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寇大人你。”王钦若赶紧向德芳拱手“王爷,臣。臣方才是拿去内宫,但。但说要臣多等一下,臣等了许久也不见来人,所以。所以才拿到这里的。”
寇准听此哼哼两声“王副相,你现在是给事中,有要事可入禁宫之内奏禀,怎么还要等呢?”
“我。因为陛下在照看皇太后,臣去不合适。”
“不合适?不合适你还把奏折拿去内宫宫门,再说。”寇准盯着王钦若的眼睛“这些时日,奏折都是由八贤王批阅,你拿去内宫给陛下又是为何?”
“我。”
第1407章 书房批折 胸有定策6()
“该不是想在陛下面前先做些文章,以免日后临事难以脱身吧。”
“寇大人,我王钦若可是堂堂参知政事,陛下面前做什么文章?又有何事要脱身?你是三司使,朝廷重臣,可不能胡乱说话。”
“我是不是胡乱说话你心知肚明,御史台已经受了什么案,邢大人、阎大人于太常寺别鞫谁,你该比我更清楚吧?”
“那是刁民诬告!”
“诬告?一个小小的百姓能平白无故的诬告朝廷副相?平民百姓都看不过去了,所以才上告至此,你若没做过为何三番五次的阻扰御史台审理?”
“我何时阻扰御史台?我。”
“有人啊,平日在金殿庙堂之上大言炎炎,私下却蝇营狗苟!”
“寇准你!”
“好了!”德芳制止两人道“宫殿之前朝堂重臣如此争吵,你们不觉得无颜吗?”
寇准和王钦若相互看看,拱手道“臣知罪。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德芳看看王钦若说道“孤王和寇大人还有事商议,折子需早些批阅,有劳王副相送奏折过来,若是没别的事情,还是早些回府吧。”
“王爷,有什么需要臣做的吗?”
“现在没有,若有需王副相的地方,孤王会使人相请。”
一旁的寇准笑笑“是啊,需要的时候王爷自会请你,不过有我在,一般也无需劳驾王副相。”
王钦若瞪了一眼寇准,向德芳拱拱手“王爷,那。臣就先告退了。”
德芳点点头“王副相请”
王钦若走后德芳带着百里和寇准进入崇政殿,德芳伸手按了一下寇准的官帽,寇准赶紧扶稳“王爷,您这是做什么?”
“做什么?孤王看你这官帽又松了,不拍拍你早晚还要出事。”
“王爷,不是臣要找王钦若的麻烦,他的事已经到了御史台,收受贿赂证据确凿,臣奚落他两句有何不可?”
“奚落他就能定他的罪了?你啊,能不能做点有用的事,你想想看,只是一名河阴百姓诉临津县尉任懿赂王钦若,这事过去也有多时,现在还能查到多少证据?而且这中间有牵连的人是否敢出面作证尚不得而知,万一连上告的人都改了诉状又该如何?”
“御史台都受理了,还怕他对那名百姓下手不成?”
“王钦若有何不敢?那名河阴百姓常德方已经拿到了他们之间的书信,御史中丞赵大人也已拘捕祁睿等人,还请捉拿王钦若属吏,可是赵大人说,祁睿本亳小吏,虽跟随王钦若多年,但其名犹隶亳州,而王钦若说他的府上从没有祁睿这个人,惠秦更从未听过。陛下本就厚待王钦若,所以只命邢昺、阎承翰等于太常寺别鞫之,依孤王看,最后也就是惩处那几个小官小吏,不会伤到王钦若分毫。”
“陛下是因太后患病才无暇顾及,不然还能放任王钦若这般。”
“说实话,王钦若确是有才能之人,且深得陛下宠信,这件事也已过去许久,就算证据确凿,陛下能因为区区二三百两定他的罪吗?”
第1408章 书房批折 胸有定策7()
“王爷,就算是三两文也是受贿之实,书信俱在,上告之人已在京师,只要王钦若属吏到案,臣一定要惩治他!”
“寇准,你能再登金殿授三司使这已是不易,数次沉浮给你的教训还不够吗?王钦若的事不是你该管的,也不值得你去管。”
“难道就这么放过他?”
“这件事御史台已然受理,必然会有结果,等等看吧”德芳看看寇准“记住,你是三司使,主管朝廷财政,王钦若这件事你千万不要插手,否则就是给自己惹祸上身。”
寇准也看看德芳,点了点头。
原来事情起始于本年初,河阴百姓常德方讼临津县尉任懿曾贿赂王钦若,并得中第,事下御史台劾治。最初,王钦若在咸平初年负责贡举之事,任懿参考诸科,并住在一僧人仁雅的屋舍内,仁雅又认识僧人惠秦,此人与王钦若交情深厚,任懿得知后便与惠秦约定,以银三百五十两贿赂王钦若,将银钱之数书于纸上,令惠秦持去。但去的时候王钦若已进入贡院,不得外出,王钦若家客愿帮惠秦将所书交于王钦若妻李氏,惠秦私心,减所书银百两自取之,王钦若之妻李氏令家奴祁睿将任懿的名字写在手臂上,并以所约银钱数告之王钦若,任懿再入试第五场,祁睿多次送汤饮至贡院,王钦若密令祁睿索取银钱,任懿登科上任。僧人仁雅驰书河阴,始归之,河阴百姓常德方得其书,告至御史中丞赵昌言,赵昌言闻知既捕祁睿等人,亦上书请逮王钦若属吏,但真宗只命邢昺、阎承翰等于太常寺别鞫之,赵昌言只得书信于德芳,请出面推促此事。
德芳在一旁看着折子,不时批写,然后拿了几本折子同寇准商议财政支出是否有什么问题,寇准道“王爷,您直接下诏,这行吗?”
