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控和态势感知水平了罢?
坐在一路爬升、积累高度的战机座舱里,耳边rwr的告警提示时断时续,龙云甚至都可以想象,从震惊中回过神的北约空中力量,这时候正在进行什么样的应对部署,附近空域的战斗机正在全速赶来,应对他这样一个莫大的威胁——
这种情形,即使是强如龙云,也必须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应付才行。
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现代战场上的空战,正愈发成为体系之间的复杂对抗,游戏、影视中频频出现的一对一、二对二决斗,这种情况极少出现在真正的战场上。
就像现在,驾驶孤零零的一架su…27s接近北约囤积重兵的南方空域,单凭战斗机自身雷达搜索正面一百千米范围内、张角不过六十度的锥形空域,在空战态势的感知方面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形单影只、航线平直的来袭目标,拥有完善空情感知能力的一方根本不需要出动战机迎头拦截,而只要引导己方战机从来袭者后侧接近、发动出其不意的偷袭,就可以用很小的代价重创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交战双方的战机性能强弱已经无关紧要,拥有感知优势的一方即使动用f…104、迷g…21这样的老旧机型,都能够轻易取得战场主动权、进而挫败对手的任何进攻意图。
面对这样的不利态势,通过rwr意识到对手正在采取行动,逐渐远离苏联对空警戒雷达网络的红色十七号也失去了地面台站提供的空情通报,原本对超音速战机来说颇为狭小的黑海东部空域,似乎也在骤然间显得格外空旷。
湛蓝晴空中,蓝白色渐变迷彩的身影一路向西,在天空中留下稀薄的白色航迹。
对眼前潜伏的危险早有所觉,龙云的操纵也格外谨慎;面对浩瀚天际中未可知的北约拦截部署,他自然不会做出单枪匹马挑战极限、和四面八方围拢而来的北约拦截机打一场昏天黑地混战的蠢事。
但就算是这样,来的对手越多,却反而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出击时就有了“宣示存在感”的想法,这时候他已经打定主意要继续和对手纠缠、直到确信美国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再度出现为止;想到昨天在莫斯科,乌沙科夫给出的十五天期限,要在半个月的漫长时间里顶住美国人的空中压力、让高加索战区各航空团休养生息、积累实力,把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算是一种很大胆的战术,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危险和责任。
于是就是现在,驾驶战机在天空中一路巡梭,雷达显示屏上的目标回波也愈加明显,龙云知道自己打算威吓的美国人已经气势汹汹的拍马而来!
是的,正在红色十七号在战线附近游荡之时,美国人从四面八方调集的战斗机已经在“柜台”的引导下高速杀到:从南方拦截线上补充上来的土耳其f…16c已经就位,而就在他们的西南方向,美国人的战场新锐——f…15e更是已经接近到数十千米的接战距离上。
六千米高空中,四架拆卸了保形油箱、临时执行空优任务的“攻击鹰”里,负责带队指挥的飞行员提示各机注意协同,然后就立即水平疏散、各自使用雷达捕捉正前方的对手踪迹。(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五四八章 两批次攒射()
自然,“攻击鹰”们要拦截的俄国战机,大致方位已经标示在了多功能显示屏上。
作为一名f…15e的武器操作员,现在要做的就是放任an/apg…70雷达截获rcs着实可观的“侧卫”,火控系统完成解算后就可以发射导弹。拥有两名机组成员、擅长多目标拦截的“攻击鹰”,是在最近一个月里才被部署到高加索,本来是作为该片战区的“救火队员”,防范苏联战斗机倚仗数量优势发起密集突击、用漫山遍野的机海战术淹没北约战术空军;可是如今,四架总共携带二十四枚aim…120b导弹的重型战机,视野中的目标却只有一个而已。
这样的大阵势,如果是对付普通的俄国战机,自然是完全多余。
但是坐在f…15e的狭长座舱里,所有美国飞行员却都很清楚对面的“侧卫”里是何许人也,这让他们全都精神紧张、高度戒备,不敢对目标有任何轻视之心。
在基本确认来袭敌机是由“高加索死神”在掌控后,美国人的应对措施比起之前的一场拦截战来要复杂了许多,而且有了主动弹这一手段之后,也没人会优先考虑和能单机对抗数十架战机的对手进入目视空战。于是在“柜台”的统一配置下,南方天空中的土耳其人首先发难,他们一路接近到距离俄国战机不足四十千米的距离上,若干架f…16几乎是在同时发射了“麻雀”f!
随着发射按钮的按下,一枚枚灰白色导弹脱离机体、拖着长长的尾烟消失在视线远处。然而他们要打击的对手又在做什么呢?
