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明前目光微闪,心里如电闪雷鸣,脸上也露出担忧害怕的神色。

    许先生心领神会,忙安慰她:“杨王妃已同意,这婚事像铁板钉钉不会出岔子的。只是鞑靼大军调动频繁,怕他们会趁西京办婚事偷袭。得推迟一些日子。梁亲王是天底下最遵信守义的藩王,绝不会无故拖延婚期的,请范小姐放心。”

    ——话说得太合理,姿态摆得太低,许诺又说得太坚定,非要往后推迟婚事。明前眼光微垂,牙关紧咬,心里泛起了狂波巨澜。

    这位梁亲王九千岁没有看上她!不管他多么讲信义,不论他的王妃多么看中了小儿媳,这位皇叔九千岁却对一位嫁妆落水,丞相父亲卷入朝廷纷争,身上还带着幼年被拐污点的清流之女看不上。王爷是皇家贵胄,想娶的儿媳妇不是她,或者说他认为儿子该娶个更好的女人。如果是以前,清高的明前会毫不犹豫地同意,她这个外表如牡丹花富贵心里却是雪地寒梅般孤傲的女子,配不上那心高志远、野心勃勃的北疆王。

    但是现在

    明前的眼光淡淡地扫过军师,带着怜惜和讽刺。你来晚了,现在她没有选择权,更没有拒绝权,只有北疆小藩王朱原显有选择权。

    明前咬住嘴唇,脸上有些恍惚,露出了很为难的表情:“这,我知道九千岁的意思了。我想遵守九千岁的旨意。可是,我不敢拒绝他啊。明前有点怕小藩王。”

    她哀怨地说着,亦真亦假:“我有点怕小梁王。不,他对我很好,就是太严厉了。每次他对我一提高声音说话,一拿起宝剑,我就害怕得发抖。小藩王的脾气看似不太好,我好害怕顶撞了他,惹他生气。要不然求许先生跟小藩王谈谈吧,如果他要推后婚事,我自然是同意。我自己可不敢对他说不想嫁。我怕。”

    她面上寒怕,心底却泛起一股压抑不住的愤怒。这个丑恶又功利的世界,这些混帐的家伙,真把她当成无财无势的孤女来欺凌了!她父亲还没下狱身死呢,他们就敢这样算计她。拖延下成亲日期,哄进西京,等鞑靼人走后再作打算。那时她的身份、未来、甚至是性命就拱手让人了。她就没活路了。

    怎敢把希望寄托在梁王父子的诚意上?九千岁已经在趋利避害,小藩王朱原显的心更不知道会做出什么选择。他虽然在甘兰山山顶深情款款地问她是否喜欢他,说得很情深如海的。心却又硬又冷又骄横。慈不掌兵,北疆小藩王水面下的动作太多了,连她都杀过,连崔悯都敢设计暗杀,做事太霸道无匹了。他不是个痴情小意的男人,只尊重规矩道理。没有这一张通告天下的婚书,明媒正娶的成亲仪式和光明正大的小梁王王妃的身份,她凭什么敢把终生托付给他?还嫌她跟他之间不够勾心斗角吗?还嫌她不够惊险难为吗?

    他们已经查觉出了什么了,又看她嫁妆尽失身无分文,要翻脸推脱婚事了。

    明前脸上带着歉意的笑,身体气得直抖,忍住想俯桌大哭的冲动。太欺负人了。她眺望着殿外走回来的小藩王,强行压抑住激烈的心情,做出了一幅胆怯的模样。他们想看戏,她就配合他们演一场好戏。

    许先生一皱眉又笑了:“好,范小姐能这样想就太好了。我来劝说小梁王,范小姐配合着同意就好。”他斜眼看了旁边侍立的大眼睛将领谢小宁。有点怀疑,小宁看错了?就是这少女敢闯进松林塔林逼着小梁王收手撤走。就是她?不像啊。

第一百三十七章下马威() 
翌日,凤景仪借了芙叶城太守府来迎接藩王朱堪直的藩令。许大先生许规从北疆前线赶回来,一方面是探望小藩王,一方面是传达朱堪直的藩令。满芙叶城的官员们赶往太守府接梁亲王九千岁的藩令。

    近午,芙叶城阴云密布,天色灰蒙蒙的,明前等人出了暂住的富商家。天空中弥慢着北疆特有的寒冷雾气,街道上站满了侍卫们。如盐塑般的安静肃穆。人群前面簇拥着一人。

    明前带着益阳公主一同起程去太守府。公主以她的女伴身份亮相。此一时彼一时,进入北疆后尊贵的公主身份远远比不上明前的梁王妃身份,她也收敛了很多。

    在女伴和丫环的簇拥下,明前缓缓走出了府门。雾蒙蒙的街头,北疆诸位文臣武将前面负手站着一个人。正等候着她。那个人慢慢地转回身望过来。高、帅、挺拔、明朗、俊美无铸、气度沉稳、浩如烟海、威风凛凛,静沉沉的周围满是披铁惯甲的将士,风度翩翩的文士,他却辉煌得如夜空中的明月,压散了满天的繁星。神态稳重沉静,微笑从容,年纪不超过二十岁的绝美青年,穿戴着暗紫锦衣戴金冠,站在大门外等待着自己的新娘。全身充盈了一种意气风发,权盖天下的君主气势。是小梁王朱原显。

