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所说的也未必就对”
一个新毕业的军情武官毕竟不愿这么轻易被敌人的言辞所折服,小声的嘀咕着。
众人沉默的走着,四月的沈阳仍然十足冰寒,晋商在城中有固定的落脚地方,众人一起向落脚点走着。
这时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海螺号声,行走在街道上的人们纷纷停住了脚步,侧耳倾听着。
沈阳城中汉民较少,留在城中的多半是汉军旗人,此外就是穿着箭衣和蒙古皮袍的蒙古人最多,还有一些喇嘛萨满模样的人们在沿街转经行走,海螺号声一响起来,所有人在同一时刻都停住了脚步。
很快,第二次海螺号声响起来了,这一次确定无误后,很多行人开始在街上跑起来,在巷子里头,则是跑出来大量的满洲男人,这些人多半都是矮壮身材,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样。
丁宏广等人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看到那些健壮如狗熊,脸上刀疤纵横的女真汉子时,心中也是禁不住十分的紧张。
众人出来之后,都是站在巷子口的路边等着,不少人翘首顾盼,一副焦急的模样。
丁宏广回头去看,但见石廷柱等人也是从府邸中出来,也是在路边等候着,尽管身份高贵,但也是不能例外。
他心中不觉凛然生畏无论如何,眼前所见的,确实是浮山将来必须战胜的强敌!
过不多时,大路上过一队背着背旗的精壮骑兵,都是明盔亮甲,十分威武雄壮,尤其叫人注意的是盔管上插着的雕翎獭尾,背后带着二尺飞虎狐尾旗的家伙!
这些人,比起他所见的鞑子白甲兵,还要多带几分彪悍勇厉之色!每个人顾盼之时,眼中熠熠生辉,身上明盔亮甲,而且明显是多重的重甲,马匹两侧的插袋中都是长兵利器,所用弓箭,也是看上去就很吓人的铁制步弓。
“葛礼什贤营!”
在场的人有识货的,轻声叫了出来。
这个营和白甲及普通的旗兵不一样,这是皇太极先将各旗的巴牙喇兵集中使用之后,又从巴牙喇兵中,也就是白甲兵中精中选精的结果。
他们都是最强悍的战士,是皇太极的御营亲兵,也是他直接掌握的最强悍的武装力量!
哪怕是各旗的旗主,最少在此时是没有资格管理和调动葛礼什贤营!
“皇上有令,所有旗下人,不论是披甲人还是养育兵,或是余丁,男丁六十以下,十五以上,全部到各牛录额真处报道,听命时起三日之内出兵,迟误者,定斩不饶!”
奔驰到各人近前时,所有的葛礼什贤营的兵丁都是大声叫喊着,命令着。
他们是皇帝亲军,所宣布的命令毫无疑问是皇太极的亲命,没有半点的疑惑可言。
而命令一下,就必须立刻执行,也是没得商量。
在皇太极即汗位之初,虽然也是成年的立有大功的大贝勒,但有代善和阿敏几个掣肘,甚至议事时大家并排坐,他的权威还是只限于自己的一旗,后来用尽手段,现在直接掌握三旗,影响遍及各旗,他的一句话,就是不需要什么八旗会议,其权威性,已经超过了努儿哈赤狂乱昏悖的晚年!
令行禁止,不过就是眼前的情形!
听到命令之后,所有人都是毫不犹豫,立刻转过身去,折向自己的家中。
过不多时,就听到战马的嘶鸣声,然后是不同的兵种穿着不同的甲胃,开始向外奔腾着。
穿着箭衣袍服的是旗下余丁,多半是老人和少年,不过他们骑术一样精良,也有人身上披着自备的锁甲或棉甲,虽然老旧残破,也是擦的雪亮发光,穿在身上。
他们也是携带着步弓,和蒙古人喜欢用的小弓不同,满洲全部旗下人都几乎全用步弓,下马步射,这是他们的特色。
这样的余丁和养育兵的数字最多,几乎是川流不息一般的奔涌出来。
接着就是穿着镶嵌铜钉的对襟棉甲,头顶樱盔的士兵们,他们的甲胃一般,但武器比余丁要精良的多,都是精铁打造的镰刀和顺刀。
棉甲群中,开始涌现戴着明盔,头顶黑樱,在棉甲内加穿一层皮甲或锁甲的马甲兵,有一些人身后插着黑二尺方的黑色认旗,那就是领催一级的武官,再上者,就是分得拔什库和拔什库,也就是后世的骁骑校。
比马甲更少的,便是那些身形壮如狗熊,脸上胸前遍及伤痕,一脸骄傲之色,目露凶悍精光的白甲兵们。
他们直受命于各自的甲喇章京和纛章京,或是直接在旗主面前听命,做为一支一锤定音的战略力量,白甲兵们的动作反而很慢,他们慢条斯理的把所有甲胃都穿好,连马匹也套上了棉甲,然后才拿着自己各式的长枪虎枪挑刀镰刀,还有飞斧投枪等物,一一插在插袋里头。
他们的动作娴熟而老练,每个人都是上过多少次,在生死关头不知道闯过多少次的老手,在他们在前,上战场不过是家常便饭一样的事情,和打猎一样的平常可能还没有打猎那么累!
