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烤烟标准化生产技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装烟室门 在端墙上装设装烟室门,门的厚度≥50毫米,采用彩钢复合保温板门,彩钢板厚度≥0。375毫米,聚苯乙烯内衬密度≥13千克/米3

    。采用两扇对开大门,保证装烟室全开,适应各种装烟方式(如装烟车方便推进推出),规格如图9…7所示。

    图9…7 两扇对开大门平面结构示意图

    (单位:毫米)

    (2)挂(装)烟架

    采用直木(100毫米方木)、矩管(≥50毫米× 30 毫米,壁厚3毫米)或角铁材料(50毫米× 50毫米× 5毫米),能承受装烟重量。采用直木或其他易燃材料时,严禁伸入加热室,防止引起火灾。

    挂(装)烟架底棚高1 300毫米,顶棚距离屋顶高度600毫米,其他棚距均为800毫米。

    (3)观察窗

    在装烟室门和隔热墙上各设置一个竖向观察窗。门上的观察窗设置在左门、距下沿900毫米中间位置,规格800 毫米× 300毫米,如图9…7所示。隔热墙上的观察窗设置在左侧距边墙 320 毫米、距地面 700 毫米位置,规格1 800毫米× 300毫米,如图9…8位置A所示。观察窗采用中空保温玻璃或内层玻璃外层保温板结构。

    图9…8 装烟室隔热墙开口示意图

    (单位:毫米)

    1。 气流上升式 2。 气流下降式

    A。 观察窗 B。 热风进风口 C。 热风回风口D。 排湿口 E。 温湿度控制设备

    (4)热风进(回)风口 热风进风口开设在隔热墙底端(气流上升式)或顶端(气流下降式),规格2 700毫米× 400毫米,如图9…8位置B所示。热风回风口开设在隔热墙顶端(气流上升式)或底端(气流下降式),规格1 400毫米× 400毫米,如图9…8位置C所示。气流下降式回风口应加设铁丝网(网孔小于30毫米× 30毫米),防止掉落在地面上的烟叶吸入加热室后被引燃,引起火灾。

    (5)排湿口及排湿窗 在隔热墙顶端(气流上升式)或底端(气流下降式)两侧对称位置紧贴装烟室边墙各开设一个排湿口,规格400毫米× 400毫米,如图9…8位置D所示。在排湿口安装排湿窗,排湿窗采用铝合金百叶窗结构,规格如图9…9所示。气流下降式的排湿口可以根据需要向上引出屋顶,以防排出的湿热空气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

    图9…9 铝合金百叶排湿窗结构示意图

    (单位:毫米)

    (6)辅助排湿口及辅助排湿门 气流上升式在装烟室端墙上方对称位置开设两个辅助排湿口(参见图9…7),规格400毫米× 250毫米。在辅助排湿口安装辅助排湿门,以备人为调控。

    (7)导流板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地面(气流上升式)或屋顶(气流下降式)适当位置设置导流板。气流下降式烤房,房顶安装2~3块导流板,调节装烟室前后风量;自隔热墙150厘米安装第一块导风板,宽20厘米,厚2厘米,长度与装烟室宽度相同。距隔墙4米安装第二块导风板,宽35毫米,厚2厘米,长度与第一块相同。气流上升式烤房,房顶不安装导流板,可以在地面设置一定坡度用于均风。

    3。 加热室

    加热室内长1 400 毫米、宽1 400 毫米、高3 500毫米,主要包含墙体、房顶、循环风机台板、循环风机维修口、清灰口、加煤口、灰坑口、助燃风口、烟囱出口、冷风进风口和热风风道等结构(见图9…10至图9…13)。

    图9…10 气流上升式加热室地面及喇叭状热风风道俯视图

    (单位:毫米)

    图9…11 气流上升式加热室立体结构示意图

    (单位:毫米)

    图9…12 气流下降式加热室地面俯视图

    (单位:毫米)

    图9…13 气流下降式加热室立体结构示意图

    (单位:毫米)

    (1)喇叭状热风风道 为了促进均匀分风,在加热室底部(气流上升式)或顶部(气流下降式)设置热风风道,风道截面为梯形,上底是长度为1 400毫米的加热室前墙,下底是与装烟室等宽的2 700毫米× 400毫米的循环风通道,形似喇叭状。

    气流上升式地面向上至400毫米处两边侧墙向外扩展与装烟室边墙连接,上面覆盖厚100毫米预制板或混凝土浇筑结构盖板,形成梯形柱体结构,与热风进风口构成喇叭形风道;距离地面500毫米向上至屋顶为1 400毫米× 1 400毫米× 3 000毫米的立方柱形。

    气流下降式循环风机台板向上(2 600毫米处)至屋顶部分,两边侧墙从距离加热室前墙内墙870毫米处向外对折与装烟室边墙连接,形成梯形柱体结构,与热风进风口构成喇叭形风道。循环风机台板以下为1 400毫米× 1 400毫米× 2 500毫米的立方柱形。

    (2)墙体开口及冷风进风门、循环风机维修门和清灰门在加热室三面墙体上开设冷风进风口、循环风机维修口、炉门口、灰坑口、助燃风口、清灰口及烟囱出口,并在冷风进风口、循环风机维修口及清灰口安装不同要求的门,如图9…14所示。

