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差别也就大了,距离就大了。「苟不教,性乃迁」,教育就是从这个地方兴起,圣贤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保持你的本性,本性本善如何能保持,而不会变质。
  「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重要,把教学的原理原则说出来。无论学儒,无论学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会有成就。所以要懂得,读书千遍,读书万遍,读书十万遍,这大有道理。你一生念一样东西,你心是定的,你不会胡思乱想,定能开慧,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一悟一切悟,悟了之后什么样经论都通了。这跟世间学问不一样,世间念大学,你念这个学系念毕业,那个学系你是一窍不通。佛法不一样,佛法各个宗派,各个宗、各个派,宗派很多,只要你一门通了、悟了,全都悟了;不但佛法悟了,世间法也通了。奇怪!一通一切通,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华严经》上所说的。
  《华严经》是一乘法,「唯有一乘法」,一乘法在中国翻译经典里面只有三部,三部是一乘法,专门讲成佛的方法。《华严》、《法华》、《梵网经》,就这三部经,这是一乘法,在大乘之上,这个不能不知道。《华严》分量太大了,所以历代讲的人很少;《法华》讲的就比较多一点,因为《法华》分量少。我们这次是韩瑛馆长往生之前启请,要求我一定要把《华严》讲一遍,把录相留下来,留给后人做参考,我答应她了。
  《华严》跟《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完全贯通,所以古人讲《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很有道理。所以求生净土,你能够懂《华严》,你对於西方极乐世界完全了然通达,没有疑虑,你的信心坚定,愿心坚固,念佛决定得生。《华严经》可以听,不要在这上下功夫,应当在《无量寿经》上下功夫,在《阿弥陀经》上下功夫。《阿弥陀经》最好的注解是清凉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这两种注子注得太好了,注绝了。《疏钞》完全用《华严》的义趣注的,所以你读《疏钞》就等於读《华严经》,架式也跟《华严》一样,开头十门开启。所以《摄论》引的这些话我们要懂得,每个人阿赖耶识里面都有佛性种子,现在再用大乘经教来薰习,是你习性里面的种子和合性种。
  「一切圣人以此为因」,这个一切圣人包括声闻、缘觉、菩萨,真正修行人,希望永远脱离轮回,超越十法界,统统是以这个为因。所以世尊当年在世,为大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徒也来学,经论里面我们看到,《华严经》上也不例外,看到很多。婆罗门,婆罗门是宗教,跟释迦牟尼佛来学,释迦牟尼佛没有教他改变宗教。你是婆罗门的信徒,你学了佛还是婆罗门的信徒;你是瑜伽的信徒,学了佛,还是瑜伽信徒,不改变。学佛是什么?学佛是到这边来求戒定慧,来学智慧的。有了智慧,你回到你自己宗教,把你自己宗教的境界就提升了。所以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它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真的像孔子一样,只闻来学,欢迎你来学,释迦牟尼佛统统可以接纳,一定认真负责教导你。只要你肯听话,你肯依教奉行,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所以学佛同学对於佛陀要认识,要搞清楚,我们到这里来想学的是什么?想成就的是什么?这点很重要。
  「无性摄论云:此闻熏习,虽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性」,这句话很重要。我们现在用经教来薰习,这就是现前的闻薰习,确实是有漏的。为什么?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而是出世心种子性。我们要想走出世这条路(出世就是超越三界六道)它可以引导你,是条正路,不是邪路。这个好,在一切学习当中这是出世道,非常希有难得。
  第二『欲力』,欲是欲望,清凉大师注解说得很好,「有胜欲乐,希大菩提,及起行故」。经上讲的「欲力」,也就是我们讲的愿力,你们想对不对?愿力!有殊胜的欲望,有殊胜的爱好,这个乐是乐好。世间人都有欲望,每个人欲望不一样,最殊胜的、最爱好的是什么?希大菩提,你所希求的是大菩提,无上菩提。无上菩提谁证得?在我们这个世间,距离我们最近的是释迦牟尼,他证得了,他得到了。所以对於菩提,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大菩提就是大觉,这是用中文翻的话,大觉。大觉就是对於宇宙人生过去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想想看,谁不希望?哪个人不想求得?首先你要有这个认知,你要有认识,你要知道得很彻底,很清楚,我们这个愿望才能生得起来。
