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你说卫国,那是魏国的干儿子。
那魏国既然不会做损害韩国利益的事情,为何又抛下韩王和赵王单独会面呢?
难道是因为大王的原因?
想起大王今日的表现,聪慧的张平总算是明白了过来。只怕魏王、赵王觉得韩国愚笨不堪,这才抛下他而单独秘会吧。
不过只要不损害韩国的利益,张平也不会操太多的心,反正天踏了有高个盯着,魏赵两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韩国被灭国而无动于衷的。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张平便把此事抛之于脑后。
也不是张平因为对韩王失望而抱起了得过且过的心思,而是以韩国现在的国力,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敢惹怒周边任何一国。
眼下魏国国内正在轰轰烈烈展开的大变革难道距离最近的韩国不眼馋吗?
十分的眼馋,可又能如何呢?周边哪一个国家会眼睁睁的看着韩国再度变法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只怕这边自己的政策刚刚出来,那边外国大军就已到达新郑城下了。
即便身为大哥的魏国,只怕也不愿看到韩国变强吧!
至于魏国的变法革新,为何周边国家对此都置若罔闻?
那是因为魏国国力比韩国要强大许多,而现在魏国与赵国关系正处在蜜月期。信陵君又与楚国令尹春申君私交甚好,把持楚国国政的春申君当然不会进攻魏国了。
东面的齐国兵不出国,魏国对此根本就不用考虑。而强大的秦国又刚刚在魏无忌手上吃了大亏,不敢前去招惹魏国?
可韩国不是魏国,国力弱小不堪,又无信陵君这样礼贤下士,交游广阔的公子。
师从荀卿的公子韩非倒是一个大才,但其一向不得大王喜爱,在韩国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不过是徒有公子虚名罢了。
想到公子韩非,张平心中大呼可惜。
虽然大王把国政都交给了自己,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任意结交各位公子了。
说起来自己终究还是臣子,如果交好公子的话,只怕大王的猜忌随之就会到来。
送别赵王及平原君之后,魏王留庞癝于大营中说话。
魏王问道:“相邦以为赵国与我国秘盟之事有多少可信度?”
庞癝道:“大王,现在盟约已定,大王为何又有此问?”
魏王道:“寡人只是不放心有些不信赵王罢了!怕不久之后赵王会毁约。”
庞癝道:“大王还是放宽心才是。关于赵国国政方面赵王多听信平原君之言,而平原君虽无大才,但却是一个有德之人。只要平原君在赵国一日,赵王就会信守承诺的。”
“再说,只要我魏国日益强大起来,赵国即便不遵守盟约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到底一切还是国力说的算!”
魏王仔细一想也是,便不再多想此事。
对于盟约之类的东西,其实魏王心中早就不信了。
自从自己继承了魏王之位后定的盟约还少吗,可又有什么用处?说来说去盟约说的再好不都是随时可以撕裂焚毁的吗?
在魏王疑心赵王是否真的会遵守盟约之时,赵王同样也疑心魏王是否会遵守盟约。
好在有平原君这个忠厚之人劝解,赵王这才放下心思。
这一夜,几个知情人都在坐卧不安中难以入眠。
魏王、赵王还好,蔡泽就不同了。
不知道魏王、赵王深夜私会所为何事的蔡泽一夜辗转反侧,到了黎明时分匆匆洗了把脸就朝秦王大营而去。
正在用餐的秦王见一脸疲惫之色的蔡泽到来忙问何事?
蔡泽把昨夜魏王、赵王秘会之事告诉了秦王,秦王听后也没有了食欲,坐在那里思索起来······
第55章 秦王之宴()
辰时,刚刚用过早餐的魏王收到了秦王派使者送来的请柬。
“秦王是只邀请了寡人一人还是韩王、赵王也被邀请了?”
使者回道:“几位君王均被邀请了。”
魏王点头:“你告诉秦王,就说寡人午时肯定准时赴约,并替寡人多谢秦王的好意!”
打发走使者之后,魏王把请柬递给庞癝问道:“相邦,不知秦王所为何意?”
庞癝回道:“只怕宴无好宴,微臣且陪大王去一趟,看看秦王究竟想打什么主意?”
