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转身跟于少锋商量。
本来他们第二站是要去锦河镇中学,那里是余河县的第二大中学。
现在为了配合县委报道组的采访,那就先去画眉镇吧。
于少锋点头表示同意。而且他也决定到杜强胜的家和学校去看一看。
吃过午饭,杜秀青带着于少峰和邓年荣他们来到了杜家庄。
杜秀青没有回家,直接来到了杜强胜家里。
邓年荣来之前想到了这个孩子家的贫困,但是没有想到是这么贫困的一个家庭。
一栋很破旧的平房,似乎有些摇摇欲坠。走廊上堆着许多农具,西边的角落里还堆着很多稻草,估计这是他们家的柴火。
屋子里有些黑,凹凸不平的泥巴地面,连凳子放在上面都不能平稳,摇摇晃晃的。
大堂里也有些杂乱,不见一个人影。
“爷爷。”杜秀青喊道。
叫唤了几声,才听到从里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里面有人。
大家循声往一个房门口走去,没想到一个老人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沟壑纵横的脸上,那双浑浊的眼睛似乎有些呆滞,衣服已经分不出颜色,那双枯柴般的手微微有些发抖。
“爷爷,我是秀青啊!”杜秀青走过去拉着老人的手。
“哦,秀青回来啦,坐吧,坐吧,我去烧水。”老人说道。
“不用了,爷爷,团委的于书纪专门来看你了。这是于书纪。”杜秀青把老人扶到于少峰身边。
于少峰握着老人的手:“大爷,你好!”
“好,好!”老人不知不觉就流下泪来。
“还有县委报道组的记者听说了强胜的情况,要到家里来看看,然后为强胜写篇文章发到报纸上,呼吁更多的人来帮助强胜。这是邓记者和万记者。他们想了解一下家里的一些情况。”杜秀青说。
“谢谢啊,谢谢你们啊!可怜我那孙子哟”老人说起强胜就开始吧嗒吧嗒掉泪。
“老人家,我们都知道了强胜的情况,你也不要太伤心,我们团县委也正在各个学校发起倡议,号召全余河县的同学们为强胜捐款,争取让强胜早点到首堵去接受更好的治疗,早点好起来!”于少峰握着老人的手说。
“好,好,太多谢你们了,你们都是好人哪!”老人仍是流泪不止。
“爷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午我们在余河一中进行了募捐,同学们都积极为强胜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们一共收到四万多块捐款!”杜秀青说。
“什么?这么多钱啊?孩子,这让我们怎么还得起啊”
“爷爷,只要强胜尽快好起来,这些钱是大家拿来帮助强胜的,不用你们还。”
“这怎么可以呢,啊,我不能白要你们的钱哪”老人抹着眼泪泣不成声了。
在场所有的人看到老人的样子都唏嘘不已。
这个世界最淳朴的人,莫过于这些乡村最善良的老人们。无论自己多么艰难,却从来没有想过国家和他人能给予自己什么,总是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来维系生存的希望。
等老人情绪平复了一些,邓年荣才开始和老人交流,了解这个家庭的一些具体情况。
采访完了,他们连水都没喝一口,就往画眉镇中学赶去了。
杜秀青的妈妈听别人说秀青回来了,急急忙忙从田地里赶回来,刚到村口,就看到车子已经开了出去。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他要离婚()
“哎,这孩子,回家来也不跟妈说一声,这么快就走了?”易海花看着远去的车子摇着头叹息道。
在画眉镇中学采访结束,回到县城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第二天,杜秀青和于少峰继续去几个大学校做专门的倡议演讲,争取发动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为杜强胜捐款,帮这个孩子度过难关。
余河县教育局为此向全县各中小学发出倡议书:帮帮我们的孩子杜强胜。
杜秀青没有去的学校,都自行发动捐款活动,师生踊跃捐款。
第三天,邓年荣和夏文娟采写的长篇通讯用爱心凝聚力量用真情挽救生命在信江日报头版发表。看到报纸很多人都主动到各个学校为杜强胜同学捐款。
四天后,全县的中小学把捐款所得全部送到了余河县教育局,还有贵河市、月港区、龙虎区也都送来了大家的爱心捐款。
杜秀青和于少峰负责款项的清点和整理。教育局派出了专门的人力来进行协助。
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捐款清算完毕,余河县所有中小学师生以及信江市另外两区和一县的人们为杜强胜同学捐款共计12853625元!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笔钱在当时可谓是一笔巨款,足够杜强胜同学到首堵接受治疗!
杜秀青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个小小的想法,能带给强胜一家这么大的帮助。
爱心的力量真的是无比巨大!
