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风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哥在后,一会便到。”

    说话间,明皓与郑臣等率军赶到,李易对郑臣大为褒奖,令其颇为兴奋。

    明皓却主动交代,他为尽快打通救援通道,相信忠孝军二首领,却不想恰巧李易反击,真是天公作美。

    相信别人,战场上生死之际,相信随时可能背叛的敌人,要冒多大风险?李易不寒而栗。虽说,数千忠孝军缓缓退去,却终是个莫大的隐患,李易不能不有所顾虑。

    郑臣似乎看出李易忧虑,道:“学士,二首领乃奇女子,非常赞同联合学士,吴蓝山背盟,她并不知晓,这次只身南下也是为劝阻吴蓝山。”

    “奇女子?”李易悠然笑了,两年来郑臣都没有搞清楚女子身份,他也是相当的好奇,只是时下最紧要是战事,当下说道:“好了,你们监控那位奇女子,先把吴蓝山解决再说。”

    东方破晓时分,胜负早见分晓,吴蓝山的两万余人溃不成军,成建制的人被迫投降,顽抗到底者遭到杀戮。

    吴蓝山倒是命大,在卫队拼死保护下,冲开一条路,并收拢两三千人。只是他并未曾逃脱,在王柏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向南玥靠拢,求得生存。

    整个战场大势已定,北部蒙古军正在撤退,李易并未给他们机会,而是令王柏率云骑军追赶,定要除恶务尽,宣毅军接管忠孝军各寨,控制其家眷,神机军并苍进、饶勤部监控吴蓝山等人残部虎视眈眈。

    一夜无眠,李易依然精神奕奕,要解决的是太多,早上匆匆洗漱,吃点东西便奔赴军前。

    忠孝军经一夜血战,几乎到了分崩离析地步,大寨被人占据,家眷落在别人手中,吴蓝山、南玥两支兵马不到万人,还被对方神机军监控,仅有一条处于神机军弩箭下的通道,几乎无法完成会师。

    要不是上官昭率千余马步军回归,在南玥北面形成侧翼掩护,忠孝军的处境会更加堪忧,甚至连南玥也不得不担忧,李易会不会摸清虚实,为以防万一对忠孝军实施灭绝。

    实际上,两军还处于对持状态,两军阵前气氛依旧是紧张无比,不断进行短促激烈的搏杀。

    中军大寨帅帐通向辕门处,上百名那些身披甲胄的少年持戟而立,形成一道寒光闪闪的戟林。经过一夜的杀戮,与昨日相比,这些生存下来的少年个个脸色坚毅,目有隐隐血色,已彻底成长为男人,背嵬军全军参战不在身边,李易的近身侍卫由这群少年来担负,也是值得相信的人。

    (本章完)

第451章 相见() 
    大寨辕门前,南玥心情复杂,柔肠百转,老父的殉国,每次的恨却令她不堪,当年飘逸洒脱的身姿,早就印在她心底深处却不愿去多想。

    却不料造化弄人,而今的她必需直面李易,为了忠孝军近万残兵,为了数万家眷,不得不亲自前来,那颗芳心不能片刻安静。

    上官昭却是平静异常,自他通过叶知秋了解李易,即将难免对也坦然许多,有的仅是道义上的愧疚,吴蓝山的背盟,险些坏了李易大计毁了蜀川。

    秦风手持花枪走过来,虽然年纪仅十八,却以身高七尺,相貌堂堂,一身合体的绯红军服,身披轻便的两当半装皮甲,显得英姿飒飒。

    当年嘉陵江畔的孩童,已是渐丁少年中的队将,背嵬军不在李易身边,他所指挥的一队少年担负仪卫。目视南玥和上官昭下马,立即上前行个军礼,朗声道:“请二位卸下兵刃,卫队留在辕门外。”

    南玥没有说话,却目光柔和,脸上蒙有轻纱却不知是何颜色。上官昭却呵呵一笑,道:“好一群少年壮士。”

    “请二位下兵。”秦风面色坦然,毫不理会上官昭,目光却从满了戒备。

    南玥轻轻一叹,如非吴蓝山之举,今日她是座上宾,岂能受辕门卸兵之辱。轻轻解下佩剑递了过去,也不说话径直向中军大帐走去。

    上官昭古怪地看了看南玥,默默地跟在后面迈步进去,心里却充满了感慨。

    大帐内,李易能感觉到,眼前的蒙面女子就是他,虽说他的脸色冷峻,心中却划过一抹复杂。

    南玥并未多说,不亢不卑有礼有节,一副波澜不惊的姿态,仿佛并不认识眼前人。

    上官昭却惊喜地望着李易,沉声道:“多年未见,你风采依旧,上官昭多有怠慢,还望见谅!”

    李易暂时压下心思,笑道:“三首领何需客气,当年在下惶惶如丧家之犬,若非。。。。。好了,过去的就过去了,二位请坐。”

    南玥听‘过去的就过去了’之言,似乎有几分回味,身子微微一颤,却也未曾失礼,落落大方地在左首坐下。

    上官昭却又些意外,毕竟是相识一场,纵然有误会,却不该冷冰冰的,似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李易扫了眼南玥,迅速收回目光,淡淡地道:“不知两位首领,何去何从?”

