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帝王大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云翼一眼就看出了这是程朱理学的观点。

    “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理本天之所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这是陆氏理学的思想,这个考生直接将陆九渊的话写下来了。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这是朱熹的观点,杨云翼对于程朱理学也不是很认同,随后连看都没看完就放下了。

    “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

    这是司马光的主张,这个考生可能对历史非常喜爱,于是就用了另外一位史学大家司马光的观点来破题。

    ……

    很快,杨云翼就注意到了,大量程朱理学学子的考卷都被帅选掉了,成绩都不是很好,这也让杨云翼感到诧异。

    (本章完)

第495章 草原之战() 
    就在大宋京城举行科举考试的时候,北方草原还在进行战斗,赵昀的减丁行动非常顺利,宋军战果辉煌。

    宋军的这次减丁行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屠杀掠夺,然后一把大火将能烧的全部焚毁,这就是赵昀的计划。

    宋军的突然袭击,让草原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蒙古部落毫无准备,在这些部落的印象之中,宋军是不会出击的,中原王朝都会在北疆建立一条防线,防备他们南下。

    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宋军竟然直接朝着他们下手了,而且上来就是十多万骑兵,嗷嗷叫地冲入战场,将能够斩杀的全部斩杀,而且这些宋军还不同。

    如果是遇到正规宋军骑兵,这支队伍基本上不会对有进行过多的掠夺,全部都是以屠杀为主,就是掠夺的女人和牛羊,也只是能够在携带的情况下带走,如果带不走的,全部都会屠杀掉。

    同时还有另外一支宋军,这些人虽然也穿着宋军的战甲,但是蒙古部落一眼就认出了他们不是正规的宋军,这些宋军都是辽东诸部族勇士充任的,这些人更加贪婪,他们对女人和牛羊从来都不放过,只要是能够掠夺走的,一律都带走。

    同时这支宋军的行军速度就要受到很大影响,一开始他们奔袭而来,但是随着战果的扩大,掠夺的女人和牛羊太多了,于是就出现了臃肿不堪的局面,加上这些人不舍得放弃。

    最后在入冬之后,随着大量的宋军撤退回到北疆堡垒里面,但是很多辽东部族都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撤退回来,原因就是他们携带了大量的牛羊和女人,迟迟无法赶回,甚至有的部落因为携带的东西太多,最后反被蒙古骑兵反击追杀,如果不是前期取得的战果丰硕,这些撤退不及时的,甚至会出现全军覆灭的局面。

    如果不是蒙古部落损失惨重,最后这些撤退不及时的辽东部落,很可能都回不来,直到进入十月,北方已经开始刮起寒风之后,最后几支宋军这才撤退回来,这些辽东部落此时回来,身边没有任何女人和牛羊。

    因为他们的贪婪,他们撤退缓慢,最后被蒙古部落追杀,如果不将掠夺的女人和牛羊全部舍弃,他们就回不了了。

    宋军统帅部早就预料到这种局面了,于是在出兵之前,就告知各部落,如果携带太多的牛羊和女人的情况下被蒙古部落追杀,必要的时候将这些牛羊和女人全部屠杀,然后立刻撤离,毕竟都是骑兵,如果没有累赘,就会很快撤离。

    不到万不得已,那个人愿意将到手的女人和牛羊舍弃,但是现实是无情的,在看到如果继续被拖累,他们就要全部死在草原上面的时候,这些辽东部落这才明白过来,然后将身边的女人和牛羊全部杀死。

    毕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些辽东部落的汉子们也只能愤怒地将女人和牛羊全部杀死,自己得不到的,也就对不会便宜了蒙古人。

    于是整个减丁行动虽然有些拖拉,但是战果是巨大的,一场屠杀过后,蒙古东部和南部的部落几乎绝迹了,就是一些部落的男丁逃走了,但是他们的女人和牛羊也被屠杀干净了,帐篷和牧草也全部都被焚毁了。

    整个草原东部和南部看不到一点生机,全部都是废墟和死人,当这些侥幸逃走的部落骑兵回到自己的领地之后,这才发现什么都没有留下,就连刚出生的婴孩都没有活下来。

    宋军实在是太残忍了,这是这些蒙古部落的一直印象,甚至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当年的蒙古铁骑就是依靠屠杀来震慑敌人的。

    此时买对宋军的屠杀,这些蒙古部落算是彻底胆寒了,现在轮到他们了,他们之前的残暴已经完全被宋军的屠杀所泯灭了。

    而且这些活下来人更清楚,现在已经是十月了,随着寒冷北风刮来,甚至更远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落雪了,这些蒙古部落都知道,他们要面临被宋军更加可怕的敌人,那就是寒冷的冬季。

