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里汉的小农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霞收服大春很有一套,在生活上,那时无微不至的关心,大春现在身上穿的衣裳、裤子、鞋子、鞋垫子,甚至是裤衩子,都是出自彩霞之手,让他无论走到哪,随时随刻都能想起那个在家等着他的女人。

    还有他那个破败的家,自从她嫁过来后,就变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了,家里家外都被她装扮一新,墙上贴着五颜六色的剪纸画,窗户上贴着漂亮的窗花,窗台上还养了许多从段家要来的花卉植物,把从前那个灰扑扑的家装扮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比尤氏家舒适,也比尤氏家漂亮多了。

    沈大春没娶她之前,就是一个邋遢散漫的鳏夫,脏的很,家没人给收拾,衣裳也没人给洗,他本人有时候几个月都不洗一回澡,也不换一回内衣,就那么脏着,现在有彩霞经管着,三天两头的给他烧洗澡水,叫他洗头洗澡换衣裳,把他尽管的干干净净的。

    从前他的衣服总是埋汰的看不出颜色来,臭烘烘的跟之前的沈德俭都有得一拼,现在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上面还带着淡淡的皂粉香味儿,可好闻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从前跟尤氏鬼混的时候,尤氏可从来不给他洗一回衣裳,就知道管他要钱要粮食的,他身上不洗澡,脏着臭着她也不嫌弃,因为她自己也不大爱讲卫生,冬天一脱衣裳的时候身上都直往下掉皮子,哪像彩霞似的,总把他伺候的干干净净,自己也身上洗的香喷喷的,无论闻起来还是摸起来,都比尤氏舒服多了。

    不知不觉中,彩霞完完全全的取代了尤氏,占据了沈大春所有的心,成了沈大春命里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了,俩人儿也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沈若兰又跟彩霞说了会儿话,就起身回去了,并跟她约好了明天五更让沈大春来接她。

    当天晚上,沈大爷从镇上回来了,还特意上沈若兰家报一次账,这回他买了八十斤猪肉,二百个鸡蛋,三十斤白酒,还买了些萝卜土豆等蔬菜,总共花了二两银子,就是照着两家人一家一两银子花销的。

    虽然在有钱人眼里看这二两银子的酒席不算啥,但是在乡下认得眼里,二两银子的酒席就算的上数的了。

    沈大娘很心疼那一两银子,开始的时候看老头子和儿子要买酒买肉的,她还横把竖挡的,但是沈福存的一句话,让她顿时灭火,撒手不管了。

    沈福存说:“等将来您过六十大寿时,我也按今儿咱们给我奶准备的标准给您准备。

    沈大娘一听这个,立马不敢拦着了,不然给孩子做个坏榜样,将来报应到自己身上,那不是得不偿失了吗?

    于是,沈大爷和沈福存才顺利的把酒菜置办回来。

    沈若梅和李巧莲的新衣裳也都做出来了,两人儿得了新棉布,都高兴的什么似的,因为明天要出席场合,全村子的人都能看见她们了,姑嫂俩都希望自己能惊艳出场,好使劲儿的显摆显摆。

第269章 崔氏的往事() 
第二天五更,沈大春就赶着马车来接沈若兰了,此时天还没亮透呢,外面也没啥人,沈若兰上车后,沈大春甩开鞭子策马狂奔,一路上都畅通无阻,很快就到了镇上。

    到达时,镇上的商铺都刚开门儿,沈若兰直奔一家成衣铺子,给老太太买了一件深蓝色的棉布夹衣,一条深灰色棉布裤子,还有一双黑色鞋子。

    买完又去了米行一趟,买了好多小米、玉米面子、白面、大米等。

    家里的粮米快吃光了,特别是玉米面子,吃的特别费,因为鸡鸭鹅都开始下蛋了,得给它们好好营养营养,要是不多喂点儿粮食,会影响它们的产蛋量。

    还有那些小鸡小鹅子们,它们还太小,吃不了糠皮,只能吃粮食。

    家里的粮食现在费着呢,不多存点儿,万一她离开的时间久了,家里没粮了,瘦丫该着急了!

    买完粮食,沈若兰和沈大春搭手,把那几袋粮食装进车里,正准备上车回去,忽然看见张金凤迎面走来。

    张金凤在吉州待野了,在家里边儿是一天都呆不住了,昨儿晚上刚回来,今儿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出来逛了。

    七松镇的街道破破烂烂的,跟吉州是没法比,但是总比桃花村要强啊,好歹在这儿能看着几个略有点儿人样的年轻男子,也能看着几样她感兴趣的东西,如此,也就不枉她来这一回了。

    她还是在吉州时的那身打扮,一身花花绿绿的花衣花裤花鞋子,穿得跟个大花坛子似的,一张脸擦得白渣渣的,脸蛋儿涂了腮红,抹的跟猴屁股似的,满头的绢花,一脑袋头油,还刻意将袖子挽起,露出手臂上那只劣质的玉镯子。

    可惜,她并不知道那只劣质玉镯的价值?还以为自己戴的是这镇上的女人们都带不起的奢侈品呢,骄傲的恨不能把手举起来给大伙炫耀一番。

    张金凤自认为她去过大城市,又有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做朋友,而且现在身上还有棉布衣裳和几件首饰,理所当然的比别的女孩身价高一个档次了。

    所以,在街上逛街时,摆出一副鼻孔朝天,对谁都不屑一顾的样子。

    沈若兰看着她这副滑稽的样子,差点儿笑岔了气儿,忽然有些恶毒的想,要是张二勇看到他妹子这副样子,会是个什么心情呢?

