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居唐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一本正经的道:“圣人认可便好!”

    这样子又把圣人逗笑了,也不知到底笑什么,薛朗觉得圣人的笑点简直谜一般的存在,他完全get不到!

    两人一块儿走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便回紫宸殿去,圣人回到紫宸殿,小黄门便立即去宣了政事堂的大臣们进来,太子、秦王、齐王皆在列,议事开始。

    在议事之前,圣人直接把薛朗刚才递上来的疏奏发下去让大臣们传阅。待大臣们都看了一遍,圣人道:“今日召集众卿家前来,乃是为了红薯、土豆丰收之事。于此事,诸位卿家有何看法?尽可道来。”

    裴寂率先道:“恭喜圣人,贺喜圣人,长安头年试种便如此丰产,如此高的产量,亘古未闻之奇事也,此乃天命在唐之佐证也,臣以为,此事当发诏,广告于天下,普天同庆,共贺大唐!”

    “臣附议!”

    裴寂才说完,便有好几个大臣表示赞同。圣人笑得颇为志得意满,赞赏的看裴寂一眼,摸着胡须笑道:“卿家此言大善,这等喜事,是该与民同乐,普天同庆,让我大唐之子民都知道,知晓我大唐蒙上天眷顾,得此神物,提振我大唐军民之士气、民望,见证我大唐国运之昌隆!”

    “喏!臣等这就拟诏!”

    门下省的官员立即出来领命。秦王道:“红薯、土豆虽好,然如何快速、有效的推广开来,却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章程,莫要好事办成坏事,那便不美了!”

    大臣们齐齐点头,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座的人都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出政策的人,事关粮食,谁也不敢不慎重。

    薛朗默默看大家一圈,想了想,忍不住道:“启禀圣人,若是说推广红薯,臣有点儿不太成熟的愚见,想说出来请诸位参详参详。”

    圣人和蔼的道:“贤婿有何想法,尽可道来!”

    居然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喊贤婿,这是毫不掩饰对薛朗的喜爱了!薛朗暗戳戳的在心里比了个剪刀手,面上力持严肃的道:“若说到推广,自然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给予鼓励来的最快。去年曾粗略的议过推广红薯、土豆的问题,但因为种子有限而未能成行。臣熟知红薯、土豆的种植要素,这一年常常思考推广的问题,略有心得,请诸公参考。”

    众人点头,去年确实曾粗议过。薛朗续道:“去年曾说过,为了推广,建议由朝廷出资建粉条作坊,臣回去后细细想了,只有这一点是不够的。我朝疆域广大,各地情况不同,有些地方适合种红薯、土豆,有些地方就不见得适宜,到时候产量肯定会有残差不齐。臣以为,制定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地区不同,政策应该有些执行上的细微区别。比如,建粉条作坊的事,暂时就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实行就行,其余地区嘛,不由朝廷出资建了,改为拍卖技术使用权和独家经营权。”

    众人一怔,太子问道:“幼阳,这何谓技术使用权和独家经营权?”

    薛朗解释道:“就是一个地区,只教授一家粉条制作的技术,并准许这一家经营粉条作坊,其余人等没有朝廷的允许,皆不许涉足。这独家权利嘛,要设定一个期限,最多三年,不能再多!”

    秦王脑子转得快,立即就听明白了,追问道:“那人选如何确定?”

    薛朗答道:“拍卖!红薯、土豆丰产的消息,圣人广发天下之后,还可于京中设下奖金,举行一个诗赋大赛,来歌咏红薯、土豆,总之,尽全力把红薯、土豆的名声往大的宣传造势,吸引各地豪商巨贾来参加,于京中举行一个拍卖大会,把每个地区三年内的度独家技术使用权和经营权拍卖出去,价高者得!”

    薛朗是越说思路越顺畅,诸位大臣里,却又几个人越听表情越是古怪——

    这薛朗提出的办法虽好,但怎么越听越感觉好好地雅事,被他一说,感觉咋那么市侩呢?咳,这一定是错觉!

第398章 未雨绸缪() 
“拍卖的时候,每个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和技术使用权,要根据地区不同,设定一个底价,每次最少加价多少等等也要有个章程,毕竟,有些地区适合种植红薯和土豆,有些地区不一定适合。具体的细则,稍后臣会写一个细则陈条上来,请圣人和诸公阅览。”

    薛朗三言两语把拍卖的事情说清楚后,顿了顿,续道:“除了以上这些措施,还需要一个政策的支持,那边是把粉条纳入赋税里!但是,怎么纳入赋税,比例是多少,还是一个原则,按地区不同要有所区别,不能搞一刀切!”

    薛朗才说完,就响起一阵击笏板的声音,显然,大家都觉得薛朗的提议不错,薛朗谦虚的起身,朝在座的诸位大臣们拱手致谢后,道:“启禀圣人,因臣缺乏地方施政经验,于各地的人口情况等等,并不熟悉,所以,各地粉条的产出,纳入赋税的比例,就只能有劳诸位臣工核算了。”

    圣人点点头,转首问下面的其他大臣们:“诸卿以为薛朗这两策可行否?”

