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春秋战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常之前那些赞美他的话,公子骜之前听了都有些脸红,什么富有贤名,精通周礼的。他公子骜虽然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但却依旧没有一点成熟稳重,在临淄城中,谁不知道他公子骜是齐国天字第一号的浪荡公子啊武艺过人的什么的,公子骜肯定不沾边,不过如果论起到女闾(女支。院),公子骜却是熟悉各类花样。

    田常却没有等公子骜反应过来,甚至于公子骜答应还不答应,他大手一挥,道:“来人,给国君更衣”

    在外面立刻进来四名士兵,其中两人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各自放着衣物、头冠。公子骜还能够说什么?又或者说他还能够反对吗?

    半个时辰后,田常召集所有大夫到宗庙。和田常一同在宗庙内的公子骜虽然还没有被推举为国君,但他已经身穿国君才能够穿的衣服,戴着国君才有资格戴的头冠。

    按道理来到说,公子骜这样做是不符合规矩的,不过此刻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这话。主要是齐国这些年来实在太乱了,朝堂上的大夫清洗了一批又一批。从八年前到今日,短短的八年时间,已经让齐国遭受了三次内乱。

    第一次是八年前,齐景公去了见阎罗王,但他制定的继承人,公子姜茶和两个托孤大臣却被田乞用计激起和其他大夫之间的矛盾,最后齐国爆发政变。结果自然就是田乞胜利了,还将齐悼公推上了国君之位。

    再过四年时间,田乞那个虽然死了,但依旧留下一条毒计,诱惑鲍牧杀了齐悼公。田常趁机上位,并且杀了鲍牧,鲍氏从此没落。再到现在田常杀了齐简公,才不过是八年的时间,如果计算上齐景公,齐国已经死了四个国君。如果从弑君的角度看,齐国更是平均两年多的时间就有一个国君被弑。

    如此频繁的清洗和政变,正直的大夫不是被杀了,就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了自己的性情。这也让公子骜的登基仪式非常的单调,那些大夫看着公子骜的眼神都透着冷漠,与其说他们来参加公子骜的登基仪式,还不如说他们是在冷眼旁观。但无论怎么说,公子骜也成为了齐国第三十位国君,史称齐平公。

    在公子骜成为国君后,田常更是没有给齐平公面子的意思,第二天就自立为太宰,齐平公也唯有捏鼻子认了,事后给田常追加册封。而空出来的左右相国这两个位置也在田常的暗示下,没有人来担任,而左右相国的权力自然也到了田常手中。

    但田常到了这样的情况,他还不满足。没有过几天,田常就和齐平公说了这么一番话,“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就请由主上来到施行;刑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这个就由臣来执行吧”

    田常这话说的好听,但他却要掌握了兵权还有处罚大权。齐平公也是一个无能的人,一点也不敢违背田常的意思,捏住鼻子认了这事情。

    但田常也并非没有顾忌的,当然了田常的顾忌可不是来自国内,阚氏被他以谋反作乱,杀得一干二净,就算有残留的,都是一些血缘关系偏远,加上实力弱小的远房。而当初和田氏并驾齐驱的几个大家族,也被田乞打压得差不多。

    这次田常也趁机找他们算账,有人奇怪了,怎么有机会让田常‘趁’啊?这个机会自然是阚氏作乱了,没有错,作乱的是阚氏。但古代讲究株连,而阚氏是一个大家族,而阚止更是当了四年右相国。国、高、晏这几个大家族,难道不和阚止接触吗?这自然不可能了,于是这些平时来往比较亲密的家伙倒霉了,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这让国、高、晏几个原本就没有恢复多少元气的家族变得更加衰落,特别是晏氏,说起来他们也不知道是该说幸运,还是该说倒霉。晏氏的领地位于齐国的内陆,也就是在胶莱河一带,并不靠近任何诸侯国。

    这也让晏氏对于齐国对外扩张并不如何在意,虽然每次开战,都会派兵参战。但那都是意思意思罢了,要么派出去的士兵不多,要么派多了就是老弱病残。按道理来到说,田乞当初定下,让各大家族出兵对外扩张,消耗他们的兵力,对于晏氏而言并没有什么作用。晏氏应该是最平安的家族之一。

    可惜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老子田乞还是儿子田常都非常重视晏氏,除不了晏氏的兵。他们就除晏氏在朝堂上的官,这次也如此,田常为了打击晏氏,更是向高、国两氏进行了一些妥协。用放过一些属于他们派系的大夫,来到获得国、高两氏的支持。

    结果自然就不用说了,晏氏损失最惨重,更是被田常借机削去八百封邑。当初晏氏几乎要起兵和田常死磕了,不过也不知道晏氏的家主太过懦弱,还是太能够忍,这事情最终不了了之,对于田常削其八百户封邑的命令,也咬牙忍了下来。