    窘迫、抓狂、气愤,或者,早就习以为常了……

    有时候,沈若兰还真挺可怜张二勇这孩子的,好好的一个青年,咋就摊上那么个不着调的老娘和这么虎的妹子呢?要不差他们长的有相似的地方,她都要怀疑张二勇到底是不是崔氏亲生的了!

    还好老张头答应他们成亲后就分家另过,不然,就冲他老娘和他妹子,她也绝不会找张二勇!

    张金凤用鼻孔看人,视线范围不大,视觉角度也不是很好,明明跟沈若兰走个对面,愣是没看着沈若兰。

    因为她的眼睛都跑到路上那些年轻英俊的男子们身上去了。

    沈若兰坐回到了车子里,看着张金凤那傻乎乎的窥着路上几个长得还算俊朗的青年男子,鄙夷之后,又有点儿担心,张金凤又缺心眼又不正经,还自私贪婪爱占小便宜,家里却不知道拘束点儿她,将来肯定得吃亏的。

    她倒不是担心张金凤,她没那么烂好心,只是觉得张金凤要是出了事儿,张二勇必定也会跟着麻烦,她不想张二勇被她那些破事儿牵连,就暗下决定,等哪天得空得跟张二勇谈谈。

    七松镇里靠山屯并不远,只有二十几里的路,他们回到靠山屯时,也才只有九点多钟,沈若兰回去后,沈大春儿帮她把粮食都扛屋里去了,扛完,大春前脚走,她后脚就拎着东西去了老宅。

    老太太六十大寿,她这个做孙女的去的太晚不好。

    到老宅时,院子里已经有不少人了,都是本家的媳妇,还有几个处得不错的邻居,正帮着择菜洗碗筷儿呢。

    大娘大姑小姑都来了,沈若梅和李巧莲也来了,今儿姑嫂俩都穿着一身儿新做的棉布衣裳,故意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向大家显摆着她的新衣。

    看到沈若兰时,李巧莲一反往日常对沈若兰冷淡嘲讽、阴阳怪气的态度,分外热情的跟她招呼来,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的,那副亲热的样子,就像她平常跟沈若兰处得有多好似的。

    李巧莲很现实,晓得自家男人靠着沈若兰挣银子呢,跟沈若兰处好关系,对她男人往后有好处。唯一遗憾的就是,她男人挣回来的那老些银子都进了公公婆婆的腰包了,看看小姑子今儿穿的这身花衣,可不就是花她男人挣的钱买的吗?

    一想到这个,李巧莲就又心疼又生气,这个家,她迟早得分了!

    沈秀英见沈若兰来了,也是一脸热情的跟她打招呼,沈若兰不愿意跟她们在一起,就借口去屋里找老太太去,赶紧的跟她们分开了。

    进去时,老太太正坐在炕上跟几个与她年纪差仿的老太太们唠嗑呢,几个老太太里,有两三个是本村的,还有几个是外村的,沈若兰压根儿就不认识。

    刚一进去,就有一个脸生的老太太一惊一乍的叫起来,“哎呦,这小丫头是谁家的呀?长的可真俊啊?”

    刘氏看了沈若兰一眼,不冷不热的说:“这是我家老二的闺女,叫兰丫。”

    刘氏不喜欢沈若兰,连一声孙女儿都懒得叫,就算上回沈若兰救了她一命,但是多年来养成的对沈若兰冷淡和不喜的态度已经形成,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即便她明知道自己的命是这个孙女救回来的,也还是对她亲近不起来。

    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讨厌她,也不再找她的碴了而已。

    脸儿生的老太太啧啧叹道:“老姐姐,你可真有福气,这孙女生的一个比一个俊,刚才那个我看都够俊的了,这个比那个还俊,咋好看的闺女都托生到你们家了呢?”

    刘氏听到老姐妹的恭维,呵呵笑了两声:“好看啥?一个个都长得都那么单细,哪敢你家红子长的富态有福相啊?”

    沈若梅和沈若兰这两个孙女,刘氏一个都不喜欢,就算听到别人夸奖她们,她也不高兴,谁让这俩死丫头都不把她这个奶奶放在眼里了!

    那脸生的老太太听刘氏暗讽沈若兰没福,担心的看了沈若兰一眼,怕她听到后翻脸使小性子,赔笑埋怨说,“嗨,瞧你个老姐姐?当着孩子的面儿说人家单细,孩子要是生你气了可咋整?”

    这老太太的担心确实多余的,沈若兰可没兴致跟刘氏这个层次的人斗嘴生气的,更不会把她那两句不疼不痒的嘲讽放在心里,她随手把手里的包袱放在了炕桌上,说:“我给您老人家买了一身儿衣裳,您抽空儿试试合不合身儿吧!”

    说完,转身出去了。

    刘氏没想到沈若兰会给她买衣裳,当看到沈若兰放在炕桌上的包裹时,还愣了一下,直到有人把包裹塞进她的怀里她才反应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