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长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个人就清扫了北约成员国——葡萄牙的全部空中力量,从战斗机、到教练机一架不落,也才一百六十多架!

    如此恐怖的战绩,自然让维克托声名远扬,加上苏联宣传机构的不懈努力,用“如雷贯耳”来形容今天与会者的反应,大概也并不为过。

    和秘密会议的参与者们聊了一会儿天,走近休息室时就见到里面一阵云山雾绕,没有吸烟嗜好的龙云就没进去,而是在通风情况良好的地下走廊里踱步;眼见这位头号王牌暂时挺闲,刚才打过招呼的斯捷潘*扎哈罗夫少将从休息室里出来,掸一掸身上的烟尘味儿,还顺便给维克托拿了一瓶矿泉水。

    “雷泽诺夫同志,恩,不到休息室里坐一坐吗?”

    “哦——少将同志!我不会吸烟的,呵呵,咱们就在这儿聊会儿天,不也挺好吗。”

    不需要察言观色,龙云也知道眼前的斯捷潘*扎哈罗夫是想和自己商讨一下远东战局,反正在指挥部里也不用担心保密问题,他就和少将一起在每隔几米装着一盏防爆灯的长廊里来回漫步,一边拧开瓶子灌上几口水。

    在远东战区总司令部,如此严肃的军事场所自然不会提供酒水,然而抽烟的人却还是可以过一过烟瘾;在平行世界里呆了这么长时间,龙云对votka一类的东西接受程度已经挺高,现在一时间只能喝些淡而无味的矿泉水,他还觉得有一点别扭,就看过会儿的招待餐桌上有没有点酒可以喝。

    “那么,中将同志,对远东海洋上的推演结果,您也认为其基本可信,是吗?”

    “差不多吧;当然,我对海军方面完全是一知半解,不过单从纸面数据上推算,加上一些地理因素,红海军的对阵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啊……我也是这样想的,事情不好办哪。”

    事关两位vvs将官的专业领域之外,却同样对远东战局有极大影响,高大壮实的斯捷潘*扎哈罗夫向龙云点点头。

    看一看这位航空兵少将的过人身高,显示其并非出身于战斗机部队,而是一名从轰炸机团升上来的指挥人才,现在就饶有兴致的和维克托*雷泽诺夫一起研讨,提出自己对美苏海上对抗的一些看法:

    “可是您看,如果按照咱们空军的视角,潜艇嘛先放在一边,空中力量相对水面舰艇的优势是毋庸置疑,那么这次推演,我觉得真实性上就有一些瑕疵,倘若咱们真要和扬基们来场海上决战,那也肯定要在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内打这一仗,所以这推演的前提就有点怪,难道不是么?”

    “这么说来……恩,是有一点奇怪。”

    提起“空军的视角”,龙云就向扎哈罗夫表示赞同,他知道这位少将参谋说的一点没错。

    不仅如此,既然从现实世界穿越而来,龙云能毫不费力的查阅到平行世界里的旧时资料,对冷战时代的苏联海军战略思想、武器装备都有一些起码的认识;针对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红海军的建军思路一直针锋相对,以海军元帅谢尔盖*戈尔什科夫为代表的红海军前辈们没有简单模仿、把希望寄托在大造航母的同质化竞争上,还是为消灭美国航母战斗群准备了一整套庞大的远程重型反舰导弹作战体系。

    这一套作战体系,如果铺开来谈,弄本大部头书籍出来一点都不难,不过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位一体”般的存在,基本上由战略轰炸机、水面导弹舰艇和巡航导弹潜艇这三大类导弹发射平台作为重锤,在一张由伪装民船、侦查机、侦查潜艇、巡逻舰艇乃至军事侦查卫星组成的侦查指挥网络作为耳目。

    在这套体系中,处于“三位”位置的各类导弹发射平台,可以说各有特点。

    首先是苏联空军、海军所属的战略轰炸机,反应速度最快、火力强度也最高,但是接战距离受到轰炸机航程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能在近岸作战。

    其次,水面导弹舰艇,可以在任何海域投入战斗,但火力密度相对较低,隐蔽性也比较差。

    最后一类,携带重型反舰导弹的巡航导弹潜艇,这是一类红海军独有的水下反舰武器系统,接战距离和隐蔽性都是三大平台中最好的,然而却没有一点自主接战能力,在反潜措施面前的生存力也十分低下。

    总而言之,面对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红海军的三种攻击手段分别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本身协同起来就相当复杂。

    除此之外,对“一体”位置上的侦查指挥网络,名义上是有很多高科技、或者低科技的侦测手段,但是要及时发现浩瀚大洋上的美军舰艇编队,在时效性、覆盖度上综合考虑的话,也就只有远程侦察机和侦查卫星比较靠谱而已。

    侦查卫星的情况先放一边,远程侦察机自然属于空中力量,再加上战略轰炸机,这样看来,红海军反舰作战体系对空中力量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

    凭借tu…u…95m等远程侦察机发现敌舰队,随后出动大批远程轰炸机进入发射阵位,凭借侦察网络得到的目标信息分批次发射大量反舰导弹,采用“饱和攻击”方式消灭敌人,这种战术,龙云一点都不陌生,他也完全明白斯捷潘*扎哈罗夫的意思:既然一切都在空中进行,“远海对抗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推演就有一点不切实际——红海军的指挥官们可不是一群冒险家,谁会放着规模庞大的岸基航空兵不用,却要跑到太平洋深处去和美国海军决一死战?