“孤王也在想这件事,方才陛下口谕命知制诰起草诏书,但毕竟还需陛下过目,加盖玉玺,在朝廷宣予群臣知才行,可是。陛下照顾着太后,无心政事,这一来一往恐又要多日,对目前朝内外局势十分不利。”
“既然周怀政和知制诰都知此事就好办了,一会诏书起草好了,就盖上玉玺,您即刻下诏,待明日早朝向群臣宣读,万事不误。”
“寇准,孤王的胆子可没你大,这是盖玉玺,不是私章,下诏的都是家国政事,让你说的好像随便写写一样。”
“王爷您别这样想,事情都摆在这里了,若是久拖就误了国事,真要有什么事,也是您担着不是?”
“什么就孤王担着?”
“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是王爷您代朝批折子,他们才不管其他,只要陛下没有上朝亲看奏折,那这期间出的一切问题就要王爷您负责。”
德芳想了想“嗯。是这么个理。”
“王爷,陛下都放心将朝政交给您了,您就放手去做,群臣谁也不敢异议,陛下更不会责怪您的。”
德芳沉默了一会,抬头看看寇准“寇准,怎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孤王听着心里就这么不安呢?”
第1409章 书房批折 胸有定策8()
“看您说的,臣现在可是三司使,主朝廷财政,臣的手把的严,就是丞相也从三司拿不走一文钱,虽说官位比参知略低,但臣这个官位也称计相,仅次于中书和枢密院,而且从称呼上臣的官位也带了个相字,算是和您一起辅佐朝政了,怎么会不安呢,臣保证您没事的。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你保证孤王?”德芳瞟了一眼寇准“等你真的当上丞相再说吧,现在你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
寇准坐到椅子上笑着说道“您是八贤王,三朝重臣,天塌下来都伤不到您的。”
“胡扯什么”德芳哼了一声“百里,去看看周公公带知制诰过来没有。”
“是,王爷”百里出去一会便返回了“王爷,周公公来了。”
周怀政带着知制诰孙何走入殿中“参见八贤王,千岁千千岁”
“两位免礼”德芳说道“孙大人,周公公已将陛下的口谕告知你了吧?”
“是,王爷”孙何拱手道“臣这就起草诏书。”
孙何写着,寇准凑过去看着,德芳翻着折子想事情。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王爷”周怀政说道“孙大人已经将诏书起草好了,请王爷过目。”
德芳走过去仔细看了看诏书“嗯,孙大人果然笔翰如流,文笔如诗,这份代朝辅政的诏书写得字句庄重且彰显圣意之精。”
“谢王爷盛赞。”
“孙大人,前阵子听说你患了重疾,今日面色似乎尚有不佳,还是要多做休养才是。”
“臣入京为官不过月余,还想为陛下分忧,片刻不敢松懈,小恙无碍。”
“身体重要,如此方可为家国百姓多做些事”德芳说道“对了,孙大人,孤王和小子惟能很是喜欢你写的《两晋名贤赞》和《尊儒教仪》,还有你弟弟孙仅的诗,写得真是好,能儿还说要当面请教一二,不如待孙大人身体好些,同令弟来王府品茗谈书。”
孙何拱手道“不敢当请教二字,拙笔能得王爷和王子殿下喜爱,臣当尽所学为两位解说一二,蒙王爷厚爱,臣病疾康愈后,定当与二弟一起到府向王爷娘娘请安。”
“那孤王就静候两位了”德芳笑着点了点头“周公公,将孙大人的诏书拿去请陛下过目,另,孤王需直下诏书,请陛下明示口谕,要快一点,孤王还有他事待办。”
“是,王爷”周怀政拿着诏书快步折返内宫,寇准看德芳和孙何坐在一旁饮茶,自己便悄悄拿了一份诏书躲到一旁也写了起来,不多时,德芳走过去“寇大人,你写什么?”
“嘘”寇准小声说道“给边关备战的诏书,待知制诰起草好,两个一起盖玉玺。”
德芳握住寇准的笔“不行,这个责任你担不起,待陛下口谕后孤王来写。”
“您都说了,陛下无心政事,能不能下口谕还不知道呢,再说,臣虽瘦,肩膀还是能扛点重任的。”
“寇准,这时候你还玩笑,你先扛稳自己的脑袋吧,把笔给孤王。”
寇准按下德芳的手“王爷,您不是说让臣做点有用的事嘛,再也没有比这更有用的事情了,您去和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