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实务·案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6年,哈伯勒在《国际贸易理论》一书中,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在贸易理论模型化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米德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

    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新古典模型为表达形式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虽然这期间曾出现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和围绕解破此谜的研究而提出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新贸易理论,但要素禀赋理论并未受到真正的挑战。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才真正出现了一次重大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曼和赫尔普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要素禀赋差异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即使在没有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规模经济也能引导各国开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新贸易理论引入规模经济的假设,打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使得关于贸易理论研究的重心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使研究更加深入。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历史背景。首先,随着时间的发展,传统的贸易理论已不能解释许多重要的贸易现象。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贸易绝大部分是在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为什么国际贸易流量中,产业内贸易,即发生在同一产业类别中的双向贸易,已成为主流?实践要求发展一种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其次,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为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考察对象,分析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组织理论出现了一次大的突破,特别是博弈论方法被引入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之后,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主要是寡头市场)厂商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大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978年,克*曼在其博士论文《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中首次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又称“新张伯伦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模型上首次证明了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另一起因,以及差异性产品决定了贸易形态为产业内贸易。

    由于不完全竞争理论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模式,所以新贸易理论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实际上,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能代替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首先,从解释现象上看,两种理论分别解释不同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间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观点不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是互补性的,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贸易政策

    从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中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国家间商品的自由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是有利的,贸易促进了国际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供给量;通过国际交换,自由贸易缓解了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扩大了贸易参加国居民商品消费的选择范围,提高了生活水平。用国际贸易的纯经济理论分析,不论从国际经济和平发展的立场,还是从各国福利水平提高的角度,自由贸易都是较好的,而阻碍贸易却带来种种损失。

    然而从历史上看,自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贸易政策:一是自由贸易政策;二是保护贸易政策。前者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形成国际统一商品市场;而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借助于设置各种贸易壁垒,限制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种类、价格等,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且对本国商品出口给予优待和补贴等以鼓励出口。

    19世纪初,德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制造业等都有所发展。但与当时处于“世界工厂”地位的英国相比还相当落后,受英国廉价工业品的冲击很大。为此,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李斯特认为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说”的观点存在错误。因为按比较成本原理购买国外的廉价产品,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有利可图,但实际上却影响了本国该产业的发展,从而会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位。而如果放弃这种短期利益,对这种幼稚工业实行保护政策,虽然一开始该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但经过一段时期,不但本国的产业可以得到充分发展,而且生产力提高后,商品的价格也会下跌,甚至会低于外国的进口价格。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在李斯特的影响下,通过保护政策的扶植,德国经济在短期内有了迅速的发展,终于赶上了英国。

    实行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两面效应:既可以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方式,又可能成为地区经济保护的手段。有学者认为,一国在向全球开放市场之前,先在同一地区内实行自由贸易比直接向全世界开放市场更为有利。并且用实证分析表明,与开放的、发达大国为邻的国家能够取得比与封闭的、不发达的小国为邻的国家更快的发展。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地区经济能够促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开放,则这种地区间的经济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的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之所以没能取得经济增长,就是因为这些区域经济大多数是南南合作。根据这一观点,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应与发达国家结成联盟,充分享受发达国家的“溢出效应”。经济发展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才有可能优化。

    3。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是“外部平衡”(ExternalBalance)问题。早在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之前,历史上就已经产生了关于外部调节的问题。1752年,大卫·休谟在《论贸易差额》一书中,论证了著名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他从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可以通过货币——贵金属的输出、输入来完全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自动恢复平衡,而不需要外部的人为干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休谟的理论一直主导着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的事件,使得国际金融理论明显避开了对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关注,而将重心转移到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经济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对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也在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说明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期,蒙代尔在其一系列论文中更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传统观点。在蒙代尔模型中,货币政策被放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首要位置,国际资本流动占据了国际收支的重要地位。他提出,当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目标发生冲突时由于资本流动性的存在,使得在固定汇率制条件下,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资本流出,而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资本流入,这样,借助于针对外部平衡的货币政策和针对内部平衡的财政政策这两个独立的政策工具,就能同时达到内外平衡的目标,从而解决了固定汇率条件下政策选择的两难问题。这种把货币政策分配给外部平衡,而把财政政策分配给内部平衡的观点,被称为“蒙代尔分配法则”。

    1960年,特里芬提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该问题的存在,使得金币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一大批经济学家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其基本论点是浮动汇率可以使政府免受国际收支的限制,并允许政府不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去被动地稳定汇率,从而获得利用货币政策工具的主动权;同时浮动汇率也像一堵防火墙,把国内经济与外界隔离开,使国内经济免受外界因素的冲击。

    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产生了一些极具价值的开放经济动态模型。其中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实际平衡效果和长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则阐明了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财富积累中资产的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区别,并吸收了理性预期理论的一些基本思想。

    20世纪80年代,借助储蓄和投资理论中的跨时分析方法,对开放经济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已变得日益普遍。

    除了上述关于外部平衡这一核心问题外,国际金融理论在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研究方面,也有极为丰富的理论进展。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各国经济贸易摩擦的加剧,国际间贸易、金融、税收和经济一体化等的协调问题尚需要进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