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
这个后人,当然就是林尘上。
“贺兄,非哥曾经告诉我。如果你没有在守卫大秦的函谷关,恐怕拿到修真界君阶世界第一的就是你了。”林尘上感慨道。
“你这样说,我很高兴。哈哈哈。”李贺满意地笑了。
这并非是因为李贺不够谦虚。
林尘上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而已。
林尘上刚刚来到修真界一个多月,只知道青莲作为大秦剑仙登上了君阶世界第一的宝座,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李贺也是君阶世界排名前三的选手。
不过,那是很久以前了。
碎叶仙宗由于青莲登顶世界第一的缘故,已经成为大秦君阶以下最火热的宗门,堪称修真界君阶世界高手的培育基地。
但是,非哥告诉林尘上,大秦还有一个武馆,是不输给碎叶仙宗的存在。
大秦军队里所有的将军、校尉、甚至士兵,都与这个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秦军队里的精英都在这个武馆训练过。
这个武馆就是李贺将军的南园武馆。
南园武馆!
南园李贺!
本来,李贺是很有希望争夺君阶世界第一的,但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李贺希望成为一个将军,一个大秦的将军,一个像武安君那般的将军!
所以李贺退出了君阶世界排名的争夺。
但是,南园武馆并没有因此没落。
相当数量的大秦士兵把在南园武馆的训练当作必修课,正如大秦军队的新兵在蓝田大营的必修课一样。
李贺把他的南园武馆和大秦帝国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嬴政曾经在南园武馆接受李贺的指导,武安君、韩非也经常去南园武馆切磋交流,留侯以及大秦军队的其他将军更是南园武馆的优秀毕业生。
除了南园武馆,还有不下一百个武馆和大秦军队联系紧密。这样,在大秦军界,同样形成了一个武道圈。
每年,大秦军界的武道圈都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比赛,入围的一百多个武馆分别派出十位选手参战,比较出各个武馆的质量优劣。
一千多位选手,自然是各个武馆精心选拔出来的高手。他们首先要在自己的武馆胜出,才能进入这场大规模的比赛。
这场比赛的前十名,被视作大秦军界的顶尖高手。其所代表的武馆,被视为大秦君阶最顶尖的武馆之一。
这样的比赛不可谓不激烈。
很多武馆,甚至连前十的门槛都『摸』不到。
然而,南园武馆的表现却相当强悍。
不,这已经不是强悍所能形容的了。
南园武馆的选手当然能够打进前十。这就称得上是强悍了。
可是,南园武馆的每一个选手都能打进前十。这就不是强悍所能形容的了。
尤其是在过去的两万多年,南园武馆始终霸占前十的所有席位!这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强悍所能形容的层次。
非哥给林尘上补了南园武馆的历史。这让李贺将军在林尘上心中的形象愈加高大起来。
李贺将军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大秦猛将。
代表南园武馆出战的选手,一般都会把武馆的名字置于自己的名字当中,既表示自己为武馆而战,又表达对武馆的信仰。
“贺兄,像这种奖杯你有多少?”
林尘上左手举杯,右手把玩着一个黄金奖杯,感受着黄金柔韧的质地。
那个黄金奖杯的正面,赫然刻着“南园。李贺”这一行字。
“南园。李贺”正是李贺为自己武馆出战时的名字。
李贺又饮了一杯,道:“那玩意还有很多。我武馆的陈列室里估计放有一万多个,其他的都在南园的后院堆着。嗯,我用那些奖杯砌了个喷泉,有空去欣赏一下。”
林尘上:“……”
居然有人用黄金奖杯来垒墙的吗?果然李贺是获得了无数殊荣啊。
“贺兄,留侯说他以南园武馆为荣,他甚至喜欢‘南园。留风’多于喜欢‘楚留风’。留侯虽然出身江南楚家,但始终认同南园武馆是他的归属。”
“留侯啊。嗯,楚留风的确是南园武馆里相当优秀的学生。他的家族也很优秀。楚留风如此年轻就已经封侯,足见其奋斗努力。南园。留风……还真是难忘啊。”
李贺脸上浮现出赞赏之意。
林尘上知道,李贺是为拥有楚留风这样的得意弟子而骄傲。
身为一代宗师,李贺有的,不仅仅是自身出『色』的战力、门下的得意弟子,还有被无数修真者奉为圭臬的武家经典——《吴钩赋》。
碎叶仙宗有青莲,有《青莲剑法》。
南园武馆有李贺,有《吴钩赋》。
如果说《青莲剑法》是修真界所有剑仙中间的第一剑法,那么,《吴钩赋》就是整个修真界公认的第一武技。
