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剿进入五六月份之后,不知为什么,匪军的武器装备有了极大的改善。
首先,是汽油桶改造的土造重炮。
匪军的“重炮”威力不小。塞克特将军并不是一个人来中国的,他率领有一个军事顾问团,这些军事顾问分散在革命军各支部队中。有几个顾问去一个曾经的战场实地巡视过,从现场残留的痕迹来看,这些炮的威力介于75山地榴和105榴之间——通过损伤半径以及对强固物体损伤的“精确计算”,甚至实地重新实验,严谨的德国人得出了这一“科学”结果:这是一种未知型号的炮,不属于各国正式列装的装备,应该是匪军自制。
好吧,非常科学,非常准确的论断,不愧是德国人(^合^)。
仅仅是一两门炮,那么问题还不大,最不可思议的是,匪军的炮群的规模貌似非常之大。据报告,曾经有一次战斗,匪军在一个仅仅二百米宽的阵地上,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一口气扔了三四十发炮弹,这说明炮群的规模不小于十门。
也是在那次战斗之后,革命军的工事标准不得不提高了,碉堡的密度增加了一倍,墙壁的厚度也增加了一半——总算下来,钢筋水泥的用量增加了三倍。这也就罢了,问题是为了压制匪军“强大的炮群”,革命军又不得不大大加强了炮兵,特别是远程炮兵的力量。
同时,对于匪军有了重炮这件事,革命军是相当的重视,加强了侦查力度。陈家兄弟的那帮密探这一次难得的打听到了准确信息;不过这个消息却让人哭笑不得:所谓匪军的“重炮”,无非就是一些汽油桶,据说在匪军内部,这种“油桶炮”还有个诨名儿,叫做“没良心炮”——好吧,匪军缺乏物资,连汽油桶都缺,于是他们用木桶来代替。
这个消息先是让人啼笑皆非,到后来就让人吐血了。拿到情报以后,革命军上下先是不相信,以为他们的情报人员又一次被匪军涮了,还是德国顾问们严谨,根据得到的情报复制了一门炮出来,实验几次之后得到了让人吐血的结果:情报是准确的。
据说,南京的那位一开始嗤之以鼻:“无稽之谈,用油桶都能改成炮,我还花那么多钱进口军火做什么?”
等到情报证实以后,又开始骂人:“娘希匹!这么简单的法子,也就是土匪才用,然而你们竟然被这种土匪手段打得丢盔卸甲,无能!”
对于手下要求在革军中也装备这种炮的建议,他更是大发雷霆:“我们是正规军,不是土匪,装备这样的武器,是嫌我们不够丢人吗?”
塞克特将军有些不能理解。在他看来,这种“炮”确实简陋到了极点,但这也就意味着她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到了极点,还可以大量装备——正适合革军的现状。如果革军确实能装备这种简陋的武器,不说别的,一线部队在面对匪军的夜袭时,也不至于那么容易就被消灭。
这种“炮”威力确实很大,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准确率很成问题,想要依靠一两发炮弹来摧毁固定目标(匪军主要用这种炮来摧毁碉堡),基本不可能。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就必需加大使用量——这对于各种物资都紧缺的匪军而言,是负担不起的。
所以他们在用这种炮拔除了几个据点之后,就换用一种准确率相当可观的大炮——无后坐力炮,匪军称为“一人扛”的东西。
这种炮,革军有不少士兵目睹过,后来又被某个参谋拍到了照片,最后还缴获到了完整的样品和炮弹(有意留给革军的。目的是为了让抗战中的革军多一种有效的反装甲手段;在相当时间里,红军不会有装甲兵,也不会修筑碉堡什么的,换言之这种东西用不到红军头上。另外,为了防止泄密,这门样品炮的炮管是用一门七六炮改的,炮上的喇叭筒,三角架等零件,也都没有用来自未来的钢材)。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武器。据某个对武器很了解的德国顾问说,这种炮跟一种一战时美国人戴维斯发明、俄国人梁布欣斯基(良不心司机?^…^)改造的炮非常相似,区别只在于,匪军的这种炮后面多了一个喇叭口。经试验后发现,这个喇叭口能有效增加后喷气体的速度,减少后喷气量,从而增加前喷气体量,让炮弹获得更大的初速。
最后德国人判断,这种炮作为一种轻便有效的反装甲武器(匪军主要拿它来打碉堡),威力可观,准确率也不错,射程虽然稍差,在换用德军的正规设计,优质材料,强力装药后应该也有较大的改善。总之,已经具备了让正规部队大规模装备的价值。在征得白党政府同意之后(常凯申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德国顾问把这种炮仔细地测绘了一遍,最后把相关资料都送回了德国。
————
相比于炮,塞克特将军更感兴趣的,是匪军的地雷。
