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用兵之才武攸宜要比武三思略高一筹,毕竟入仕以来长年在军中任职,却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的半瓶子醋,在同州捕盗拿贼还凑合,哪统率过这么多军队?到檀州一仗未打,见了孙万荣的战旗心里就有点儿慌,还怎么气定神闲指挥三军?
再者周朝大军看似浩浩荡荡、人山人海,其实战斗力很差。因情势紧急临时招募的军队根本来不及训练,那些囚犯和奴仆非但不懂得列阵厮杀,甚至连盔甲兵器都不齐全。自李治在位后期府兵制已日益没落,募兵作战并非没有先例,然而二十万军队可以招来,要给他们配备武器却非易事。本来国家府库中存有大量兵刃,但因为修造天枢熔炼了,事到临头便要自食恶果,即便朝廷停铸九鼎赶制兵器,一时间也造不出那么多兵器,以至于许多士兵有刀无甲。武攸宜本就心中胆怯,又带着这么一支良莠不齐、装备不精的部队,哪敢放手一搏?所以整日叫嚣却不出战,想把契丹人吓退。
可是孙万荣敢以微弱兵力伏击十几万大军,岂是能轻易吓退的?刚开始见周军气势汹汹确实有所顾忌,但日子一久就瞧出武攸宜的胆怯,立刻故态复萌,又开始抄掠临近州县。武攸宜当然是不敢出战,可苦了李多祚、张九节等人,分兵截击左遮右挡,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武曌时刻关注战局,瞧在眼里急在心上,可目前也没有平叛的更好办法,只能静候转机。不久之后转机果然出现,却不是来自河北,而是来自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至洛阳,口口声声要认女皇为母亲,并承诺帮助武周消灭契丹。
一个月前默啜还试图袭取凉州,现在又转而向武周示好,这转变得也太快了吧?这也不难理解,他与论钦陵一样提出附加条件,干儿子不是白当的,女皇必须付出认亲礼,那就是归还河西之地的降户——昔日贞观年间大唐灭亡东突厥,曾有大量人口内附,而今突厥虽然复国却面临人口不足的难题,这也注定他们的兵力有限,抄掠作乱有余,想攻下几座凉州那样的大城却力所不及。先前薛怀义北伐,默啜明知统军之人是个男宠,却不敢应战只能躲避,也是因为寡众悬殊。倘若能将武周掌握的降户尽数收回,日后突厥就不必为人少兵少发愁了。
武曌明知这是资盗以粮,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决定答应。因为突厥与吐蕃不同,紧邻东北叛乱之地,倘若予以回绝,默啜继续南下捣乱,两方战局无法兼顾,平叛恐怕永无成功之日。再者突厥与契丹同样是仇敌,默啜也不希望契丹实力膨胀,他的承诺较为可信。不过凡事谨慎为妙,武曌还是留了一手,儿子认下了,河西降户只遣送一部分,承诺在其建立战功后才能尽数归还。
或许真是冥冥中自有注定,不论默啜有几分诚意,出兵契丹的机会偏就来了。李尽忠率部攻打新朝,却因安东诸将的严防死守一直未能如愿,而在这时又有一支地方势力自愿加入抗拒叛军的行列。昔日高丽国末代君主高藏投降大唐,至仪凤年间新罗与大唐翻脸之际李治又任命其为朝鲜王、辽东州都督,想让其安抚故地对付新罗,但高藏拒不配合,而且私下密谋复国,终被李治流放剑南而死。高藏的子孙虽未受到牵连,依旧享受公侯之位,但皆在朝廷监管之下;唯独有个小儿子名唤高仇须,昔日跟随父王出抚辽东,高藏被捕时他趁乱逃亡在外,领着一群誓死追随的遗臣四处流窜,后来依附靺鞨等部。他本来还抱着复国的念头,可靺鞨人不过是借他的名头扩充自己实力,招诱高丽余部,哪会真心帮他复国?契丹一战成名后乞乞仲象、乞四比羽立刻把他抛到一边,转而接受李尽忠册封。高仇须满心郁闷,事到如今也想开了,与其仰人鼻息还不如回去归顺武周。中原王朝一向厚待降王,此时若能再帮武周立点儿功劳,女皇岂会亏待自己?说不定能捞个都督公侯之位。复不复国暂且不论,至少能坐享富贵,有个安身立命之处。他拿定主意便把队伍带到新城,帮裴玄珪抗拒契丹,他的军队虽然不多,却由东北各族组成,流亡多年忠心追随,战斗力着实不弱。高仇须饱经磨炼也很会来事,竟致书大总管建安王,要认武攸宜当舅舅。武攸宜正拿敌人没办法,平白无故跑来个帮忙的,还自居晚辈要孝顺自己,岂会不答应?立刻认下这外甥,并表奏高仇须为左鹰扬将军。高仇须得诏喜不自胜,跟武攸宜拉上亲戚不就等于跟女皇拉上关系吗?他就此改名高德武,取意“感念武氏之德”,战场之上越发卖力。李尽忠先后攻打新城十一次,皆被他英勇击退,还俘获契丹士卒百余人,周军声势得以复振。
李尽忠一再受挫,亲自领兵冲锋,不料在阵中被流矢射伤,又听说突厥与武周商洽结盟,心中甚忧虑,不久便在军中病逝。“无上可汗”一死,辽东契丹军立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周军趁势反攻,整个局势为之撼动。默啜既与武曌定约,一直窥伺在侧,见有机可乘当即行动,拣选精锐骑兵突袭松漠都督府。松漠虽是契丹老巢,可李尽忠的死讯刚刚传来,人心惶惶哪还有能力抗拒?结果突厥骑兵冲入牙帐,不但杀死大量契丹兵,还把李尽忠、孙万荣的家眷尽数掳走。
消息传至洛阳,武曌总算长出一口气,李尽忠已死、契丹的老巢被袭,这场叛乱看来马上就要平息了。为了表示酬谢,她诏封阿史那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自阿史那骨笃禄自称可汗以来,虽然已拥东突厥故地,唐周两朝始终不承认其地位,一直斥其为叛乱;此次虽属册封,却以大单于为号,等于中原王朝已默认突厥复国啦!但武曌是不可能放弃万国女主的尊严的,又给默啜另外加了一个爵位,名曰“立功报国可汗”,还是宣称突厥在自己统御下,至于遣返河西之地的降户,好歹再放还点儿,大体上说得过去就可以。反正契丹的叛乱即将平定,只要腾出手再跟突厥翻脸也不怕了,纵横捭阖尔虞我诈,为的都是自家的利益,谁又是真心结盟?
