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婚堂上静得像海底深潭,气氛凝固得快爆了。

    今天婚礼上的主角,一身红色吉服,英俊轩昂的小梁王朱原显站在那儿,面容扭曲,神情奇异,紧勾勾地盯着喜堂上的两个少女,又看看满堂宾宾,整个人都僵在那儿了。这事如晴天霹雳,如天塌地陷,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连一丝一毫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就被一道闪电轰雷劈中了。整个人都晕头转向了。

    雨前只嫌事儿闹得不够大,不怕天下不知道。她机灵地奔到了小梁王面前,跪倒在他面前,紧紧抓住他的红锦袍,芙蓉般的面容含泪带屈地道:“梁王殿下,你被骗了。她根本不是范瑛,也不想嫁给你。她一方面想隐瞒身份地嫁给你,享受荣华富贵。一方面还想继续欺骗殿下。”

    明前忍无可忍地说:“够了,别再挑拨离间了。我嫁给梁王是心甘情愿的。”

    雨前充满敌意地瞪着她,目光像一把锐利的刀:“你不是心甘情愿吧。明前,你瞒着小梁王的事很多。比如心存别的男人,比如心存别的算计。你身上携带着很多嫁妆,却不拿出来,想一分不出得嫁给梁王,使梁王殿下遭父亲责怪遭外人耻笑。”

    她得意洋洋地回过头,对梁王,对满堂宾客又投下了一颗惊雷,炸毁了整个婚堂。一字字说道:“我的父亲丞相大人曾经给了我四百万两银子嫁妆,让我带着银子嫁入藩王家。说是弥补高嫁藩王家的补偿。明前却偷偷藏起了四百万两银子!以图后用。她对你防了一手,她根本就不想嫁给你的。而我不同,我是范勉的真女儿,我是真心实意地想嫁给梁王的,所以我才要夺回我的身份和嫁妆嫁给殿下。”

    一句话出,满座皆惊,明前的脸也变得惨白。

    小梁王大吃一惊。他红衣微颤,身体猛然转过来面对着范明前,俊美无双的脸上遮不住惊异之色,脸上肌肤颤抖着,拼命得压抑着心底的震撼。连凤景仪也大吃一惊,睁圆雾蒙蒙的眼睛看着这对姐妹俩。

    婚堂上一片沉默。

    先是二女争夺丞相小姐的名份,后是争夺四百万两银子的嫁妆。而可怜的新郎倌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长久后,充当司仪的老儒士支撑不住了,颤微微地问:“殿下,这亲还成吗?“

    小梁王的怒火终于暴发了:“成个屁婚!不成亲了!滚!都给我滚!”

第一百四十六章案子暴发() 
芙叶城沉浸在一片秋风寒意里。

    城里的首要大事;小梁王的成亲典礼中止了;之后草草收局。当天晚上,从太守府传出来的消息是,成婚仪式还没有开始,前线就传来了梁亲王的八百里加急快报。说是芙叶城地方简陋,时间仓促,在此地成亲恐怕怠慢了京城的范丞相和范小姐,失去藩王的脸面。命令小梁王暂停下婚礼,接范小姐进西京,由梁亲王和王妃主持,再举办一场更隆重盛大的成亲仪式。

    芙叶城的臣民百姓都很惊诧,也有些理解。梁亲王是个天下皆知的仁义藩王,京城范丞相的独生爱女出嫁,如果在小城随意得婚嫁了,恐怕会激怒了京城的范丞相,才急忙暂停了婚礼择期再办的。婚礼途中叫停,有点不吉祥。但是也得顾忌到了头等大事的顾忌到京城范丞相的面子。人们都释然了。。

    后来市面上也慢慢地传出了一些“婚礼被人搅黄了”“藩王不喜欢儿媳”等小道消息。人们也没有放在心上了。观礼的有几百位宾客,都异口同声地传诵着藩王的藩令,难道还能作假不成?自然是太守府传下的藩令最真了。

    ***

    秋雨,急风,夜凉如冰。芙叶城的太守府孤灯如星,大宅院从白天的极尽繁华变成了夜晚的极度萧瑟了。庭台楼阁陷身在阴云密布的黑夜里,人们也缩在各自住的院落。

    小梁王朱原显站在太守府的主院正房里,身躯笔挺地站在方窗前,神色严峻,目光狠厉,瞪视着窗外沉默着。整个人像一把锋利冷酷、杀气腾腾的刀。良久后,视线从窗外深浅不一的树林收回来:“都办妥了?”

    “办妥了。”凤景仪和许规忙躬身点头,随后汇报着。已命令所有的达官贵人和下人奴仆们禁言,统一用藩王新藩令解释着中止的婚礼,不准随意交谈泄露此事,否则杀无赦。

    但这件事太惊人了,观礼人群里也可能有朝廷或鞑靼的密探,还有憋不住秘密的嘴碎之人。藩令只能压住短暂时间,时间长了还是会传开的。这种百年难遇的大八卦太震撼了。

    “她们两个人呢?”小梁王冷冷问。

    “分开安置在太守府后院住下了,益阳公主帮忙照看着。”凤景仪答。

    花轿抬入太守府,婚礼中止,也不能让她们再退回原住的富商宅子了。干脆就让益阳公主陪伴着她们住进太守府。有公主的金字招牌压着,不怕传出什么绯闻丑闻来。

    小梁王点点头,目光移到窗外繁茂的枝叶:“你们是怎么想的?”