匪军一直都在使用地雷,这迫使革军大力建设工兵,这些德国顾问训练出来的工兵还是比较得力的,在去年底到今年初有效地清除了不少地雷,保障了大部队的通行,并迫使匪军一度放弃了这种战术。
可是等到了五六月份,匪军又开始埋设地雷了。不用说,革军这边又派出了工兵,但是这一次,工兵也不好使了。看来匪军是掌握了某种反探测手段,德国进口的探雷器居然连连吃瘪,在连续数十个工兵殉职之后,革军在疑惑匪军到底使用了什么新技术的同时,不得不舍弃了高大上的工兵排雷,而采取了某些古老但是还算有效的排雷方式。
常见的就是驱百姓为前驱,不过这个法子也不好用。匪军似乎早有预料,布置了一种新式地雷,前方的百姓踩上去没事,后方的行军大队却狠狠吃上一串连环爆炸。而且匪军的坚壁清野做得很好,占领区本来就找不到几个百姓。
后来他们又换用石滚子,大原木来作为引爆手段。这种办法确实弄坏了一些地雷,比起工兵来,效率也比较高。不过也有其缺点,就是排雷并不彻底。经常是木头石头滚过去没事,人一踩上去就炸了——虽然如此,倒不失为是一种还算有效的排雷手段。
虽然革军式样繁多,然并卵的花样排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正面或者反面),不过对于塞克特将军来说,无疑匪军的地雷能有效规避探雷器这件事更值得塞克特将军注意。此时还没有渥太华禁雷公约,地雷还不是一种人所不齿的武器。作为一种效率非常高的防御性武器(地雷大约是命中率最高的热武器,由于其独特的杀伤方式,地雷只要爆炸,基本就有斩获,不存在命中率一说;对比消灭一个敌人就需要数百上千发的子弹来说,效率可谓是高得没了边儿),对于战略环境极端恶劣(两面受敌),国防力量又非常有限(再是怎么精锐,国防军毕竟只有十万)的德国而言,这种武器无疑是非常理想的。
塞克特不知道的是,匪军的地雷并不是金属做的,他们最多的,是用一些专门烧制的陶罐瓦罐作为雷体填装上火药,加上发火装置,这就做成了简单的地雷(与根据地的石头雷,二战末期德国人用木头和玻璃做地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非常规地雷和传统行货比起来,优点多多,最主要的就是能有效规避当时常用的磁性探雷器和稍后出现的电子探雷器的探测)。在看了《地雷战》之后,某个烧窑工人(江西可是陶瓷大省)出身的红军战士脑洞大开,觉得打石头太费劲了,产量也太低,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如果用烧陶瓷的办法,花上几天时间烧一窑,不是就能一下子烧出数百上千的弹体了吗?他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经过试验(随便找了几个小陶罐,填装上火药一拉弦儿就行了,没有专门开窑烧制)后,发现陶瓷地雷杀伤力还可以接受,于是这个红军战士就转业到了军工部门,专门负责根据地第一种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式武器的制造。
到红军长征的时候为止,陶瓷地雷在根据地已经发展了整整三代。
第一代的陶瓷地雷就是一个小罐子,不用说,杀伤力并不强,这一代仅仅烧了一窑;之后就进入了第二代,陶瓷地雷雷体在烧制的时候要先划上龟裂纹,这样地雷爆炸的时候就能形成很多的预制破片。
这样的地雷就威力来说,已经很接近当时世界上正规兵工厂大量生产的地雷了。不过红军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继续改进,做出了第三代陶瓷地雷。主要的改进之处在于,把地雷壳体做得更薄,只有不到半公分,几乎是原来的一半。但是做成内外两层,内壳体是整的,预制裂纹划在外壁,一眼就能看出来;外壳体则是分成上下两半,就像是没有碗足的碗,裂纹划在内面。
使用的时候,内壳体直接填装火药;外壳体把内壳体套住。这样的地雷在外观上已经看不出来是武器了,因为没有预制裂纹,看上去就像是鹅卵石;就算是眼神好,看出那不是石头而是陶瓷,也会以为那是那户人家扔在路边的,弄坏的坛坛罐罐,扔在路边上也不引人注意。
这第三代的陶瓷地雷好处更多:第一,埋设方便——或者已经不能说“埋”设了,这种地雷根本不用埋,朝路边草丛里或者石头堆里一搁,一挂弦儿,再扔上一蓬茅草,就成了看不出来的死亡陷阱。第二,威力更大——因为使用了两层较薄的壳体,破片数量更多,更锋利,当然更厉害。
在完成第二次改进,并获得更大的成功后,红军战士们的脑洞继续大开,又想要继续开发陶瓷榴霰弹,陶瓷手榴弹(这两者都是杀伤人员的,不一定非要金属),不过这时候红军已经开始转移,只能等到了新的根据地之后再来开发了。
“应该要向国府施加压力,务必搞到这种技术。对于国防力量孱弱的德意志而言,这种技术的意义,比那种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