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乱中,两个人的眼光相对,都来不及转换脸上表情也暴露了心里的震惊。

    他(她)怎么会在这儿?!怎么到哪儿都躲不过这个人?这家伙是我命中的克星吗?

    远方的凤辇上,益阳公主温声呼唤着年青的锦衣卫高官:“崔指挥同知,这是随我们车队一同去北方的范丞相之女范瑛。崔悯,快去见礼。”

    崔悯面色阴晴不定,哼了一声,针芒般的双眼掠过了明前的脸,五指松开放开了她的脖子。之后就从她身边飘飘然地走过,一阵风似的奔向了公主车辇。

    明前手抚喉咙,连连咳嗽着,差点叹息出声。小雨也惊惶极了。两个人相看一眼都是满脸阴郁。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锦衣卫指挥同知也会跟着公主去北方?东厂大太监的儿子也在这里?

    明前忽然觉得这一路前途莫测,不太好走了。

第十八章车队() 
公主车队一路上浩浩荡荡地行去。出了京城穿州过县。人多,车多,还满载着行李辎重,再加上公主随行的仪仗,保护车队的官兵们,往往一天也走不出数十里。行进的速度很慢,明前坐在自家马车上,隔着窗纱眺望着长长的车队,心里愁肠百结。

    范凌雁迅速地打听了各种消息给小姐听,“益阳公主确实是奉了皇上圣旨去北方鸿泸寺还愿的。听老太监说,李皇后前一段时间常做噩梦,梦中佛祖降下大怒,斥责她幼年在北方许下了重愿,实现了却不来还愿。李皇后极惊惶,正巧北方连现奇景,于是奏请了皇上太后要去北方第一大寺‘鸿泸寺’祈佛还愿。但皇后体弱,走不得远路,皇帝的妹妹益阳公主就请命替皇后去还愿。皇上大喜,同意了她代皇后还愿。还赏下了大批赏赐,命令锦衣卫同知带着锦衣亲军一路护送公主北行。这也算是对公主孝心的表彰。”

    于是这么一群人,益阳公主带着李执山、崔悯、京畿大营的陈虎成将军和太监女官们,浩浩荡荡地去北方礼佛了。

    明前的心轻松了些,但立刻又悬了起来。

    可是她为什么要碰上锦衣卫指挥同知崔悯呢!真是冤家路窄,到哪儿都逃不掉与他的相逢。这个人是东厂掌印大太监伍怀德的养子,而她父亲范勉要上书讨伐弹劾的,正是以刘谨和伍怀德为首的掌印御马两大太监所率领的宦党集团。也就是说,范勉与刘谨伍怀德之间是朝堂政敌。

    宦党太监们最大的仰仗就是皇帝的宠信和东厂了。东厂行使的是侦缉刺探之职责,专门刺探各大臣平民有无贪赃枉法谋逆造反的。东厂在京城,而与东厂关系密切的锦衣卫指挥同知崔悯却在公主车队。如果崔悯发现了明前的秘密,说不定就会当场缉拿下她,扣下个“谋逆造反”的罪名,或杀或关押或威胁其父。

    朝堂上的博奕才是人世间最凶狠的斗争。不是单人匹马的仇恨,而是两个集团之间的相互厮杀。连带着双方的家族师友同道,动辄就会牵连进数千人的大灾大祸。输赢就是生死两重天。赢者鸡犬升天,输者就满门抄斩。

    所以,这一路,范明前都绝对不能让锦衣卫同知发现了她父女的秘密。可想而知多艰难了。为什么她又要偏偏遇到他呢?还嫌她的人生不够波折糟糕吗?

    而且他以前还救过她。明前心中暗叹。如果有一天,崔悯发现了这个他亲手破案并救回的丞相小姐,又变成了宦党追杀的嫌犯。他会是什么心情呢?哭笑不得、啼笑皆非、放她一马,还是会恼羞成怒得亲手抓住她以示公正?他会不会也懊悔那一日救了她呢?

    ***

    她心事重重,还得打起精神面对整个车队。

    官职最高,身份最高的是益阳公主,是当今天子元熹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她很出人意料的品貌端正性情宽宏,乍看过去不像在云涌诡谲勾心斗角的宫廷里长大,反倒像在书香门第的名门儒士家长大。

    公主很体恤民生。车队沿着官道前进,每天派兵马提前去前方探路,再大队人马随行。尽量不进城镇。晚上休息时也是包下驿道旁的驿站或大庄园,不去打扰沿途各地方。

    她不多事,车队的随行官员们也低调。带队的是礼部侍郎李执山,负责与各地方官府打交道,安排住宿补给等事宜。武官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崔悯和京畿大营将军陈虎成,他们负责与沿途的卫所军营打交道,清路,保护车队等职责。关公公和魏女官等人也很谦逊守礼得伺候着公主。一路上走得很舒心。

    人在旅途,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太监女官们不小心打碎了器具,车队走进了岔路或脱队,车队与沿途地方之间发生误会口角益阳公主都很宽容得处置各事,不轻易惩罚或打骂下人。留下了宽厚大度的美名。

    益阳公主也很照顾范明前。每天派人来嘘寒问暖,明前等范家人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益阳公主温柔地对她说:“不必惊慌。我一见到范瑛,就觉得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我很喜欢你的性情,所以才格外亲近了些。范小姐也要对我亲近些啊。”

