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人天天来,一堂不缺;有些人偶尔来,一个星期来个一、两次;有些人甚至於一年看到一、两次,流动性很大。讲经这种场所是对大众的,不要求大众天天来,天天来听当然有好处。我们《华严经》是采取讲经的方式,就是对大众授课的方式,不是对学生。对学生的讲法,我们就不会讲得这么详细,为什么?他的课本是一贯的,真的所谓是点到为止,学生天天在学,他要一直学下去的。可是面对大众,流动性很大,我们就要有慈悲心。怎么个讲法?今天有一、两个人他一生当中可能只来听这一次、两次,他听了要不得受用的话,那我们就对不起他。
佛氏门中不舍一法,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个人一生当中有一次接触,这个缘都很殊胜,我们都要想到,都要顾及到。因此,我们字字句句这个经文讲得很广,讲得很深,你纵然来听一次,这一次你也能听到一个完整的利益,你没有白来。这就跟教室里头对学生授课的方式不一样,学生授课,今天不行,他明天还来,今年不行,还有明年,他有很长学习期间。面对广大群众,甚至於国外来的,真的,他只能够来两、三天,甚至於确实只能来一次,统统都要顾到。这个才叫普度众生,普遍的帮助有缘的众生,一次的接触都是有缘。
我们顾虑到了,他自己能不能得益就在他自己的诚敬,诚敬就是专注。具足我们刚才讲的信心,他有自信心,这非常重要。佛法讲信心,第一个是讲信自己,相信经本、佛菩萨的教诲,相信讲经的法师,一心专注,他能得利益。甚至於他听经得的利益超过了讲经的人。有没有?有,很多,古人所谓「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就这个道理。讲经虽然讲得没错,讲的人未必真修,这一品经里头统统都说到;但是听经的人他如果善根深厚,他一听就觉悟,他就能依教奉行,超过老师,这种情形在教学里面很多,不难见到。所以,谚语才讲「善教不如善学」,会教的人难得,会学的人更难得。中国古人常讲,「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老师」,哪一个教书先生是状元出身的,没有。多半是秀才,秀才教出来的学生考中状元,超过老师,这个在历史上太多了,真干。你看一个人中了秀才之后,一生做秀才,就不能够再上去,都有原因的,不是没有原因。
我们这一品经读完之后,真的得很大的启示。所以这些业障,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业障,这么许许多多业障,我们有没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都是尧舜教的,孔子常常提到,孟子也常常提到,圣人的话。我们遇到困难,遇到阻碍了,不可以责备别人,那你是错误,你不会有长进,不可以怨天尤人,要反省。过失肯定在自己,自己没有真正的德行,不能感化别人,没有真正的学问,不能解决问题。学问是真智慧,真智慧能解决问题;没有真实智慧,你怎么能解决问题?
我们生在这个乱世,无论是家庭,无论是社会,非常复杂。多少聪明人天天在想方设法来解决,能解决得了吗?愈解决麻烦愈多。现在社会上最严重问题是消弭冲突,冲突能消灭得了吗?不可能,正是老子所说的话,「和大怨,必有余怨」,这不是解决的办法。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怨仇要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结。化解从哪里化解起?反求诸己,真正能化解,从自己本身做起。我常常讲,我是把儒佛合起来说,我们真干,干得有效。哪个人没有怨家债主?这一生没有跟人家结冤仇,还有前生前世,生生世世,不可能的事情,怨亲债主每个人后头都一大堆,都没有法子计算的。怎么个化解法?
