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夫子见老师坚决,也就没再让下人收拾了。他心里也想让自己的妻儿尝尝这“贡品”,连忙扯了扯衣摆,送老师出门了。
阿蛮在家里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爷爷回来。
“阿蛮,快来看看爷爷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
就在阿蛮以为自己快要在大厅里生根发芽了,她才听见自家爷爷的声音。
“爷爷!”小姑娘提起裙摆就往声音的方向跑去,见到爷爷回来了,脸上绽放出一个甜到腻的笑容:“是什么好吃的呀?阿蛮也有好吃的要给爷爷吃。”
“哦?小阿蛮竟然留了好吃的给我?”季老爷子有些惊讶,他想不到这镇上有什么可以让她特意留下来给自己吃的。
“之前在县里的时候不是都没找到什么特别的吗?怎么现在在镇上就找到了?”
“还好我们搬到了镇上!”阿蛮早就被许姜淘信里描述的镇上的光景吸引住了,早几天搬来这的时候还特意去了福迎门,点了干花茶喝。
“还好我们阿蛮聪明,说要搬来镇上。”季老爷子笑眯眯的,附和了一句:“不然爷爷怎么能给我家小阿蛮带好吃的呢?”
“爷爷!”被夸聪明的小姑娘有些害羞,扭捏了一下,就拉着爷爷的手,进了大厅:“爷爷你给我带的好吃的肯定没有我给你准备的这个好!”
季老爷子却不这么觉得,他跟着阿蛮进了大厅,示意随从将那块瓜拿了出来,递给了阿蛮。
阿蛮接过之后咬了一口,觉得甜甜的,就是吃起来有些干,放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味道真的很不错,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这个真好吃,爷爷你在哪买的?”
“是学生孝敬的,这个还是要新鲜的才好吃,刚刚拿出来才发现都快要干了。”
“那就来吃阿蛮的吧。”听见是别人孝敬的,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不会再吃到了,阿蛮有点遗憾,很快将这事抛在了脑后,寻找起了桃桃送的瓜。
“爷爷你看,这个我还从没见过呢。”
季老爷子定睛一看,这不就是番果吗?想到程夫子提过是两个小子的孝敬,心中不悦,压着火气问:“你认识许添和姜途?这瓜是他们送你的?”
自家宝贝孙女怎么就被两个不知道哪来的臭小子勾搭上了?心里对两个人的印象分直线下降,因着一时气在头上,也没想到自己孙女根本没时间也没机会去见外男,每次出门时都是有人跟着的。
阿蛮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瓜上,没看见自家爷爷黑了的脸,随口应着:“什么许添和姜途?这瓜是桃桃送我的呀。”
听到这季老爷子才松了口气,他知道阿蛮之前在县城的时候交了个好朋友叫桃桃,两人来来去去都写好几十封信了。
转念一想,怎么这边好几家种出番果了吗?复又开口问:“那桃桃家里有人叫许添和姜途的吗?年纪大概比你大两三岁的?考上了童生的?”
“没有吧?”阿蛮想了想,“桃桃只有一对双胞胎哥哥,的确考上了,但应该都姓许的。别管这些啦,爷爷,我们快来切西瓜吧。”
听到双胞胎、西瓜这样的说法,季老爷子心中了然,这铁定是一家人了。他让下人去将瓜切开,想了想,又问阿蛮:“那就应该是一家人了,你想不想去桃桃家玩?”
“能去桃桃家玩吗!”阿蛮听见这话,开心得连瓜都不管了,“爷爷你答应了?”
“不过我也要跟着一起去。等到休憩日的时候,和你程叔叔一起去,主要是看看那两个小子。”
还有瓜地,季老爷子在心里默默补充。
“太棒啦,我要给桃桃写信说这件事!”阿蛮才不管爷爷去看谁呢,总之终于可以出去玩,而且还是去认识的朋友家里这件事,实在是太令人高兴啦。
“瓜不吃了?”看着孙女蹦跳着离开了,只留下一个切开的瓜,季老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示意侍女帮忙端着盘子跟上,背着手慢悠悠地往正在书房写信的孙女那走去。
到访()
许姜淘收到阿蛮的信已经是三天后了; 那时离许添和姜途休憩的日子也不远了。
“爹; 阿蛮要来我家玩。好像哥哥的夫子也要来。”
许姜淘放下了手中的信; 转身跑到厅里; 找到了许志江。
“你哥的夫子要来?”许志江听见这话微微吃了一惊; “是不是这两个臭小子干什么坏事了?”
