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磺胺间甲氧嘧啶(SMM)0。1%,或0。02%复方新诺明混入饲料,连用4~5天。
skbshge
(十三)鹅绦虫病()
矛形剑带绦虫主要寄生于鹅。对鹅的生长发育、增重肥育和产蛋危害很大。据调查统计,鹅的平均感染率为35%~37。5%,如果是专业场户的群鹅感染后寄生率更高。
矛形剑带绦虫虫体扁平、分节,呈带状,雌雄同体,缺乏口和特有的消化器官,完全从宿主消化道的内容物中吸收营养。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各种甲壳动物如剑水蚤。虫卵或孕卵节片随鹅粪便排出体外,被剑水蚤吞食,大约经过6周的发育变为似囊尾蚴。鹅由于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受到感染。
【临床症状】 鹅被该虫寄生后,由于受虫体的机械刺激,产生毒素和吸取营养,会使小肠壁受损,引起出血性炎症,严重影响消化功能。如有大量绦虫寄生,还可以堵塞肠道。因此,病鹅症状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贫血,腹泻,消瘦,时常伸颈张口,离群呆立。最后极度贫血瘦弱而死亡。
【病理解剖】 可见有大量虫体堵塞肠道。由于绦虫吸附在肠壁上,肠黏膜发炎受损,水肿出血,并见有灰黄色结节。
【防治】 在本病流行区,成年鹅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幼鹅应在放牧后20天内全群驱虫1次。驱虫投药后24小时内,应把鹅群圈养起来,把粪便收集堆积发酵,以杀死排出的虫体,防止再传播。
饲喂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以增强鹅体抗病能力。消灭中间宿主。
幼鹅容易感染绦虫病,应与成年鹅分开饲养。
应用硫双二氯酚(别丁),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0~200毫克,1次口服,效果最好。抗蠕敏(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的剂量1次投服。
在大群鹅药物驱虫时,常因品种、剂量、体质等的差异,以及对硫双二氯酚的敏感性,有的个体会在喂服后半小时内发生站立不稳,口吐白沫,闭眼静坐等反应,此时可用阿托品0。1~0。3毫升,肌内或皮下注射,即可恢复,个别恢复慢的,可隔2~4小时再重复用药1次。
skbshge
(十四)维生素A缺乏()
【临床症状】 生长停滞,精神委顿、衰弱、运动失调、身体消瘦、体重减轻、羽毛松乱、喙和脚蹼部黄色素消失、流泪、眼睑内有干酪样物质、沉积,如果发病后饲料仍未补加维生素A,死亡率可达100%,肠内蛔虫寄生的时间延长,贫血、步态不稳、尾垂趾缩、冠髯苍白,母鹅产蛋下降,公鹅性功能降低,重者眼失明、鼻流黏液、呼吸困难。
【病理解剖】 鼻腔、口腔、食管和咽有小白色的脓疱、黏膜溃疡,肾有尿酸盐沉着、肾灰白、输尿管扩大、心肝脾均有尿酸盐沉着,呼吸器官腺体萎缩变性,颜面肿胀,泪管阻塞,喉气管黏膜有结节样颗粒。
【防治】 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饲料,如鱼肝油或维生素A、维生素D3
添加于饲料,或者饲喂胡萝卜、三叶草、玉米、菠菜、南瓜、苜蓿和各种牧草。
skbshge
(十五)鹅软脚病()
雏鹅易发此病。主要是因饲料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或长期喂单一饲料和腐败饲料所致。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和潮湿的环境中。
【临床症状】 病鹅脚软无力,支持不住身体,常伏卧地上。生长缓慢。长骨骨端常增大,特别是跗关节骨质疏松。
【防治】
(1)预防 平时注意合理配制日粮中钙、磷的含量及比例。由于钙、磷的吸收代谢依赖于维生素D的含量,故日粮中应有足够的维生素D供应。阳光照射可以使鹅体合成维生素D3
。因此,在育雏舍饲条件下,要使鹅多晒太阳。
(2)治疗 喂鱼肝油和钙片即可。鱼肝油每天2次,每只每次2~4滴。用维生素D3
,每只内服15000单位,肌内注射4万单位都有较好的效果。
skbshge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育新,曾凡同等。 中国水禽'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05。
'2' 邱祥聘,杨山,等。 家禽学'M'。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2。
'3' 邱祥聘,等。 中国家禽品种志'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4' 吴素琴主编。 养鹅生产指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5' 曹霄。 鹅的养殖及加工'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
'6' 尹兆正主编。 肉鹅'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7' 何大乾主编。 鹅高效生产技术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 张帆,廉爱玲主编。 肉鹅生产技术指南'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9' 陈维虎,等。 高效养鹅7日通'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肖智远。 肉鹅饲养关键技术'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11' 王继文,等。 怎样提高养鹅效益'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12' 王成章,等。 饲料生产学'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3' 王亚琴,等。 江南地区墨西哥饲用玉米特性特征及栽培技术'J'。 江苏:中国养兔,2008(7):12…15。
'14' 凌明亮。 种草养鹅的配套技术措施'J'。 北京:中国农村科技,2005(10):30…32。
'15' 孙体荣,等。 串叶松香草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J'。 兰州:草业科学,1993(4):14…18。
'16' 赵清,等。 新型优质高产牧草——美国籽粒苋'J'。 石河子:新疆农垦科技,2001(1):34。
'17' 常斌,等。 肉鹅营养需要研究进展'J'。 北京:饲料工业,2008(13):26…28。
'18' 陈耀王,等。 实用养鹅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07。
'19' *康,等。 家禽生理学'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10。
'20' 骆承庠,等。 畜产品加工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21' 马瑞芳,等。 毛皮动物饲养与畜产品加工利用'M'。 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85。
'22' 王恬,等。 优良鹅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23' 陈耀王,等。 实用养鹅技术。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02。
'24' B。W。 卡尔尼克主编,高福,苏敬良主译。 禽病学(第十版)'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5' 甘孟侯。 禽流感(第二版)'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6' 王永坤,等。 鹅副黏病毒病的研究'J'。 江苏:江苏农学院学报,1998,19(1)∶59…62。
'27' 张存,等。 鹅与番鸭溃疡性胃肠炎病原的分离鉴定'J'。 江苏:畜牧与兽医,2002,34(2):27…28。
'28' 王永坤。 一种新出现的雏鹅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研究'J'。 江苏:中国家禽,2004,26(18):13…17。
skbshge
://164374 。
手机阅读请点击://164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