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让我们不要离开,在这里待命。”皮耶鲁摆摆手,话里透着一阵烦躁。“美国人也知道我们找到了他;上面的意思,是把他交给cia的人。”
……
数小时前,巴黎南部五十公里的枫丹白露市。
市区里一栋不起眼的公寓楼,三楼的套房里,气氛此时却颇为怪异。
不大的会客室里,这时候或坐或站,已经有六七个人在场。在窗户旁边的沙发上,衬衫整洁、长裤笔挺的男人正衔着烟卷,在空气中吐出一个个淡淡的烟圈。
林德贝格,法国本土精戒局行动处副主管,这时候的心情并不太好。他实在没有想到,cia的这些家伙们这么快就会找上门来,八成又是他们在局内部的眼线在发挥作用。在战局这样吃紧的时候,美国人却只想着他们自己的那些事,全然没有要帮助法兰西渡过难关的表示。
这些美国人,他们的作为可有一点盟友的风范?
轻轻咳嗽两声,林德贝格的语调仍然低沉。“先生们,我们目前还没有那个人的确切消息。”
“真的么,主管阁下?”
和屋里的其他人不同,对面沙发上坐着的居然是位颇为标致的年轻女性,丰满的胸部把衬衣撑得鼓鼓,金边眼镜后的眼神却颇为犀利。对法国人的回答有点不满,她轻蔑的摇了摇头。
“林德贝格先生,我们不必再绕弯子了。”这时候男人的眼角略为抽搐几下,他没想到眼前的女士竟然会知道他的真名,“——教授和他的研究对象现在都处于贵国本土精戒局的保护之下,我们对此深表感谢。但是恕我直言,现在俄国人已经离我们如此之近,林格教授的研究,对贵国并没有什么现实的用处。”
这个女人,还有她背后的cia,对这件事情已经知道了多少?
林德贝格没有任何概念,同时也感到压力倍增。在现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俄国人的坦克已经逼近巴黎市郊,到处都有克格勃的人在四处出没。他本来也有点怀疑,作为法兰西国家安全最后屏障的本土精戒局,是不是值得把宝贵的人力物力花费在那个德国人身上?
老实说,他现在也并没有把握。但是作为行动处负责人,现在他无法接到巴黎的指示,已经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
这时候,后面的人接听了突兀响起的电话,把手机递到面露惊讶的林德贝格手里。
“喂?——是的。是这样么?……好的,好的。”
电话挂断之后,似乎是颇为为难的皱着眉,林德贝格点点头示意对面的女人。
“好的。既然你们的人已经找到他的所在,那我也没什么好说。”
“这很好,我代表cia行动主管感谢您。”说了这么一句客套话,女子见到林德贝格起身准备离开,又接上一句话。“另外,关于前天在贵国中部跳伞的俄国飞行员,我们也很感兴趣。”
“飞行员?”林德贝格刚站起身来,这时候有点迷惑的扬了扬眉毛。哪里来的俄国飞行员?这些美国人,已经到了事无巨细都要关心的地步么。“什么飞行员?”
“哦,就是那位绰号‘战机屠夫’的人。”见到林德贝格分明是没有什么反应,女人猜到他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于是换了一种说法。“他叫做维克托*雷泽诺夫。这个人现在是否你们手上?”
回忆片刻,林德贝格不记得他经手过这样一个人。维克托*雷泽诺夫,他是谁?
这时候,跟在一旁的随从里,有人小声的在他耳边嘀咕两句。“是前天和德国人遭遇的那个俄国王牌。现在我们的人也在到处找他,不过还没有消息。”
哦?林德贝格似乎是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蜚声在外的俄国空中杀手、差点把林格的座机拦截掉的家伙?