    图9…14 加热室墙体开口设置平面示意图

    (单位:毫米)

    ①冷风进风口及冷风进风门 气流上升式在加热室前墙、风机台板上方300毫米墙体居中位置开设,气流下降式在加热室右侧墙、距离地面650毫米墙体居中位置开设,冷风进风口规格885毫米× 385毫米。采用40毫米× 60毫米方木制作木框(木框内尺寸805毫米× 305毫米),内嵌在冷风进风口内,在木框上安装冷风进风门。

    ②循环风机维修口及维修门 气流上升式在加热室右侧墙、循环风机台板上方墙体居中位置,气流下降式在加热室前墙、循环风机台板上方墙体居中位置开设,循环风机维修口规格1 020毫米× 720毫米。在循环风机维修口安装维修门,维修门采用钢制门或木制门,门框内尺寸不小于900毫米× 600毫米,门板加设耐高温≥400℃保温材料。

    ③炉门口、灰坑口和助燃风口 在距离地平面高度为240毫米和680毫米的前墙居中位置开设灰坑口和炉门口,规格均为400毫米× 280毫米。在灰坑口右侧开设φ60毫米的助燃风口,中心点距灰坑口竖向中线260毫米、距地面450毫米。在开设灰坑口和炉门口的前墙下部1040毫米× 900毫米空间内,砌120毫米墙,保证炉门和灰坑门开关顺畅。

    ④清灰口、烟囱出口及清灰门 在加热室左右侧墙上各开设一个清灰口,左清灰口下沿距离地面1 300 毫米、规格920毫米× 520毫米,右清灰口下沿距离地面1 300毫米、规格920毫米× 720毫米。在清灰口安装清灰门,清灰门采用钢制门或木制门,门板加设耐高温≥400℃保温材料,密闭严密。在左侧墙上开设200毫米× 150毫米的烟囱出口,中心距隔热墙820毫米、距地面1 975毫米。

    (3)循环风机台板 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度100毫米,顶面距地面高2 600毫米。前端延伸出加热室前墙1 260毫米,前端边角设置240毫米× 240毫米支撑柱形成加煤烧火操作间;两边延伸出加热室,与装烟室等宽,形成风机检修平台;连体烤房循环风机台板进行通体浇注,遮雨防晒。浇注时,在台板上预留φ700毫米的循环风机安装口和φ220毫米的烟囱出口,设置参数,如图9…15所示。

    图9…15 循环风机台板剖面俯视图

    (单位:毫米)

    (4)土建烟囱 烟囱由与换热器焊接的金属烟囱和土建烟囱组成。在循环风机台板的烟囱出口位置向上砌筑高2 500 毫米的砖墙结构的土建烟囱,墙体厚度120毫米,内径260毫米× 260毫米。其中一面侧墙与加热室左侧墙共墙(共墙部分内外粉刷,密封严密,严防窜烟),烟囱顶部加设烟囱帽,防止雨水从烟囱流进换热器。

    skbshge

(三)密集烤房的设备() 
1。 供热设备

    密集烤房的供热设备是密集烤房的核心设备,其性能优劣关系到密集烤房的实用性、耐用性和经济性。供热设备由换热器和炉体两部分组成。换热器采用3—3—4自上而下3层10根换热管横列结构,其中下部7根翅片管,上部3根光管。炉体由椭圆形(或圆形)炉顶、圆柱形炉壁和圆形炉底焊接而成。炉顶和炉壁采用对接或套接方式满焊,炉壁和炉底采用对接方式满焊。炉顶和烟气管道加散热片。在炉门口两侧的炉壁对称位置各设置一根二次进风管。采用正压或负压燃烧方式。炉底至火箱上沿总高度1 856毫米,其中炉体高度1 165毫米(不含炉顶翅片),底层翅片管翅片外缘距炉顶86毫米(图9…16)。

    图9…16 金属加热设备结构示意图

    2。 通风设备

    (1)循环风机 轴流风机1台,型号7号,叶片数量4个,采用内置电动机直联结构,叶轮叶顶和风筒的间隙控制在5毫米左右。

    (2)助燃鼓风机

    ①离心式,铸铁或钢板外壳,B级绝缘,额定电压220伏,允许波动±20%。

    ②正压鼓风机额定功率150 瓦,负载电流不大于0。75安,风压490帕,风量≥150米3

    /时;负压鼓风机额定功率370瓦,负载电流1。7安,风压≥1 600帕,风量≥600米3

    /时。

    (3)自控进风门 自控进风门是在减速电动机的带动下工作的,采用12伏直流电动机,2孔配线连接头,连接头1正2负开,2正1负关。

    3。 自控设备

    用于监测、显示和调控烟叶烘烤过程工艺条件的专用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执行器。通过对供热和通风排湿设备的调控,实现烘烤自动控制。设备使用寿命在6年以上。

    skbshge

(四)密集烤房建造质量要求() 
①建筑结构坚固耐用,密闭保温不漏气。

    ②升温灵活,温度均匀,保温性好。

    ③排湿顺畅,便于调节。

    ④烤房的规格和质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