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春秋战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情就交给杨土狗你了!”杨子璐侧头看向站在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土狗,说道:“现在虽然没有下雪,但你带骑兵和交货的兵车绕路封锁大山的道路。”

    “诺!请主放心,末将一定不放过一人入山!”杨土狗大咧咧的说道。倒不是杨土狗骄傲自大,而是他有这个信心。包括今天战场的缴获,现在汉军已经拥有一百乘兵车。而别看凭借一百乘兵车一百骑守住道路很困难。

    在山里面开辟道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大山中的道路并不多,反而小径不少。但这些小径就算是常年居住在山里面的百越人恐怕也说不清这路通到那里去的,走着走着甚至可以在大山里面迷路,魂消密林也不是什么怪事。

    再加那些权贵逃跑肯定拖家带口,加财物。走小径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起来这次战斗的任务最简单的反而是杨土狗,而且捉到的人基本都是大鱼,功劳不少。其他人看向杨土狗的眼神基本不是妒忌就是羡慕。

    杨子璐接下来分派任务,杨子璐让于庙率领本部兵马收拾战场和收拾已经被杨子璐打残的瓯江沿岸的部落。黑熊和韩甲丁率领兵马分左右两路出发,横扫三夷族。杨子璐则是率领杨土狗那一旅联通战象走中路。

    事实和杨子璐预计的差不多,三夷族完全想不到战争会大败,汉军一路都是遇到急急忙忙秋收完赶往瓯江支援的三夷族援军。这些援军有多有少,少的只是二三百人,只是先头部队,后续的兵马还在部落中整理秋收。多的也不过是七八百人,而且一路都在赶路,颇为疲惫。汉军很轻易就击溃他们,汉军也不追击,只是一路直奔沿途部落所在的城寨。

    在控制了他们的家属后,溃兵也不得不归附汉军。对于这些俘虏,无论是击败的还是投降的,都按照杨子璐之前制定的办法按照十丁抽其五的比率强征士兵。再以这些士兵打头阵,保持汉军主力不受到太大损失。

    如此不过短短五天的时间,汉军就已经将瓯江以南的部落都扫荡了,三夷族的权贵酋长们一个也没有跑得丢,都被杨土狗或俘虏或斩杀。经历了这一场大战后,杨子璐趁着现在旧秩序被破坏,趁势建立信的秩序。将瓯江南岸的十三个部落捏合为一个县,建安县,下辖七个村镇。

    为了安抚人心,杨子璐还按照丁口户数分配田地,每丁分田五十亩,妇女都可以得到三十亩。如果成家多分得十亩。家中已经有孩子,每多一个孩子多分得十亩。

    杨子璐还规定,以后成丁者除却能够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外,都可以分得四十亩地,女子可以分得三十亩。如果成家,官府一次性的赏赐十亩地,生儿育女每得一人都奖励五亩地。以鼓励人口增长。

    杨子璐这个命令下去,立刻拉拢住三夷族百姓的心了。三夷族虽然名蛮夷,但其实他的文明程度并很差。在生活方式已经是完全农耕式生活,而非好像山越人那样渔猎为生,最多也就是耕作那么一点田地,偶然尝尝五谷的味道。

    三夷族对于田地的渴求并不比中原的农民差到那里去,同时杨子璐将三夷族的几乎所有的权贵迁移到句邑,让他们自成一村。也防止了这些权贵在失去权力后,心生不满,等汉军主力离开后企图煽动族人造反的可能性。至于日后他们熟悉了道路,想回到三夷族内煽动族人造反,杨子璐自信,到了那个时候三夷族的族人心中对自己的认同感已经完全超过了旧时的酋长、贵族们。

    杨子璐任命于庙来管理建安县,并调了阚平田来在瓯江北岸筑城,命名为瓯邑,并以此城为中心,设瓯邑县。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杨子璐带兵回到东安城后,解散了在原三夷族部落中征召的士兵和附属部落的士兵、山越人中的志愿兵后。却并没有返回九夔城,而是六在东安城。

    

第204章 迁都() 
杨子璐之所以留在东安城那是因为杨子璐深感九夔城地方狭窄,交通不便利,严重的限制了九夔部的发展。在现代,也许首都不需要是经济最发达的,比如中国,最为发达的是珠三角、上海,美国则是纽约、费城一带,首都华盛顿还没有纽约一半的发达。但在古代这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交通不发达,导致再完善的制度也因为通讯的问题而存在巨大的缺陷。

    所以也导致君主不得不采取一定程度的强干弱枝的政策,比如汉朝,经常强行迁移家财达到一定程度的富户充实关中。比如汉朝,就有历史记载‘关中之富,据天下三之二财。’意思是关中的财富占据当时汉朝三分之二,这也许有所夸张,但也说明了关中的富有。一旦发生叛乱,占据大量财富的中央更是比较容易平定叛乱。

    之前杨子璐是没有条件,句邑虽然不错,但比之九夔城也好不到多少,加上为了表示自己对越国的强硬态度。但现在有条件,杨子璐想定都东安城,当然并不排除杨子璐喜欢上了东安城这座被命名为花台的高台行宫。