但是他还是有点疑惑,这些美国人,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俄国飞行员感兴趣。大战正酣,每天都会有人在战区跳伞,这个人有什么特别么?现在纷繁芜杂的事情那样多,他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关心什么俄国人的事。
“我们目前还没有消息。如果有进展,会尽快联系你们。”
第一一四节 教授的回忆()
对这样的答复,女人看上去还算满意,然后就告辞离去。
看到女人和那些cia特工走出公寓,林德贝格挥挥手让部下去忙手头的事,自己则有点郁闷的在屋子里继续抽烟。
回想起来,这次精心策划的行动,行动简直就是为美国人火中取栗!刚刚从德国弄出来的目标人物,就这样从手中被抢走,他这个副主管却什么也不能做,这让他相当的郁闷。
毕竟,那个人手上的东西,其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
片刻之后,cia特工的车队到达枫丹白露市区的一栋建筑前,车上跳下来的人和附近早已布控的同伴打着手势,然后就上去敲门进屋。完全无视在场的法国人难看的表情,他们径直来到目标人物所在的房间,然后向教授简短的说明情况。
“……所以,教授,请现在和我们一起离开。”
“……”淡蓝色的眼珠转动几下,不知道是面前的美国人缺乏信任,还是本来就寡言少语,林格教授面无表情,只是和站在一旁的几个法国探员点点头。
走出光线暗淡的房间,来到明亮的大街上,教授眯起眼睛慢慢走向黑色旅行车。这些美国人,他们会把他带向哪里?自己的助手,他现在又在哪里呢。
不过现在这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坐进车窗黝黑的旅行车后排,教授仍然紧抱着手中的旅行箱。他心里相当清楚,这里面的东西已经不再属于他和他的研究所,也同样不再属于德意志民族——自从俄国人大兵压境、让他被迫做出出逃的选择开始。尽管如此,这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东西,还是让他很快陷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第三帝国,只是无尽奔流激起的一抹浪花。但是对林格来说,对他所毕生从事的研究而言,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地位。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除了阿道夫*艾希曼那样的杀人狂魔,同时代的第三帝国探索者也进行过很多不那么反人类的研究。在战火烧遍天际的时候,当局自然是把希望都寄托在能够逆转战局的那些研究方向上;但是也有一些科学研究,也许是被元*首认为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从而也得到过一定程度的支持。
在这其中,就有林格的导师里贝克教授所领导的项目。自从大战爆发后不久,借助国家社*会党成员的身份,他就一直在贝希特斯加登、这纳*粹氛围浓厚的小地方从事秘密研究,只要按时提供详尽的报告,就可以获得有限的研究经费。
当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林格每天也会去研究所担任助理,对那些来自德意志各地、甚至是更遥远国家的年轻人进行测试。
他们的研究,是关于人类传说久远、却几乎从未有确切证据的现象:
特异功能。
古往今来,关于人类具有超出自然解释、或者说是匪夷所思能力的叙述,在任何一本记载奇闻异事的小册子里都随处可见。严谨的科学工作者,自然不会从这些完全是胡说八道、痴心妄想的故事里去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所谓特异功能,真正引起里贝克教授的注意,是发端于那件神秘的东西。
那东西,是从东方而来。
一九四三年,在最高统帅部发动对苏战争两年以后,一支从东线折返的党卫军特遣队自高加索的不知名地区带回了这样的东西。
混杂在一大堆从东正教教堂、博物馆和高等院校里搜罗出的文物、或者说破烂里,虽然那东西的外表并不怎样起眼,里贝克却几乎是机缘巧合的发现了它的神秘作用,更部分验证了历史上那些荒诞不经传说的真实性。
林格清楚的记得,就在研究所二楼的教室里,他和导师里贝克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特异功能的存在。就在他们眼前,那种分明无法用科学所揭示的现象,无比真实的呈现出来;仿佛是夜空中的灿烂流星,一下子穿越了文献与现实之间那遥不可及的距离。
仅凭触摸信封猜测到里面的纸片上写着什么内容,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却让里贝克格外的欢欣鼓舞。仿佛就在他面前,那扇紧锁奥秘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虽然只是若隐若现的一点点光芒,也足以让他感受到无以言表的喜悦和惊奇。
然而,战争注定将要碾碎一切。
随着第三帝国的溃败,苏联红军如同潮水般从东方涌来,西面的美国人也是步步紧逼,越过莱茵河与多瑙河,贝希特斯加登即将成为对手的占领地。
在整个德意志即将接受战败国命运的那段岁月里,里贝克教授中断了他热爱的研究,把所有关于实验的证据和资料全都秘密封存,让年轻的林格看管研究所,自己则选择了远赴南美,后来更一直音讯全无。
在战后最艰难的岁月里,林格虽然处境困窘,还要应付当地政府和占领军的双重审问,却一直没有卖掉研究所,更没有轻易暴露他们的研究内容。多少年来,不知道是内心深处的好奇心、还是探索奇异的执着心支撑着他,直到多年以后,联邦德国的秘密机构找上门来,他才得到有限度的支持,得以继续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眼皮底下继续他和导师的未竟事业。
只是很可惜,在后来的漫长年代里,他的研究并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进展。虽然他又多次亲眼见证过奇迹的发生,但是很明显,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被激发出他们的内在潜能。
而作风务实的有关部门,也逐渐减少了对研究的投入,似乎他们已经认为这里的研究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
岁月的磨蚀,加上研究的挫折,让林格变得沉默少言,不太愿意和外界打交道。
在夜深人静时,他也曾经久久无法入睡,而是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