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皇后性情温婉,心是九窍玲珑,也是个久经宫纬的贤能女子。当然明白这满御花园和宫廷的弯弯绕绕儿。她立刻把话题引向了两人幼年订婚,明媒正娶,是天作之合的婚事了。

    董太后面上带着娴静文雅的笑,眉眼专注得看着明前,黑眸里倒映着少女娇憨的脸:“不错。这婚事确实是你们两家从小订下的,也算是老天安排了。太子可满意?范小姐也同意了?”

    杨皇后笑了:“太子自然满意。”

    明前也立刻含羞地跪下:“明前也愿意遵守亡父亡母的心愿,嫁给梁王殿下。”现在可不是害羞的时候。

    董太后眉尖轻蹙,眼含嗔怪,看着性急的小女孩笑了:“我知道你父母双亡,只能自个儿拿主意。也不怪你。你即然能在前线战场上立了大功,也该有点胆量和主心骨儿决定自己的婚事。你想嫁便成了。”

    “太后勿怪,明前失礼了。战场上立了大功只是凑巧。”明前粉面绯红,慌忙请罪。她被太后轻轻讽刺一下也不介意,带着稚气向太后详细解释着:“我在战乱中走失后,就留在了乡间修养。后来正好遇到了敌国将军以为我是他的侄女,接我去了鞑靼国。其实我不是他的侄女呢。他后来和他们大汗不和,就造反了。我也是阴差阳错得才帮上了忙,赢得了这场战争。这不是我的功劳,这都是太后、皇上和皇后洪福齐天,是老天保佑我大明朝打赢的。小女子无功无德,实在不敢占了功劳。太后娘娘就不要取笑我了。我反而要多谢皇上太子在战场上救了我。”她孩子气得娓娓讲述着战场诸事。似乎是生怕众人又把功劳放在她身上。少女把皇上太子的英明决策,大明将士的勇猛杀敌,和边疆边民们的全力支援着重得描绘了一遍。满御花园的命妇贵女们听得连声感叹。

    王太后也听得入了迷,轻声感叹着:“可怜的孩子。你在乱军里逃得活命,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吧。”

    明前神色工整,眼珠漆黑,恭敬地向王太后施了一礼:“多谢太后关心。我未吃什么苦头。只是在虎敕关战场上走失,连着两年都在大山里养伤。北疆的凤大人奉太子之命暗中保护我,也没受什么山民的气。后来被敌国将军掳去,也立刻遇到了先皇。先皇陛下是认识我的。他努力得与敌人周旋额外得照顾着我。先皇临死前也不惧怕敌国的威胁,誓死不降,以身殉国。可惜我与他隔得太远,还被大火烟雾熏晕了,没能救出他。他是个有仁有义有风骨的大明皇帝。后来我被救下后,才知道他驾崩了,我心里也很震惊难过。”

    贵妇们人人侧目,眼光深沉,内心翻涌着各种感受。

    王太后感激地瞥她一眼,又拿出手帕拭泪了。

    董太后也怜爱地看着她,命人扶起她赐座。口气深长地说:“果然是个心的善良,聪明懂事的好女娃。难怪太子一心一意地要娶你了。”

    “可是,光有好心也不成的。流言害死人啊。我最近倒听说了不少谣言!”董太后忽然细眉挑起,秀美的脸阴沉下来,声音趋厉。猛得变脸了!顿时,整个御花园凉亭周围像笼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雪。空气发寒,人人战栗。

    “满京城都沸混扬扬得流传着一些奇怪的谣言。说什么‘女人在战场上两面叛国’,‘相女和劫匪女真假颠倒了’,还有什么美人丫环亲自去衙门状告被恶姐抢走了身份,造成了本朝第一大冤案的谣言!弄得整个京城乌烟瘴气,各个衙门都沸扬不止,气得我好几日都没缓过劲来。我非要好好得整肃一下谣言,什么时候大明皇家也成了愚民乡妇们嘲弄讽刺的对象了?!如果这种立大功和真假相女的事成了百姓们的闲话,会使我皇家蒙羞的。来人啊,传令九门提督巡城时,再听到有人传闲话就乱棍打死!”

