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大云看着周锡煌的表情,心里好生奇怪,难道他不知道舅舅和舅妈离婚的消息么?怎么这个态度好像一点儿也没变呢?
“写了几篇,拿过来给舅公看看。”朱大云说道,然后从包里拿出了几篇稿子交给周锡煌。
周锡煌看了看,说:“还不错,这几篇评论还像那么回事,慢慢来,好好写,你会越来越好的!”
“谢谢舅公!”朱大云说。
“大云啊,你舅舅现在怎么样啊?”周锡煌突然问道。
朱大云看着周锡煌的眼睛,不知道他要知道什么?为什么突然间这么问。
“还,还好吧!”朱大云嗫嚅着。
“还好,那就好。”周锡煌说,“这男人啊,一旦离婚,仕途上是必然要受到影响的,我不知道建才会不会运气比别人好一点,而不受到任何影响。”
原来他知道啊!朱大云有些怯怯地看着他。
“对于他和小英的事情,我虽然作为长辈,也不能干涉什么,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再说,这件事,错不全在建才,小英的责任也很大。我也批评过她,走到现在这一步,只能说两人没有缘分,谁也改变不了啊!”周锡煌感叹地说道。
朱大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陪着傻笑。
“大云啊,你可别犯这样的错误。”周锡煌看着他说,“虽说现在信奉男人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可是有几个男人能真正摆正红旗和彩旗的关系呢?我也是男人,也想过家外彩旗招展的生活,但是,我深知许多男人,一旦陷入彩旗中,总是不能自拔,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也葬送了自己的家庭,得不偿失啊!”
“是,舅公说得对,大云记在心里。”朱大云说道。
“还有啊,你还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我希望你把舅舅当做一面镜子,他的优点你要多学习,他走的弯路你要引以为戒。”周锡煌说,“建才是个很聪明的人,能从乡村教师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给了他一些帮助,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靠他自己的能力,他不仅聪明,而且能吃苦,会办事,是个从政的好角色,只是在对待家庭方面,他没有用心去经营,所以今后会为此而吃亏的。本来他还有几年的好日子,现在提前到站了,可惜啊!”
“”朱大云想说什么,却又不是该怎么说,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大云啊,不论建才和小英怎么样了,我们的关系还是一样的,我是你的舅公,欢迎你经常来家里坐,舅公能帮你的,还是会尽量帮的。”周锡煌最后说道。
“谢谢舅公!”朱大云听到周锡煌说这句话,心里太感动了。
这或许就是人们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吧?朱大云想,出了这样的事,他们之间的关系连接就已经断了,他还能这样来对我,真是个大度的人啊!看来之前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朱大云心里对周锡煌的感激和尊敬更增进了一步。
杜秀青的弟弟杜华青高考成绩失利,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分数没有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线,华青听了姐姐的意见,选择了广东的中山大学,这也是华青一直垂青的一所老校,而他的分数正好达到了中大的录取线,华青选择了计算机管理专业。
这是小小的杜家庄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一个孩子,给易海花和杜河金两夫妇争得了巨大的荣誉。虽然读书的学费越来越贵了,但是杜河金夫妇却是每天乐得合不拢嘴,儿子有出息,他们就是当牛做马也愿意,积攒了一辈子的钱,全部花出去,也心甘情愿。他们家的两个孩子都有出息,这在小小的杜家庄也是独一无二的家庭。
其实,华青上大学的学费,杜秀青早就想好了,她要来负责弟弟在大学的费用,减轻父母的负担,这也是她作为姐姐的一份责任。
华青上学的前一天,杜秀青请假回到了家里。她要亲自送弟弟去上学,去看看她自己理想中的大学,这辈子没有上过大学,是秀青最大的遗憾。她似乎把自己的这点遗憾寄托在弟弟身上,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她要亲自到大学的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了却自己心中的一点念想。
转眼间,秋去冬来,杜秀青结束了在省委青干班的学习,回到了平安镇。
杜秀青去了才知道,自己是这期青干班中职务最小的学员。如果不是因为藕西村的典型作用,她这个小小的镇党委书纪,一个正科级干部,是没有资格进省委青干班的。去那儿学习的至少都是处级干部,还有很多是地市级干部。她在那儿真是最年轻资历最前处在最基层的一位女干部。
