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20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丹麦、奥地利、芬兰、瑞典、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瑞士、挪威、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哈萨克斯坦。
普惠制方案是各给惠国为实施普惠制而制定的具体执行方法。各发达国家(即给惠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普惠制实施方案,而欧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给出共同的普惠制方案,因此,目前全世界共有17个普惠制方案。从具体内容看,各方案不尽一致,但大多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给惠产品范围。一般农产品的给惠商品较少,工业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只有列入普惠制方案的给惠商品清单,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一些敏感性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以及某些皮制品、石油制品等常被排除在给惠商品之外或受到一定限额的限制。例如,欧盟1994年12月31日颁布的《对工业产品的新普惠制》法规(该法规于1995年1月1日开始执行),将工业品按敏感程度分为五类,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关税。具体地说,对第一类最敏感产品,即所有的纺织品,普惠制关税为正常关税的85%;对第二类敏感产品,征正常关税的70%;对第三类半敏感产品,征正常关税的35%;对第四类不敏感产品,关税全免;而对第五类部分初级工业产品,将不给优惠税率,照征正常关税。又如,美国的普惠制方案规定,纺织品协议项下的纺织品和服装、手表、敏感性电子产品、敏感性钢铁产品、敏感性玻璃制品或半制成品及鞋类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2)受惠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能否成为普惠制方案的受惠国是由给惠国单方面确定的。因此,各普惠制方案大都有违普惠制的三项基本原则。各给惠国从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制定了不同的标准要求,限制受惠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例如,美国曾以我国不是关贸总协定成员,不符合其受惠国标准为由,而没有把普惠制待遇给予我国的出口产品。(3)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给惠商品的减税幅度取决于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即普惠制减税幅度=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减税幅度与给惠商品的敏感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农产品减税幅度小,工业品减税幅度大,甚至免税。例如,日本对给惠的农产品实行优惠关税,而对给惠的工业品除其中的“选择性产品”给予最惠国税率的50%优惠外,其余全都免税。
(4)保护措施。各给惠国为了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从自身利益出发,均在各自的普惠制方案中制定了程度不同的保护措施。保护措施主要表现在例外条款、预定限额和毕业条款三个方面。例外条款是指当给惠国认为从受惠国优惠进口的某项产品的数量增加到对其本国同类产品或有竞争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造成或将造成严重损害时,给惠国保留对该产品完全取消或部分取消减税优惠待遇的权利。预定限额是指给惠国根据本国和受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状况,预先规定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项产品的关税优惠进口限额,达到这个额度后,就停止或取消给予的关税优惠待遇,而按最惠国税率征税。毕业条款是指给惠国以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其产品已能适应国际竞争而不再需要给予优惠待遇和帮助为由,单方面取消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普惠制待遇。(5)原产地规则。为了确保普惠制待遇只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制造的产品,各给惠国制定了详细和严格的原地产规则。原产地规则是衡量受惠国出口产品能否享受给惠国给予减免关税待遇的标准。原产地规则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原产地标准、直接运输规则和书面证明书。所谓原产地标准,是指只有完全由受惠国生产或制造的产品,或者进口原料或部件在受惠国经过实质性改变而成为另一种不同性质的商品,才能作为受惠国的原产品享受普惠制待遇。所谓直接运输规则,是指受惠国的原产品必须从出口受惠国直接运至进口给惠国。但由于地理或运输等原因确实不可能直接运输时,允许货物经过他国转运,条件是货物必须始终处于过境国海关的监管下,未投入当地市场销售或再加工。所谓书面证明书,是指受惠国必须向给惠国提供由出口受惠国政府授权的签证机构签发的普惠制原产地证书作为享受普惠制减免关税优惠待遇的有效凭证。(6)普惠制的有效期。普惠制的实施期限为10年,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面审议后可延长。目前普惠制已进入了第四个实施期。普惠制在实施30多年来,确实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给惠国在提供关税优惠的同时,又制定了种种繁琐的规定和严厉的限制措施,使得建立普惠制的预期目标还没有真正达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尚需为此继续斗争。
【相关链接】毕业条款的实践
美国规定,一国人均收入超过8850美元或某项产品出口占美国进口的50%即为毕业。美国自1981年4月1日开始启用毕业条款,至1988年底,终止了16个国家的受惠国地位,免除了来自144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约3000多种进口商品的普惠制待遇。毕业条款是一项最敏感、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其实施会对相关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地说,“已毕业”的国家(地区)和产品因为不能再享受优惠待遇,一方面不得不在进口国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另一方面又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乘势取而代之打入进口国市场的严峻挑战。以亚洲“四小龙”为例,1987年它们享受美国普惠制的受惠额占美国所给全部受惠额的60%,达到美国规定的毕业标准。于是美国政府1988年1月29日宣布,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已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毕业,从1989年起取消其向美国出口商品所享受的普惠制待遇。这样,它们被迫在不享受普惠待遇的情况下同美国市场上的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同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从中得益甚多,向美国市场扩大出口。
毕业条款同样也困扰着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欧盟新的普惠制方案中,被取消普惠制待遇的中国产品涉及《协调制度》中37个章节,共7大类商品,占了近41%。从1993年的出口金额看,这七大类产品对欧出口为177亿欧洲货币单位,占中国对欧总出口的60%。可见,欧盟新普惠制方案的毕业条款会对中国向欧出口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链接思考:试说明发达国家启用毕业条款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15。3 关税的征收()
征收关税是政府的行为,代表国家的利益,必须依法进行。通常,各国都规定了征收关税的依据、方法和必要程序。
15。3。1征收关税的依据
征收关税的依据是海关税则。海关税则(CustomsTariff),又称关税税则,是指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它是关税制度的重要内容,国家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另一部分是关税税率表。关税税率表是海关税则的主体,一般设有税则号列、商品分类目录、征税标准、计税单位和税率等几个栏目。
税则号列(Tariffno。或Headingno。或TariffItem),即商品分类号,是把种类繁多的商品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简化成数量有限的商品类目,分别编号,并逐号列出商品名称。最初各国都根据自身征税的需要和习惯进行商品分类,编制出商品分类目录(DescriptionofGoods)。但是,各国编制的商品分类目录、分类方法不同,口径各异,使各国海关的统计资料缺乏可比性,更使贸易双方不易了解对方进出口商品的关税水平,给贸易谈判增加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些国际经济组织试图制定一个国际通用的商品分类目录。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是海关合作理事会编制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该制度于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我国也于1992年1月1日起正式采用了《协调制度》目录。
关税税率表中的税率(RateofDuty),按其栏目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栏税率和多栏税率。单栏税率,即一个税目下只有一个税率。只有单栏税率的税则称为单式税则(SingleTariff)或一栏税则,适用于来自任何一个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没有歧视。目前,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如委内瑞拉、巴拿马、冈比亚等仍实行单式税则。
多栏税率,是指同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具有多栏税率的税则称为复式税则(ComplexTariff)或多栏税则。多栏税率的目的在于实行差别待遇和歧视政策,对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按不同的税率征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复式税则,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实行三栏税则,欧盟等国实行四栏税则。我国则采用两栏税则。
关税税率表中的税率,按其制定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国定税率(或自主税率)和协定税率。国定税率是指一国立法机构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制定并有权更改的税率。协定税率是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与关税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的税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贸易联系和依赖日益加强,海关税则呈现出从国定税则(自主税则)向协定税则发展的趋势。目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其关税税率必须受该组织协定约束,所以,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协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