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南方战线的争夺,我们固然是输不起,美国人就输得起么?”
“哦……这个问题,”
迎着马林科夫的目光,还是柯西金先出言回应,“美国人也输不起!——因为石油。”
“是的,阿列克谢,你说的很对。”
带着点踌躇满志的神情拍了拍手,马林科夫不由得站起身来。两步来到客厅一侧墙面上的巨幅地图前,伸展有力的大手拍打在地图中间的一大片区域上:
“对西方世界来说,‘石油’正是问题的关键!
面对南方战线的胶着,看似来势汹汹的美国人其实同样输不起,因为他们在黑海南方的广阔土地上只有寥寥几个不堪用的盟友,土耳其只是拿来拼消耗的炮灰,伊拉克被迫绑在北约的战车上,至于以色列么,嘿嘿……
犹太人的脑筋可灵光的很,他们从来都只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所以现在的局面很清楚,美国人磨刀霍霍的大举进攻、恰恰暴露了他们对南方战局的一种恐慌和担忧:一旦前线作战失利,红军的滚滚铁流就可以大举南下、在伊朗革*命卫队和叙利亚国防军的配合下清扫伊拉克、约旦境内的美军,进而逼迫美国人的老跟班沙特阿拉伯脱离西方阵营。这样一来,中东的形势就会在顷刻间逆转,面对红色铁流的重重包围,如果地中海方向的行动同样进展顺利,以色列的大卫星旗又能在中东举多久?
失去了中东的地缘和石油支持,以美国人目前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石油自给率,虽然他们可以从加拿大、非洲和南美获得一定的石油供应,但是在国内经济和战略活动上受挫是必然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选择西方、或者东方作为突破口,”
一边慷慨陈词、一边在地图前来回走动,总书记的手落在了西欧大陆,“西面的欧洲战局,目前同样处于敌我对峙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场巨大胜利后从高加索抽身、让中东国家担负对抗北约反扑的职责,那就完全可以同时在陆地上横扫西班牙、跨国海峡击溃英国,把北约在西欧的残余力量一举清扫;这样不仅可以将战线前推到大西洋沿岸,还可以完全解放红海军的束缚,面对美国人的海上力量,即使我们无力对北美洲发动远洋进攻,但是牢固守卫一整片亚欧大陆、坐以待对手毙,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是、是啊!”
面对总书记的战略规划,谢苗*苏斯洛夫在沙发上频频点头,虽然说这一番计划的确是非常大胆、也很冒险(毕竟英国是有核国家),但是不得不说的确有一定的实现可能!但是出乎他的意料,马林科夫的推演还没有结束,他大步来到地图另一侧,手指向了亚欧大陆的东方:
“欧洲的情况自然如此,那么远东的情形如何?——帕夫洛维奇,这方面你想必是清楚的,”说话间他看了看戴上眼镜的拉夫连季*贝利亚,后者重重的向他点点头,“对于我们的东方盟友,在之前的若干军事合作协定的基础上,我们又追加了很多内容,现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和欧洲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广袤的东方,美国人的几个盟友中,所虑者不过日本一国而已;在这一方向我们同样大有可为,而且得到的支持也会比欧洲战场的法国更加有力。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对任何针对日本的战争都会持谨慎的支持态度,我们在远东的战略计划也是以此为基础:一场针对日本的大规模攻势,不仅可以极大牵制美国、使其在多条战线上疲于奔命,还可以顺便帮助我们的盟友解决‘分裂’问题,至少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啊,是的,是这样!”
刚刚听过这一番气势磅礴的战略构想,对战争并不完全在行的柯西金总算听到了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中国的岛屿分裂问题,根本上讲也是美国在背后支撑。倘若失去了美国人的支持,这些分裂者恐怕是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的。”
“的确如此。所以,综合上面的所有分析,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我们所恐惧的事情,其实敌人也同样在恐惧,甚至可以说比我们的恐惧还要强烈;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那么大家就会有直面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退一步讲,把话说得严重一点,就算美国人一路狂轰滥炸、把战线推进到罗斯托夫、或者敖德萨,一时半刻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就在他们陷入到南方战线的死亡泥潭、向几十年前的纳*粹一样徒劳遥望斯大林格勒的时候,我们却可以集中足够的战略突击力量、选择西欧或者远东作为主战场,在法国或者中国的协助下给他们来一记漂亮的重勾拳!