要从自己内心,把对人、对事、对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跟任何人不对立,跟任何人不起冲突。遇到即使极大的毁谤、侮辱、陷害也不放在心上,为什么?这叫化解。化解不是从外面,不是从对方,从自己内心化解,你的心就非常快乐,不亦悦乎!真的,这个化解久了,你自己所谓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真的就变了。那些怨亲债主看到你这个样子也欢喜:算了,原谅他!不要跟他计较了,他是个好人。这就是自己真诚到极处,感动别人,这个方法才真正能化解,化解冲突。对立、报复的念头没有断,永远不能化解,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好,这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勤首菩萨偈颂第七首:
【如人无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
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跟我们说,这是第五个比喻,「阙缘心广喻,喻愚人无净信手以持定弓,复无戒足以距惑地,以劣闻慧箭,欲遍射破业惑厚地,空欲难遂」。注解文字虽然不多,把这首偈的比喻都说出来了,我们学习清凉大师这一段的开示,经文的义趣尽在其中。这是比喻愚人(愚痴之人)没有净信,把净信比作手,你看把戒比喻作足,『如人无手足』。『欲以芒草箭』,芒草制的箭怎么能够射穿东西?这像小朋友的玩具一样,你用它来射地,想把地射穿,那不可能的事情,这是比喻『懈怠』。
第一个净信,真的是难。什么叫净信?如果对於你所修学的有丝毫疑惑,你的信心就不清净;清净信心非常希有,人有净信,哪有不成就的!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清净就是此地讲的净信,这个清净的信心没有,难!太难了。说到这个地方使我想到我在早年受戒的时候,我出家之后两年才受戒。我出家就教佛学院,也教了两年,也在各地方讲经,一出家就干这个事情。两年之后,这才有缘去受戒。受戒回来之后,当然第一个是看老师,感谢老师的教诲,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
我去看他,还没进门,他在大厅里面,我在门外,看到了。看到,他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很大的声音,讲了好几句。我听了都莫名其妙,我怎么不信佛?我要不信佛我怎么会学佛?我要不信佛怎么会出家?我要不信佛怎么会去受戒?所以他讲的话我有疑惑。我走进去,他叫我坐下,我坐下来,老师知道我有疑惑,不要等我开口,他老人家就说了:「信佛不容易!不要以为你现在已经受了戒回来,你就信了佛,有许多甚至於老和尚,到八、九十岁,临命终时还不信。」我是愈听愈迷惑,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意思。最后他说出信的标准,什么叫信?依教奉行才是信。这个我就体会到了,我们学的没做到,他这一提我就明白。
你说我们一般讲受三皈入佛门,我入佛门大概是一年多,我跟章嘉大师一年多才皈依。还是别人劝我的:你的福报太大了,你能够亲近大师,大师亲自教你,不容易,你还不皈依?我心里想,好,我皈依!这正式拜他老人家为老师,他给我一个皈依证,也给我取了法名,实际上这都是形式。是皈依了,皈依的意义不懂,什么时候我才把皈依的意思搞清楚?我讲《六祖坛经》的时候才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坛经》里面有传授三皈,六祖大师在开示里头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跟我们平常传授三皈不一样,我们平常传授都是念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六祖能大师不是这么说的,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再接著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六祖去我们一千三百多年,唐朝时候的人,他为什么不说皈依佛法僧,一定要说皈依觉正净?所以我们读书人从他的语气能体会到,唐朝那个时候,大概对於皈依的观念逐渐起了变化。那就是什么?有形式没有实质,又何况一千三百年之后的现在,统统是形式。形式得不到利益,缺缘,一定要晓得三皈真正的意义。我们今天受了三皈,形式上受了,实际上呢?实际上完全没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依然是迷而不觉,依然是邪而不正,依然是染而不净。诸位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别人是这样,自己也不例外,也是这样的,还是迷邪染。
三皈叫做「翻邪三皈」,也就是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觉正净是自性三宝,不是依外头。佛法不依靠别人,要靠自己,自性觉是真佛,自性正是真法,自性净是真僧,佛是教我们皈依自性三宝。我们有没有回头?皈就是回头的意思,回归,依是依靠,这个意思深。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依什么?我们依迷邪染。所以,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地藏经》上说的,说得一点都不错。迷邪染怎么会不造罪业?起心动念是造罪业,言语动作也是造罪业,出不了三界,出不了轮回。佛教导我们,这是正法,正法是教给我们要回归自性。佛门里面祖师大德常说,把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到,那个本来面目就是自性,就是觉正净,觉正净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么我们今天在六道里头搞轮回,面目全非,不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吗?
找回来从哪里下手?从信。相信自己自性具足觉正净,自性具足戒定慧,具足无量智慧、德能、相好,你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这正是儒家《三字经》上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今天为什么变得这么不善?迷而不觉是不善,邪而不正是不善,染而不净是不善。迷邪染是不善,什么是善?觉正净是善。儒没有佛讲得那么透彻,没有佛讲得那么详细,你说儒有没有讲到?讲到了,你细心去体会,正是圣人所见,大略相同。所以一切要反求诸己,这就对了,不可以怨天尤人。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讲六个信,这是入佛门的第一课,「信自己」,刚才说过了。「信他」,他是什么?他是老师。我跟这个老师学,我不信他,你还能有成就吗?我们的根本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称本师释迦牟尼佛,根本的老师。你相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