    承认斯捷潘*扎哈罗夫说的挺有道理,龙云先是点一点头,他自己也认为战区总司令部的推演未免有一点悲观。

    可不是吗,如果决战发生在苏联近海,哪怕距离海岸线有两三千公里之遥,只要涂着大红色五角星的战略轰炸机出现在战场上空、进入攻击阵位,对美国人的航空母舰、和上面搭载的舰载机来说,在这一场战争中的使命也就要宣告结束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一三八章 防守的劣势() 
面对来自陆地的空中威胁,水面舰艇从二战时代起就一直处于劣势,舰载航空兵的出现固然大大扭转了这一局面,然而和后勤条件更加便利、规模也可以十分庞大的陆基航空兵相比,如果刨去战场态势、战法战术等其他因素,舰载航空兵仍然不能与技术水平和编制规模相近的陆基力量抗衡。

    哪怕美国海军的重型航空母舰,在高加索战线上一样没能为合众国取得胜利,这也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一件事。

    思路,似乎十分正确,和少将参谋在走廊里聊了一会儿,其间还谈到了远东空战,龙云从扎哈罗夫口中得知vvs的部署情况,在远东前线的战机数量上仍然占据一定优势,局面也对红色帝国一方有利。

    不过在交谈中,少将倒也提到一件麻烦事,位于共青城的knaapo、阿木尔河畔共青城航空工业联合体,最近频繁遭遇美军巡航导弹的袭击,虽然没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却影响到了一系列生产计划的进行;短期看来,这样一种袭扰不会对战局有何影响,然而随着从天而降的巡航导弹破坏,包括su…27、su…17系列战机的生产都会受到一些阻滞,最终也会削弱红色帝国的空中作战实力。

    对美国人的巡航导弹袭击,要改变这种局面,vvs和pvo一时间却没多少办法可想。

    knaapo的所在地,位于远东濒海区域、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距离海岸线并不远。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甚至不需要飞越日本列岛。就可以从容打出空射巡航导弹;当下远东战局的进展。虽然Вccr已接近崩溃,然而要想迅速击溃北约防御力量、甚至登陆日本,把防线进一步向南推进,这在短时间内当然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了解过这一情况,耳边听到推演室传来的短促铃声,龙云就和斯捷潘*扎哈罗夫一起走出长廊,参加接下来的会议流程。

    介绍过一场“战役推演”的过程和结论,经过短暂休息与讨论。坐在少将参谋旁边的龙云看一看左右,他发现不少与会者的观点都和自己、以及扎哈罗夫一致,对推演的背景设定提出质疑,认为红海军没有必要和美国人打一场远洋决战,而应该继续发挥威慑作用,在近岸构筑一道牢不可破的海上防线。

    在岸基航空兵的配合下,只要能将美国航母战斗群一直遏阻在远海,具体一点说,就是在美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之外,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航空母舰的战略价值就无法发挥,也就没法影响远东战局。

    但是。远海决战这种事,有时候可并不是一厢情愿就能避免。

    战役方面的分析暂时告一段落,和专门研究如何消灭敌人的作战会议不同,战区总司令部级别的指挥机构已经不会只盯着战术,而应该在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的直接领导下更多关注全盘战略。

    就当下情况而言,上面传达下来的指示是“尽快完成第一阶段远东作战计划,即夺取战略制空权、压制当面之敌,并做好远洋战役的准备,在时机合适时主动发起一次远海作战行动,以期长期稳定远东局势”——这一条指示,其实留给了指挥人员很大空间,如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希望尽快“打压”、而非征服远东的美帝仆从国,将红色帝国前沿的威胁消弭于无形,如果有必要,就积极的去打一场海上决战。

    按照这一思路,主持会议的司令部参谋长在侃侃而谈:

    “……的确如此,综合分析当前战局,以及远东战区能动用的武装力量来斟酌,下一步行动策略,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前提。

    要发动一场跨海登陆战役、或者地面上的进攻作战,不论占领韩国、还是日本,都需要庞大兵力和持续作战能力,这对我军来说显然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统帅部的指示明确指出这一点,远东作战必须局限于海空层面,既要一举摧毁北约在远东的战争潜力、使其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