只要能通过雷霆万钧般的作战行动,将美国人驱逐出西欧或者远东,一旦将他们的活动完全局限在土地、资源和人口都不占优势的西半球,凭借地球上最辽阔的亚欧非大陆板块,他们即使有再多的航空母舰,在对抗双方总体实力一天天的此消彼长之下,也是断然没有能力和我们的庞大阵营长期抗衡的。”
说完这一番长篇大论,以斩钉截铁的论断作为结束,马林科夫的炯炯双眼中似乎有炽热的火在燃烧;面对眼前这几位风雨同舟、共同经历过红色帝国的一段段艰险与辉煌岁月的老战友,只是身披一件睡袍的总书记,此时却像是手持重锤的红色巨人一般杀气凛然!
宽敞的客厅中,一时间变得有些出奇的寂静;感受到老友们投来的坚定目光,马林科夫仿佛是卸下了千钧重担般长出了一口气,语气也回复了平时的从容不迫:
“同志们!
前途也许是光明的,但道路必然是曲折的。要真正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不能靠豪迈的演说,而要靠所有苏维埃公民的艰苦努力。当然,就眼下的情况来讲,要想在远东、或者西欧打开一番新局面,首先还是要稳定高加索的战局才行。”
马林科夫的话,得到了在座者的一致认同,于是他就接着说下去:
“而这一点,坦率的提一点我个人的看法,‘维克托*雷泽诺夫’同志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从帕夫洛维奇经手过的一些事务来看,这位红空军的头号王牌,他身上还有不少令人不解的神秘之处;但是不管怎样,作为红军中绝对可靠的忠诚一员,他的作战技术和战争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接下来的问题,在高加索的局面焕然一新之后,我们的进攻矛头又要指向哪里——是西方,还是东方?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深思熟虑的重大问题。”
似乎是陷入到深邃的思绪之中,眼光超越了狭小客厅的阻隔,千头万绪一时间涌上总书记的心头;沉吟了许久之后,他才缓缓说出了一句话来:
“接下来的南方作战,我想,我们需要一位新晋升的航空兵中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谢书友*魔鬼慈善家*的宝贵月票!
第五九〇章 远东的屏障()
……
黎明前的莫斯科,还沉浸在深沉的夜色里。
而在莫斯科以东数千千米之遥的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的天空,却已经是微微放亮。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位于阿拉木图市郊的苏联vvs远程航空兵训练基地里,齐整的巨型机库纷纷敞开大门,机库内正在进行保养的一架架重型战机,在朝阳的光辉映照下泛出柔和而瑰丽的光泽。
“立正!向右——转!跑步——走!”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随着整齐划一的呼号声,作训靴在水泥路上踏出齐刷刷的“咔咔”步调,一路四列纵队的飞行员队伍缓缓跑过空旷的场外道路,驱走了中亚内陆清晨时分特有的一丝凉意。
一路慢跑向前,沿着水泥路去往基地机库和停机坪,规模并不算大的队列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期待、或者说还夹杂了几分紧张;直到四人一组的飞行员们各自来到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机库门前,和正在忙碌的地勤人员打声招呼,他们一边再次互相检查起飞前的一切准备是否到位,一边抬头观望、短暂的互相交流片刻。
今天,这些远道而来的天空勇士,即将踏上归航的千里征途。
“报告政*委,‘苍龙’五组准备完毕,请指示!”
空间极其开阔、抬眼望去只见昏暗穹窿的巨大机库里。排成一字横列敬礼的四名飞行员军容齐整。声音中气十足;见到这些浑身干劲、精神饱满的小伙子们。军装笔挺的指导员先是严肃的举手回敬一个军礼,然后才露出期许的笑容:
“同志们,预祝一切顺利!祖国和人民期待你们的到来。”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向驻守基地的政委报告完毕,继续进行飞行前的准备工作,年轻的飞行员们和忙碌妥当的地勤人员握手、拥抱,互相交换一些明信片和小礼品,用不太流利的俄语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眼见一切已经就绪。机库外传来牵引车的发动机轰鸣,爬上四轮小车式的高大登机梯进入前、后座舱内,飞行员们在关闭舱门之前向地面上的人们挥手致意。
“再见了,同志们!”
“再见,远方的朋友!——为了胜利勇敢前进!”
随着大马力引擎的轰鸣,货厢里堆满压仓铁块的maz…537重型牵引车来往忙碌,将一架架燃油加注完毕的巨大战机拖曳出库,牵引到宽阔跑道的起飞区域。随着车辆的拖曳,串列起落架的并排机轮碾过巨大的长条形水泥板,浅灰色的庞大战机沐浴在了初升的朝阳照射下。修长尖削的机头格外锐利,高大有如风帆一般的垂尾上。红底黄边的“八一”机徽分外醒目。
随着发电车的带动点火,一架架金属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