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上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年,著名影星王丹凤赴美探亲,曾绕道温哥华看望胡蝶。七十七岁的胡蝶向王丹凤表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她的成名地上海 滩,旧地重游,并和影友们团聚话旧。但是她的愿望未能实现——1989年4月23日,81岁的胡蝶在温哥华病逝。  我们习惯地把她称为“影后”,又自然地将她的一生比做传奇。然而,这其实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她来自于那个骨子里都渗出欲望和迷 乱的旧上海,但却始终不曾被浸染。只是在心中牢记着母亲的教诲:“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她更乐意做个演员。银幕上她星光 璀璨,生活中她返朴归真,所以我们不能把她的一生称为传奇,而应该说,她的人生是一段故事,她就是那个“说书艺人”。  “蝴蝶要飞走啦!”这是她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悲剧女神——阮玲玉凄苦童年(图)

《野草闲花》(1930年),这时阿阮的成名作。影片中的她,较弱纯真,像极了小时候的凤根。    

  “你走了,无声无息,不想惊动一切,这是你的本意。不过,太多世俗无聊的好奇充斥着这个世界。于是,众多的猜测、探秘沿你的余光 接踵而至。如果不是一道红尘之墙,你可能将永远也得不到想要的安静和忘却。”  ——悼阮玲玉  旧上海与她之间似乎总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前者华丽又沉沦,后者美丽而哀伤。二者的命运看似巧合,然而,也许这才叫命中 注定。    她出生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四月天。出生在四月的孩子天生有一份莫测,就像四月变幻无常的天,不知道什么时候阳光灿烂,什么暴雨来袭 。  1910年4月26日,她就降生在上海朱家木桥祥安的一间阴暗、拥挤的棚屋里。父亲叫阮用荣,年近四十,广东中山县人,原来是在家乡务农 的农民,但因农耕凋敝,无以为生,所以带着妻儿老小跑到上海来讨生活。母亲何氏25岁,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在艰难的生活中显得异常衰老憔 悴。床边还有一个咿呀学语的女孩,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姐姐,床上那个嗷嗷待哺的就是她。  父母本满心欢喜地盼着儿子的降生,没想到等来的又是一个女孩儿。虽有些失望但品性纯良的父母看着呱呱坠地的她,还是露出了慈善的 笑容,从此这个生着一双丹凤眼的女孩儿有了个名字,叫阮凤根,父母亲昵地叫她阿根。然而谁也不会知晓这个女孩儿在十六年以后还会有一 个名字——阮玲玉。  刚刚还在为新生儿的诞生而感到快慰的父母,这时却眉头紧锁起来——原本三口人的生活还打紧得很,这又多了一张嘴,以后的日子势必 会更加艰难。但是夫妻俩还是振作了起来,认定凭着自己的勤劳肯干,一定能够养家糊口。  然而,贫苦的生活并没因为父母的勤劳而有丝毫改善,死神如期而至。在阿根出生后的第二年,她年仅三岁的姐姐就夭折了。虽然那时阿 根还小,但小姐姐的死还是给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黑色。这样,阿根就成了阮家惟一的孩子。或许家里惟一的孩子总是受到疼 爱,即便是生活贫困也不例外。父亲本来就对她非常喜欢,再加上现在成了独苗,就更是对她宠爱有佳。虽然生活穷困,她又天生体弱多病, 但在慈父仁母的关怀下,她还是在快乐地成长。  起初,阮用荣在电影院门口摆了个卖水果的小摊儿维持生计,所以阿根经常到电影院附近来玩儿,这时的经历使她很小就感受到了一个神 奇的东西——电影。因为没钱买票,父亲就背着她扒着电影院的窗户看,从小小的窗口里映射出的那个光影交错的新世界让她大开眼界,无限 向往。  看着女儿渐渐长大,生活的重担也日益沉重,人已中年的父亲为了让家人生活得好点儿,就去了浦东亚细亚火油栈当了工人。住在油栈附 近工人住宅的那段日子,成为了她心中最美好的回忆。那时每天下午阿根都会准时坐在门槛上等着父亲下班回家。而父亲也一定会不顾工作的 疲惫,陪她玩上一阵儿才休息。  她是天生的美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变得更加可爱俊俏。在她的一生中,有无数的男人被她的清纯娇媚所打动;父亲就是第一个。她是个 贫家女,但在父亲的眼中,她俨然是个公主。父亲总是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省吃俭用省下钱来为她买些廉价的小鞋小袜,发卡配饰,让 她看起来体面好看。这时她就会用闪动着水灵眸光的眼睛和粉嫩的脸颊对着父亲开心的笑,这一笑就会让父亲一天的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然而幸福和欢乐没能维持多久,死神又如影随形。父亲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家里惟一的经济支柱倒下了,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羸弱 的母亲身上,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在外给人帮佣维持。但这点儿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治理重病的父亲和喂饱幼小的女儿。最终,父亲在她6岁 那年,永远地离她而去了。临死前,他还在跟母亲念叨着要给她买对小耳环。家里的天塌了,就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变得更加凄楚 可怜。  为了赚钱养家,母亲经人介绍到一家姓张的大户人家做佣人。她那时虽然还很年幼;可还是跟着母亲一起进了张家,当起了主人家里的小丫 鬟。这个张家曾是官宦世家,后经营木料油漆生意,买卖兴隆,财源茂盛,是富商巨贾。母女俩一年四季辛勤劳动,才勉强维持生计。


