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事情是个坏事、恶事,有害於人的?那我们要衡量,我们要给他开导,要劝导他。劝导不听?不听,我们离开,各人做各人的。个人因果,个人负责,离开就好了,我们让不要去争。眼看到众生会遭苦难怎么办?离开了另外再想办法,还有别的缘分!不一定是这一个。方法多得是,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个不通转那个,那个不通再转那个,一切都随缘。随缘不攀缘,这事情就很顺利做通了。
  我是年轻的时候老师教我的,我在学佛五十四年当中,我就遵守老师的教诲,哪个地方不对了马上就让,就退让,一句恶言都没有。对他过去的好处我们只有赞叹,他做得不如法的一句不说。离开之后,又有别的缘来了,每次遇到这个事情,缘愈来愈殊胜。老师讲的话不错,没有骗我,我要相信,我要依教奉行,没有错的。所以佛境界一定要知道,太深太广,不是我们思惟想像能够理解的。所以说是并非余测,测是测度,余是九法界众生,没有办法,怎么想也想不到,再高的数学怎么样去推算也推不到。总而言之要晓得。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四六卷)  2005/10/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4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十,佛境界甚深。前面我们学过,诸菩萨对文殊师利菩萨的启请,也就是请问。问有十一句,我们把这段文念一遍,从头念。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
  这下面是别说。
  【何等是佛境界。】
  这一句是总,下面这是别。
  【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总共是十一句。头一句是总,后面别问十句。这十句我们看了一看,就如清凉大师的开示,哪个境界不是佛境界?十法界依正庄严,佛在大经里头常讲,在缘起里头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非常重要。初学佛的时候,我们对佛所说的生起信心,真正能生信心也就信佛境界了。『佛境界』实在讲没有离开十法界。所以我在讲席里头常讲,十法界是把佛境界扭曲了,虽扭曲,还是不离佛境界。
  清凉大师在《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多、很详细。前面我们读到境界,分齐境界、所缘境界。现在我们接著再看第二段,「请问佛境以何为因」,佛境的因是什么?接著请问佛境界度众生的仪式,这里「请」是请问你佛境界里头度众生的仪式。第四「应机普入世间」,这是讲入,佛境界入。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我们说它为入,实在讲入无所入,这到后面文殊菩萨解答的时候,就说得很详细。第五是「能知之智」,智慧。第六是「所知之法」,能知所知。第七「圆音起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第八「明知体相」,知之体是什么?知的相是什么?「九内证平等」,外现有差别,内证是平等。「十显现何法」,十一是「量之大小」,这个量之大小就是问的佛境界之广。最后一个问题『何等是佛境界广』,这个广就是量的大小。
  这十一个问题「并非因位作用所及,亦非下位能知,故云佛境」。这几句话很重要。因位是菩萨,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菩萨不知道,等觉菩萨也不知道。古大德说了一个比喻,说得很好。等觉菩萨对於佛境界所了解的,犹如隔罗看月,罗是什么?绫罗绸缎,很细的丝织品,透明的,能够看得见。晚上看月亮,隔著这一层罗。隔了一层罗网看的月亮,那是等觉菩萨见佛境界,还是不能看得那么圆满,那么样的真切,何况等觉以下,这讲因位菩萨无法看。亦非下位能知,这个下位是因位以下的一般人。这世间有许许多多宗教,现在讲的哲学、科学都没有办法明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称之为佛境,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下面说「若约能知能度等,即是分齐」。这个分齐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局部,不是完整的。从能知能度来说,好像我们看茶杯盖,这个茶杯盖这边是凸出来的,这边是凹进去的;在这边的人看到这一边,没看到这一面;在这一边的人看这一边,不知道那一边。这一边的人看到是凸出来的,这一边的人看到是凹进去的,到底哪个对?这是局部。分齐是局部,不完整的,这是约能知能度。「约所知等,名曰所缘」,就所知所度的,这叫所缘的。
  「能所双融,异即非异,言思道断,是佛境也」。这是最难懂的一句话。我们世间人无论看什么样的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有能、都有所。我能见,这个人是我所见;我能见,这桩事情是我所见;我能看,这些物是我所看的,都有能所。能不是所,所不是能,这我们懂得;能所是一不是二,这个事情就难,这不是我们境界,这是佛境界。在佛境界里头能跟所是一,有没有能所?有,有能所,能所是一不是二,不二法门。世出世间有没有二?不二,你看世间、出世间不是二法吗?我们讲世间,六道是世间,出世间,阿罗汉以上超出六道了。大乘里面讲世间出世间范围就更大,什么是世间?十法界是世间,一真法界才是出世间,这是大乘的讲法。我们有这个分别、有这个执著。