土耳其空军的接战方式。如果是让负责指挥的美国人去评价。大概是会被指责为“笨拙”与“怯懦”;这样毫无间断的打出大量导弹,看上去场面蔚为壮观、也很有震撼感,可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无法形成梯次跟进的半主动弹只能一窝蜂的飞向同一个目标,完全是一种浪费弹药的打法。
不过话虽如此,在使用半主动弹的时候如果不紧不慢的一枚一枚发射,面对高手的话却又过于危险——虽然土耳其人没有得到司令部的警示、不知道前方天空中的目标究竟是谁,但是要这样兴师动众的调集快二十架战机一起拦截。那肯定不是什么好惹的家伙!
晴朗的天空中,一簇簇弹道密集的aim…7f已经上路,但是他们的目标、涂有大红色五角星的su…27s却在一路侧转,开启了导弹干扰机的龙云并没有一直南飞的意思,现在自己与敌机的距离已经比较近,听rwr的动静,他们是不是已经发射了导弹?
面对大量导弹的密集攒射,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早已经不是第一次。
不过就算是这样,顾忌到美国人的“slammer”导弹威胁。龙云也没有太过托大,而是保持在战线一侧横向飞行。还不时进行小幅度侧转、用机载雷达扫描一下当面空域的情况。现在的这样一种接战情形,可以说全是仰仗导弹干扰机的庇护所得:半主动的“麻雀”自然不用担心,而主动雷达制导的“slammer”,在rwr系统收到w波段照射而告警后,再采取规避行动也不迟。
就这样一直保持横向飞行,和迎面而来的敌机对峙了片刻,龙云突然发现七点钟方向的天空中出现迅速变大的若干黑影;这时候rwr却并没有发出w波段告警,让他知道了来袭导弹是一群“麻雀”。
果然,随着干扰机的欺骗运作,一枚枚aim…7f在气势汹汹飞来之际、却又如醉汉般纷纷扭曲飞行、从红色十七号身畔掠过,土耳其人的第一波超视距攻击完全落了空!
超视距攻击之后,应该就是目视空战了吧?
发觉今天的作战态势分明是有点繁杂,龙云瞥两眼仪表盘上的灯光提示,自己现在手头还有四枚r…73m,这点弹药对一场大规模群殴来说还是太少了点。带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赶紧跑”的一种觉悟,他驾驶战机调头向东飞行,同时凝神注视南方的湛蓝天空背景,但是任凭自己如何观察,在略有逆光的情况下还是看不见任何接近的敌机。
觉得这种情况有点出乎意料,他侧转九十度后用雷达搜索当面空域,rws模式测得的目标距离竟然都在四十五千米以上,这时候rwr的w波段告警开始急促鸣响,一大波主动弹正在接近中!
这些美国人,他们这是要干嘛呢?
无暇去多做考虑,龙云一边留意四周的动静、一边快速判明导弹的来袭态势,驾驶战机转弯到背向来袭导弹的方向,这时候天空中拖着稀薄尾迹的导弹已经进入抛物线弹道的下降段,从六千多米的高空看来,这些投影短粗的aim…120b前后不一、纷至沓来,狡猾的美国人使用了梯次齐射,这种一波甩完又来一波的打法,可就不是简单的机动躲闪能扛得住。
没有一丝惊慌与迟疑,迅速观察导弹来势,龙云前推节流阀、开启加力,仿佛疾飞的头雁一般推杆进入俯冲提速;对付这些在空中奔袭了数十千米的“slammer”,这时候用不着慌张躲闪,先带着它们继续跑一跑马拉松再说!
最大速度接近四马赫的导弹,和亚音速飞行的战机,前者撵上后者本来是很容易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在于,长途奔袭而来的导弹只能依靠之前积累的动能,战机却有加力全开的引擎保证推力;驾驶涂着大红色五角星的苏霍伊战机急剧爬升、紧接一个大过载的压杆盘旋,跟踪不及的“slammer”们在天空中徒劳追赶一番之后,还是没有能够跟上自导头的凝视追逐。
对依靠自导头锁定目标的导弹来说,一次交汇失败、让目标进入导弹后半球之后就完全失去攻击条件,就在一枚枚有如力竭标枪坠向海面的导弹身后,从盘旋中改出的龙云没空多看两眼,就发现迎面天空中的敌机身影,美国人终于按捺不住杀过来——
哦——好像不是!(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五四九章 暴斩弯刀()
敏锐的观察力,让龙云发觉了来袭者的可疑之处。
驾驶战机从高空俯冲、用灵活的侧转配合桶滚机动与敌机迎面接近,龙云第一印象判断那并不是f…15,而是四架f…16、或者f…5e那样的轻型战机。
在躲避对手毫无准头的一顿航炮攻击、改出桶滚并盘旋减速后,红色十七号一下子就灵活的转到互相掩护的一组敌机后侧,座舱里的龙云紧张扫视天空、没有发现其它威胁,于是他短暂的集中精力应付十点钟方向的这一组敌机;左右疏开的敌机轮廓非常清楚,那是两架f…16c、而且机翼上的弯月也让他意识到,这应该是美国人调上来的土耳其空军战机!
面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