  虽然有因,如果没有这个希望,这个希望实在讲是缘,这个缘是所缘缘,前面的因是亲因缘。有亲因缘,如果没有所缘缘,对它没有爱好,没有希求,它也不能现行,也起不了作用,强烈的欲望。你看亲因缘每个人都具足,所缘缘自己要发心,你能把世间所有一切的欲望舍弃,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连王位都舍弃,荣华富贵都舍弃。就是这桩事情比做国王、比享受荣华富贵还要快乐,一般人没有这个智慧。有智慧,你才能真正选择快乐的道路,苦跟乐你才真正知道选择。
  这个世间里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里面是有乐,你仔细想想,哪一种乐没有副作用?你要得到这个乐,你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这些乐,佛说乐是坏苦,不是真乐;真乐是大菩提,决定没有坏苦。所以释迦牟尼佛选择这一条,这是真实智慧的选择。他真的能把大菩提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落实在教化众生。千年万世,多少人景仰他,多少人向他学习,大乐!没人能比。这个我们要认识清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七八卷)  2005/1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78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长行第四段,我们把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
  这十种力都是对於修行、开悟、证果所不能够缺少的。前面我们学习到方便,就是『方便力』,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方便者,谓造修力,依六方便,成悲智故」,造修,造是造作,修是修正。我们言语是口业的造作,动作是身体的造作,起心动念是意业的造作。你看对不修行的人常讲,「你造业」!这是真话,我们凡夫哪个不造业?业里面有恶业、有善业、有无记业,造善业,得三善道的福报;造恶业,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的苦,三恶道的苦;非善非恶叫无记业,无记业也有果报,愚痴。所以修就非常重要,怎样把这三类的造作修正过来。
  六道里面的造作都不得其正,所以统称之为轮回心、轮回业,这是我们六道凡夫。什么叫正?什么叫不正?正跟不正的标准是什么?这里头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那就是性德,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与这个相应,这是正;与这个相违背,就邪了,就不正。我们是凡夫,我们现在造修依什么?一定要依圣人的教诲。圣人,他们的三业造作都能够随顺性德。我们虽然没有见性,不知道什么叫真如自性,但是我们能够随顺佛菩萨、随顺圣贤人的所作所为,跟著他走,就不至於有错误。
  大圣是佛陀,佛的心是禅,禅是佛心;佛的言语是经教,经教是佛的言语;佛的行业是戒律。你看看这三样东西,经律论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就是修正我们三业行为的。戒律修正我们口业的行为、身业的行为;经论修正我们见解、思想错误的行为,我们有依据。经律论虽然多,我们这一生当中学不完,要怎样修?一部就可以了,经律论里头一部就行了。现在学术界一般有个观念,跟圣贤人不一样的。圣贤人自己修学、教人,他都遵循代代相传古圣先贤传下来的老规矩,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看看《三字经》,《三字经》里面开头教导我们,「教之道,贵以专」。教要专,不能杂,不能多;学也要专,也不可以杂,也不可以乱。
  我跟李老师学经教,那个时候我们同学二十多个人。我们那个班像私塾一样,不是一部经教大家一起学,不是的,各人学各人的。你喜欢学什么经都可以,你自己选,《大藏经》里面选。你选,老师给你鉴定,老师要看看你选的这部经,你的程度够不够,你的根性够不够。如果你的根性、程度不够,「不行,再去重新选一部」。实在选得不妥当,老师替你选一部,而且所选的都是小部经,因为你开始初学!
  我们那个班是讲经的班,学讲经。学讲经,这部经上台去讲,讲几次?老师规定,最少不能少过三次。像《八大人觉经》,讲三次圆满。实在讲,三次,一次是二个小时,二个小时里面有个翻译。一个人讲普通话,那时候在台湾,一个讲台语,所以两个人翻译。看起来好像是两个人翻译,实际上二个人共同学一部经。上台,普通话先讲一段,讲台语的也讲这一段,好像是翻译,其实他们两个人用的是同样的讲稿,所以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时。三次,三天,这部经就是三个小时。初学讲经这个方法很有效,让我们学习的人士气非常旺盛,学得很有兴趣。最长不能超过十次,就是十天,这老师规定的;最短的三天,最长的不可以超过十天,这是台中当年的经学班。
  选择的经论要很浅,自己真正有程度接受,能够理解,你才会讲得让别人也能理解,也能生欢喜心。当年我们经学班就跟私塾一样,二个同学学同样的一部经,就是一个讲普通话,一个讲台语。这个班开了两年,我们同学二十多个人,轮流讲,但是上课的时候所有同学统统都要到。上课的时候大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