    开门见山,毫无任何委婉,更没有半点客套,完全是胜利者的姿态,令人很不舒坦,上官昭有几分吃味,见南玥未曾言语,当先道:“事发突然是我家大首领的错,还望看在同为护卫蜀川父老的份上,罢手。”

    “此战,我大军死伤上千人众,他们没有倒在虏人刀剑下,却被盟友背叛而亡,数年辛苦险些付之东流,三首领一句话便要罢手,我怎能面对三军将士。”李易脸色平静,语气却很沉重,更有浓浓地杀机,只是话语数字有夸大的嫌疑,连轻伤者也算了进去。

    上官昭一阵无语,平心而论他若遇上这摊子,二话不说早就提剑而上,还费什么话。

    南玥却看了眼李易,也不磨叽决然道:“学士要怎样,只要放过家眷,凡事尽可商量。”

    学士,那是叶知秋对他的称呼,李易眼中闪过些许复杂,慢慢颔首却没有说话。

    坐在右侧的叶知秋,却摇着泥金扇,一脸邪笑地道:“忠孝军背约,学士体恤同为蜀川义军,为抗击虏人,忠孝军残部分为三军并入我大军,即可既往不咎,大家同岗位袍泽。”

    虽然,话说的冠冕堂皇,其实质却是赤裸裸的吞并,若放在前几日,上官昭定是勃然大怒。今日,有不满却无可奈何,道义上站不住脚,形式上也危危可及,人家随时翻手可灭,你拿什么讨价还价,难道还真能拼命不成?

    南玥直视李易,毫不示弱地道:“忠孝军起于战乱,宗旨是护卫蜀民,得夔州路帅司授军号。学士若要联合抵抗虏人自然可以,若要分军吞并,那就请夔州路帅司交割。”

    忠孝军游斗潼川府路,却与夔州路有着联系,当日成军也是被夔州路承认,并授予军号。对于大宋地方守臣来说,不过是在沦陷区给个名分,便让一群流民去拼命,牵制蒙古军兵力,减轻夔州路的军事压力。败,不过是死了几个流民,胜,则是夔州路守臣之功,何乐而不为。

    李易对南玥的反击,并不以为意,至少表面看不出颜色,看了眼叶知秋未有说话。

    叶知秋笑吟吟地打量南玥,玩味地道:“那违背盟军约定,丧心病狂攻我大寨,全然不顾蜀川军民生死,又算什么?”

    南玥目光平静,淡淡地道:“学士忍辱负重,全军皆为忠烈,但对于我等来说人心叵测,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能一举拿下,便不会留任何隐患,相信叶先生也会赞同。”

    李易虽心情万变,百感交集,却不免对南玥另眼相看,目光转到叶知秋身上,似乎要看一场好戏。

    王孝仁亦是如此,在他眼中此女厉害,抱着看热闹的心思,看叶知秋如何应对。

    叶知秋也不想南玥犀利,神色明显稍滞,旋即道:“民兵而已,想必夔州路大帅,断不会有异议。”

    “原拱辰军难道不是民兵?”

    叶知秋一怔,要说李易忍辱负重成为成都万户,说白了还是潼川府路的拱辰军,不免尴尬地道:“拱辰军数年生死,早有数万大军,为蜀川最有利的抗蒙主力,两军合作总不免很多不便,正如吴蓝山之事,若在发生必误大事。”

    “先生高见,左右误会之深,险些坏了学士谋划,正如当年诸公竭力抵抗。”南玥点了点头,口气非常认真。

    李易眉头一挑,瞥了眼叶知秋,隐隐有些苦笑,南玥分明拿南霁云来挤兑他,多年后的首次见面,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啊!

    上官昭越听越不对味,两人谈话中,竟把吴蓝山卑劣行径归到联络不畅,合作不利的误会上,李易却一脸玩味,事必有蹊跷,他决定好好听听,免得出言不慎坏了大事。

    (本章完)

第452章 无题() 
    叶知秋难得大方地笑了,爽朗地说道:“二首领说的实在,忠孝军反戈一击,我部伤亡达到千人,其它损失无计,这本都是应当避免的。”说着瞥了眼李易,又压低嗓音阴沉地道:“虏人左翼四个千户,本应昨夜被全歼,却也只得坏了策划,原今晨奔赴剑阁的云骑军,却为此耽搁行程,还不得不留下宣毅军善后,对于我们和虏人决战利州路很不利。”

    南玥轻轻颔首,聪明人打交道一点就透,她的意思叶知秋明白,也颇为知趣,对方的意思也很明白,恐怕今日不付出代价是不行了!

    想想,目光再次落在李易身上,波澜不惊地道:“学士,我忠孝军之失,虽事出有因,却造成不善之局,奴家先给学士赔罪。”说罢,轻轻站起盈盈下拜。

    眼看就是公事公办,全然没有临安时的情分,李易无奈地站起来,苦涩地笑道:“娘子隐藏太深,早知是又怎能出这些龌蹉事,罢了、罢了。”

    不能不说,当初他还看不上忠孝军,不过是让郑臣打进去因循利导,随着忠孝军不断地扩大,最鼎盛时期竟然有十万众,这就让他更加关注。

    可惜,南玥并不以真实姓名现众人眼前,也不会随意说往昔的的事情,吴蓝山、上官昭也不知道其过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