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几个爱卿这样的人物,大明江山就坚如铁桶,稳如磐石了!”

    卢象升谦虚的说:“全赖圣上洪福,微臣才侥幸赢了几场!”又跟崇祯说起了这一个宣大的变化:宣大今年新垦的军田多达三百万亩,好几处煤矿被开采出来,大量优质燃煤源源不断的供应周边地区,现在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用得起煤了。崇祯听得津津有味,君臣俩有说有笑,十分融洽。

    但是,当卢象升试图打消崇祯御驾亲征攻打沈阳的念头的时候,崇祯便变了脸色。

    卢象升说:“此时辽东天寒地冻,雨雪交加,道路湿滑难行,大军调动困难,实在不宜大军征战。依微臣愚见,皇上还是稍作按捺,待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再作打算!”

    崇祯的面色倏地变得阴沉:“怎么,爱卿,你怕了?”

    卢象升愕然:“皇是上何意?”

    崇祯一指袖,站了起来,说:“爱卿只知辽东寒冷,道路湿滑,却不知此时辽东众多河流业已封冻,从河面一直冻到河底,大军调动和物资补给反而比夏天方便得多!爱卿只看到不利之处,对这大大有利之处却视而不见,不是怕了建奴是什么?”

    卢象升只觉得哭笑不得,说:“皇上容禀!微臣从来就没有怕过建奴,还在大名府当知府的时候微臣就敢带着一支农兵上京城跟建奴死战,现在手里有数万强军,就更加不怕他们了!但是现在真的不适合大军征战,依微臣之见,大军到关外耀武扬威一番,斩获数百首级后立即撤回来就算了,想要打沈阳,有的是机会,何必选在这个时候!”

    崇祯烦躁的说:“爱卿不必多言,朕意已决,不拿下沈阳誓不收兵!”他愤怒地说:“建奴欺我太甚,逆天称帝也就算了,居然还遣者进京要求朕每年给他们交纳三百万岁币!他们把朕当成什么人了?大明何曾有过纳币和亲的天子!这口气朕咽不下,非灭了他们不可!”

    卢象升一怔:“还有这事?”

    一直呆在一边没有说话的皇后这时开口了:“这是前天发生的事情。建奴派了一个无名小卒当使者,带着奴酋洪泰的书信来到京城,口气十分狂妄,要大明给所谓的大清交纳岁币,否则就亲率大军南下,将京城夷为平地!”

    卢象升皱着眉头说:“皇上,这恐怕是建奴的激将法,皇上万万不可上当!”

    崇祯暴躁的喝了一声:“别说了!爱卿,朕意已决,绝不容更改!朕任命你为三军统帅,你能不能替朕把沈阳拿下来,把洪泰那个逆贼的狗头摘下来呈到朕的面前?”

    崇祯的目光即有怒意,又有期望,让卢象升颇为纠结。他沉默着,好久都没有说话。

    崇祯等得焦急,失望地说:“怎么,爱卿没有信心?”

    卢象升一咬牙,离席下跪,说:“微臣不敢从命!此时攻伐沈阳,天时地利人和都完全不在大明这边,微臣实在不忍心亲手葬送十万将士的生命,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崇祯怒极反笑,连声说:“好,好,好!这就是朕最信任的肃毅侯!这就是朕倚为镇国柱石的肃毅侯!”

    卢象升连叩几个响头,额头肿了起来。他大声说:“微臣绝无畏战贪生之念,恳请皇上再按捺数月,等到明年春暖花开,臣定率领大军出关,攻破沈阳,生擒洪泰将他押回京城,让皇上千刀万剐!”

    崇祯大喝:“朕等不了那么久了!再等下去,朕就要颜面扫地,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了!你不愿意领兵攻打沈阳是吧?好,朕亲自领兵!别以为离了你,大明就没有人能打仗了!”说完一指袖,怒冲冲的走了出去。

    卢象升大急,叩着响头高呼:“皇上,三思!此时的辽东真的去不得啊!去了,恐怕就中了建奴的诡计了,皇上三思啊!”崇祯只当没听见,一转眼就走得没影了。

    卢象升呆呆的看着崇祯的背影,只觉得心一直地往下沉。以前他一直觉得崇祯善于听取臣子的意见,对有能力的臣子充分信任,大胆放权,这令他感激不尽,现在他才看到了崇祯的另一面:刚愎、急躁、不容违逆!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放到战场上,是非常致命的!

    两天后卢象升才崇祯如此愤怒的原因:河洛新军以杨梦龙伤重病危,无人能统率全军为由,拒绝发兵参与北伐。

    杨梦龙伤得确实是很重,一直在昏迷,都不知道还能不能醒过来。他是河洛新军的灵魂人物,他的遇刺已经让河洛地区陷入混乱,现在又要让河洛新军主力出征北伐,这太不现实了,更何况崇祯还挑了一个很糟糕的开战时机,河洛新军自然不干。其实河洛新军的理由还是说得过去的,然而京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崇祯,河洛新军这边一拒绝,怪话马上就冒了出来,说离开了杨梦龙,崇祯就什么都干不成了。这些怪话甚至流传进了宫里,让崇祯异常愤怒,现在卢象升又力劝他不要御驾亲征,更不要打沈阳的主意,他当即就发作出来了!