    明前急忙道谢,露出了几分受宠若惊的腼腆微笑。

    范明前走后,公主凤辇旁一位干练的中年女官魏女官说:“本来以为这位范小姐经历奇特,被拐走过,应该是个泼辣大胆的奇女子。没想到是这么谨小慎微规规矩矩的姑娘。真让人意外啊。”

    益阳公主笑了:“从外表看的确不像被拐走过的姑娘,没有乡下人的粗俗局促。这样就太好了,否则真愧对了清流魁首范丞相的大名。我知道你们这些女官儿都是一些心高气傲、眼高于顶的人物。很难有人入得你们的眼儿。但是范小姐腼腆谨慎又懂规矩,我挺喜欢她的。你们就不要在背后议论她了。”

    女官们忙躬身称是,以后果然不敢再说闲话了。

    这番话传到了李执山、崔悯等陪同官员的耳中。人们都忍不住称赞益阳公主是个谦逊厚道的好公主啊。

    崔悯身边的一位高大魁梧的锦衣卫千户姜折桂也听到了,禁不住肚里冷笑,“好一个谨慎规矩的腼腆女子。等着瞧吧,她会让你们大吃一惊的。七、八年前就摆了锦衣卫一道,我们太知道她多么腼腆乖巧了。”

    这些话也不经意地传回了范家车队。明前听了很感动,觉得公主人美心善。心里也暗下决心,这一路上一定要和公主好好相处。她的行为举止越发的恭敬谨慎了。

    能遇到益阳这位心善公主,是好事。但是一路上时间长久路途漫长,还有以前的“熟人”锦衣卫同知崔悯也同行。她不想出任何差错。公主毕竟身份尊贵,喜怒哀乐都不是普通人可揣测的。得到她的宠爱固然欢喜,失去了她的宠爱就可能变成大祸了。还不如从开始就保持着距离和尊敬,存了敬畏之心,才能行动守礼,维持好上下关系。远与近,怨与逊,都不能做。保持着“谦逊礼仪”才是与上位者的长久相处之道。

    ***

    至于跟崔悯相处,才更令人头痛呢。

    偶尔在车队里交错过,两个人都是态度冷漠地施礼,话也不多说,带着几分疏离。望着他,明前总觉得心里有鬼,看不得东厂锦衣卫探子的音容相貌和举止言谈。虽然表面上也很客气得寒暄交际,心里却充满了想拂袖而去(或转身逃走)的欲望。

    真是坐立不安。益阳公主却不知道她心里所想,还在努力地介绍两人相识:“明前,这位是锦衣卫同知崔悯。人有本事,长得很帅,是大名鼎鼎的京城第一美少年哦。”益阳公主用折扇遮住脸,露出了女儿本性,悄悄地跟明前八卦着。

    早就见过他了,早就得罪过他了,早就知道他不是善类了。明前心里暗暗吐槽。脸上却惊喜得叫道:“真的好帅哦!不愧为京城的第一美少年,乍一看上去好像女人啊。”

    碰——崔悯身后的姜千户差点没失足跌倒了。这是夸人还是骂人呢?头一回听说崔悯像女人。崔悯却面不改色装作没听到。

    “呵呵,哪儿有呀。崔悯是长相秀气,像江南山温水暖的美少年,不像北方气宇轩昂的美男子。明前的眼光呀”

    ***

    她范明前的眼光是不好,竟然看不上京城的第一美少年崔同知。

    每天早上都去向公主请安,经常在那里遇到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同知。

    他又升官了。第一次见面,他还是个没品级的御书房长侍,因为救了她破了案子而青云直上,七年后碧云观再见就是四品的锦衣卫佥事了。这次奉旨送公主北上礼佛,又升到了三品的锦衣卫指挥同知。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操着锦衣卫这种杀人机关。这飞黄腾达的速度比爆竹上天还要快,果然是当红大太监的干儿子。

    周围人都对他很拍马屁,都对他“很看得上”。礼部侍郎李执山对他笑脸相迎,关公公和女官们也对他谄媚讨好,就连大明的益阳公主也额外地青睐他。说话时脸上含笑,眼神里透着温柔,张口闭口地直呼其名。崔字很重,悯字很轻,尾音上挑,透出一股子亲热的娇宠味儿。

    “崔悯,你看这只芍药花开得好看么?”

    “崔悯,上次我说的笑话好听吗?你听了怎么不笑?”

    “崔悯,快去找找我的大乔、小宝,它们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清晨,驿站最大的正屋大开着四扇木门,梳妆台前的女官替益阳公主理妆梳发。公主笑眯眯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崔悯说着话。锦衣卫指挥同知一张秀丽如花的面容毫无异色,眼神淡淡地扫过了公主的娇颜,掠过开满鲜花的庭院。漫不经心地说:“好看,好听”

    忽然,他一个箭步就蹿到了庭院角落的假山石旁,一探身从牡丹花丛里抓出两只通体全黑的黑猫。一手一只,反手扔在了台阶前:“在这儿。”

    公主笑靥如花,纤手捏着锦帕掩住嘴,娇嗔着:“干嘛下手这么重,我知道你讨厌猫”

    侍女们忙涌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