  有分别、有执著你决定出不了世间,不但十法界出不去,六道也出不去。为什么?佛给我们说了,说得很清楚、说得很多,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是妄想,不是事实真相。什么时候你见到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就叫做佛境界,诸法实相,离妄想分别执著就见到了。见到是什么样子?没有一样不是,入不二法门。什么叫一真?什么叫十法界?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十法界,不二!不二是佛境界。这个事情我们初学的人愈听愈迷惑,愈听愈不懂,所以佛法教学还是有次第。
  佛对於中下根性的人先讲俗谛。真俗二谛,先讲俗谛。俗谛是什么?就你的根性、就你的程度、就你的常识跟你讲,好懂,我们一听就明了。真谛是对大乘人说的,真谛是佛给这些大乘根性的人讲他自己亲证的境界,这个境界是能所不二,生佛一如。生是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跟诸佛如来是一不是二,这在前面「一道甚深」里面我们学习过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心现识变。所以说共同一法身,一身。一个性、一个心、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就叫一真。一真里面没有对立的。诸位要知道能所是对立,现在科学家讲相对的,相对论,相对就是对立的,宇宙之间统统都是对立的。有没有这些对立的事?有,对立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的,所以有对立。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宇宙之间没有一法是对立的。宇宙本来和谐,宇宙本来没有对立。对立尚且没有,哪来的矛盾?哪里有冲突?
  首先一个问题,我们想想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这个身体这么脆弱,禁不起一点风寒,什么原因?诸佛菩萨经上常常赞叹他们是金刚不坏身,为什么我们这个身这么样的脆弱?讲不二法门,讲一身一智慧,我们跟诸佛如来也是一身一智慧,为什么他是金刚不坏身,我们这个身体这么脆弱?你现在懂不懂这个原因?《华严经》学到这个地方应该有觉悟了。诸佛菩萨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不但他身心和谐,他跟整个宇宙和谐。他的心、他的身跟大宇宙融合为一体,这叫金刚不坏身。我们这个身体脆弱就是我们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起许许多多的对立矛盾,让这个身体不和谐。这个道理你能懂吗?是真的不是假的。
  你看我们现在分别,六根,眼能见,只管见不管听,耳只管听不管嗅,一个只有一个功能,里面五脏六腑也是的,一个器官一个功能。没错?现在科学家讲,一点都没错,其实在佛法里头,没错就有问题。佛法修到离妄想分别执著之后,六根互用,这是连一点障碍都没有!眼能见也能听,耳能听也能见,通了,全都通了。我们是因为执著、因为分别它不通,一个管一样事,不通。这个诸位读《楞严经》,《楞严经》里讲得很透彻,六根互用,现在我们讲特异功能。从这些特异功能的人,我们细心去观察,他为什么有这些超越常人的能力?心地清净。道理是说,我跟他们接触过,如果他们妄想杂念多了,分别执著多了,他能力就失掉了。所以他们一直需要保持心地清净,不受外面境界干扰,他这个能力才能够保持得住。一般大概都能保持到三十几岁就不行了,他受外面的干扰就很严重,能力逐渐逐渐失掉。这跟佛经上讲的原理完全相同,能所双融,异即非异,非异即异,它是一不是二。
  这个境界里头,「言思道断」,言是言语,言语能不能说?说不出,言语的能力有限,思惟的能力比言语就大得多,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入不二法门。只有言语放下,念头放下,就通了,这样才能够入佛境界;否则的话,是没有法子入佛境界,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一定要信,一定要学习。怎么个学习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先学一样,一样、一样的来。先学不执著,所以佛祖教导我们随缘而不攀缘。这句话我们听得耳熟,什么叫随缘?什么叫攀缘?坚持自己的意思就是攀缘,放下自己的坚持,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学这个教诲。不要认为这是大事、那是大事,没有多大事情。真正的大事是放下,放下你就成佛了,放下你的智慧德能全都恢复了,你就入境界,那就是你在因位了。这个因位最低的,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因位,他真的在修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