不知不觉间半载光阴已在战争中度过,武曌实在是身心疲惫,她真真切切感觉自己老了,已经力不从心了,琐碎的朝政和几经波折的战事已令她感到厌烦,还是养好精神尽早解决压在心头的最后一桩大事吧。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还是低估了契丹人的实力,更大的伤痛和屈辱即将到来……
三、焦头烂额
万岁通天二年的春节依旧那么喜庆,甚至比往年更热闹,这似乎是因为武曌想冲淡前一年的晦气而故意为之。
新春之际最大的喜事莫过于九鼎铸成。据《左传》记载,夏禹治水后将天下划为九州,以四方贡物铸造九鼎,每鼎象征一州,将天下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鼎上,用以教化黎民。夏桀失德,九鼎迁于殷商,祭祀六百余载;至商纣亡国又归于周,传七百余载;至战国后期秦武王兵入王城,九鼎转而归秦。但是至项羽、刘邦灭秦之际九鼎已再无踪迹,有人说是沉入在泗水,有人说是被秦国熔化,种种传言莫衷一是。九鼎虽然淹没于史籍,却成了历代文人推崇的圣物以及一统九州的象征。
如今武曌追慕先圣,千古神器再临世间。这九座大鼎中代表神都的那座取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可容纳一千八百石;其余八座,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鼎名“日观”,青州鼎名“少阳”,徐州鼎名“东原”,扬州鼎名“江都”,荆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均高一丈四尺,一千二百石。由著作郎贾膺福、殿中监李元振、凤阁主书钟绍京等书法名家题写,先朝丹青宰相阎立本之徒曹元廓又在鼎上绘制了各州的山川草木。虽说气势恢宏,武曌却不太满意——铸鼎用的就是修建天枢和天堂火灾后的剩料,又因为赶制兵器,九鼎做工不够精细,五金杂糅成色不佳。
为弥补缺憾武曌想在鼎上加涂一层黄金,倘真如此又是一笔开销。这时姚令璋来抹稀泥,进言道:“鼎者,古之神器也,贵在质朴,不加外饰。臣观其上五彩斑斓,无需金色以为炫耀。”她听后倒也觉得有理,于是就此作罢,下令将九鼎置于明堂,与天地神明同受祭拜。
为了将鼎移入宫中,着实费了一番工夫。南北宿卫连同宦官出动十万余人,以御马、白象牵引,自皇宫玄武门而入,连王庆之、李元素等宰相以及武承嗣、武攸宁等亲王郡王都跟着拉纤绳。倒不是需要这么多人才拉得动,而是图个热闹喜庆,武曌亲作《曳鼎歌》,命众人曳鼎之际齐声高唱: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伏羲、神农、轩辕、少昊、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武曌在歌中列举了上古历代圣王,宣称武周社稷光宅雍熙,是堪比那些圣王之时的盛世,但此时谁也没想到,这首歌收尾的“隆基”二字在许多年后竟然成了一句灵验的谶语……
道士们也来凑趣,不但参与了立鼎仪式,还向女皇进言,认为先前的兵戈之乱起自东方,应是封禅神岳而忽视岱岳所致。武曌宁信其有,于是敕令东明观道士孙文隽去泰山献祭,并造天尊石像一座,立于泰山之巅,保佑社稷平安。
一开始似乎真的很灵验,东北的叛乱日渐消退,武攸宜甚至又命陈子昂致书安东诸将,称“天殃如此,人事又然,平殄凶渠,正在今日。大军即以二月上旬六道并入,指期克翦,同立大勋,请公等训励兵马,共为掎角,开国封侯,其机在此,幸各勉力,以图厥功。”看来最终扫灭契丹只是时间问题,武曌也安心许多,可短短半个月后一个噩耗突然传入京中——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衡水)城,刺史陆宝积阵亡!
冀州在哪儿?檀州在哪儿?叛军岂不是不退反进?
武周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