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留着你的眼泪吧,别哭给朕看。”
“我就哭给你看,你要是不愿意看,那就走好了。”
“靠,刁蛮公主果然都是一样的,”李浩心想。
皇帝不怒反笑了,“跟你母亲一个臭毛病。”
“父皇,母后怎么样了?”
安公公插嘴笑道:“洛皇妃已经回宫了。”
萧瑜差点蹦起来,“什么?母后回宫了?”
原来皇帝早就知道萧瑜一直是装病的,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萧瑜是为了李浩,还以为萧瑜是为了她母亲,恰好皇帝也气消了,于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就赦免了洛式。
第110章 朝堂之上()
早朝,皇极殿之上,众人心照不宣,但是都知道,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讨论新任户部尚书的人选。
皇帝陛下迈着虎步走上宝座,然后还是千篇一律的开场,有人出来启奏道:“陛下,户部尚书空缺多日,都是中书省在兼管,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希望陛下早做打算。”
皇帝用眼睛扫了一遍群臣,然后用洪亮的声音问道:“吏部可有人选?”
吏部尚书出列回道:“臣以为翰林学士牧景澄可以当此大任。”
皇帝想了想,这可是宰相的人,呵呵,看来不仅是想控制中书省,还想控制大华的钱袋子啊。
“户部要的是理财专家,不是书生意气,你推的人不合适。”
吏部尚书汗颜退下。
“今日朝堂之上,各抒己见,户部的重要性不需要朕多说了,说的小一点,你们的俸禄也是从这里出的。”
大家都是老司机了,游戏规则大家都懂,说是随意说,但是谁能真的信口开河,于是大殿之上很安静,所谓枪打出头鸟,而谁都不愿意去做那只出头鸟。
皇帝看了看海树,“海爱卿,你可有人选?”
海树出列回禀:“陛下,如果推举的人不合适,那臣应该驳斥,但是推举人可不是臣的工作。”
皇帝笑道:“胡说,你的工作就是为朕分忧,朕让你说,你就说。”
海树无奈,想了想,随便推了一个人,“直隶总督廉茂实或许可以。”
皇帝回想了一下,对这个人挺陌生的,问道:“你说一说理由。”
“此人主政直隶,三年就让财政扭亏为盈。”
“这么厉害?”
马上就有人出来反驳:“回禀陛下,这廉茂实确实三年扭亏为盈,但是靠的克扣官员的俸禄和军饷,已经搞的民怨沸腾。”
海树冷笑道:“你既然说扣的是俸禄,请问老百姓也吃朝廷的俸禄吗?”
原来这个廉茂实和海树是差不多的人,在官场上都是出了名的铁血,要是这样的人主管户部,朝廷会多出很多钱,但是这些当官的可就惨了。
皇帝一听就明白了,朝廷要的是中庸之道,平衡各方的利益,而这种极端的人是不适合的。
于是只能作罢,皇帝继续问道:“还有什么人选?”
大殿之上又安静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就是没人开口说话。
皇帝扫视群臣,最终目光落在太子的身上,和声细语的笑道:“太子,你可有人选?”
太子面有难色,他的位置很特殊,按理说是不太好开口的,于是说道:“儿臣身为太子,不应该自己推举大臣。”
皇帝点点头,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最后他的目光落在瑞王身上。
“瑞王,你呢?”
“陛下,臣也不好推举。”瑞王的回答很老油条。
皇帝再次点点头,本来打算就这样了,没想到站出来一个鸿胪寺的小官。
这鸿胪寺本来就是主管祭祀的,这种朝廷大事本来是说不上话的。
“陛下,臣有人推荐。”
众人面带讥笑,“就你?自己几斤几两知道吗?”
不过天威难测,越是这样没有派系的人,皇帝陛下越是喜欢,因为他肯定没有被人操控。
“好,但说无妨。”
“臣推荐的是清河县县令江伟。”
此话一出,朝堂上炸了锅了,首先就是太子和海树,他们是意外,没想到瑞王的手伸的那么长,现在连小官都已经是他的党羽了,而其他人是觉得不可思议,这家伙是脑残吗?
皇帝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爱卿,你可知道现在推举的是户部尚书,朝廷的一品大员。”
“臣知道。”
“那你说说你推荐的这个县令有何长处?”
“据微臣所知,这位县令就是已故的祁尚书的得意门生,如果陛下信任祁尚书的话,那么他的学生也应该是不错的人选。”
“第二……”
这家伙起了个头,但就不说下去了,皇帝问道:“怎么不说下去了?”