    不过杨子璐这个决定一开口,却是立刻遭到了九夔部出身的贵族一致反对。这个时代只要不是游牧民族的人,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还是很重的。

    杨子璐自然不会屈服了,哪怕黑熊冲入花台中冲杨子璐咆哮忘恩负义,忘记了九夔部对杨子璐的帮助。

    杨子璐也强硬的一力支持迁都,甚至为了警告反对派中的主力九夔部出身的官员,杨子璐以句无城乃边关重地,得有心腹重臣亲自坐镇的名义将黑熊调到句无城。将句无城原来的守将绫聘调到中央,担任司廪大夫。廪即位仓库的意思,司廪大夫相当于户部尚书,掌管公室的钱粮,官职虽然不高,但权力却一点也不低。

    绫聘自然知道杨子璐调他来的意义了,第一次上朝就旗帜鲜明的支持迁都,不过绫聘的肚子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墨水的,不是傻乎乎的只是表示支持,还举了三个迁都的好处,以此来到企图驳倒反对票。

    至于原本的司廪大夫,九夔部出身的董匡公则是被杨子璐收缩出贪污的罪行,其实这罪行并不大。不过他不应该反对杨子璐迁都,于是杨子璐将他贬为为下大夫,赶到还在修建县城的瓯邑县担任县大夫。朝中九夔部出身的两大主力一贬一调,其实说黑熊是调已经是给面子黑熊,黑熊其实是明升暗降。

    这次杨子璐出手之迅捷和果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他在对待黑熊的态度上,对于黑熊杨子璐一向都是非常忍让,想不到这次的态度是如此的果断,哪怕是阚平田也料想不到。为此杨子璐更是在这一段和反对派抗争的时间中连小狐也不见,直到生米煮成熟饭这才去见小狐。

    为了填补黑熊的空缺,杨子璐还调了御瞭和夏虎吼回到中央,将他们的副手提拔上来。同时改邑宰为县大夫,秩比下大夫。

    如此一来反对派也不再敢反对迁都的事情,哪怕是反对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旗帜鲜明的反对,而是隐晦的提出自己反对的意见。

    杨子璐整顿好内部事情后,这已经是第二天春天了。

    ……越王宫……

    现在虽然已经是春天,但勾践的心情却还处于寒冬季节,哪怕现在已经变得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此刻脸上也涌现出几分颜色不住的怒意。

    目光看到放下竹简的范蠡,勾践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大夫这么看待这事情?”

    “不好办!”范蠡皱皱眉头,沉声说道。

    “有对付汉蛮子的计策?”勾践倒是听出了范蠡言外之意。

    范蠡点点头,沉声道:“计策是有的,但恐怕时间比较长。”

    现在勾践对于杨子璐可谓是恨之入骨,甚至目前而言,比起夫差更让人痛恨。如果不是杨子璐勾践现在也不会失去了句无城。就连越国最大的附属国居然敢反抗越国,对于越国的命令已经是爱理不理,其他的附属国也是差不多。进贡的贡品不是少给就是找理由搪塞越国,拖延进贡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越国去年,整整一年的粮价都居高不下。去年秋收更是歉收,幸好文种聪明,找了两个美女送给太宰伯嚭,再向夫差进贡一批金帛。夫差大为高兴,越国使者趁机向吴国要求借粮,加上伯嚭在一边说好话。夫差这才答应借粮,让越国借得粮食三万石,这才度过眼前的难关,将粮价压到十五钱一石。虽然比起原来的九钱一石要高出三分之二,但说好说歹也将粮价压了下来。

    经过如此一番折腾越国本来就不如何厚实的国力更加脆弱,国人对于勾践的所作所为更是深感怨恨。特别是勾践前些年大败于吴国,让越国国人生活在吴军的刀剑下。现在可谓是恨上加恨。这些苦恼自然是让勾践转移为仇恨,再转加在杨子璐身上。

    范蠡迟疑了半响开口说道:“杨子璐少年得志,定然很容易骄傲。臣问杨子璐征服三夷族后,驻留在三夷族前国家修建的一座豪华高台上,乃至决定迁都至东安城。臣觉得这有夸张之处,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主上可以用对付夫差的计策对付杨子璐,赠送杨子璐一批大木让杨子璐修建宫殿。消耗汉蛮子的国力!特别是三夷族新附,杨子璐如此做定然会让其国内部分,国人怨声载道。”

    勾践闻言,喜形于色道:“此计甚妙!杨子璐少年得志,如何会不喜好修建宫殿!好好享受一番!”说到这里,勾践叹息了一声,道:“可惜此计用时甚长,否则更妙!”

    

第205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范蠡闻言,劝解道:“主,这天下哪有所有事情都那么完美的呢?请主多一点耐心!”

    勾践闻言,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收起脸的遗憾之色,点点头,脸色平静道:“范大夫所言甚是,倒是寡人失了本心!”

    “主明白就好了!现在汉蛮子不过是癣疥之疾,只要主摆正心态,徐徐巩固我越国的国力,何愁汉蛮子不灭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