青莲自创的最华丽、最炫酷、最强悍的剑法都收录在碎叶仙宗的《青莲剑法》中。
加之青莲已经被证明是世界第一的实力,《青莲剑法》也成为剑仙中间的第一剑法。
然而,《吴钩赋》却要更上一层楼。
李贺所著的《吴钩赋》,包含了所有武道领域的探索和积累,包括但不限于剑法、兵法、法则等。
如同嬴政自创的大一统术,李贺自创的《吴钩赋》包容了几乎所有领域的武技功法,而且是顶尖的那种。
在剑法领域,《吴钩赋》或许不如《青莲剑法》那般名声在外,但至少可以拼一拼。
除去剑法,《吴钩赋》还涉及到了兵法领域。这与李贺将军的战场纵横息息相关。
《吴钩赋》不仅仅是一本武技,还是兵法的教科书,堪与武安君的《阵图》《神妙行军法》相媲美。
武安君曾言“李贺将军的兵法造诣,已经出类拔萃,未来不可限量。”
这是很高的评价。
武安君已经是大秦战争界的巨擘。他的话绝对举足轻重。而且,由于武安君几乎从不夸夸其谈,所以《吴钩赋》更加被重视。
李贺绝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
很少有人可以精通多个领域。
而李贺非但精通剑法、兵法,甚至对法则的研究也超乎寻常。就连公子韩非,对李贺也是赞赏有加。
“李贺将成为大秦武将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将成为整个修真界的武将集大成者。”
公子韩非的这番评价同样是非常高的。
函谷关是大秦的命脉之地。
嬴政能把大秦的命脉交给李贺,足以证明李贺得到的信任。
嬴政不止一次说过“李贺守卫函谷关,大秦便有了不倒的长城。”
函谷关是大秦东面门户。李贺的对手是大魏邦,仅次于大秦帝国的大魏邦!
世界八极,大魏邦仅次于大秦帝国!
面对这样的对手,李贺游刃有余,并且渐渐扩大了优势。
隐然间,李贺已经成为继武安君之后,大秦最为倚重的全能型武将。
这一次,协同林尘上搜集五『色』石的十万装备流部队,就是由李贺统帅的。
为什么李贺会统帅装备流部队?
这就不得不说到李贺的《吴钩赋》。
公子韩非说过,装备流虽然不能够证道长生,但是在未来是有可能的,并且已经有武道高手在研究装备流证道路径了。
现在,林尘上已经知道,李贺就是那个“武道高手”。
李贺的《吴钩赋》,最优秀的一点就是探索了装备流的证道路径,提出了著名的关于装备流证道的“李贺猜想”。
在装备流问世的时候,李贺就开始关注这一新兴修真流派。加上大秦国主嬴政的支持,李贺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李贺猜想”给众多修炼装备流的人带来了证道的希望。
林尘上想到了小五。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等兵!”
小五那种自豪的模样浮现在林尘上的脑海。一个少年,背负了家族前途命运的少年,却不得不选择一条牺牲之路。
林尘上敬佩小五的魄力,但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少年昙花一现。如果装备流可以证道,那么小五的璀璨将不仅仅是一瞬。
“贺兄,你真的探索到了装备流的证道路径吗?”林尘上问道。
《吴钩赋》内容丰富,现在林尘上的目光就在其中的“李贺猜想”上徘徊。
李贺立即放下了酒杯,郑重道:“尘哥可以看到,我已经猜想出了十七条可能的路径。装备流的确是有可能证道的!这是我过去两万多年积累起来的信心……”
两万多年!
林尘上震惊地看着李贺。
林尘上想不到,李贺竟然可以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去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
要知道,李贺为了守卫函谷关,成为大秦一名优秀的将军,已经放弃了争夺世界排名的机会。
但是,李贺竟然可以不遗余力地探索新兴的装备流。
这绝不是轻轻一探就能成功。
即使才华横溢如李贺,也不过提出了十七条猜想罢了,而且这十七条猜想耗费了两万多年。
装备流证道,几乎被所有修真者视为不可能的事件。但是李贺不相信。他要探索,即使装备流真的不能证道,他也要证明出来!
李贺不相信缺乏证明的论调,所以他就用了两万多年去探索。
林尘上非常佩服李贺的这种勇气、这种坚持,只因这与林尘上很像。
林尘上相信,无论李贺做什么,恐怕都不会差。
林尘上沉思间,又听到李贺一声叹息。
“不过……”
“不过什么?”
李贺面容严肃:“我已经非常接近最后的答案了。可是,我还需要一个试验。”
林尘上也『露』出郑重的神『色』:“这一个试验之后,就可以得到装备流能否证道的答案?”
李贺点了点头。
“贺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