    太子当先道:“父亲,幼阳这两策,臣以为是极好的,结合他先前之疏奏,可在能进行土豆秋种的地方先施行,可为明年之春播积累推广经验,以备来年,也给朝廷留下腾挪、调配的余地。只是,想在全国推广,只怕人手不足!”

    秦王忍不住道:“太子此言多虑矣。长安已试种一年,在幼阳的指点下,想来已培养出一批会耕种红薯、土豆的农夫,正好紧接着就是秋种,把这些农夫拍下去,指点秋种。待来年春播时,想来会耕种的农夫更多,届时,人手更多矣!”

    薛朗想了想,补充道:“太子,秦王,若是忧虑人手的问题,可于长安城内举行红薯、土播种技术培训讲座,专门挑选一个口才便给的团队出来,于全国各地举行巡回讲座,免费授课,只要愿意学的,都可以来听。至于巡回的费用,可以从拍卖所得中出,想来应该绰绰有余。”

    “啪啪!”

    又有人击笏板了!秦王还笑眯眯的给了一声喝彩。

    定下大致的方向,接下来就是细则方面的讨论。圣人直接把筹划拍卖会的事情交给薛朗,直接让他主管、筹划。

    大家重点讨论的是粉条要纳入赋税的比例。这个薛朗没什么发言权,毕竟,他是外来客,对本地的情况算不得熟悉,所以,这些涉及细则的政策,他一般只围观,很少发言,即便是有建议,也只是替大方向上的建议,从来不涉及细则。

    毕竟,一条政策下去,涉及的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家无恒产,几乎没什么抗风险能力。因为穷,因为没有足够度过风险的存粮,所以,稍微一点儿天灾人祸,百姓就容易流离失所,天下就容易大乱。

    唐朝的赋税,特别是唐初,施行的是轻徭薄赋的政策,比之前朝隋朝时期,赋税是轻的,但比之后世的宋明清,又是重的。

    唐初在均田制的保障下,租庸调制的税法,这个税法是适宜的。及至安史之乱后,因战乱、土地兼并等破坏了均田制,租庸调制自然也没有了施行的基础,才改革税法,采用两税法。

    所以,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是适用于唐朝初期的,在这点上,薛朗并没有什么异议,他只是希望能在赋税结构中,加入粉条,适当的减去一些粮食的缴纳比例,让民众的生活更好些,目的仅此而已。

    赋税关系国本,只一次朝会是议不完的。朝廷的诸公们,还有得讨论。薛朗只是提供大方向上的建议,细则他是不管的,于是,就只参加了这一次的朝会,之后几天的朝会,他一次都没参加。

    之后,薛朗把关于拍卖会的筹划写了个细则出来,呈给圣人,圣人看后极为满意,全权交给他去筹办。

    于是,薛朗找上平阳公主,先印刷了一摞儿公告出来,长安每个里坊的公告栏处都贴上,东西两市贴的更多,争取先在长安把拍卖会的事情宣传开。

    然后,薛朗还把培训教授红薯、土豆播种技术演讲团的事情也揽了过来,由他亲自培训,成员自然是要从熟悉农事的人员中选取,所以,薛朗直接拿着圣人的手敕去找司农寺的杨正卿,请他挑选人员出来。

    杨正卿自是知道他挑选人员是要干啥,讶然问道:“幼阳与公主大婚在即,这巡回演讲团,难道是幼阳带队?”

    薛朗笑着摇头:“我只需培训好他们就行,带队的人选,另有其人,既知农事,又懂得如何播种红薯、土豆,让他去,比我合适。”

    “哦?还有这样的人才?不知在哪里任职,我可认识?”

    杨正卿追问了一句。薛朗笑道:“不瞒正卿,此人名叫万思明,乃是平阳公主府中职事,当初我在苇泽关试种红薯、土豆,便是他做我的副手,协助于我哦,为人踏实肯干,又能吃苦,让他来带队,再适合不过。”

    薛朗对万思明印象挺好的,在苇泽关的时候,与他配合的还算满意,建议筹建这个演讲团的时候,薛朗便想起了他,也不枉两人当初合作一场。

    薛朗有圣人手敕,杨正卿自然不会对他提议的人选有异议,想了想,转而问别的:“不知这个培训如何做?幼阳可有章程否?”

    薛朗笑眯眯的道:“很简单,圣人已挑选好人手,我也选好了种子,即日起便要开赴中原各地,进行土豆秋种的试种,这些挑选出来的人员,正好跟着一块去,实地学习一下,有什么疑问,待回京后再来找我,届时,学得必定十分深刻,不至于纸上谈兵!”

    杨正卿先是一愣,旋即笑起来,赞道:“幼阳好盘算!此策极好!”

    薛朗谦虚的拱拱手,把演讲团的事情定了下来。

    告别杨正卿,薛朗下班回家,心中默默盘算——

    他要与平阳公主经营自己的势力,武事上,有叶卿、江临、马三宝三人足矣,再多恐引起忌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