国。
如果此次魏军逃亡大半,即便是自己歼灭了二十万魏军,那魏国仍旧还有四十万大军。
依仗成皋关之险,秦军势必不能东进一步,且秦国也不能够全心全力的发动灭赵之战,那样一来,天下局势将再次回到战争之前的秦、魏两强对峙的局面,无论是王翦还是秦王嬴政,他们都不愿看到这一现象。
而在魏军这边,庞癝用过早饭之后下令全军徐徐后退。
而范增却劝道:“相邦,如果徐徐后退的话,王翦必然起疑,到时候我军动这么大的干戈只怕不能取得多少战果啊。”
而张良却道:“下官以为还是徐徐撤退的好。王翦一向谨慎,只怕已经察觉到了我军异常。如果真的做惊慌失措样的话,只怕王翦的疑心会更加的重的。”
“这话从何说起?”范增问道。
张良回道:“按理说昨天我军收到新垣衍将军的书信之后就应该做惊慌状,但昨天我军却并未这么做,那么这样一来王翦必定起疑。所性今天我军不如将错就错,这样一来王翦只会以为相邦是对全军瞒住了楚军渡过淮河的消息,他才能彻底消除疑心,才会无所顾忌的将全军压上。”
庞癝点头道:“你说的很对,命令大军依旧徐徐撤退。”
“诺!”
第204章 王翦的洞察力()
“大将军,对面的魏军开始撤退了。”亲信收到消息,急忙入帐向王翦禀报。
“哦?”王翦精神一震,而后起身走向外面:“本将出去看看。”
驾马走出军营,见魏军果然已经开始拔营后退,而后退的时候整个军队都有条不紊,不见一丝慌乱。
“看来庞癝果真向下面的将士隐瞒了楚军渡过淮河的真相了,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这样想着,王翦的疑心彻底消除,于是便令秦军迅速架设浮桥。
不到半个时辰,浮桥便被架设好了。
“出发!”
随着王翦的一声号令,二十万秦军便开始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开始疯狂的渡过洛水向魏军追击而去。
站在洛水河畔,王翦看着行进的队伍,对亲卫问道:“左、右两军可曾已经出动?”
“启禀将军,早在半个时辰前,左、右两军主将便已传来了出动的消息。”
闻此,王翦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眼睛想对面已经渐行渐远的魏军看去。只见魏军的队伍后退的不仅有条不紊,且速度也说不上很快,相反还有些缓慢的感觉。
王翦初始并未注意到这一现象,便准备调转马头回营等待胜利的消息去。可刚刚进入大营,王翦便感觉到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可一时间又想不出来。
“到底哪里不对?”王翦左思右想,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场景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是了,魏军的行军速度很慢,就好像是散布般,一丝的慌张都没有,其中一定有蹊跷。”
“不好,上当了!”王翦拍案而起,急忙喊来秦兵下令道:“对面的魏军有诈,马上命令大军回营,还有左、右两军立刻派人前去通知,希望还为时不晚吧!”
说完王翦如泄了气般的做了下来。
“诺!”
亲卫领命后飞奔出大营向正在渡河的秦军疾喝道:“大将军有令,大军即刻调头回营!”
“大将军有令,大军即刻调头回营!”
“大将军有令,大军即刻调头回营!”
······
一声声的高喝使得正在渡河的秦军不禁一愣,想不明白大将军为何突然下令退兵,眼下不正是追击魏军的好时机吗?
见秦军呆愣,亲卫急道:“魏军有诈!魏军有诈······”
正在渡河的秦军这才醒悟过来,于是便开始点头又回到大营之中。
而魏军中军方面,走在队伍前方的庞癝向后看了一眼,而后向跟随在身边的张耳问道:“张耳,现在有多少秦军渡过洛水了?”
“有五万左右。”张耳收到了后面的斥候的消息后向庞癝回道。
庞癝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张耳转身走向后军方向。
一刻钟后,张耳又急匆匆的跑回庞癝身边大喊道:“相邦,情况不对,秦军好像停止了追击我军,末将刚刚看到秦军有向后撤退的迹象。”
“什么?”庞癝闻言不禁一愣,急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