所以,这期青干班的学习,对杜秀青来说,是人生中巨大的收获。具体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现在的杜秀青还没有意识到。只是在那儿结实了很多朋友,积累了一些很好的人脉关系。
在青干班学习的时候,黄忠华借着两次在省城开会的机会,和杜秀青见了两次面,解决了他们两人的思念。是的,应该说是思念。对于秀青,黄忠华的感觉远远不同于其他的女人,他似乎觉得,自己在心里真正的爱上了这个能干而又低调的年轻的镇党委书纪。
当然,他心里也很清楚,年轻的杜秀青不可能一辈子都属于他一个人,所以,他更得抓住自己在余河的时间,好好享受和秀青的激情岁月,不能辜负了上天对自己的垂青和厚爱。
这半年的工作马明桥做得很仔细,大事也都通过电话和杜秀青进行联系沟通,基本实现了杜秀青之前所定的目标。
回到平安镇,吴永进很快就来到镇里,向杜秀青汇报了藕西村工作的进展,以及他自己所经营的眼镜厂的情况。
吴永进告诉她,村里利用吴俊明申请下来的专项资金,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和太阳能,现在过得和城里人一样,冬天都可以洗热水澡了。
村里的小学也已经选好地址,开始动工建设了,预计一年后就可以投入使用。
他的眼镜厂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因为信江市电力公司把他的厂作为了定点采购单位,他的收益就稳定多了,后来吴书明给了他一些订单,他的小厂就有了两个固定的大客户,再加上他自己开拓了一些销路,所以眼镜厂的生产是供不应求,他准备再购进一条眼镜生产线,扩大生产,争取占取更多的市场,实现小厂的稳步扩大。
杜秀青抽空到藕西村参观了一下,发现整个村容村貌又有了很大的改观。
家家户户自来水和太阳能,让村里的老百姓也享受到了现代化生活的方便,实现了在农村过城里人的生活。吴永进的眼镜厂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如果能再扩大生产,效益越来越好,藕西村将有更多的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这样就减少了外出打工人员,村里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成为他的顶头上司()
很快就过年了,子安又长了一岁,已经在余河一小上学前班了,个子也长高了很多。
华青也从广州回来了,半年不见,华青的变化很大,不愧是走出去了的孩子,他的身上已经找不到多少农村孩子的痕迹了,长得高高瘦瘦的,很帅,只是有些腼腆。但是看到姐姐,却是十分亲热的,只有姐姐,是华青最贴心的人。
杜秀青现在很少在杜家庄住了,一是工作忙,二是现在子安大了,不太喜欢在乡下过夜,每次去了,都要急着赶回家去住,杜秀青也就顺着子安,因为家里婆婆其实也希望子安回家,不要留在乡下。
过年后,很快就到了换届选举的时间,杜秀青没有想到,自己的机会又再次来临了。
换届的时候其实就是换干部,换职位。一些干部年纪到了,需要退二线,一些干部在一个职位上呆得太久了,需要挪动交流,一些表现良好前途无量的干部,需要提拔重用。
县委宣传部的部长吴源生这次属于年纪到了要退二线的。他是从信江市讲师团团长的位置上下来的,这次要求回市里,因为家也在信江市,回去养老,也符合情理。他如愿回到了信江市,到信江市广播电视局当了个调研员,享受正处级待遇,可以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吴源生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他能在这个年纪上个台阶,享受正处级的待遇,市领导对他还是不薄的。
县委宣传部部长的职位,就这样空缺了出来。
杜秀青很顺利地接替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一职。
平安镇的人事,也因杜秀青的离开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杜秀青的建议,马明桥被提拔起来担任镇党委书纪,徐文娟接任镇长一直,实现了她人生仕途上的华丽转身。沈运达被转任当副书纪,另外从外面派了一个副镇长过来。梁晓素依旧在宣传员的位置上没有动。
马明桥和徐文娟的再次提拔,可以说都得益于杜秀青的举荐,这个马明桥和徐文娟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所以,在杜秀青离开平安镇前,他们为杜秀青举办了一个非常隆重的欢送仪式,连吴永进都来了。
这一次,杜秀青没有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把他们的敬酒拨回去,而是和他们好好喝了一个痛快。
来平安镇的一年多时间,大家都只听说杜秀青能喝,但是,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她的酒量。这一晚,她的豪爽和千杯不醉真是让大家打开眼界。
原来,传说中的杜秀青,真的是这么神的!难怪她能在上面的关系搞得那么游刃有余啊!
马明桥和徐文娟都不免在心里啧啧感叹。尤其是徐文娟,她再次强烈地感受了自己和杜秀青之间的差距,几乎是要把杜秀青当成了自己仕途上的偶像了。
杜秀青临走的时候,还专门抽时间找过梁晓素,她觉得梁晓素是自己从团县委要来的,现在自己要走了,留下小妹子一个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