    由此可见,田常在齐国已经进化成为螃蟹——横着走。

    而田常忌惮的是其他诸侯国插手,特别是鲁国、卫国这几个国家,都是齐国的世仇,齐国可没有少在他们身上占领土地。。。。

    更多到,地址

    

第371章 让人哭笑不得的孔夫子() 
第371章让人哭笑不得的孔夫子

    田常也够果断,齐平公才即位第六天,他就派出太史子余,哦不,现在应该是叫上大夫子余出使鲁国,他的弟弟田子文出使卫国,两人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将齐国从卫国、鲁国那里占领的土地归还两国。

    不过其中田子文的任务却是最重要的,因为田子文出使卫国仅仅是一个明面上的任务。他否则以田子文的身份,也不会出使无论国力还是地位都比鲁国低的卫国,田子文之所以出使卫国,可以说是顺带的,他真正的目的是以出使卫国为遮掩。在解决了卫国的问题后,就秘密进入晋国,和晋国四卿秘密签订攻守互援约定。

    虽然打点好四周有能力威胁齐国的诸侯国,但田常还不能够放心,他跑到了琅邪,派人邀请杨子璐来琅邪会盟。

    虽然目前从国土大小、士兵数量、人才等多的方面而言,无疑晋国是最强大的。但国土大小,实际汉沽才是最大的,东楚名义上是一个诸侯国,而在实际上,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那只是欺骗下面的国人罢了,东楚的国土和汉国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至于兵力、人才这些是,汉国到底是年前,所以底蕴没有经过雄厚的缘故。但严格的来说,如果晋国向汉国开战,无疑是晋国会战败,皆因晋国四卿互相拉后腿。而杨子璐一个人就顶上十万大军了。

    所以真的开战,晋国的战斗力就仿佛张开的手掌,而汉国的手虽然比晋国瘦小一点,但他会握起来,可以将晋国一根根手指砸断,砸疼。而且汉国比起晋国更加靠近齐国,对齐国开战的可能性最大。

    同时晋国还有四卿互相牵制,但汉国则不然。在汉国,杨子璐一声令下,楚国都敢打了,更别提经过多次内乱的齐国了。而且杨子璐这个人喜欢开战,简直就是一个战争狂。看看汉国才建立多少年,汉国的国土已经扩大到什么程度了。

    哪怕之前田常和杨子璐有过盟约,但那东西别说见不得光,就算见得光,杨子璐真的撕毁了,他田常还能够怎么样杨子璐啊?所以这个时候田常还真的怕汉国拿他开刀

    …………

    “田常想在琅邪见我?”杨子璐敲了敲身前木桌的桌面,慢腾腾的说道。

    “是的君上本来太宰(田常)想亲自来广陵城见君上的,但齐国刚刚爆发内乱,太宰不得不留在国内,唯有麻烦君上”从齐国赶来的使者毕恭毕敬的说道。说话的时候为了表示出自己的恭敬,更是低着头,看着地板说话。

    杨子璐沉吟着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似乎在思考其中的利弊。杨子璐还没有想好如何答复,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一声老迈的咆哮声。杨子璐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对莽高打了个眼色。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作为杨子璐身边亲信的莽高怎么可能不明白杨子璐的意思呢?

    莽高朝杨子璐微微欠身,便转身打开宫殿的木门,快步走出去。

    没有了木门的遮掩,外面的声音更加清晰的传进来,仔细倾听了半响,不等莽高禀报,杨子璐就知道是谁了。杨子璐禁不住流露出一抹苦笑,同时也知道莽高处理不了这事情,事后肯定又是过来找自己解决问题的,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去。

    杨子璐朝田常派来的使者说道:“抱歉了,看来有些急事让寡人不得不去处理。来人带使者下去休息一切待遇从优”

    “诺”四名羽林军士兵应了一声,从外面走进来,朝使者微微欠了欠身,打了个手势,道:“请大夫跟我们来”

    “既然如此,外臣告退了”使者听杨子璐如此说,虽然有些不太愿意,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告退。

    杨子璐挥了挥手,径直走出宫殿。

    使者也跟在其后,不过四名羽林军士兵很忠诚的护卫在他四周,宽大的战袍盖住他大部分的身形,这让人看不清楚他。但这并不妨碍使者从狭窄的角度从,打量外面发生的情况。只见一名身穿灰白色宽大长袍的高大老者在咆哮,胡须都仿佛针一般竖起,几名羽林军士兵一脸无奈的拦住他。

    使者仔细倾听了一番,禁不住有些失望,那老者说的话是汉语(普通话),不过老者并不熟悉汉语(普通话),这和汉国崛起得太快了,所以使者他和杨子璐交流是用越语。

    大概是一名老将吧使者如此想道,他并不知道这事情和他有很大的关系。

    使者猜错了,这不是什么老将,他可是一个大儒,来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孔夫子他来找杨子璐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主上,田常不忠不义,你为何还要接见他的使者臣请求主上立刻发兵齐国,匡扶世间的正义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孔子看到杨子璐,稍微收敛一点,不过语气依旧是那么激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