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攻的进程,一开始的进展无疑十分顺利,然而随着东西两面的战线不断前移,前段时间几乎销声匿迹的fsa战机却重新出现在了空中。
事实证明,被大马士革与摩苏尔两面包围、控制地域被压缩到方圆几十公里的自由党,在面临灭顶之灾时也能爆发出意料之外的强大力量:就在战斗逐渐接近代尔祖尔城区、趋近白热化的时候,从叛军唯一控制的代尔祖尔空军基地,原先被炸弹袭击、封锁的机场跑道已经被临时抢修完毕,一架架通体黑色的yf…23“鬼魂”在飞行员掌控下加速滑跑,继而成群结队出现在战区上空。
“战斗,或者毁灭”,横竖没了退路的自由党,这一番最后的疯狂也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在总攻发起之前,得益于各国情报机构在占领区的不懈努力,多国部队与大马士革方面都得到了一些情报,根据fsa“副司令”哈里夫的部署,在此前战争中损失惨重的自由党空军正在重整实力,准备在很快就要打响的代尔祖尔战役中发挥作用。
然而,情报虽然及时送到,对控制区域不断缩减、实力捉襟见肘的自由党,却没人认为他们还能纠结起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哪怕叛军的“鬼魂”战机来历仍然是一个谜,但是最起码的,代尔祖尔这地方只有一座规模不大的空军基地,按照线报来看,最多也就是驻扎一个中队级别的作战力量,而根据此前fsa战机的表现来看,区区一个中队的yf…23,还真是不足以对多国部队、alsa构成什么威胁。
总攻发起之前,对自由党空军的分析就是如此,然而一旦真的开始了攻城恶战,参与其中的各方力量却很快发现情况有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
就在战斗打响之后,通过预警机、远程警戒雷达和战场监控卫星来掌控代尔祖尔及周边区域的一举一动,不论多国部队所辖的美英联军、还是大举北上的阿盟防卫空军,乃至于新近加入战团的中苏联军,当然也包括从旁掠阵的unsa,大家都很快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战况激烈、空域极其狭小的代尔祖尔区域,很快就出现了自由党战机的踪迹。
最严重的是,这些踪迹分明还是不断增加、显示升空出击的fsa战机数量在持续上升,很快就超过了一百的惊人规模,而且分明就还在增加中!
通过各种战场监控手段发现了这一惊人事实,与此同时,前方作战人员也发回了紧急报告,巡曳叙利亚天空的美英联军f…34“沉默猫”机队已经与自由党战机遭遇,确认机型仍然为yf…23“鬼魂”;然而再一看数量,当面空域的敌机却已经超过了三十架,全力拦截的几架“沉默猫”通过两轮超视距导弹攻击消灭了其中一部分,却很快就弹药告罄、而不得不先行撤退,万幸这时发动空袭的战机刚刚离开战区,没有与这些突然间冒出来的fsa战机正面遭遇。
刚刚完成了对代尔祖尔城区的空中打击,一架架完成弹药投掷的f…34、f…35战机正在高空全速返航,接到了自由党战机大举出动警报的多国部队很快调整部署,这些战机都需要在返航之后装载空对空武器二次出击。
西面的情形如此,在大马士革军猛烈进攻的城南侧,另一支专司空战的支援力量也发现情况有异,在接到了多国部队方面的共享情报之后,alsa方面同样做出了决定,在沙特阿拉伯境内各空军基地,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的f…22“猛禽”、迷g…44“雪雕”战机很快滑跑升空,爬升到六千米高度后立即进入超音速巡航,成群结队向北方天空疾扑而去。(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〇八六章 告一段落()
“‘火鹰’,‘火鹰’,数据链路测试正常,现在尝试开启一下交联模式怎样?完毕。”
“收到,——但是,这么做有必要吗?”
