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未解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获至宝的比根把这张宝贝纸片“请”进了特别鉴定室,只借助普通放大镜,比根就识别出这是一份古埃及某个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还有收件日期。非常遗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发表在10月的考古权威月刊上,武断地认定其为埃及某个农民与“×先生”之间的普通合同。

    当荷兰历史学家彼得?万明尼看到这篇研究论文后,立即察觉到可疑之处:光从发表的图片来看,这份文件绝非私人间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当即向出版社要来了放大的文件照片,当他把这张照片输入电脑时,明尼在30秒钟内就断定这是埃及王宫的文件。

    古埃及历史学家立即将文件抬头的年份换算了出来――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这不正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吗?考古学家们失声惊叫了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发现还在后头。文件的内容显然是手写的,而且从笔力来看,似乎出于一名男性官员之手。文件的具体内容是,埃及国王答应给罗马帝国大将军卡尼迪斯以优惠的商品进出口关税,允许他每年免税向埃及出口1万袋小麦,进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个娟秀的单词,显然跟文件内容的字体完全不一样,而且明显是女性的笔迹。

    当那个单词在40倍的专业放大镜下纤毫毕现的时候,明尼失声惊叫了起来: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国王签署法令时的希腊语“同意”的意思吗?

    埃及国王、公元前33年、罗马帝国大将军,加上女性签字,方方面面显示:这不就是“埃及艳后”的亲笔签名吗?

    有关“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任何遗迹和新说法,总是能引起世人关注。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署的政令的消息传出后,世界考古学界为之振奋。对荷兰历史学家明尼的学术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深信,明尼发现的手稿绝对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署的,因为明尼的研究从来没有错过。大英博物馆希腊与罗马古董馆副馆长苏珊?沃尔克十分肯定地说:“这肯定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名,因为文件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时期,这是目前发现的‘埃及艳后’留下的唯一笔迹。”沃尔克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份手写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艳后”政治手腕的具体体现。

    根据古希腊著名的传记作家兼散文家普卢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中记录的史实,“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在恺撒死后,急欲求得安东尼的庇护,但却碰了一个软钉子。于是,克丽奥佩特拉马上把主攻方向转向安东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卡尼迪斯,以贿赂的手段最后买通了这位影响力非凡的罗马大将。卡尼迪斯后来说服了安东尼,让他同意庇护克丽奥佩特拉,而安东尼也从此陷入埃及艳后的温柔陷阱中不可自拔。”

    虽说普卢塔克把一切说得有声有色,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来没有发现可以证明这些史实的确凿证据。而这次发现的克丽奥佩特拉的亲笔签名文件,却是“埃及艳后”收买罗马帝国大将的铁证。

    不过,两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讨伐“埃及艳后”和安东尼的行列,这位罗马帝国陆上兵团的总司令与奥古斯都指挥的海上力量联手,打败了“埃及艳后”和她的情人安东尼。

    另一位埃及远古史学家阿兰鲍曼表示:“这份文献的发现,说明‘埃及艳后’决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的王位。她运用的技巧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

    实际上,在克丽奥佩特拉统治时代,古埃及仍保持着极度繁荣。2004年初当美国考古学家戈迪奥和他的埃及同事潜入亚历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条又一条的街区、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最后一个情人迈克?安东尼共筑的爱巢――亚历山大城。使这座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家古城获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险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考古探险队,他们的惊人发现,证明了古埃及历史上那段仍然繁荣的历史,然而,“埃及艳后”到底是位美丽与智慧兼具的女王,还是一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妖妇,人们期待着有更充分的证据呈现在世人眼前。

062 秦兵马俑的主人到底是谁() 
坐落在距西安30公里的临潼县城东的秦始皇陵,依山临水,场面开阔,气势宏伟。自1974年3月,在它的东侧发现了大型兵马俑从葬坑后,这儿游者如云,秦兵马俑以其布局严整、结构奇特的壮观,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旅游者的高度重视和兴趣。不过,秦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到底是谁呢?难道真的就是曾经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吗?