    如今的崇祯已经是骑虎难下,只怕就算杨梦龙身体健康,他也不会让杨梦龙参与北伐,否则怎么证明自己并不比杨梦龙差?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北伐沈阳,宰了皇太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并不比杨梦龙差!

    大概连杨梦龙都没有想到,就因为那些风言冷语,他跟崇祯之间居然出现了这么大的裂痕。

十二 失宠() 
从皇宫出来之后,卢象升神色郁郁的去找吴胜,将崇祯的态度跟吴胜说了,吴胜心情也颇为沉重,叹着气说:“皇上是让旅顺大战给冲昏头脑了,以为建奴很好打,完全听不得逆耳忠言了啊”连连摇头,虽说他并不害怕跟满洲八旗劲旅交手,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喜欢在这种天寒地冻的鬼天气到辽东去跟拥有主场优势的建奴死磕,他对这次崇祯御驾亲征的前景并不乐观。

    卢象升也叹息:“事已至此,我们也无能为力,唯有拼死力战。以新军之战力,再加上上苍垂怜,还是有希望打赢这一仗的。”

    吴胜说:“也只能如此了!”

    卢象升拒绝出任大军统帅之职,并且对北伐所持的悲观态度激怒了崇祯,三天之下,他降下圣旨,任命曾在剿来登莱叛军之战中出过风头的高起潜为三军统帅。此令一出,新军为之哗然。在新军看来,卢象升是三军统帅的不二人选,就算卢象升不愿意当这个三军统帅,不是还有吴胜么?吴胜同样参加过平定登莱叛乱,更在旅顺之战中崭露头角,比起高起潜这个阉货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然而现在崇祯却将大军交到这么一个阉人手里,可把新军气得不轻,纷纷怒骂:“那个死太监有什么本事,竟然能骑到我们头上来!”

    新军只服那些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将领,其他人他们鸟都不鸟。

    而高起潜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他就任三军统帅之后,第一道命令就让全军惊愕万分:

    命令东江总兵李惟鸾率领六千精兵渡海前来会合,参与北伐!

    吴胜破口大骂:“乱来!简直就是乱来!东江军几千人跑到北京来能干什么?他们在旅顺向辽南发动牵制性攻势不是更能牵制建奴的兵力,为大军创造战机么?居然把这么一支奇兵调过来参与正面攻击,他到底会不会打仗的!”

    骂也没用,在兵部的严令之下,李惟湾率领尚可义、黄玉郎等猛将及六千精兵渡海抵达天津,准备和大军一起出关,攻打沈阳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要多跑几百里的冤枉路,更意味着东江军主力部队被抽调一空,丧失了牵制清军的能力。

    崇祯任命高起潜为三军统帅的做法并不高明,而高起潜把奇兵变成正阵之师,让清军在辽南方向失去牵制的做法更加不高明,这两道不高明的命令,从一开就为这次北伐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明军原本高昂的士气为之一泄。崇祯对此一无所知,打从决定御驾亲兵之后,群臣对他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再也没有人故意找碴说他的不是,相反,哪怕是最尖酸刻薄的言官,也对他的决定大唱赞歌,把他吹得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阿谀之辞令他有些飘飘然了,卢象升多次想见他,就北伐的事宜跟他说清楚自己的看法,他都拒绝不见。他和众多大臣一样,一致认为被大明封锁了两年之后,建奴已经元气大伤,众叛亲离,只要他率领的大军一到,清军便会望风而降,克复沈阳,易如反掌!

    不得不说,人的狂妄自大都是被惯出来的,如果没有旅顺大捷,哪怕群臣吹出花来,崇祯估计也没有勇气搞什么御驾亲征。

    十二月中旬,就在杨梦龙伤势渐渐好转之际,明军大致完成了集结,东江军、天雄军、登莱新军、昌平军以及来自山东、河南的班军,共计六万五千人,京津一带都变成了一座规模惊人的军营。只是河洛新军依然不肯奉旨北上前来参加北伐,兵部一连发出十四道火票,他们不理不睬。此外川军由于路途太过遥远,尚未赶到。崇祯本来还想再等等,就算河洛新军不来,川军来了明军也会战力大增,毕竟川军善战之名早已举世闻名了,值得他再等等。但是朝野内外已经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近七万张嘴呢,一天能吃垮一座大山,长时间呆在京建,吃喝拉撒都要朝廷解决,谁受得了?老百姓同意也颇有意见,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有新军那么好的纪律,像山东、河南等地的班军,战斗力差,纪律更差,偷只鸡摸条狗那是家常便饭,老百姓意见很大,朝野内外都一致催促崇祯赶紧出征,别在这里耗着了,至于川军和河洛新军,可以让他们加快速度北上嘛,反正这仗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完的,还怕他们赶不上这一仗?崇祯觉得有道理,于是下旨,在十二月十九日在京城郊外检阅部队,举行祭旗仪式,又从内帑中拿出一大笔钱犒赏三军,誓师出征。

    近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征途,一路旌旗蔽日,刀枪盈野,队列连绵数十里,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