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的看上去很水的文字,实在是没多少干货。

    不过,显然一方面军充足的药物储备和每个师8门迫击炮的配置,给了我们的李政委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用了上百字的篇幅,不厌其烦地把一方面军所拥有的数十种药物都一一罗列了出来——字里行间一片欢喜踊跃振奋啊。

    “主席(张国焘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一方面军这种情况,有点不太对头啊。”李特左看右看,横看竖看,皱眉纳闷了一句。

    “哦,哪里不对头?”张国焘饶有兴致。

    “主席您看这里……”李特指着电文后面一段,解说道:“‘吃晚饭的时候,我们和一方面军搭伙,一方面军的同志们又让我们这些土包子见吃惊了一回:他们的每个连队都有一只打火机,而且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叫做什么塑料打火机’。”

    “这……有什么不对吗?”张国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先念同志或许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只是把这个当成一件趣事提了出来。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来说,没有留意到这一点算是有些失职——不过倒也不奇怪,毕竟两军刚刚会师,一方面军又给了他那么多冲击。”

    张国焘点点头,却又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特这才转回来说正事,“迫击炮和药物也就算了,这些东西是军用物资,打劫一个军火库,或者打了一场大胜仗以后都不难得到——可是打火机这东西……没有哪个军火库会储备一批打火机,对吧?”

    “那也有可能是缴获的啊。”黄超不解地问道。

    “一方面军得打多少仗,才能把打火机配置到连一级?”李特反问道,要知道这年头别说打火机,就连火柴都是稀罕货。

    相信大家对于“洋火”的“典故”都不陌生,但是这其实并不足以说明想要在那个时代生火有多难。地效这里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听外婆说,她们小的时候,只能这么干:做完饭之后,弄两根大柴塞到灶膛里,用柴灰埋上,等到下一餐开火的时候,就把柴灰扒开,用吹火筒把两根大柴烧成的木炭吹着起来。

    如果火不幸熄灭,该怎么办呢?只能拿几根竹竿,到山梁后头的邻居那里,把火接过来。只有在一片邻居都接不到火的时候,才会考虑生火——这还是解放前后的事儿。

    “而如果是从俘虏身上搜缴打火机,这个有违纪律吧?我不认为一方面军的军纪已经败坏到这种程度。”

    打火机珍贵。放到国军那边,身上带打火机的,估计都得是团长向上,而红军的纪律,是不搜俘虏腰包。

    “而且,先念同志还特别说明‘从来没有见过的,塑料打火机’且先不说这个‘塑料’是什么东西,单从这个句式上来看,一方面军……好吧,就算仅仅是二师好了(红一军团此时有一万五千人,编制上与原来历史有很大不同),这一个师三千人至少有二十只以上的打火机,而且这些打火机都是一个模样——如果是战场缴获(某个高官如果没有被俘,而是被击毙,那就能名正言顺收缴其个人物品了,估计红军当时的怀表等物都是这么来的^…^),或者是零散收购,可能所有的物品都是一个模样吗?”

    李特绕了这么大一圈,张国焘总算是听明白了:“你的意思,这些东西的来路……”

    “不是缴获来的,也不可能是零散收购的,那就只能成批购入的——这说明一方面军有一条很厉害的交通线。药物武器什么的,都是通过这条交通线得到的。”李特说到这里,眼睛灼灼放光:“问题来了:如果有这么厉害的交通线,为什么不多送一些武器?反而送这种没要紧的东西——我不是说打火机不好,但是这种东西,一个团有一两只,一个师有几只也就足够了。望远镜,钢表……哪个不比打火机更有用?还是说,一方面军这些东西已经配置得非常充足了?”

    听李特这么一分析,张国焘和黄超面面相觑。

    “我们红军战士的战斗意志是不用怀疑的,决定战斗力差异的主要就是装备和补给,如果一方面军连这样不要紧的东西都能充分配置,那他们的战斗力能去到什么地步?”

    张国焘连连点头,沉吟道:“确实,一方面军这个情况让人有些琢磨不透。只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连一方面军的具体补给水平,战斗力水平都不清楚,怎么确定两军会师以后,接下来的作战方向?”

