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继恩进入寝殿内,宋皇后拭泪问道“德芳来耶?”
王继恩拱手道“晋王至矣”
“晋。。。晋王?”
王继恩直起腰转身道“晋王请入殿。”
晋王走入寝殿看着宋皇后,宋皇后惊见来人竟真是晋王,顿时犹如五雷轰顶;知道大势已去,她缓缓下跪“官家。。。(皇帝的别称)”
晋王看着宋皇后“皇嫂方才是在称本王为官家吗?”
宋皇后看着面无表情的晋王,流泪恳求道“官家,我母子性命皆托于官家。”晋王这才赶忙上前言道:“皇嫂,朕会照顾你与德芳皇侄,朕将与你们共保富贵,勿忧也。”
19。第三章 第三节 太祖雪夜突驾崩 太宗自立改新元(3)()
才刚刚得知太祖驾崩消息的德昭德芳赶到内宫,于太祖身前伏地痛哭,许久,晋王要德昭守着太祖之身,命人将宋皇后和德芳请到后殿休息。
德芳这才知晓宋皇后在太祖驾崩后曾召他入宫,不知为何晋王却先一步到了,而且已然以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主持大局。
“皇儿,母后只有你了”宋皇后轻轻抽泣着,抚摸着跪在面前德芳的头。
“母后,儿臣会一直陪着您,请不要担心,王叔一定会照顾我们的”德芳抬头看着宋氏。
“皇儿,先帝驾崩之时,我曾招你入宫,然你王叔早到内殿,而今他已知晓此事,若是他真的登基为帝,不知会不会对我们母子。。。”宋皇后说到此又落下眼泪。
德芳看着宋氏,不知该说什么,心中也是一片慌乱,想到晋王大权在握,如果他即位之后计较此事,定会对他们母子不利,即便不加罪,也会一直疑虑自己有篡位之心。
“这该如何是好。。。”德芳心中不断的寻找答案,然最终苦无结果“母后。。。父皇。。。真的是要传位于王叔吗?”
“母后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母后,那您急召儿臣入宫,是不是父皇驾崩之前有事交代儿臣?”
宋皇后泪眼看着德芳“德芳,你父皇驾崩之前已经不能言语,不论你父皇是否真的要传位晋王,如今都已成定局,母后只是担心你。。。”
“母后勿忧”德芳似乎坚定了一点“我们是王叔至亲,我和兄长均非太子之名,更无兵权在手,对王叔毫无威胁,更何况当时父皇驾崩,母后慌乱之中找寻子女也是情理之中,相信王叔不会怪罪。”德芳握着宋氏的手安慰道。
“只要皇儿平安,母后心愿足矣”宋氏双手抱抚着德芳的头,轻声说道,但她并未道出更多内情,她知道此时多说一句都会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
一个时辰之后,天色渐明,群臣百官已知太祖驾崩,全都来到朝堂之上,但却惊见晋王光义已然身着龙袍坐在龙椅之上,王继恩向群臣道,太祖皇帝传位晋王,国不可一日无君,晋王光义随即即位,史称太宗,太宗即位之后,将仅剩不满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加封百官,大赦天下;太宗不欲德芳易其称呼,使德昭、德芳两兄弟仍称皇子,厚待不变,进封德昭为武功郡王,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兴元尹,德芳时年十七岁。
太宗将宋皇后改称开宝皇后,迁居西宫,后又再迁东宫,从此遭受冷遇。
十月下旬,太宗留任太祖时文臣,使卢多逊拜相,与薛居正,沈伦(避太宗名讳,沈义伦改名沈伦)同辅国事。但将武将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张美等人改封职,迁至京畿附近任闲职,并派亲兵守卫,无诏令不得入京或出任职之地,断其来往。
太平兴国二年,太宗光义改名炅,其他还未避讳改名者不再更名。
20。第四章 第一节 镇守边界 偶遇辽将(1)()
德芳18岁 狄妃19岁 惟叙1岁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5月,太宗赐白鹿洞书院国子监印制的儒家九经。【白鹿洞书院是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另外三个为: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颁院);石鼓书院(景佑三年1035年,仁宗钦赐匾额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至道三年997年五月,太宗颁院,即嵩阳书院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真宗颁院)】
皇宫崇政殿中。
“陛下,近来党项与我大宋交界频频冲突,虽无进犯之事,但在边境颇为无礼,商人贸易被苛刻,提官不管”卢多逊说
“哦?竟有此事?党项一直附属我朝,向来没有冲突,为何会突然如此?”太宗不解问道
“臣也不解,看来要派人去了解一下”
“嗯,确有必要,不过。。。派谁前往呢?”
“臣认为,派出之人不能太过张扬,还需熟悉当地风俗,而且与党项接触又不能太过失礼,万一处理不好,恐怕。。。”卢丞相提醒道
“丞相所言有理,谁呢。。。 。。。”太宗思索着“。。。朕想到一人”
“敢问是哪位大人?”
