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就难怪,没有上任那还是没有确定。我的孩子我知道,没有真正到手的事儿,她是不会说的。这是她的性格。”
“老哥,你可真有福气啊,你就等着享清福吧!”杜月生看着老实巴交的杜河金说。
他真是想不通,杜河金和易海花这样的半文盲和文盲,怎么就生了两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女儿这么有出息,儿子又考上了中山大学,真是祖上冒了青烟了,可惜自己家里的两个孩子,死不会读书,现在只能在外面打工,年头到年尾不见人,过年回家一分钱也不给家里,自己差点都养不活自己。儿子娶媳妇还要准备一大笔的彩礼,哎!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哦!
杜月生内心叹息道。
“老哥,下次秀青回来了,告诉我一声,我要和秀青部长好好聊聊,让她也来发展发展我们杜家庄啊!”杜月生笑着说。
杜河金看着他,笑呵呵的样子,并没有回答。
女儿的事儿,他从来不过问,更不能给她增加什么负担。她回娘家,那就是轻轻松松的回来看他们,其余的事不是她应该草心的。如果她是代表她的单位,那是另外一回事,自然由单位来安排,不用我这个做父亲的来铺排什么。杜河金心里想。
杜月生走后,杜河金独自坐在门口,边抽烟边从心里笑了出来。
真是祖上有福啊,女儿这么年轻能当这么大的官,也不知道是自己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易海花从外面喂猪回来,杜河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易海花差点激动地跳起来!
“你说的是真的吗?啊?怎么没听秀青说呢。前两天我还打电话给秀青呢,没有说这事儿啊!”易海花激动地说道。
“估计是真的吧!这孩子从来就低调,据说还没有上任,她就没有和我们说,估计过几天她就会告诉我们的!”
“不行不行,我得现在就打电话问问她,这多大的事儿啊,怎么能不告诉我们呢!这孩子!”易海花马上进东厢房,坐在床上,拿起放在床头的电话拨了过去。
易海花拨打的是杜秀青的,当时杜秀青正在客厅里和子安玩游戏。
看到是家里的电话,杜秀青立刻就明白了几分,来到了外面的小院子里接听。
“秀青啊,你告诉妈,你是不是要去当宣传部长啊?”易海花开门见山地问道。
“妈,你听谁说的?”杜秀青笑着说。
“哎呀,你别管谁说的,是不是真的?”
“还没有上任,不好说。”杜秀青说。
“你这孩子,妈妈也不能说吗,我又不会到处乱说。现在是外面的人都在说,我们自己不知道啊,你能回县城,妈妈高兴呢!”易海花说。
“没什么的,妈,都是工作,只是地方不同,岗位不同。”杜秀青笑着说。
“呵呵呵,是就好,是就好,回到县城一家人在一起,不用每天来回坐车,也不会这么辛苦,是吧?”
“嗯,这个是事实。我现在有时间和子安在一起。”
“好,把孩子带好,孩子还小,要妈妈在身边比较好。”易海花说,“下次放假,带子安和志华一起回来,妈很久没有看到我的宝贝外甥了。”
“好!”杜秀青高兴地说道。
挂了电话,易海花简直比中了大奖还要高兴啊!这个消息是真的!咱们家出了大官了!那份激动,让易海花简直是彻夜难眠啊!
有谁知道,这对农民夫妇对自己的孩子寄予的期望和付出的努力啊!杜河金的那双手,就是为儿女为生活,活活搬石头建房子给磨破的,一层层的皮脱落后,变得斑驳不堪,老茧叠加老茧,胶布缠着胶布,难怪杜秀青见到父亲的手,会忍不住伤心哭泣!
可是,孩子能有出息,父母就是再苦再累,那也是欣慰的,是骄傲的,说明他们的劳累是有价值的。
杜河金和易海花,第一次感觉到了女儿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荣耀。
当初杜秀青被提拔到平安镇当党委书纪的时候,他们也激动高兴过,但是远远不如这次来得强烈,因为这样的职位,对于杜家庄来说,那是可以载入族谱的,超过了杜家任何一个先人的官职,这是杜河金最骄傲的!
到了宣传部后,杜秀青总想找机会和朱大云聊聊,可是朱大云似乎是有意在回避。早上,大家都来了,却总是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有时一个上午,也看不到朱大云出现,偶尔下午会过来晃晃,看看报纸什么的,可是很快也就消失了。似乎现在在办公室呆着,对于朱大云来说,是一件相当难熬的事情,更别说写稿子了。夏文桦是副组长,朱大云这么消极,她只好领着田德武、贺雷芳、吴成明几个人一起去采访、写稿,不然县里下达的采写任务就真的难以完成了。
连续两个星期,朱大云都是这样。
杜秀青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不仅会废了朱大云,还会把整个宣传部报道组的工作给拖垮了。她决定先和冯永斌好好商量一下对策,然后再专门召开报道组的会议,明确上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落实到个人。
这天上班,杜秀青来到冯永斌的办公室,看到冯永斌正坐在沙发上。
“大哥,这县委大院里,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像大哥这样爱学习的领导了。”杜秀青笑着说。
“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我这个书生除了,也做不了别的啊!”冯永斌也笑着说,“来,喝茶!”
