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水,吃饱饭,明国的兵马没有一点用处,但广袤的国土和变幻的气候,天气,雨水,河流,山谷,疫病,这些才是会夺去大清勇士性命的大敌,到那时,才是一次真正的送别,因为被告别的人们,才会很有可能将性命留在异国他乡,回来的就只是一捧骨灰和铠甲兵器,或是骑乘的战马了。

    至于在自己的本土打来犯的少量明狗,这真是小事一桩,所有人的脸上都是轻松的神色,根本不将这场战事放在眼中。

    悠长的海螺声中,阿巴泰也在自己几个儿子的簇拥下,穿着崭新的石青色箭袍,头上戴着一顶凉帽,尽管已经是秋天,阿巴泰还是大大咧咧,并不畏惧清晨的寒风。

    他有子五个,孔武彪悍最象他的是博洛,在他心里最有出息的应该是幼子岳乐,虽然年轻,但岳乐在旗下和其余的各旗中都有不错的好名声,懂礼而好学,为人豁达大度,能拢住人心,阿巴泰名下各牛录的人们对岳乐都很尊敬和喜爱,其余各旗也有不少人说岳乐的好话,就是阿巴泰自己对这个儿子也十分欢喜。

    此番出征,他就预备带着博洛和岳乐这两个儿子上阵,博洛是贝子,岳乐是镇国公,都是入八分的贵胃,出征替国效力,早早积攒下功劳,将来对他们提升爵位会有极大的帮助。

    爱新觉罗家族说是一个家族,但历经多少世下来,家族内部只讲劳绩,不讲亲谊,太祖诸子中还有只是辅国公的闲散爵位在身上的,遇到阿巴泰时,那些老兄弟和小兄弟的眼中满是羡慕嫉妒,那种眼神,叫阿巴泰感觉心神舒爽,久在战场上落下的一些毛病,比如颈椎,比如腰跨,比如身上的箭伤总在下雨天隐隐作痛这些伤痛,在这样的眼光中反而就不算什么了。

    功劳,必须得立下功劳!

    这一点清国就是比大明强,明朝的宗宗,只讲血脉,不讲劳绩,皇帝的儿子就一定是亲王,亲王的长子也是亲王,次子也是郡王,郡王长子仍然是王爷,次子也能当上镇国将军,一样是超品的高爵。

    这很不合理,不论是努儿哈赤和皇太极都抨击过这种制度简直就是在养猪,这样的宗室猪越养越肥,天下的百姓当然是越来越瘦。

    在翻身上马时,两个儿子也是身手利落的跳上了自己的战马,他们和阿巴泰一样,只带着随身的兵器,日常使用的器具物品,当然是由跟随的包衣奴才们帮着携带。

    除了这父子三人,还有大量摆牙喇护兵跟着,他们都穿着明盔亮甲的重甲,每人都最少双马,或是有跟役在一边照料,护兵们不是普通的旗兵,早早就在主子们的身边伺候着,等阿巴泰一行从府邸正门前预备离开时,身边已经聚拢了三四百人之多。

    “进去,进去,莫做这般模样。等我出征往西去打明国时,你们再这样送行吧。”

    府里头的女人们都站在大门口了,八旗的满洲女人不象明国妇人那样扭捏,阿巴泰的福晋在年幼时还曾经打过鱼,种过地,打过猎,这些营生做的都不坏渔猎民族生活在辽东这样的地方,辛苦是难免的,不分男女,都得下苦,不然的话,很难生存下去。

    后来出嫁到阿巴泰身边,再后来大清国势蒸蒸日上,福晋当然也不必再做当年的那些事了,但爽气豪迈的性格还是一点没改,听到贝勒这么说,她便是大手一挥,止住那些眩然欲泣年轻的女人们有侧福晋,也有两个儿子的正室和侧福晋,十几二十个女人莺莺燕燕聚集在这里,都哭上两声,还不乱了营?

    “都听贝勒的话,没几天就都回来了。”

    老福晋用鄙夷的眼光打量着这些年轻的女人们,都是些娃娃不曾见过世面,当年明国几次大举来攻,那是什么样凶险的事情,特别是萨尔浒时,她还是个半桩大的娃娃,当时全族动员,男人们举族上阵,只要能骑上马身的男子就全部带着弓箭上战场了,当时的局面比现在险恶的多,倒也没见几个妇人在家里哭来着哭有用吗?在家的女人,制箭矢,理弓弦,打磨兵器,喂养照料战马战场上拼命的是男人,女人自然就得包揽下所有的活计,女真的女人们,历代不就是这样过来的?

    她安慰着受了惊一般的年轻女人们,以她的经验凝成的智慧对她们保证道:“明国的兵不经打,越来越不经打,老汗时是这样,现在的皇上当家,明国更不经打了,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回来了,听我的,没错!”