    他身边陪伴着四个人,许先生许规,凤景仪,刘静臣和一个眼睛圆圆大大的年青将领谢小宁。人们纷纷向明前见礼,并引路进入太守府。行列里无声无息,人们的神情肃穆。

    进入正殿,人们落座,等着许大先生宣布藩令。

    明前神色恭谨,规规矩矩地坐着主位侧位,保持礼仪。小梁王朱原显则挺身肃立,仪容俊秀,目光淡然。他和明前两个人相互殷勤的施礼,很合乎礼仪,两个人却未看向对方。中间仿佛拉开了一道距离。不,是他们中间始终隔了段距离,进入北疆后距离更拉大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锦衣华服之下全是虫蛀洞。以前的旧帐还未算清,才一进入北疆,梁亲王的暗意就像道阴影横在了两个人中间。明前心中暗叹。

    许规许大先生先向众人施礼,之后站在大堂中央,举出藩令,向众人宣布了北疆梁亲王的命令。人们跪下接旨。公主犹豫了下,带着刘司设避在了内室。

    藩令很简单:“梁王朱堪直任命凤景仪为陕南省布政使司,任命朱原显为梁王世子,为下一代甘陕两省的藩镇梁王。命他接令后即刻回西京,不得中途耽搁,与此同时北疆各州县做好备战事宜,以防今年鞑靼国入侵。”

    人们叩首接命。梁亲王是仅次于皇帝的皇室亲王,按规矩拜两拜,比向皇帝的三拜九叩低了一等。之后人们起身。恢复了和睦的气氛。

    明前低眉顺眼地随着朱原显行礼站起,心里却吃惊。

    要加封藩王世子和一省布政使司这样的高官是需要朝廷钦准下旨的。朱堪直没有经过大明皇帝朱元熹的钦准,就直接任命了他管辖的陕南布政使和朱原显的世子之位。看样子与朝廷是撕破了脸。朱堪直只剩下一子,朝廷却拖延着不封朱原显为世子,早就激怒了朱家父子。这回朱堪直自已加封朱原显为世子,命令儿子直接继承了梁王藩号和藩地。不理朝廷另起炉灶了。是明着翻脸了。

    外面的益阳公主、刘司设和李执山等京城来的官员们的脸色精彩多了。不过,人们都是精明老练的高官贵女,不会在这里反驳发作的。这里是藩王老家,不想死的就少说话。益阳公主还笑眯眯地向皇堂弟点头微笑。

    凤景仪百忙中也向明前苦笑了下。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她懂他的。

    明前含着笑,起身,慢慢地走回座位坐下。

    ——没有提她。没有提她这位从京城千里迢迢地来北疆准备嫁给世子的小王妃一句。命令朱原显立刻回西京,不得中途耽搁。就是不打算在这里提亲事,订婚期,也不会成亲了。把她凉这儿了。

    ***

    朱原显接了藩令,有些沉默。他没有跟明前说话,走进人群里和许规、王千成等人谈论起北疆前线的战况。前线很紧张,鞑靼刺尔国的南院大军频繁调兵,集结到了边界线对面。人们知道是公主和亲的缘故,但还是对这个大敌的再次逼近,保持着警惕。北疆与鞑靼刺尔国的南院大军是宿敌了。梁亲王长子朱原渊就是死在鞑靼南院的兵马下。这份血海深仇可不会轻易化解。

    范明前准备随着人们走过场。等宴席结束了再与小梁王深谈,告之对方她不会赞同此事。寻找解决的途径。她极力按捺住心事,神态自若,小梁王也与千成等人叙话,两个人没有再说话,便在这喧嚣热闹的大堂扎了眼。

    许规坐在侧面首座。他职务不高,却是梁亲王朱堪直的股肱之臣军师,又带着藩镇旨意而来,朱原显、凤景仪等人对他很客气。他瞧见两个人神态,一张枯黄瘦消,筋骨突出的脸便阴沉下来。望着年轻平静的范小姐,眼神里多了一丝冷咧:“范小姐,你的身体可好了?如果不佳我派人来替你诊治。忧虑攻心可不好。”

    明前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毛骨悚然。这是什么话?这是在找事吗?

    她立刻含笑摇头说:“我没有生病,也没有忧虑。只是路途疲惫罢了。朱公子领了世子之位,凤知府升任布政使司,是天大的喜事。我只有欢喜哪有忧思呢,许先生说笑了。”

    朱原显挺身站着,俊脸转向许规。凤景仪的神色也有些变了。他斜斜瞥了明前一眼。

    许规的声音变得严厉肃杀:“这样最好。亲王急令世子回西京,你也一同回去吧。前线军务繁忙,等到了西京再谈婚事也不迟。”

    人们齐齐微笑,益阳公主吃了一惊。

    明前脸色平淡,看了朱原显的背景一眼,声音温柔:“我的身体不重要。至于回西京之事,我听朱公子的。看他是怎么安排的。”

    朱原显身材轩昂,背对着明前和群臣寒暄,没有回头。金冠后的镶金龙麟尾在微微颤着,好像在沉吟。

    许大先生神情阴鸷,竟如急风骤雨般的变脸了。没有了昨天初见的关怀,话语如刀的训斥了:“范小姐的话不对。你既来了北疆,就是我北疆的人。一路上遭遇到很多险事,多有惊吓。王妃和亲王都知道了,所以才让你快些到西京好好休养。你们就别在路途上游山玩水了。前方要打仗,后方也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