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未解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博物学家普利尼是最早对美人鱼作出详细记录的人,他在公元1世纪所著的不朽名著《自然史》中写道:“人们称作‘海中仙女’的美人鱼,决非寓言故事,她们同画家笔下的美人鱼完全相符,只是皮肤格外粗糙,全身上下长满了鳞片,连那极像妇人的上半身也不例外。”1492年,哥伦布航海归来,也提到美人鱼。他描述了他的一个海员的故事:他看到了3个美人鱼高高地挺立在海面上。不过,她们不像画中那么漂亮,她们的脸有某些同人相似的地方。

    诸如“人鱼”这类海底奇异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了实物作证,那么它也就由人们所谓的“荒诞”、“迷信”、“神话”的东西转变为当前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课题了。

100 黄莺的本领() 
黄莺又称黄鹂,是一种名气很大的可以观赏的鸟,它的鸣声婉转,素有“歌唱家”之誉。它在夏季分布于北半球的法国、中国和日本等地,冬季则迁往靠近赤道的埃及、苏丹、马来西亚、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那么,黄莺除了歌唱得好,还有什么特有的本领呢?

    欧洲的动物学家为了弄清黄莺究竟是在何处越冬这个问题,曾经使用环标放飞的方法,终于发现它们是在苏丹尼罗河的发源地一带栖息越冬的。当春暖花开时,黄莺又向北返回了,它们的飞行路线是先顺着尼罗河,在亚历山大向左转弯,沿非洲海岸线向西飞行,在临近突尼斯时改变航向往西北飞行,最后沿意大利海岸线飞回法国。

    对黄莺的这条飞行路线,科学家有些迷惑不解。因为,大多数去苏丹越冬的鸟类都是走的另一条飞行路线:沿着小亚细亚海岸线飞行,飞越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横穿巴尔干半岛返回法国。不过,既然黄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想必它们自有道理。也许,它们在那条线路上发现了更多的食物,或是由于它们的祖先世代沿着那条路线迁徙已经习惯而沿袭至今。

    科学家还发现,黄莺在迁徙的路上,总是白天停落枝头,喈喈鸣啭,夜晚就找不到它们。因而又得出这样的结论:黄莺迁徙时是白天歇息,夜晚飞行赶路。那么,在夜晚,它们是靠什么去识别路途的呢?

    现在人们早已知道,那些在白天飞行迁徙的鸟类一般都是根据太阳的方位确定其飞行方向的。黄莺到底是如何确定方位的?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谜。人类需要测定所在地的经纬度时,即便是那些经常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至少也需要20分钟。然而,候鸟却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结束这项工作。那么黄莺呢?既然它们是在夜间飞行,天空自然没有用来确定方位的太阳。对于它们是如何确定方位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德国有一位动物学家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模拟黄莺迁徙时周围的环境,以观察它们的反应。他分析说:黄莺在夜晚看见了什么?显而易见,是星空。他凭借收集起来的环标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当天空阴云密布、星月不见时,黄莺便中止飞行,落地歇息。这位动物学家据此推断说,黄莺是靠夜空中的星辰方位以导航定向的。

    这位动物学家的推论出人意料,但又不是不可能的。不过,假如它们总是靠那几个星斗为自己的旅行导航定位的话,那么同一天在尼罗河发源地和在突尼斯所看到的星星绝不会在天上的同一个位置上。这又怎么理解呢?再说,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在晚上10时和凌晨3时所看到的星斗也不会在同一个位置上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黄莺就不可以像三千年前的牧人那样,成为杰出的天象观察员呢?

    这位联邦德国的动物学家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后来,他决定用实验来说明问题。

    他花费巨资请人为他制作了一个和陈列在博物馆里观象仪相仿的大型天象仪,它漆黑的穹顶上装有象征星斗的小电灯泡。北极星、半人马星座的织女星以及横贯广袤夜空的银河等,和真的天空毫无二致。天象仪缓缓地自转,恰如在繁星点缀的夜空中转动,人们只须操纵曲柄,便可以得到4月15日凌晨3时的亚历山大上空的夜景和5月17日晚11时突尼斯的夜空。

    天象仪造好后,动物学家的实验开始了。他在里面放置了一个特大的鸟笼,笼内放了几十只黄莺。现在,天象仪里的灯熄了,几十只黄莺在鸟笼里自由飞翔,笼里栽了假树,它们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总之,让它们置身于和平时一样的环境。然后动物学家开动天象仪内机械装置,使穹顶日月星辰的方位正好和黄莺每年从苏丹返回时天上的星辰方位相吻合,也就是说,那个时辰,它们将顺着尼罗河一直向北飞行。这时,他打开了灯,原来一直到处闲逛的所有黄莺突然静止不动了。片刻之后,它们都开始采取头朝北、尾向南的同样姿势。而这种姿势,与它们从尼罗河发源地出发,飞向亚历山大时的姿势完全一样。动物学家关上了灯,他把天象仪上的“日月星辰”方位矫正到和黄莺飞临亚历山大,左转弯向西北方向飞行时天上的星斗位置一样后,他又打开了灯。黄莺立刻又开始重新定向,只见它们头朝西,尾向东,这正好是它们飞临亚历山大,准备沿非洲海岸线向突尼斯飞行时采取的姿势。

    动物学家为他的推论被他的试验完全证实而惊诧不已。他接着又进行试验,熄灭灯,操纵曲柄,使“天空”和黄莺从突尼斯向意大利方向迁徙时所看到的夜空一致。他打开灯后发现,黄莺果然像预料的那样,又调整了航向,头朝西北,尾向东南,仿佛它们所看到的是真正的夜空。

    虽然实验已经证实了动物学家的推论是正确的,但为了稳妥起见而不至于弄错,他又反复多次地进行了这一实验,结果完全一样。与此同时,其他动物学家也进行了相同的试验,并且增加了些更为复杂的内容,试图让黄莺掉头转向,使它们感觉到是在西伯利亚的某个地方,然而,每一次黄莺都准确无误地调整了它们的航向。

    于是,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鸟类歌唱家”黄莺迁徙保留在夜间飞行,它们定向导航所依据的是天上的星辰方位。可以肯定,黄莺所依据的并不是所有的星辰。因为那位联邦德国的动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他陆续熄灭象征星斗的小电灯,结果证明,黄莺能依据三颗星星的方位确定它们全程的航向:向北――向西――向西北。

    这似乎并不复杂。可是,黄莺是如何学会这些天文知识的?这个现象难道不神秘吗?
://164156 。
手机阅读请点击://16415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