许姜淘也有些疑『惑』:“不知道呀; 是阿蛮在信里说她要和她爷爷一起来找我玩。还提到了程夫子也会来。”
“什么时候的事?如果夫子真的要来; 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还要麻烦桃桃你好好接待一下阿蛮,我担心家里忙起来顾不上她。”
姜秋听见这话,心里有些着急; 不仅担心会照顾不周,还担心两个儿子闯祸。
“我会好好接待阿蛮的。娘,要不我们去看看还有没有西瓜和红薯可以吃了; 摘一些请夫子尝个鲜。”
许姜淘也被姜秋着急的样子感染了; 心里不由担忧起来。
“瓜可以先摘了镇一镇,红薯不着急; 等差不多了再去挖就好。离休憩日还有几天呢。”
许志江不愧是大家长; 即使两个女眷心里发慌; 他还能镇定下来安排好事情。
听着爹/丈夫的话; 许姜淘和姜秋也冷静了下来。
仔细想了想家里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招待客人的东西; 许姜淘突然想起了自己制作的花茶:“爹,茶叶不用准备了; 到时候请他们喝花茶吧?好的茶叶我们也买不起,还不如准备些特别的。”
许志江沉『吟』了一会; 点头同意了:“那你看看家里还有多少; 若是不够我就去福迎门买一些回来。”
“够的了,前几日我还和咕咕上山了一趟。”
就在许家一阵兵荒马『乱』之时,许添和姜途也些惊讶。
“夫子您要去我们家?”姜途张大了嘴,一脸的不可置信,“我家实在是没什么特别的。”
“不是我去你们家,是我的一位小辈与你们妹妹相识,我受她长辈之托,做个引路人。”
程夫子对着两个学生说话的时候心里还有点虚,毕竟他实在不知道要怎么解释自己老师突然想去人家家里了。
老师啊,你可真是给学生找了个大难题。
意识到自己竟然在心里对老师有不敬的想法,程夫子摇了摇头,把那『乱』七八糟的想法都赶走,又嘱咐了两兄弟一声。
“那小辈已经给你们妹妹写信说过这事了,休憩日你俩只管跟着上车就是。”
目送着夫子走远的身影,许添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妹妹怎么会认识夫子的小辈?”
许添听到这话,还以为自己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回头才发现姜途正一脸好奇地望着自己,似乎在等待自己的解答。
“应当是那日在一晶居遇到的那位姑娘。”
许添仔细回想了一番,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他还记得当初那姑娘穿着一袭天青『色』的裙子,看上去十分活泼。
“哦,就是那个什么阿蛮啊?”姜途听到这话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夫子的小辈。”
许添刚松开些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随意将姑娘家的小名挂在嘴边,这是谁教你的?”
姜途『摸』了『摸』脑袋,讪笑了几声:“这不是听妹妹这么叫的吗。”
“桃桃还管我叫大哥呢。”许添警告地看了他一眼,“以后不许这么胡来了。”
“知道了,以后要叫姑娘。”姜途瞄了几眼许添,见他仍然是一脸严肃的样子,乖乖地认错了。
“既然你这么空闲,让我看看你书背得怎么样了。”
许添听了这话,总觉得哪里不对。最终还是决定先抓姜途背书。
“啊,我一点都不空闲。”
转身准备逃跑的姜途被许添一把抓住了,只得默默跟着许添回宿舍背书。
边走姜途还边反省,为什么两人的年纪相差不大,偏偏许添显得要比自己老成那么多呢?一定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了。
若是许添知道姜途在想什么,一定要轻嗤一声,告诉姜途这只是因为姜途自己太过幼稚罢了。
全然不知自己在许添心中是个幼稚鬼形象的姜途,安慰自己:“阿添不过是爱瞎『操』心罢了,我多照顾照顾他,跟着背书就好了。”
转眼间就到了休憩的日子,程夫子让许添和姜途两人上了自己的马车。
又因为季老爷子要带着阿蛮这个小姑娘,因而程夫子最后还是没能和老师一辆车,只能和两个学生一辆车。
与夫子同坐的许添和姜途都有些紧张,程夫子在车上也颇有些无所事事,索『性』开始抽查两人的学业状况。
许添倒还好,课业一向扎实,程夫子问了几个问题后微微点头,只评价道:“还差一些火候,但你这个年纪能想到这些,已经算不错了。”
而姜途呢,背书功课都是在许添的督促下才勉强不用临时抱佛脚,现在被夫子这么一问,心里就有些慌。
程夫子对两人的关注度不低,一见姜途这样子,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了几句。
“你们虽已过了童生,但天下的童生何其多?秀才之后还有举人,举人考过贡士之后方可考进士,待到获取功名之后,无论是当官,还是如我一般当夫子,也仍需不断学习。我只希望你们能踏实下来好好学习,不枉费你们的好天赋。”
待他说完,两人都乖巧地点头。程夫子见两人只听了这话,却没有开始思考自身,也只能内心感叹,希望两人能早日意识到读书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考取功名也不是。
“哟,你看这马车往许家去了。”
“福迎门不是昨日才来收过货吗?这许家又认识了什么贵人?”
“我听说许家两个儿子考上了童生,认识了贵人也有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