魏王沉默不语。
说话间午时便要到来,无论魏王心中是否想去,最终还是在庞癝的陪同下踏上了马车前往邙山。
秦王设宴的地方就在洛水南岸的邙山脚下,三晋君王在收到秦王请柬的第一时间就不约而同的派士卒前来了,为的是防止秦王到时候耍什么花招。
期间三晋士卒到来之时自然也与秦国士卒产生了纠纷,好在四国带兵的将军都知道午时各国君王将要到来,时间已然不多了,便各自推让一步这才没有发生流血冲突事件。
由此可见各国君王此时已经对秦国不信任至极,不知秦王知道此事之后是该哭还是该笑。
此时的邙山还不是后世那个埋葬了无数王侯将相的风水宝地,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山脉而已。
山脚下的一处行辕,午时到来前秦王就已派秦相蔡泽前来迎接三晋国君。
“秦王的架子还真是大啊!”魏王见出来迎接的是蔡泽而不是秦王,心中不满的嘀咕了一句。
庞癝拉了拉魏王的衣袖,示意其不要把喜怒之色挂在脸上,这才下车快步向蔡泽走去。
二人相互行礼后庞癝看蔡泽满脸的疲惫之色,忙问道:“怎么蔡相邦一脸疲惫之色,是昨晚没休息好吗?”
蔡泽打着哈哈道:“不过是一路舟车有些劳顿而已,多谢庞相邦挂念。”
庞癝心中暗道:“信你才有鬼呢!”
在一旁待蔡泽向魏王行礼之后把二人引了进去。
魏王及庞癝进入大帐之时,见韩王正在秦王的目光下瑟瑟发抖,居于韩王身后的张平不时的拉一下韩王的衣服让其注意君王仪态。
可韩王一看到秦王的眼神就有些害怕,急忙低下头去,不敢与其对视。而秦王却笑容满面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韩王,心中却对其极其不屑。
见此,魏王不由轻咳一声大踏步的向里面走去:“寡人来的是不是不是时候?”
秦王这才把盯着韩王的目光收回,看着魏王笑道:“时间恰好,魏王请入座。”
相互见礼之后魏王便坐了下去。
而后韩王向魏王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要不是魏王及时到来,只怕自己就要无地自容了。刚才秦王虽然满脸笑容,但眼中的威严肃杀之气是韩王这辈子也没见到过的。
魏王只是对韩王轻轻一瞥,就对着秦王说起话来,好似没有看到韩王的感激之色似的。
秦王对魏王说道:“听说现在贵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变法,其中内容寡人也知道一些,不得不说魏王真是大气魄之人呐!”
这个年代每一个国家每经过一次变法,国力都会增强不少,齐楚燕韩赵魏秦无一例外,因而秦王对于魏国正在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变法格外的重视。
别人或许不知道魏国的底蕴所在,即便是魏王只怕也不是十分的清楚,但身为秦国国君的秦王却是列国国君中最清楚的一个。
想当年魏国强横之时,武卒纵横天下无敌手。当年魏国在大河以南并无寸土,所的土地都是从楚国手中抢过来的,包括现在的魏都大梁及启封、襄陵、安陵、召陵、上蔡、舞阳等无一例外。
后来惠王为了争霸中原,把国都从偏远的安邑迁到了现在的大梁,从此魏国便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无论是世仇秦国还是老牌强国齐国、楚国都与其为争夺霸权而展开斗争,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但骄傲自大的魏惠王自以为以武卒之强,上将军庞涓之能,便开始目中无人,联通三晋中的韩、赵两国也开始对魏国敌视起来。
经马陵一战,上将军庞涓自刎殉国,魏国最精锐的武卒也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可以说当时的魏国已经不是可以用元气大伤来形容了,即便是用亡国边缘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趁着魏国国力空虚之际,秦、楚、齐、赵、韩五国从五个方向同时进攻魏国,但魏国却生生的扛了下来,即便从此魏国从战国第一强国沦落为二流国家,但也不是秦国单独可以抗衡的。
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已经不少,但还是联合齐、赵两国同时进攻魏国并用诈计骗了魏国主将公子卬使得魏军群龙无首,这才取得了大胜并得到了河西之地的绝大部分土地。
此后魏国国势一落再落,但始终没有沦落为末流之国。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地处中原的魏国人才实在太多了。
商鞅、张仪、范睢,秦国只是得到这三个人就能崛起于西垂之地,威临天下。
秦国重用的商鞅三人是魏国最优秀的人才吗?只怕不是!要不然处于四战之地并得罪了周边所有国家的魏国早就成为历史了。
现在开始再次变法的魏国使得秦王看到了魏文侯时期魏国人才鼎盛的局面。
魏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大多都被埋没。
邯郸之战前,庞癝、侯嬴、尉缭、朱亥、唐雎等等这些大才又有谁知道呢?
但经过邯郸一役,魏国的人才开始如井喷似的一个个出现在世人眼前,且这些人还都是国士之才,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被拜为卿相之位,但却都心甘情愿的的为魏国服务,使得秦王不得不生出羡慕嫉妒之色。
秦王不用想就知道列国中除了魏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出现如此数量的人才,即便是魏国之外的列国都加起来,只怕在人才方面也只是蹡蹡与魏国相抗衡。
第56章 鱼龙宴()
庞癝使秦之时,秦王曾问过范睢相关的问题,但范睢只是推脱并不敢道出实情。
可秦王做了数十年的君王又岂能不知秦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