悲剧女神——阮玲玉学中才女

  尽管家贫如洗,体弱多病,阿根还是在8岁那年进私塾念书了,并改名玉英。可母亲渐渐发现,私塾的教育陈旧落伍,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 展。母亲虽没上过什么学,但却是个通情达理的明白人,家境虽然拮据,但她不想耽误孩子,于是决定送玉英去上洋学堂。正巧张家老爷就是 崇德女校的校董,她便苦苦相求。就这样,玉英在第二年进入崇德女子学校就读。  崇德女子中学是一所由教会创办的学校。因此学费比较低廉,再加上张老爷的关系,所以她得以半费入学。从小艰苦的生长条件锻造了阮 玲玉求上进取的个性,家境的贫困更让她知道上学读书的来之不易,所以在学习上她十分努力,一直成绩优良。在学校的时候,阮玲玉选修的 是英语科和舞蹈科,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的她,这时更成为学校里的文艺骨干,也正是这段在崇德女子中学的学习生活,为阮玲玉未来的从事 演艺事业奠定了基础。阮玲玉的英语学得很好,甚至好过国语,对英语的娴熟掌握为其后来接触吸纳西方电影表现手法有很大的帮助。平时她 喜欢读小说,在五花八门的虚构世界里,她一次次体会到世间的人情冷暖,人物的酸甜苦辣。阮玲玉终其一生,视书如命。这种爱好对她日后 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她独特的艺术理解力和欣赏品味,对她走上电影演员的道路起到了莫大帮助。  课余时间,她很喜欢读书,经济拮据买不起书,她就到书店书摊上去借,看后就还。其中有一本关于一个女人的传记让阮玲玉百读不厌, 甚至书不离身。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她有着怎样的魔力,能令这个少女如此痴迷?原来这本传记的作者和主角就是美国的“现代舞之母”,著 名的现代舞舞蹈家伊莎朵拉•;邓肯。邓肯不仅是个杰出的舞蹈家,更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她颠覆了传统舞蹈芭蕾的温文尔雅和小心翼翼, 而为舞蹈注入了一股原始的活力,她告诉人们“动作或舞蹈主要应表现内心的需要和冲动。”在她的舞蹈中看不到半点儿的矫揉造作,而真实 自然却贯穿始终。阮玲玉正是从这份真实自然中找到了共鸣,她们都是一样的自然天成。与此同时,邓肯早年的清苦生活和悲惨际遇,阮玲玉 也能感同身受。总之,在阮玲玉的眼中,邓肯就是一个神,她的周身无不散发着诗意和神秘。这一切都让她对这本《伊莎朵拉•;邓肯传》视为珍 宝。邓肯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深深地影响了阮玲玉后来的表演风格。  然而,尽管阮玲玉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非常充实,她也感到很快乐,但贫寒的出身使她常常感到受人冷落,繁重的劳务也让她有些力不从 心。然而坚强的她,并没有被这种艰难的境遇压倒,她有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自小就具有的无穷求知欲。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的不断丰 富,阮玲玉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强,一心要念书识字的她,立志要成为“自立新女子”。  然而这个自立好强的女子在隐隐之中却透着一丝敏感和忧郁,她闲时总手托双颊,凝思出神,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额眉紧蹙,让人不知她 又想到了什么。不知是不是她复杂难解的性格,注定了谜一般扑朔迷离的人生。  阮玲玉有作为演员天生的细腻与敏感,同时还在少年时代对舞台表演的近距离接触。那时母亲在给一姓王的人家做帮工,王家先生是广东 人,开有一家俱乐部,还拥有一家广东戏院。当时阮玲玉对表演艺术的兴趣正浓,于是就经常跑到广东戏院去看话剧表演。一来二去地就跟戏 院的管理人员成了熟人。人家见她乖巧伶俐,后来就许她免费看戏。这下可让她过足了眼瘾,渐渐地,她耳濡目染,不仅对舞台和戏剧有了深 切的了解,还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领会到了表演艺术的奥妙。加上她能歌善舞,容貌身段更是百里挑一,因此,阮玲玉小小年纪就已初显成 为演员的过人资质。然而,就在她不知不觉出落成一个美丽少女的时候,危险也在隐隐地潜伏着。


悲剧女神——阮玲玉初恋情伤(1)(图)

《香雪海》(1934年)    

  在崇德女校求学的几年中阮玲玉渐渐出成得玉立亭亭,她是那种百合一样的女子,洁白无瑕,清丽端庄。这自然引来许多纨绔子弟的追求 ,但她玉洁冰清,洁身自好,对殷勤献媚从来不予理睬。阮玲玉虽寄宿学校,却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