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他要想归附,不知他提出了什么条件?”
见高郁如此识时务,杨渥也就没有说什么空话假话,也没有提出让他无条件投降之类的话,而是非常现实的向高郁询问条件。
高郁这么多天一直呆在自己那处房间里面,心中不是想着如何见到杨渥,便是想着见到杨渥后该如何应对他的问题。
不过他此时显然也没想到杨渥这么直接的就开始询问条件起来,顿时愣了一下。
好在,高郁毕竟也是在楚国担当过重任的人,应变能力自然是有的。
他随即便醒悟过来道:“大王,我家节帅共提出了四个条件。”
“除了刚才的所提出的去除封号之外,我家节帅还愿意割让除了邵州外的整个湖南、以及静江诸州和朗州,只保留澧州、邵州、辰州、敛州这四州之地,作为我军的安居之地!”
“另外,我家节帅愿意每年向大王进献一百万钱的贡品。”
“至于最后一点,我家节帅愿意为大王镇守西南夷,同时,若是大王有所要求,我军愿意为大王征战天下!”
虽然当初在邵州时马殷允诺的条件要比这些宽松得多,不过高郁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一开口就将自己的底线交代出来。
听了高郁提出的这些条件,杨渥心中顿时便冷笑起来,“刚才还觉得你是个聪明人,没想到转眼就耍起了手段!”
他有些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马殷提出的条件实在是不怎么样,他难道是在将孤当做傻子吗?”
“大王所言极是,若是马殷只有这么一点诚意,那高判官你也可以回去了。”
“马殷也太没有诚意了,或者说,他还以为自己手握十万大军不成?”
“当初我家先王想与马殷议和,他那时却不听;如今想来议降,竟然还敢提出这么点条件,看来给他的教训还不够啊!大王,还请向湖南增派一些兵力!”
一旁陈彦谦等众臣也开始声讨起来。
李承嗣更是在一旁冷笑道:“我军这次进攻朗州的不过是四万兵力,听说马殷手中还有四五万军队,不妨都集中起来,与我军来个决战,说不定就能击败我军呢?”
高郁听了脸色有些尴尬,同时心中想着:“集中兵力和吴军决战?怎么可能!若是再失败了,将军队损失完了,只怕不用吴军出兵,那些蛮夷就首先起来造反了!”
他当然知道吴国人不是这么好打发的,所以他决定再放出更多的条件。
然而就在这时候,杨渥开口了。
“既然马殷想要归降,而且他提出的条件又不能让孤满意,那么孤也不想和你多废话,你还是先回去想好了再来见孤吧!”
他并没有与高郁多废话便将其打发下去,这次召见本来就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初步进行一些交谈就行了,没有必要说得太详细。
更何况,具体谈判的事情也是由下面的大臣们去与高郁接触,杨渥身为君王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去和高郁争论什么。
杨渥都下达了让他离去的命令,高郁也只好告向他请辞。
这次觐见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不过一来高郁在来到金陵后总算是见到了杨渥的面,议降之事也开了一个头,不再是之前那般毫无头绪。
另外,他也被告知,他的住处已经变了,现在被安排在与王定保等各方使者一起,都是住在礼部用来招待外使的地方,居住条件改善了许多。
“嗯,住的地方总算是与王定保等使者看齐了,这就说明吴国人准备正式与老夫接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可惜让高郁感到失望的是,当一天后,他准备再次觐见杨渥时,却再次被告知杨渥有军务要忙,没时间召见他。
同时,陈彦谦等人也再次像之前那样敷衍他起来。
这个结果让高郁大吃一惊的同时,也变得更加焦虑起来。
“上次用那么耍无赖的方式才让吴王召见老夫一次,难道这次又要用一样的手段吗?”
高郁有些拿不准杨渥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那种耍无赖的手段用一次也就罢了,若是多次使用就太丢脸面了。
更何况,既然杨渥摆明了态度不想在这个时候见他,那么即便他见到了杨渥也没什么用处。
“看来这是上次觐见吴王时,老夫提出的条件太低了,所以引得吴王有所不满啊!”
