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马匹。向导是一个自己的情报人员,他在这条路上已经跑了很多次了,不过这样的好处是整个的队伍中没有一个外人了。除了李振华的警卫员以外,就是一个由许峰派出的警卫连,不过这个连队的成分却是非常的复杂。

    按民族细分来说差不多有近十个民族的战士,但是主要还是脱不了那个最早的犹太教,但是大家却都是在用汉语在进行互相的交流。

    开始的几天很顺利地到达了巴格达,休息了一天,和当地的有关人员在一起了解了一下情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已经开始在这里购买土地了,当然了这里的钱都是出自于中华帝国的财政部,地里什么也不长,那价钱是相当的低的。有些人已经把手伸到了科威特城那里了,他们在波斯湾的海边上也有了许多的土地,海边的港口也开始建立起来。

    向南已经进入了后世沙特阿拉伯的地界了,反正就是一个劲地在买,买了以后就是在那里放着,也不经营,什么也不长经营又能有什么用处啊。而且他们已经深入到了深处。那里现在根本就是没主的地方,那你就是想买也买不了了,你的钱都不知道要给谁了。

    靠近西部的地方是由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人在管理着。也就是属于他们的汉志省,由总督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他是于1908年被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为汉志(一译希贾兹)总督和麦加谢里夫。

    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1914年。阿赫迈德?杰马尔帕夏被任命为奥斯曼帝国第四军军长,执掌西利西亚、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汉志等行省的军政大权。商人们给了他一些好处以后,沙漠地区的土地就被他以公里为单位卖出去了。

    这和当时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一样,他们以一张牛皮的宽度来买中国上海的海港出入口,表面上一看这一张牛皮没有多少,只能是进一些小船,但是相当有弹性的牛皮一拉开那就是五十多米的长度了,而买这里的土地,也和那个一样,给他们留下几公里以外。那剩下的也就全买到手了。

    他们把西部靠近红海的地方和东部靠近波斯湾的地方称之为“肥沃地区”,而把中间的沙漠部分,(后世的沙特阿拉伯一带)就没有进行管理,也就是无主的地方了,给个钱总督也就大方地出手了。一个条约在手。上面有了总督的大印和签字,这一切也就都合法化了。

    知道他们已经作好了这一切的工作,李振华很是高兴,但是手下的人们却是非常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他们觉得花钱买了鸟不拉屎的地方那可实在是太亏了,如果愿意要它。派出一个连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李振华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知道这里以后那巨大的价值,花的那点钱就连一年的产值也没有啊,而且有了总督的那一纸文书,事情也就合法化了。

    苏珊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的老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绝对不会去作赔本的生意的,现在把这里拿下来,那一定是有他的目的的。于是他们很快就在这里组织起了一个仿效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这样的一个组织,开始对这一带进行政府管理了。这里的居民是以阿拉伯人为主,但是的那里高层的管理人员,却全是真正的汉族人来负责了。

    结束了这里的工作以后,李振华和苏珊又继续在向偏北方向前进去德黑兰,这一天他们走到了一处地方,向导望着远方的天空对李振华说道:“首长,可能要有大风来了,我们需要躲避一下大风,这风不知道要多长的时间,反正风是小不了的。”

    虽然李振华对于这方面他是外行,但是看到远处正在翻滚着的云层,他知道向导说的话是有根据的,于是马上就招呼战士们,赶紧的作好了迎接狂风的准备。很快地骆驼也开始燥动不安起来了。

    向导让大家迅速地下了骆驼,把骆驼集中起来让它们卧倒,人员也都在就近周围看好它们,不在让它们因为惊慌而走散了,沙漠中走路最重要的是饮水和粮食的补给,也迅速地分了一些到了战士们的手中。

    当他们作完了这一切以后,就见风一阵紧似一阵的已经开始刮了起来,很快就天地一色,远在几米以外的人都看不清了,李振华把几峰骆驼的缰绳拴在了一起,让骆驼围成了一圈,苏珊和他坐在了一起,他又让苏珊把她早有准备却一直没怎么用的面纱,把自己的头部包了起来,女人总是细皮嫩肉的,一定要让她保护好自己的。

    夜晚来临了,这温度也骤然下降,幸亏是向导是个有经验的人,让大家提前作好了准备,大家把棉衣都放在了手边,天一冷大家就都穿上了,苏珊也有女人的通病,棉衣她根本就没带,这天一冷她就不行了,而战士们放在李振华身边的东西也多一些,李振华急忙把棉衣脱下来,帮助苏珊穿好,他自己却是用一片毡条把自己包了起来,苏珊也紧紧地靠了过来,俩人挤着过了一夜。