    到中午之前,从城中出来一万七千人的大军,其中有两蓝旗的三千披甲人,其余各旗两千人,蒙古各旗一千二百披甲。一共是六千二百披甲人,一万多人的余丁和包衣奴才。

    披甲人都是长弓大箭,虎枪挑刀,全部由精铁打造,武器十分精良,甲胃要么是泡钉暗棉甲配锁甲,要么便是明盔亮甲的铁鳞甲在外,内罩棉甲或皮甲。

    在松锦之战后,清国得到的甲胃更多,现在除了正式披甲人外,很多余丁也都有战甲,这和天命汗时期的窘迫情形已经是完全的不同了。

    大军在城门外集结,甲光耀眼,刀矛如林,铁流滚滚虽然出动的披甲人不过六千余人,但加上余丁和包衣,一样是一支强悍的军队。

    皇太极照例到外送行,再次和阿巴泰行抱见礼,待大军出动之后,皇太极才又转回宫中。

    八旗贵胃们除了少数未至者外,多半也前来送行。

    阿济格等人没有前来,英郡王放话说,不过打一些来袭扰的明狗,连毛文龙都不如,这样的小阵仗,根本不值得一送。

    皇太极听闻此语后十分震怒,下令罚了阿济格十匹好马和一万两银子,英郡王爽快将了罚物和银两,也不再说怪话,但眉宇之间,仍然是保持着那种说怪话时的脸色对很多人来说,阿济格的话,确实也是他们的心声。

第1624章 汉军() 
在满蒙铁骑离开沈阳,往辽阳方向进发的同时,在沈阳城外西十里的汉军旗火器部队的驻地,接到皇太极命令的孔有德等人,也是早就集结好部队,开始沿着宽大的官道,往辽阳方向进发。

    关外的官道,都是当初蓝玉和傅有德等明军的开国大将,在击败了辽东的蒙古势力后,以几十万大军加上大量的力役,开发和创造出来。

    当年的辽东,在蒙古人的祸害下比现在要差劲的多,也蛮荒的多。

    从明初到中叶,大明在辽东成立了大量的驿站,每隔六十里一个大的有军马和驿丁的驿站,每三十里一个急递铺,每百余里就有一个大型的驻有军队的军堡,到大明中期时,沿开原和铁岭一线建立了边墙,将女真等异族隔绝在墙外但并不是说大明没有对辽东有有效的统治,恰恰相反,不论是海西女真,还是建州女真,甚至是野人女真,都是曾经接受过大明的官印,封茅纳贡,表示臣服在大明的封贡体系之内。

    边墙内是几百万汉民,墙外是大量的异族,辽东总兵等大明将领定期清除那些有威胁的野心家,打压过份蠢动的异族,使这些异族在臣服的同时,无法拥有威胁到大明的实力。

    这种有效的政策,使辽东获得了二百年的平安。

    在这种平静安稳的日子里头,汉民的勤劳得到充分的利用,二百年的承平岁月,从开原到沈阳,沈阳到辽阳,辽阳到旅顺,再从沈阳到宁远,山海关,到处都是修整的十分平整宽敞的官道,辽东的人口稀疏,商队不多,又是上好的黑土地,官道修出来,平整出来,没多久在路边也冒起了两排绿葱葱的林子,替旅人遮蔽阳光,带来阴凉,冬天提供烧来取暖的劈柴从沈阳到辽阳的官道有好几条,都是这样平整宽敞的大道。

    孔有德的部下有四千三百余人,加上尚可喜和耿精忠的部属,三人一共有九千七百人的披甲直属。

    这个数字,还是因为皇太极这两年重视火器,给了三顺王大力的支持,石廷柱等人铸成的大炮,多半都装备了三顺王的部队因为这个,在汉八旗内部,没少有纷争,不过三顺王有皇太极的支持,马光远和石廷柱几个又很不争气,他们的部下学了满洲的形,却没有神,论起战力来连三顺王的一半也不到,整个汉军八旗,一共两万四五千的披甲,三顺王占了近一半的份额,论实力来说,汉军三旗对其余五旗毫无吃力之感。

    事实上清军入关之后,汉军旗全部跟进去,但除了三顺王的部队外,也就是吴三桂的军队大放异彩,一路征服云贵,更多的仗,反而是李成栋金声恒这样的南明降将在打,象其余各汉军旗,多半就一直驻扎在北京,跟着满洲各旗啃老米饭,一直到康乾年间,汉军旗人丁滋生,满清不堪其负担,放大量汉军旗人出旗时乃止。

    现在的官道上,爬满了蚂蚁一样的汉军旗人们,恭顺王是正红旗,他的兵马走在最头里,军人们多半穿着青色的箭袍,勒着腰带,穿着长靴,头上戴着红缨大帽,肩膀上与普通八旗兵最大的不同的就是扛着长长的火枪。

    汉军旗的火枪,多半就是仿制在济南带回来的那几支,无论是制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明军在辽东的出品。

    那种三枪就炸膛的货色,孔有德和尚可喜等人当然是看不上眼的。

    这些火枪,都用上等好铁铸造,沈阳原本就有大量的匠人,清军历次做战,不管什么人都可能被杀,但工匠是肯定能留下一条命来,在辽东的明军原本就有不少能铸炮造枪的好手,历次争战,被掠来的着实不少,皇命一下,各旗又将好手一集中,打造万把支上等火铳,也是十分轻松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孔有德和尚可喜等三人先被封都元帅,又封三顺王,但在旗下的势力远不如原本的老人,成立汉军八旗时,祖泽润代表的是辽东将门,佟图赖石廷柱李国瀚等是投降早的老人,巴颜等人代表的是满洲贵胃对汉军旗的督管。

    现在因为重视火器,在济南一役中高贵的满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