“臣不敢。”
“朕恕你无罪。”
“谢陛下,第二,这个江伟不是京官,不涉及派系争斗。”
此话一出,所有人愣了,派系争夺这种话也能说出来吗?马上就有人怒斥道:“什么派系争斗?你不要含血喷人,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
皇帝冷冷说道:“他又没说你,你这样未免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朝堂之上只有太子和海树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皇帝说:“把这个江伟的材料报到吏部,详细调查一下,给朕回禀。”
海树立马出来反对,“陛下,我看不妥。”
“怎么不妥?”
“从县里直接升为一品大员的,大华历史上还没有过。”
“唯才是举,朕没觉得什么不妥的,再说朕看你们这些老脸也腻了,京城是需要新人了。”
“陛下,规矩不能破啊。”
瑞王冷笑一声,海树越是反对,他就越是开心,不过他一声不吭,说话的事情都是别人做的。
皇帝有点不耐烦了,“事情又没有决定,只是在吏部讨论,今天推荐的人全部都有机会的。”
但是谁都知道,吏部尚书就是个跟屁虫,他唯一的功能就是揣摩上意,陛下是什么意思,他就怎么做。
所以虽然说是讨论,但肯定就是江伟莫属了。
海树依然苦苦反对,但是这次皇帝心意已决,直接退朝了,为了演的更逼真,海树还去皇宫门前跪着。
就在海树跪着的地方不远处有一辆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马车,但是车上的人可不普通。
四皇子问道:“皇叔,看来这次太子那边是大吃一惊啊,反对的那么厉害。”
“那是当然,户部可是肥缺啊。”
“皇叔我担心啊,这海树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你说父皇会不会改主意啊。”
瑞王笑道:“这你就太不了解陛下了,陛下看起来好像是不理朝政,但是实际上乾纲独断,他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改变的。”
“哈哈,那我就放心了。”
瑞王吩咐车夫:“走,回吧。”
“是!”
第111章 叛乱()
皇帝赦免了洛式,于是想到和萧瑜一起去洛式的宫里吃顿饭,算是和好。
饭桌上,皇帝见洛式廋了不少,心里也有点愧疚,“爱妃,不用怨朕。”
洛式笑道:“大华祖训,后妃不能干政,是臣妾的错。”
这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皇帝也就坡下驴了,正当三人共享天伦的时候,小安子慌慌张张进来。
皇帝知道出事了,找了个借口到了门外,“什么事?”
“陛下,刚刚传来消息,明教贼人攻破了淮安府。”
皇帝表面上一脸的平静,但是心中的怒气就像火山爆发一般,“大胆狗贼。”
“不要声张,不要吓着皇妃。”
“是。”
吃完饭,回到乾元殿,皇帝立即招来了中书和兵部的官员,宰相管宏说道:“陛下,这次非同小可,淮安府沿着运河可以直扑京城,必须要下决心彻底剿灭明教。”
皇帝点点头,这也是他的想法,这几年明教就像是牛皮癣,本来皇帝也没有放在心上,哪朝哪代没有刁民作乱的?但是这次不一样,似乎明教要动摇大华的江山了。
“那么你们觉得应该派谁出征?”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犹豫了,因为吹牛容易,理论分析也容易,但是真正打战可就不容易了,明教贼人虽然是草寇,但是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剿灭,可见还是很有实力的。
大华官场早就养成了和稀泥的习惯,关键时刻谁也不愿意出头,皇帝看着宰相,“你说!”
宰相思虑再三,说道:“只有皇子亲征,才能迅速平定叛乱。”
皇帝点点头,很有道理,毕竟这天下是萧家的,忽的,他突发奇想,这太子和老四不是争吗?那好,就让他们比一比谁能平定这场叛乱。
“朕有个想法。”
大家摆出洗耳恭听的表情。
“朕的皇子中,以太子和四皇子最为能干,朕想派他们两个各自统领五万兵马去平定叛乱。”
众大臣心中咯噔一下,太子和四皇子是什么关系,大家都清楚,皇帝陛下这可是一场考试啊,如果太子胜出,那么就没四皇子什么事了,反之亦然。
既然皇帝这样决定了,那大家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纷纷跪下喊道:“吾皇圣明。”
*****
书房密室之内,皇帝屏退了所有人,连小安子都不准在场,只有太子和四皇子在。
“淮安府失陷,国本动摇,朕找你们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朕希望你们两个代表朕出征。”
这是证明自己的好机会,两人都是欣然接受,特别是四皇子,这可是他逆袭的好机会了。
书房之内没有外人,朕的意思你们也应该明白,萧家的天下是太祖打下来的,但是想坐稳这天下,需要的是能力,如果你们无能,就算是朕把位置传给你,想必最终也是坐不稳的。
这话已经赤果果了,这场平定战争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还是对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