    天亮以后大风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依然是那样大,有一头骆驼不知道怎么自己跑了起来,一个战士跳起来去追它,两分钟以后,一人一驼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在这样的大风中也没有办法去进行救援,也只好是盼着他能够平安无事了。。。)

第981章 准备谍战() 
第981章准备谍战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饥饿又开始向人们袭来,战士们只好是简单地吃点东西,罐头什么的是不行了,一打开盖子,那里面就全是沙子了,人们只能是吃一些干粮,好在苏珊也不是特别的娇气,她也是和李振华在一起吃下了一块又干又硬的干粮,不过这一张嘴,沙子也就进入了口中了,他们也只好是这样地坚持着。一直到了第三天的上午,这风才小了下来。留下了一个班的人寻找那一名失踪了的战士,其余的人开始他们继续的行程。

    很快他们一行人就到了德黑兰,阿芙娜?艾比尔看到李振华和苏珊已经狼狈的不像个人样了,她急忙安排二人去洗浴,安排了人去帮助苏珊洗浴,而阿芙娜?艾比尔却是亲手帮助李振华洗的干干净净的。

    李振华把自己在耶路撒冷的想法和阿芙娜?艾比尔说了一下,她也当即表示一定会和苏珊很好地合作的,现在终究她们是一家人,她们自然会与其它的人去积极地去争地方的。不一会儿苏珊也过来了,看到他们正在研究耶路撒冷的事情,于是苏珊也加入了进来。

    现在是1915看年的夏天,欧洲那边打的是紧张激烈,英国人新开辟的第二战场也是打的很紧张,至此欧洲已经打了一年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一直在向欧洲运输着,两条欧亚大陆铁路都非常的繁忙,北线通过俄罗斯是进入协约国的物资。而南线则是通过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一线进入了同盟国的阵营里,这样的线路设计,让茅盾减少了很多,最起码他们两大军事阵营是不会因为铁路而打起来的。

    还有设计铁路时,由于没有那么多的运输量,两条通往欧洲的路线一直没有收回成本来,现在他们这一打起来。运输量骤增,许多的物资还是加急运送的,那运费也就上涨了一倍。他们要是再打上一年,那就可以收回成本了,那以后就可以获取利润了。

    现在各国的货币已经在大量地贬值。各国的民生大量地下降了,各国都是忙于军工的生产,倾向贬值那是肯定的了,我们根本就不会去收他们的货币了,想要东西那就只能是用真金白银来换了,大量的粮食、日用品、军火武器流向了欧洲的战场上,随着各种物资的紧缺,我们的价格也在悄悄地向上攀升,不长不行啊,我们的工人付出了那么多。也不能光是挣那一点死工资吧,也要多发一点吧。

    与此同时,我们的货币也在悄悄地贬值了,国内的一些金融学家们警告国家的财政部和有关的金融机构,我们一直保持着中华帝国货币的坚挺。对于我们的大量出口是极为不利地,尽管是能与我们进行竞争的对象不多,但是以后只要是战争一停止下来,我们的大量出口也就会马上停止下来的,因此也要适当地作一些调整,以延长我们商品出口的兴旺态势。

    既然是从老百姓的身上抽取了利益。那就要还给老百姓,于是大部分人的工资也都提到了提升,这样一来就使老百姓的损失得到了补偿。这样老百姓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下降,从某些方面说还是得到了提升的。而农业的粮食方面却是提高了收购的价格,农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证。

    波斯帝国的首都德黑兰,阿芙娜?艾比尔的王宫里已经堆集了许多的信件和电报了,李振华没有顾的上休息,他马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先是看了一下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与英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战斗情况,现在双方正在相持,看来这里是要以英国人的收兵而结束了。

    德国的西线战场上,小毛奇的下课,威廉二世换上了法金汉来接替他,而法金汉接手部队以后,他是不能很快就转入进攻的,整个的1915年德国方面都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只有在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奥托?冯?赞德尔斯将军打的有声有色,利用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部队,把英国人牢牢地拖在了那里。而那一支波斯帝国的军队也拖住了一支法军的部队。

    而在奥斯曼帝国(土耳其)那里的大量死亡,让他们双方的士兵在一起很好地进行了一次人道主义的合作,这在战后也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话题。

    德国人的潜水艇部队建设,已经发挥出了他们的优势,他们在北大西洋上多次成功地攻击了英国人的运输船队,让他们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英国皇家海军也改变了他们的方法,集中了军舰来对运输船队进行护航,每一只船队都有几艘驱逐舰配合上巡洋舰进行护航,一般是十几只运输船组成一支运输队,在进入到德国人的潜水艇可能出现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