    凤景仪和许规相视一眼,面带愁云。小梁王也很困惑。

    范瑛幼年上京途中被拐之事,天下皆知。是当时最轰动京城和刑部的大案。北疆梁亲王也知晓。随后兜兜转转的六年后,范瑛被御书房长侍崔悯在河南省办案途中解救回来,又成了当朝的大新闻。人们感概之余以为这事圆满结束了。

    没想到多年后范瑛在北疆与未婚夫小梁王成亲时暴发出个大乱子。范家的小养妹雨前揭发范小姐是假的,不是范勉的女儿,自己才是范勉的女儿。两个人在成亲典礼上捅出了争端,都说自己是范瑛,拼命争抢着“范瑛”的身份。

    这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懵了。

    是当初初审案时崔悯审错了,后来刑部复审也错了,再之后范丞相也没有认出谁是自己的亲女儿?用得着她们来争抢?偏偏雨前在婚礼上揭发出案情时,还说得坚决恳切,发毒誓以命相抵,说崔悯已经翻案重查。还拼死得阻止了婚礼,在仪式上声张出来,闹得天下皆知。

    到底是怎么回事?整件事太扑朔迷离、匪夷所思了。

    这个案子从发生时到现在,当事人“范瑛”从最开始的被拐骗、到被解救、回到京城,再到北疆嫁人,足足过去了十四年!十四年,足以使一个不知事的孩童长成风姿窈窕的成年女子,足迹从江南、到河南、到京城、再来到北疆横跨过大半个大明朝了谁能翻案找出真相?谁能判断出真假?!神仙也难为吧。

    许规和凤景仪忽然有点后悔了,早知道有这等大灾祸,就先不杀崔悯了!留着那小子查清楚案子,免得弄得现在里外不是人。

    这件事不好查,而且查出来怎么处置也是一件大麻烦事。两位小姐没弄错还好,一弄错还得身份互换回来?劫匪之女贬为庶民或入狱坐牢,丞相之女恢复身份上嫁藩王?还嫌北疆小梁王不够麻烦缠身、臭名远扬吗。想想头皮都要炸了!

    真是砸在人们头顶上的霹雳惊雷。牵扯进无数的人、事、家族、北疆、甚至是未来朝廷的变化。

    令人们更堵心的是,这么个天大的祸事居然在事先没有透露出一点风声,还是在小梁王的成亲典礼上暴发出来。两个女人撕破脸得当堂争论,争得你死我活。这不是当众折台吗?两个不识大体的女人,为了嫁男人合伙演了一场丢人现眼的大戏。压也压不住,藏不藏不住,马上就要传遍全国了。北疆众人事后再想起,气得肚腑都要爆炸了。

    ***

    凤景仪缩缩脖子,仿佛有点冷,苦笑说:“这件案子真假莫辩。这个时间点也是最坏的。前线准备打战,又要与京城朝廷翻脸,小藩王好不容易要成亲,还发生了这个‘二女争范瑛’的丑事。完全扰乱了北疆的喜气和士气。在最坏的时间、地点、发生了最坏的事情。”

    许规拍拍手里的卷宗:“我临时搜集了些资料,刚才也与殿下讲过了。这些卷面只能证明‘范瑛’被人拐骗又被救回京城的过程,没法确定范瑛本人是真假。十四年前的卷宗完全没有质疑大妮、二妮的身份问题,崔悯审案时直接确立了大妮是范瑛。”

    “这件事过去的年月太久了,卷宗里有李氏的证词。虽然有疑点,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范瑛的身份有没有问题。我们不知道从何查起或用不用重查。我想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先拖下去,派人去调查,查出些什么再做决定。近期肯定是不能成亲了,万一我们娶错了范小姐,真娶了劫匪女,就成了天底下的大笑话。我们北疆现在需要的是好名声,不是丑闻。”

    “如果调查不出来呢?”凤景仪不看好这事:“别忘了,崔悯本身是锦衣卫指挥使,他是本案原审,后来又翻案重查,也没有查出什么名堂。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弄清楚。这里面牵扯了很多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带着很多人为的因素。如李氏的私心;当时缺乏了证据;范丞相自己也分不清女儿;京城锦衣卫和刑部也不愿意配合我们;元熹帝要是知道了说不定还会将计就计,弄个劫匪之女或指个更差的庶民给你。说不定这件事本身就是无头公案,怎么也查不清道不明。我们要做好‘永远查不清,范小姐身份永远存疑’的最差结果的准备。”

    室内的三个人沉默了。人人脸上都带着愤懑又无奈的神情。

    小梁王的长眉蹙起,点点头:“我知道了。”挥手令许规退下。

    室内只剩下了他和凤景仪。他揉了揉眉头,后退着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了深沉的颓唐神色。

    凤景仪小心翼翼地偷看他的脸色:“表哥,你不要太生气了。这事也是意外,我觉得范小姐并不知情。”

    小梁王英俊的面孔如死灰,漆黑的眼珠盯着烛火,脸上跳动着各种表情。半晌,才勉强地挥手:“我不是太生气。我只是觉得太意外了。世上竟然会有这种奇事,还发生在我身上。如古书里的四大奇案。那个范瑛竟然被劫走了还被劫匪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