    从目前开放的一号俑坑来看,如同真人真马的陶人陶马依坑排列,面向东方,俨然形成一个长方形军阵。俑坑东端有210个手执弓弩的武士俑,三列横排。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戟、戈等各种长兵器,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还各有一排手执弓弩的武士俑,如同翼卫部队。排列有序的陶制兵马俑威武肃穆,气势十分雄壮。观者无不为数千年前的这支装备齐全、威风凛凛的队伍而动容,国内外学者甚至将这一奇观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由于兵马俑发掘于秦始皇陵东侧,一般学者均认为,这是秦始皇的从葬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样一个气壮山河的阵容,无疑是当年一统宇内的秦始皇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

    但是,近年来,学术界也有人对此提出了疑义。1984年第4期《大自然探索》杂志上发表陈景元的署名文章,对秦兵马俑的主属问题,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文章列举和分析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疑问和矛盾现象,断然否定秦始皇是兵马俑主人这一当今流行的说法。

    陈景元认为俑坑中所有的武士,精梳各种发髻,有的还头戴软帽,而攻坚作战中防卫所需的头盔,却无一个准备,大量武士身着软袍,却无护身铠甲,不像是一支精锐的作战部队,说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令人费解。其次,在兵马俑中战车兵作为这支部队的主力,这又似乎与秦代作战方式不同。在《文献通考》、《寂园杂记》、《淮南子》、《史记》等史籍中,未见秦代有车战记载,只有大量使用步兵和骑兵的记载。再次,在二号坑中发现武士俑手持铜剑,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曾下令收缴全国铜制兵器,运入咸阳,悉数销毁,铸成12个重各24万斤的大铜人,此后,铜制兵器已经匿迹,谁继续收藏,便是罪不容诛的犯上行为,为秦始皇陪葬之物中竟然有铜制兵器,这又是令人费解之事。另外,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下诏“改正朔、易服色”,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的制度,而俑坑里的武士俑或穿大红大绿战袍,或着蓝、白、紫等杂色长裤,如此违抗秦始皇所定之制,岂不又是令人费解之事?

    据作者考证铜钺年代的顺序,追溯武士俑头冠和发髻的本源,并判读从武士俑身上发现的铭文,以及对旧楚军队和兵马俑坑西侧凸字型小墓分析,他认为这个大型兵马俑坑的主人应该是秦昭王的生母秦宣太后。这推测把秦兵马俑坑的营建年代向前推了半个世纪。

    他的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绝大多数学者从坑内文字资料、坑内遗物、遗迹、秦陵的整个布局、俑坑中威武雄壮的阵列分析,仍然认为秦始皇是秦俑的主人。秦鸣在《文博》杂志1985年第1期以《秦俑坑是始皇陵的陪葬坑》为题,阐述了这个观点,他特别指出俑坑西北角一座级别较低的墓葬至今尚难断定其主人是男是女,根本与宣太后无关,但可以肯定俑坑的主人不是宣太后,而是秦始皇。

    秦汉史专家林剑鸣则对俑坑的性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在同一期《文博》杂志以《秦俑之谜》为题,撰文认为,近年秦俑坑虽然出土文物甚富,但至今尚未发现有能够证明秦俑坑为秦始皇陵园一部分的文字资料。秦国时仍有以活人殉葬的旧习,制造如此大型俑坑似无必要。此外,在坑内第一次出土的几千件兵器中铁器极为罕见,这与当时已很发达的冶铁水平很不相称,因而秦俑坑不是秦始皇陵园建筑中的一部分,而是属于纪念性质的建筑物。

    1985年第2期《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刘修明的文章提出,在兵马俑坑中出土的许多带铭文的兵器出土时土层未乱,而这些兵器中却有着属于秦始皇时代的三年、四年、五年、七年的“相邦吕不韦戈”,还有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十九年的“寺工”――长铍,比宣太后晚50年的兵器是不可能跑到宣太后的陪葬坑的。因而他确认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那么宣太后的葬地在何处呢?据《史记》记载“宣太后死,葬芷阳骊山”。芷阳在骊山南麓临潼韩山谷洪庆一带,这同在骊山北麓的始皇陵及其陪葬坑,相距甚远。陈景元所指兵马俑坑西侧凸字型小墓,决非宣太后墓,很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一座从葬墓,或是兵马俑坑的一个组成部分。

063 特洛伊战争的真假() 
在《荷马史诗》的滋养下,当代艺术家通过电影再现的火爆的特洛伊战争,令考古学家倍感压力,因为那次木马屠城的惨烈尚未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

    特洛伊战争到底有无其事?多少年来人们争论不息。在过去的16年中,来自近20个国家的35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了一项对特洛伊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这一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其文明活动从公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