接到alsa指挥部的命令之后,从贾拉米得空军基地紧急升空出击,上午的湛蓝天空中,一架架灰色低可视度涂装、机身与翼面上却还是一抹抹抢眼色彩的“猛禽”战机正在以马赫一点六的速度向北巡航。
庞大战机编队一侧,只见两架同样是灰色涂装、外形轮廓却大有出入的战机尾焰明亮,驾驶舱里的年轻人正在无线电里通话,一架机翼前缘与脊背上涂着暗蓝色的“猛禽”,旁边则是另一架涂着巨大暗红色五角星的“雪雕”,两架来自东西方两大阵营的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机在一起组成标准的长僚机队形,这种场面,怎么说也让人有一些新奇。
f…22,迷g…44,来自alsa第五航空联队的两架战机,正是由来自东方的一对搭档——李葛建和高美羽所驾驶。
今天的这一场紧急出战,原本在阿盟防卫空军的作战计划里,围剿代尔祖尔自由党余孽的战斗应该进行的很顺利,叙利亚天空中到处都是多国部队的“沉默猫”和“闪电”,遭受重创、现在连一处像样基地都没有的fsa根本就没什么还手之力;除此之外,还有东面新上阵的中苏联军、和旁边虎视眈眈的unsa,在一干阿盟高级指挥官的眼里,这场实力悬殊的总攻。本来都不需要alsa的参与就能迅速结束。
即便如此。战场上的事情从来不缺乏意外。既然中东乱局眼见就要结束,厉兵秣马的alsa还是做好了一切必要的战斗准备,所有换装了四代重型机的战斗机中队,一半以上都在基地紧张待命。
现如今,既然发现了fsa的疯狂大暴走,不论原因如何,一队队“猛禽”与“雪雕”就立即出动,在预警机的统一指挥下进入叙利亚领空接敌。
接到战斗命令之后。作为联队里唯一一组机型迥异的双机组合,最近的战备训练也颇费了不少力气来熟悉机型,两名战绩彪炳的年轻人就再度并肩出击,和中队里其他战友一起在高远苍穹中疾速巡航。
驾驭f…22“猛禽”保持马赫一点六速度巡航,抬起护目镜的李葛建一边在频道里和搭档通话,一边歪头看一看侧面加速赶超过来的“雪雕”,尾喷口的火焰更加明亮,显然是开启了后燃器;和机体尺寸相对较小、动力充裕的f…22不太一样,在六千米高度保持马赫一点六巡航的要求,刚好超出了迷g…44的超巡能力。驾驶“雪雕”的高美羽需要时不时调整一点加力补偿,不过迷g…44的内油也比“猛禽”高一些。这点消耗对接下来的战斗倒没什么实质性影响。
“嘿,我说‘火鹰’,自由党今天的确是彻底发了飚,但也不用过分紧张嘛;比一下雷达而已,又不会占用其他的数据链路,这未尝不可啊?”
坐在加速向前的红星涂装迷g…44战机里,一边柔和控制节流阀、让座机的赶超变成了平稳伴飞,高美羽在无线电里轻松回应一句。
说真的,他这还是头一次和这么多“猛禽”一起编队飞行,驾驶涂着巨大红五星的“雪雕”混迹于“猛禽”机队里,年轻人依稀感觉,自己就像一名打入敌人内部的潜伏特务,当然现在冷战早已结束,曾经剑拔弩张的两大阵营也分化瓦解,如今f…22和迷g…44这两种本应蛰伏在大洋两岸、随时准备一较高下的机型,才会出现在同一支空军里,喷涂着同样的“alsa”标记,为同样的信念而战。
啊,这么想一想的话,感慨还真是挺……挺无奈的,这迷g…44的超巡怎么回事啊?
在座舱里挪揄几句搭档的f…22“猛禽”,其实也是想在恶战之前放松一下情绪,毕竟看眼前的多功能显示屏,刷新的空情信息提示当面来袭目标已经超过了三十五、也就是比alsa第一批次机队多出一倍的数量。
对高速巡航接近战区的战术行动,高美羽自然很同意,不过他也同时挺无奈的想到,苏俄出售给阿拉伯联盟的这一批次迷g…44“雪雕”,毫无疑问是最早生产出来的“a状态”,不仅没有头盔显示器,就连发动机也是挺陈旧的al…31f…m2,八点五吨的中间推力足以让“雪雕”进入超音速巡航,然而要跟上“猛禽”的速度就还有一点吃力。
回想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一切都陷入混乱,原本还算顺利的“项目1。44”几乎胎死腹中、后来才像t…10到t…10s那样推倒重来、涅槃重生,最早一批迷g…44战机的动力并非al…41f/ws…15,在多少年以前,这一点恐怕也是绝对的军事机密吧。
哈哈,这个么倒也可以凑合,反正安装旧发动机的“a状态”,在格斗中面对“猛禽”还是互有胜负,交换比什么的暂且不谈,在体系支援下碾压fsa的“鬼魂”还是无压力的!
“怎么样,我说葛建?”
“哈!——真拿你没办法,那好吧。”
听到搭档的建议,抬手设置一下机载数据共享系统,李葛建将座机与旁边高美羽的“雪雕”之间接通了目标截获交联,其实这一设置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在接近敌机时,alsa机队的所有滞空战机都能得到完善的空情保障,甚至都不需要用机载雷达自己截获目标、或者导引空对空武器。
不过呢,高美羽的这一提议,其实是想比较一下两架战机的雷达性能,面对迎头接近的自由党战机,结伴飞行的“猛禽”和“雪雕”谁能先稳稳截获目标,除了飞行员的娴熟操控外,战机自身的雷达性能也是至关重要。
f…22a与迷g…44,同样是装备了aesa雷达的隐身战机,纸面上的数据比较当然已经有不少,然而此前作为尚未解密的重大装备,具体性能外界一直无从得知,流传出来的参数等往往也都是真真假假。现在呢,既然是同在alsa服役,高美羽自然挺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毕竟随着中东战事的完全结束——这简直就是一定的,自己的雇佣飞行员经历也就会暂时告一段落。
“暂时告一段落”,真的是会是这样吗……
置身于阳光洒落的战机座舱里,一边和战友轻松闲谈,高美羽的思绪却有点走神,对接下来的人生轨迹,他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