心中虽然焦急,但这一次他也只能一边等待消息,一边在心中想着该下次见到杨渥后该退让多少条件才合适。
又过了几天后,杨渥依旧没有召见他的意思,不过马殷那边却是有些等不及了。
从高郁抵达金陵至今已经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一开始还好说,不过时间久了之后马殷心中自然会有些焦急。
尤其是中间吴军大举出兵进攻朗州,更是让马殷大惊失色。
楚军的总兵力也就那么一点,而且刚刚结束潭州之战,许多将士都非常疲惫,需要休整。
而吴军却是一些生力军,而且士气如虹,马殷根本不敢与之交战,只能调遣一些兵力守城,同时派信使前来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面对马殷那边的压力,高郁自然感到更加焦急。
好在又过了两天后,杨渥总算是再次召见了他。
这次召见的地点并不是中极殿朝会上,而是选择了内阁议事的华盖殿中。
此时,内阁众多学士和大学士们都已经到场,同时还有一些礼部的官员在场负责记录。
见礼之后,杨渥这次同样没有绕圈子,而是非常直接的说道:
“高郁,此次召你前来,孤也不和你多废话。”
“孤有五个条件,马殷若是答应下来,这议降就可以继续下去;若是不答应,那么这议降就作罢!你也可以早点回去告诉马殷,让他打点兵马准备与孤交战吧!”
高郁心中一惊,连忙道:“不知是哪五个条件,还请大王示下!”
杨渥冲身旁的通事舍人周宗点了点头。
周宗连忙站出来,他拿出手中捧着的一道文书,将其打开宣读道:“我家大王所提五点条件,第一点,马殷必须去除楚王和天策上将这两个封号,并且接受我家大王为他册封的节度使官职!”
说完第一条后,周宗停顿了一下,同时向高郁看了一眼,这才继续念道:“第二,马殷必须割让武贞、静江、武安三镇所辖的全部州郡,只保留辰州、敛州两地!”
高郁心中顿时一沉。
第一个条件乃是应有之义,既然是归降,那么去除楚王和天策上将的封号就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第二个条件就有些严苛了,静江六州,湖南五州,以及武贞两州,这就是十三州之地。
若是真的全部割让给吴国,那完全是将绝大多数领地都割让了,而且还是人口、开发程度都相对较高的十三个州,剩下的两州根本就是贫瘠而且没多少百姓的地区。
当然,这个条件虽然严苛,但也在之前的预料之中,而且马殷也说过可以只保留辰州、敛州两地,将其他地区全部割让出去。
毕竟一来马殷对这些地区的掌控力度就有些不足,湖南的五州还好一点,但静江军和武贞军的八个州就只是名义上的占有。
当初他刚刚攻下武贞、静江两镇不久,就面临着淮南军的强大攻势,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肃清当地的势力,只能维持一个名义上的统治。
所以从这些地区马殷也捞不到多少油水,就算割让给吴国他也不会太过心疼。
而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马殷也明白,吴国不可能让他继续占有开发程度较高的湖南,所以湖南之地必需要割让给吴国。
而湖南被割让以后,处于南方的静江五州就被孤立开了,即便吴国将这五州留给马殷,他也难以维持对这块“飞地”的占有。
这样一来,割让湖南之后,静江五州也没有必要留下了。
所以这第二个条件马殷勉强也能接受。
不过让高郁感到焦虑的是,第二个条件就如此严苛了,那么接下来第三个、第四个,还有第五个条件又该是何等的严苛?
“第三点,议降之后,马殷的兵力应该受到限制……”
“第四点,为了保证马殷今后不会再背叛……”
“第五点……”
周宗并没有去管高郁那越来越阴沉的脸色,而是一口气将剩下的三条都宣读完毕。
这五点内容,自然就是当初杨渥等人商议好的五个必要条件。
杨渥觉得这五点既然是议降的前提,那么就没必要掩饰,直接向高郁提出来就是,也能让他认清楚局势。
第四百九十章同意()
听了杨渥提出的五个条件后,高郁顿时心中一片冰凉。
“这条件也太严苛了,几乎每一条都贴近大王当初提到的底线了!”
这五点条件与马殷提出的底线几乎就是一样的,这让高郁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底线已经泄露出去了,所以杨渥故意提出这些。
当然,他也相信不会有人泄露这些,毕竟当初商议时,在场众臣都是楚国的老臣了,追随马殷都有多年,高郁相信他们不会泄露出去。
“这五点条件中,其他的都还好说,毕竟大王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就算是将兵力限制在一万人也没关系。”
“大王当初虽然提到将兵力限制在两万人以内,不过以敛州、辰州两地的贫瘠,就算维持两万大军也有些难度。所以这一条也可以商量。”
“不过这第四条,将秦彦辉姚彦章等大将的一个子嗣,与大王的一个公子一起送到金陵为质,这一点……”
高郁感到十分为难。
若是只送马殷一个人的儿子来作为质子倒还好说,毕竟马殷已经同意了;便是要让他自己的子嗣送到金陵来他也没什么不愿意的。
不过要让那些大将们也送子嗣前来,这就不是他能答应的,至少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