她决定尽快把这笔钱送到杜强胜的父母手中。
教育局吴局长和于少峰杜秀青一起商量,决定由团委派出杜秀青、教育局派出徐副局长,再加上画眉镇中学派出杜强胜的班主任,县委报道组由邓年荣跟着采访,四人一起明天赶往省城,把钱交给杜强胜的父母,让孩子尽快到首堵去治疗。
下午下班,杜秀青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婆婆方鹤翩。
方鹤翩感慨地说:“秀青啊,去吧,这可是行善积德的事。我也为孩子尽点心意,这是两百块钱,你一起带上,祝愿孩子能早日康复。”
“妈,我知道家里现在需要钱,我已经代表我们家捐了,你看这就算了吧”杜秀青想到志华去首堵治疗也需要很多钱,拿着钱准备还给婆婆。
“孩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放心,我们家还过得去。拿着吧,给孩子买点东西吃也好啊。”方鹤翩说。
“妈,我知道了。”杜秀青眼含着泪花。
婆婆也不容易啊!志华的病还不知道能不能治好呢?
周日上午,杜秀青一行就踏上了余河开往省城的火车。
来到省人民医院,杜秀青见到了杜强胜一家三口。
杜强胜的父母形容憔悴,孩子的病给这个家庭的打击在他们的脸上一览无余。不到四十岁的两夫妻,满脸的沧桑和绝望。
杜强胜看上去精神还不错,只是脸色很苍白。带着口罩坐在病床上。
看到杜秀青他们来了,杜强胜的父母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一个劲儿地抹眼泪。
“叔、婶子,这是教育局的徐局长,这是县委报道组的邓记者,他们特意过来看强胜。”杜秀青拉着强胜妈妈的手说。
“谢谢!谢谢大家关心啊!”强胜的父亲不停地对他们说着谢谢。
“强胜,感觉怎么样?”杜秀青问道。
“还好,我觉得我可以回去上学了。”强胜说,“我现在都不流鼻血,也不会很头晕了。”
正好医生过来查房。医生询问了一下杜强胜的情况就出去了。
杜秀青跟着医生来到了办公室,仔细询问了杜强胜的病情。
医生说:“这个孩子很坚强,化疗不哭不叫,很配合。但现在只是做保守的化疗,不能彻底阻止癌细胞的扩散。这个急性白血病扩撒很快,建议你们尽快筹钱,到首堵去给孩子做骨髓移植,越早越好!”
“医生,我们现在已基本筹集到了孩子的手术费,您看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去首堵?”杜秀青问道。
“准备好了钱,明天就去吧。我和首堵那边的医院联系一下。尽快为孩子找到相配的骨髓!”医生说。
“谢谢您,医生!”
杜秀青回到病房,把医生的安排告诉了杜强胜的父母,同时把带着整个信江市几十万人爱心的十几万元捐款交到了杜强胜父亲的手上。
拿着这么大一笔钱,杜强胜的父母感动得差点跪在他们面前。
这可真的是救命钱啊!有了这笔钱,强胜的命就有救了,这个家就还有希望!
“谢谢,谢谢你们!”杜强胜的父母拉着他们三人的手,流着泪不停地说着这几个字。把钱交给了强胜的父亲,几个人决定马上赶回余河。
“强胜,明天去首堵,好好配合治疗,我们等着你早日康复回来。”杜秀青抹着强胜的头说。
“好的,老师,我很快就会回去上学的。”杜强胜说道。
杜强胜的父母一直把杜秀青他们送到了医院大门外。
当天晚上,杜秀青就赶回了家中。
让她没想到的是,丁志华和丁光信也在当晚回到了家里。
丁志华看上去很累,一副蔫蔫的神情。
方鹤翩看到他们父子进门,高兴地过去迎接。
“志华,回来啦!回来了就好,累了吧,来,先喝杯水吧?”方鹤翩为父子俩倒了水端放在桌上。
丁光信把一大包东西放在桌子上。
子安看到了,觉得很新鲜,伸手就要去打开看。
“宝宝看一下,看一下!”子安边动手边说。
“宝贝别动啊,爷爷给你买的吃的在这儿呢!”丁光信从另一个包里拿出一些糖果给子安。
子安拿着糖果,高兴地坐到沙发上去吃糖。
“这是从首堵拿回来的药,有很多中成药,每天一剂,早晚煎服一次。”丁光信交待方鹤翩说,“要记得按时熬给志华喝啊!”
“好,都给我,我把它收好,别让子安给弄洒了。”方鹤翩把那些中药一包一包地重新包好,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然后收到厨房的柜子里去了。
“这些是西药,志华要记得按时吃啊。”丁光信说。
“都给我,我来督促志华按时吃。”方鹤翩说。
“不用,妈,我自己知道。”丁志华面无表情地说。
“好,那你自己要收好啊。”方鹤翩看着丁志华,似乎有些不放心。
“我累了,我先去睡了。”丁志华喝了点水往楼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