冯永斌立马烧水,来迎接杜部长的光临。
杜秀青看了看冯永斌书柜里的书,满满的两书柜,真是多啊!相比之下,自己办公室就显得没有什么书香味了。
她站了起来,走到书桌前,仔细看了看里面的书,发现很多都是写杂文评论的,尤其是鲁迅的杂文全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等等这样的书,看起来都不是自己爱看的,可是冯永斌却似乎每天都在研究历史和杂文,真是能静下心来啊,从政还能如此做学问,真是不简单。杜秀青心里想。
看看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书,她想从冯永斌这儿讨几本书去看。
“大哥,你这儿的书很多啊,我也要加强学习,先从你这儿的书开始吧,行不行啊,大哥?”杜秀青转过身看着冯永斌说。
“呵呵,好啊,小妹要看,我哪能不同意呢,你尽管拿去看,不过,我丑话说在头里,借了得还我,这个院子里谁都知道,我嗜书如命,不论谁借了我的书,我都有记载,到时候,借的人不主动还,我就去主动要回来!”冯永斌笑着说。
“这是应该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对吧!大哥,你放心,我借过去的书,看完了一定还你,要是我忘了,你就直接找我要!”杜秀青笑呵呵地说。
“行,你自己看吧,喜欢看什么书,自己挑,一会儿我登记一下!”冯永斌说。
还真的要登记啊!杜秀青心里想,做事这么严谨,真是难得!
杜秀青从书柜里抽了一本厚黑学拿在手里,重新坐到了沙发上。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你的快乐我的痛苦()
冯永斌看着杜秀青手里的书,脸上露出了不经意的笑意。
看来还真是有选择性的读书,第一本就拿厚黑学,有眼光!冯永斌心里想。
茶泡好了,是婺源的毛尖,虽比不上庐山的云雾那么有名,不过也是好茶。
刚刚冲泡出来,就有一股清香弥漫在房间里,让人神清气爽的。
“来,喝茶!”冯永斌把一杯茶送到杜秀青跟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谢谢大哥!”杜秀青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很不错,余香绕唇齿。
“大哥,我想向您请教一下,我们这个报道组每人每年的任务大概是怎么分配的?”杜秀青突然问道。
冯永斌看了看她,终于明白了杜秀青今天过来的目的,不是借书,不是喝茶,而是要抓报道组的工作。
其实,冯永斌是分管报道组的,也是从老通讯员干起,对报道组的工作再熟悉不过。这几个星期,朱大云这个报道组长的反常举动,他也看在眼里,但是他却并不着急,因为,他太了解朱大云了,杜秀青的突然到来,让他难以接受,要消化心里的情绪,得一段时间,他个人消化不到位,你去找他,也无济于事。
可是,看来杜秀青有些等不住了,提前过来了。
“喝茶。”冯永斌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似乎是在嘴里回味了很久,然后才开始说话。
他说:“报道组现在是五个人,每人都有任务,县委的硬性指标是,每年每个报道组成员,要完成市报48篇、省报12篇、中央级媒体2篇的报道任务,超额完成的,看实际的发稿量,有相应的奖励措施,还能被评为全市的优秀通讯员或者模范通讯员,甚至是省报的模范或者优秀通讯员,不能完成的,虽然没有明显的惩罚措施,但是,对于一个报道组成员来说,这是很不光荣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大家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冯永斌说。
杜秀青一听冯永斌这么说,觉得这个任务其实也挺重的,落实到每个月的话,就得每月上4篇市报,1篇省报,上半年和下半年得各上一篇中央级报纸。如果按朱大云这样的消极怠工状态,恐怕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大哥,报道组的工作一直是你在分管,你是老领导,也是老通讯员,这方面比秀青有经验。你分管的这块,肯定是能出成绩的,这个没得说。”杜秀青说道,“我来了快半个月了,报道组作为宣传部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我想还是单独和他们座谈一下,鼓鼓他们的士气,争取让大家更有干劲,把今年的报道工作做得更好。”
“部长有这个想法当然好。”冯永斌笑着说,“我们定个时间,下午上班来召开一个报道组的座谈会,你看怎么样?”
“好!下午两点半,我们准时开会!”杜秀青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