    “那我们去看看吧,”黄超建议道:“如果一方面军的战斗力,能够基本等于四方面军,我们就可以南下川中了。”

    ————

    (p。s:不知道是不是四个一的影响,这几天行尸走肉一样的混着,困了睡,饿了吃,闲下来看看书,开着电脑发呆,总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估计要调整一下。

    说点儿跟书有关的:仔细研究一下四方面军的长征历程,突然发现,书中出现了一处硬伤:历史上,四方面军是从1932年9月到1933年1月从鄂豫皖苏区突围西行五千里,建立川陕根据地,之后在这里坚持了两年多,于1935年3、4月间突然放弃坚持了两年之久的川陕根据地,发起嘉陵江战役,向西突围。目前认为四方面军的行动是为了策应中央红军。

    从时间上来看倒是对得上,这时候的中央红军的策略正是和四方面军南北夹击,赤化全川。

    也就是说,四方面军从35年3月后的长征不是因为在原来的根据地坚持不下去,而是因为中央的命令。

    只是后来形势发展令所有人都想不到,一四方面军的会师不单没有壮大红军,反而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那么,这个时空的中央红军应该怎么选择呢?

    地效觉得:既然会师有害无益,那就干脆不会师了,凭着6万中央红军,翻越雪山以后,完全可以独力发动松潘战役。退一步说,就算松潘战役失利,仍然需要过草地,因为不用耽搁那几个月的时间,红军的粮食也要充足得多。(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因为上层斗争,十万大军在松潘一带从6月份一直迁延到9月份,把该地的粮食都吃得差不多了,为了弄吃的,逼不得已,甚至有一定的违反群众纪律和少数民族纪律的事情发生——贺子珍的弟弟就是因为进喇嘛庙找吃的,被枪毙了)

    等五万以上的中央红军(按照渡过草地,腊子口损失一万计算)到达陕北,站稳脚跟以后,再来命令四方面军北上——或者就在原地坚持斗争。

    只是写到这里,想改是很难了。不过想要圆过来倒也不是很难,比如可以认为四方面军的长征就是被迫的,或者是四方面军的自发行为,没有得到中央批准——总之,大家将就着看吧)

十一 两军会师15() 
既然两边都存了“看看再说”的心思,那么凑到一起互相“看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刷经寺镇,又一个本来默默无闻,但在这时空,必将在党史军史上浓墨重彩带上一笔的小地方。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呃,咳,咳,中间两个去掉,红军现在的条件,只能做到前后两条。

    场面描述听起来确实是不如白云大神,不过论及接待规格之高,那就别说白云大神了,哪个大神也及不上此刻的张国焘——能劳动中国马列党主席、总理、总司令三大巨头同时到场迎接,在中国马列党的历史上,既是空前,同时也绝后了。二十多年以后,苏联马列党总书记赫鲁晓夫首次访华;三十多年后,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但是就连这全世界两个最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没能享受到这样的殊荣。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国焘倒也足以自豪了。

    只是,一路从硝烟中冲出来的红旗看上去风尘仆仆,一路突破重重困难的人们看上去也都透出难以掩饰的疲惫感;相比之下,衣着整齐划一,整洁非常,就连马身上都刷洗过一遍的四方面军就分外惹眼了。

    不过无论如何,会师总是让人高兴的——起码对于没有了解那么多高层信息的中低层指战员来说,是这样没错。

    所以口号还是喊得很响亮的——一半是因为亢奋的精神,一半则是因为和四方面军回合后,终于填饱了的肚子。

    “向四方面军同志学习!”

    “向一方面军同志致敬!”

    ……

    “国焘兄,别来无恙。”

    “张主席,你好。”

    “欢迎张主席指教工作。”

    “润泽兄,好久不见……玉阶兄,你还是这么硬朗啊……恩来老弟,你清减了……”

    ……

    一番毫无营养的客套之后,两边就进入了比较实质的试探。眼下一方面军这边……或者该说是中央这边,领头的是总理(他是红军总政委,有最终决策权),张国焘就老实不客气地和总理并肩前行。

    “恩来同志,不知道一方面军现在还有多少人枪?”

    “三月份翻越夹金山以后有过一次统计,中央红军还有66368人,所以现在战斗部队应该有六万五千人左右(有一些人不好界定是不是作战人员,而且现在又翻越了梦笔山,还是有一些减员)。枪还可以,战斗部队基本上能做到人手一支(红军自从头年4月份纠正了打法之后,枪支的持续损失趋势就被扭转了。在以游击歼灭战作为主要作战手段的时候,红军的武器是不容易损失的,红军缺乏武器,不是因为枪少,而是因为扩红来的兵多。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有过记叙:……兵的增加和枪的增加仍不相称,枪不容易损失,兵有伤、亡、病、逃,损失甚易……)。”

    “听先念同志说,你们的炮很多啊,他对这个的印象可是非常深刻。”

    总理微微有些得意,这是眼下中央红军最能“吓唬”人的东西了。

    “还好吧,我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