    没有了牛羊和牧草,此时帐篷也没有了,他们在寒冷的冬季只有死路一条,现在没有落雪,还可以勉强活命,等到了下雪之后,整个草原都陷入了一片萧条,那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只能等死了。

    这几年冬天,蒙古草原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首先是蒙古帝国的溃败,让他们从外面得到物资补充的途径没有了,之前蒙古帝国赏赐给草原部落的粮食非常多,现在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汉人种的粮食没有了。

    然后就是宋军对边疆地区的管控,首先就是宋军的战斗力强悍,南下掠夺的部落非但没有什么收获,反倒是损兵折将,甚至是有去无回,然后就是宋军封闭边关,进入草原的粮食也被终结了。

    同时大量的福寿膏进入草原,蒙古头领和权贵们都在吸食福寿膏,早就失去了战斗力,甚至一些部落将宝贵的牛羊用来换取福寿膏,吸食了福寿膏的这些头领和王爷们,那里还有什么战斗力,等到宋军来了,之前的蒙古铁骑,瞬间变成了待宰的牛羊。

    赵昀看着减丁行动的战报,心中还是非常满意的,感受着此时刮来的北风带着冰冷地寒意,赵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清楚这才减丁之后,草原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了。

    此时的蒙古草原已经不再是当年了,衰败的蒙古部落根本就熬过不寒冬,即使那些没有被波及到草原部落,也有很多困难。

    果然,赵昀的话奏效了,就在入冬之前,大量的蒙古人南下投降,这些蒙古部落或者是游散的牧民知道在落雪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活路了,此时只能投降宋人,就是成为宋人的奴隶,也有活命的机会。

    而且这些人也清楚,继续留在草原,投降一下大部落,首先这些大部落会不会收留他们不好说,就是收留了,也都是奴隶,等到明年宋军来了,他们依然活不了命,索性就直接投降宋军好了。

    (本章完)

第496章 理学浩劫() 
    随着宋军在北疆战场的胜利,减丁行动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让赵昀非常满意,同时科举考试的榜单也公布了,南方学子一共有四百人上榜,北方学子为三百人,这个人数是赵昀最终确定的。

    大宋第一次南北分榜结束了,一共录取了七百人,这可是大宋开国以来录取官员最多的一次,同时也让大宋议论纷纷。

    众人议论的不是录取的七百人,而是其中江南理学可谓是全面失败,占据人随最多江南理学学子,此时上百的只有一百人左右,这让江南理学学子非常愤怒。

    尤其是担任主考官的乔行简,之前被看作是江南理学的翘楚和代表人物,但是这次考据考试之之后,乔行简就成为了江南理学学子们攻击的目标,认为乔行简背叛了江南理学。

    乔行简也是一肚子委屈,考据考试真的不是他能够左右的,整个过程虽然是公开透明,但是乔行简清楚这里面已经被赵昀全部安排好了,尤其是前期的阅卷,都是杜范手下人,其中大量都是赵昀当年在四川招募的文人。

    这些人深知赵昀不喜欢江南理学学派,于是在阅卷中将大量江南理学学子的策论给排挤掉了。

    而且这些江南理学学子的策论注重义理的论证,全部都是空泛的言论,让赵昀身边出来的这些讲究实用的文人也非常不喜欢。

    能够留下来的江南理学学子,都是这些人中的翘楚,文章确实有非常亮眼的地方。

    江南理学的惨败,让整个大宋都震动了,本来江南理学学子们还有准备上书,但是随着冬天的来临,很多学子都纷纷返回江南了,毕竟京城实在是太冷了,加上很多学子也看清楚了,江南理学不受皇帝待见,所以落寞是必然的。

    江南理学能在赵宋一朝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原因就是儒学在国家治理和君王之间的权衡得到了发展。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江南理学对皇权的限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年朱熹经常入朝为赵扩讲学,其中的很多理学道义都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皇帝乱权和生活奢靡,根本就不像受到限制,于是赵扩非常不喜欢朱熹,但是这反倒是激发了程朱理学的发展,理学的学子认为他们受到皇帝的排挤,反倒是正确的,只有理学才可以约束皇权,安定天下。

    此时到了赵昀这里,程朱理学没有了一点优越感,首先他们对皇权的限制是他们的核心义理,但是赵昀不同于任何一位帝王。

    赵昀身边的女人少,也没有沉浸在酒色之中,而且还是一位锐意进取的帝王,毕竟北伐了中原,还收复了燕云之地和辽东,此时有多蒙古草原发动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