“德芳”太宗说道
“德。。。”卢多逊险些失言“皇子殿下出使。。。陛下是想借助殿下的身份安抚党项,又知其知晓人文风俗,毫无官场风气”卢多逊试图猜测着
“嗯,加之先帝与党项相交甚好,德芳是先帝子嗣,就算有什么事情,相信党项也会给他几分薄面”太宗说道“而且近日辽国也有异状,借这个机会也可试探一下党项的态度,查看边境动态”
“陛下是想让殿下办这些事情?”卢多逊不解“可是。。。殿下为太祖守灵丧期未满,而且殿下还没有独立出使过他地,也未亲自领兵的经验,会不会。。。”
“守灵已过半载,不碍,皇侄为国做事先帝也会欣慰的,至于出使,这不就是第一次吗?而且也非领兵作战,凡事不去锻炼怎会成为朕的股肱之臣”太宗说道“虽然出使党项是外交大事,但凭借他的身份再合适不过,我们现在正与辽国关系紧张,不能再和党项出现任何问题,更不能因出使党项激化辽国对大宋的矛盾”
“臣明白了”
“朕会让德芳留守交界半年,让他自己去处理些事情,你速去拟旨吧”
“臣遵旨”卢多逊退出
次日,内侍传旨而来“皇子赵德芳接旨”
“臣赵德芳接旨”德芳赶忙换好朝服跪拜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加封皇子德芳侍中,守正特使,三日后出巡党项,为朕巡查边镇并平抚争端,即日起授上将军,镇守三地交界和边境城镇六个月,钦此”
“臣领旨,谢皇恩,吾皇万岁”德芳叩拜
“殿下快请起,恭喜殿下,如此得陛下赏识,担此重任”内侍笑道
“有劳公公,为国效力本属应该,如此封赐惶恐之至”
“殿下谦逊,奴婢不打扰殿下了,请”内侍慢慢步出南清宫
“。。。 。。。”德芳拿着圣旨站在原地心里想“六个月。。。离京。。。出巡。。。镇守边境。。。”想到这些不禁有些不解和慌乱
“殿下,这是怎么回事?什么镇守边境?什么六个月?”百里慌张的问
“怎么回事?”狄妃也抱着不满七个月的惟叙走出来问道
“夫人”德芳走过去“皇叔派我出巡党项,镇守边关六个月。。。”
“什么?六个月,让你一个人前往?”狄妃着急的求证
“是的。。。”德芳有些无奈
“可是殿下你为太祖皇帝守灵不过半载,陛下为何此时要你出巡?而且臣妾和叙儿怎么办?这南清宫怎么办?”狄妃很是焦急
“夫人,皇命不可违抗,更何况这是国事,为人臣子理当以家国为首”
“为什么是你呢?皇叔为何让你前往党项。。。”狄妃很不解
“皇叔一定有所考量,才会如此决定,我也曾随军出征过,得到不少将领指点,更何况我对党项有些了解,先帝也与党项交好,不会有事的”德芳安慰到,德芳抱过惟叙“只有三天了。。。夫人,这一别就要半年,这几日让我好好陪陪夫人和叙儿。。。”
“德芳。。。”狄妃抱着惟叙和德芳的臂膀,心中十分不舍。
21。第四章 第一节 镇守边界 偶遇辽将(2)()
晚间,南清宫内一片寂静,德芳与狄妃在寝室内对坐。
“德芳,德芳”屋外突然传来武功郡王的声音
“是王兄”德芳马上开门
“德芳”武功郡王一把抱住德芳“可算见到你了”
“王兄”德芳说“除朝堂之上,很难在平日看到王兄”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皇叔要让你去边关?我去找皇叔,请他收回成命,我会请命前往”德昭道
“王兄,皇命不可违啊,陛下这样指派,一定有陛下的道理,王兄不必担心,德芳会照顾自己,只是。。。”德芳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还望王兄照顾夫人和叙儿,这一去半年,府中上上下下。。。”
“别担心,王兄定当。。。”德昭眼中也已泪水充盈
三日之后,德芳与兵部指派的护卫官宋家俊和自己的贴身侍卫四人一行离开京城,前往边境属地。
“末将叩见皇子殿下”边关守将金泰迎接德芳一行
“将军不必多礼,还有很多事要向将军请教”德芳扶起金泰,走进正堂。
来到边镇,德芳先后见到了党项使臣和党项边镇州府,仔细了解了争端始末,并修书回报太宗,很快平息了冲突,党项与宋之间的市集也开始热闹起来,太宗得知十分高兴,责令嘉奖。
太宗修密函一封,要德芳派人巡视辽宋党项三地交界处的辽军情形,及时回报。
“殿下,属下近几日查看交界之地,听闻辽国大将耶律休哥,武艺极高,勇猛非常,受到辽国国主的赏识,近日将到边关随同官员巡视,但还未明其意图”兵部指派特护官胡川禀报道
“哦?这件事要即刻回报京师”德芳马上修书一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