巴牙喇兵,是八旗勇士中的勇士,精中选精,只有最优秀的战士才会被选拔入其中,一般都是二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体能一般都在巅峰时期,而且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将士才能够资格加入其中。
等白甲兵也离开之后,整个道路之上,空寥几乎无人,只有汉人包衣仓惶而过,还有就是穿着华贵,但毫无品味的女真女人们,带着自己家里的包衣奴才,昂然而过。
几乎就是眨眼之间,整个沈阳就成了空城。
而那些传令的葛礼什贤兵们并没有回到皇宫复命,而是分成若干个小队,穿城而出,一路上不停的叫喊着,传达着皇太极的命令。
“鞑子要倾巢而出了!”
“看来是洪制军动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离了,我们从宁远过来,大军前锋确有开拔迹象。”
“鞑子在锦州人马不多,现在看来是全部动员,出尽全力了。”
“相形之下,我大明真的是唉!”
相比较而言,清国现在虽然编有满蒙汉八旗,控制了到鄂尔多斯和喀尔喀边界,北到贝加尔湖和贝叶岛,然后是辽东辽中辽南以及朝鲜的万里疆域,但人口不多,清末时八旗有五百万人,现在全部加起来满洲丁口才七万人,无论皇太极怎么努力,怎么从通古斯密林里不停的抓人补丁,不停的把索伦和鄂伦春族的兵拉进自己的队伍之中,怎么把海西女真的男丁几乎打光,和大明相比,他们的动员潜力实在是太薄弱了。
第1581章 军港()
可惜的是,明朝国力虽强,内耗却是太严重。而满清的国力虽稍弱,却是从来能出尽全力,打击敌人。
萨尔浒之战时,清方出动六万丁,其实是当时的全族之力。而因为刚刚造反,缺铁少甲,战斗力并不强,当是时就是出尽全力,而明朝统帅自分其兵,导致惨败。
现在的松锦之战,明朝虽然搜罗了十几万的边军精锐,但也有相当强劲的兵力留在内地,不能动员北上。
杨嗣昌和丁启睿的秦军,凤阳军,九江军,加起来几近四十万,这一股兵力如果出现在辽东战场上,清军只能撤围,不停的用消耗战狙击明军,而没有办法正面决战了。
这样的事,也只能想想罢了
“东虏举族动员,最少是六万男丁,披甲两万到三万,加上一万五六的蒙古兵,两万多汉军,已经有十万大兵,而另族尚有一两万人的兵马可容调动,其实兵力在明军之上。”
丁宏广向来沉稳,此时也只能持悲观论调:“完了,洪承畴必败,援锦军多半要全军覆没。”
他旁顾左右,令道:“燕小七回登州,将此事禀报给太保大人,我等继续留在此地,最好是一起随大军前往锦州鞑子打大仗,前方要用的人手可多,咱们有机会!”
事实也确实如此,皇太极先是在锦州四周挖了长垒,将锦州城与松山等处隔断,使明军失去突围的机会和希望。
后来听说洪承畴率大军前行,他不顾自己鼻血长流,下令举族动员。
在崇祯十七年多尔衮率整个八旗十五万人入关之前,这也是最大的一次动员,算是一次举族之战的预演。
在松锦之役以后,皇太极志得意满,宣布明朝这颗大树已经被砍光了枝叶,底下的事,就是轻轻将其推倒了。
可惜的是,他做完了所有的准备工作,自己却天不假年,收割麦子摘桃子的事,给自己向来在表面上听话的十五弟给拿去了。同时他这个好弟弟还抢了他的老婆,杀了他最爱的长子豪格,还逼他的儿子福临管自己叫亲爸爸如果不是多尔衮身子不好,突然逝世,很难说他会不会最后走上篡夺皇位的那一步。
此次总动员,皇太极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人左右,而包衣奴才汉人奴隶却是动员极多,很多人奉命往锦州一带前进的时候,除了携带粮草之外,得到的通知就是要携带铲子耙子等挖沟的工具。
这些劳力抵达前线后,和八旗余丁们一起,十万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挖沟活动,在高桥一线,也就是明军和宁远中间挖了一条长垒出来,后来笔架山的粮草被夺之后,洪承畴麾下各总兵以行其事,纷纷出逃,在中间遇到伏兵和长垒,一战就死了近六万人,多少明军将士死在铁骑追击砍杀之下,还有相当多的明军将士为了不死于刀剑之下,滔海而死,沿海地方,到处可以看到死亡的明军。
此时此刻,看到蜂拥而出,兴高采烈去“打西边”的八旗兵和余丁们,看到他们手中的刀剑和身上的甲胃,还有那种上下齐心的昂然之气,再想到皇太极和其下诸王都是英勇善战,而反观大明一方,却是上下离心,根本就是事权不一,也根本谈不上士气。
想到这些,悲惨的一幕似乎就在丁宏广等人的眼前上演着。
不是身处其中的人,不知道对眼前这一场战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