    立时有太监传下懿旨,交九门提督督办。命妇们都神情大变,杨皇后也眼光黯淡,没想到董太后一张口便说出了这京城里最致命的谣言。把事情揭到了明面上,直指明前的两个致命处“立大功和身份”。明前却稳稳得坐在赐座上,眼观鼻,鼻观心,面容端正,神色淡定,双手抚着茶盏,全身纹丝不动,就好像她首次听说有人已经把这件通天大案告到衙门去了。完全不放在心上。她反倒还劝着董太后不要为流言着急上火。

    少女神色淡然地劝慰着太后,“谣言即是谣言。不信它它就是谣言,信了它它才变成了‘真话’。而这件被人诬告的原案出错,相女和劫匪女颠倒了的事,注定是个弥天大谎!”

    董太后面容含笑,一只雪白的手从桌上的红石榴果盆上轻轻拂过,转怒为喜了。向明前笑道:“你是个好孩子。懂事明理,从来不给我和朝廷添堵。”

    明前立刻道谢。她像是想起了什么,面色有些怀念:“臣女从小母亲早逝,被父亲教导长大。父亲常教我要懂规矩,知进退,知道自已是谁又该做什么事。我能有今天都是亡父之功。可惜父亲也亡故了,我不能服侍在他身旁,多听他的教诲。”她提到了伤心事,眼圈微红,黯然地叹息道:“虽然我们父女相处的时间很少。但是父亲故去,留下的孩子才始知父母恩情。父亲常说他愿意为国为民奉献出一片身心,做女儿的我也自然想学他为国分忧。”

    董太后白玉的面颊上透出悲容,脸色很严峻:“范丞相是为了救先皇才战死沙场的。他一介书生,做出了很多武人都做不出的事。是个为国为民尽忠职守的大忠臣!我我对他也很钦佩。看到他的死讯奏折时,哀家也很难过。”

    杨皇后眼神一动,想张口说话。忽然又闭住嘴。

    明前眼露憧憬,再次谢过太后。带着一种小女孩的娇气和轻松说:“臣女已经没有了父亲,只有一个未婚夫,所以想嫁给他。现在却多了这么可怕的谣言。我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谣言和恶意诬告了。只能求太后想个法子,解决这个难题。明前会感激太后一生一世的。”

    董太后笑了。旁边的老女官老太监也笑了。诰命夫人和宗亲们也笑了。人们脸上带着笑意眼神复杂无比。

    董太后疼惜地看着明前:“我都半截入土了,你还说要仰仗我这个老婆子。罢了,我平生最恨这种不实谣言,也不忍心见你被流言所伤。我们就赶快想办法弹压下谎言。只是这个‘案子判错真假相女颠倒’的谣言已经传遍了全国,还有些虚荣女子跳出来说自己才是真范瑛,把御状告到了衙门,甚至神通广大的把状子递到了我跟前!我很难不理不睬得靠打板子强压下去。真让人伤脑筋啊,我得彻底查明案子真相后,再下重手去管治。不然,恐怕会伤到已故范丞相和皇上太子的颜面的。”

    “明前明白太后的苦心。请太后尽管调查去重手管制,还我的清白。”明前坦然地笑道。

    她这般坚定、坦率的作态,使董太后与诸位命妇也有些凝神了。董太后老道精明,不是一两句面子话就能蒙混过关的。她面容含笑,凤眼微闪,沉吟着就决心要从此处开刀解决范瑛嫁太子之事了。她向命妇们笑着说:“这孩子这般坦荡,倒教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也不能太滥信谣言和偏心了。”

    诰命夫人和后宫嫔妃们齐声笑道:“您自然是最公平的。”

    董太后笑容满面,发下懿旨:“好,太子娶范瑛为妻这件婚事我准了!即然是父母从小订下的婚事。就要遵守婚约。范丞相也是为了救先皇死于战场,是我朝的大忠臣,不能让忠良死后寒了心。我准了太子和范瑛的婚事。范瑛就是太子妃。至于其他的想求我赐下婚事的高门淑女和门当户对的公主,也不能越过这门婚事。这是范瑛从小应得的福份。自古就是夫贵妻荣,男人们也常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小藩王也不能做了太子就翻脸不认未婚妻了。太子殿下不忘旧情很好。”

    御花园的命妇们都有些躁动不安。几位高门夫人明显有些沮丧,站在杨皇后身后的两位东察公主也神色不豫。董太后竟然撤退了?同意这个明前嫁给太子做皇后了?这简直是打大明贵胄圈子的脸啊。

    “但是”董太后雪白的手指点在面颊上,眼里透出了一股寒意,瑞丽端正的脸微笑了,眼睛眯得细长:“但是,那也得是‘范瑛’啊。得是范丞相范勉和淮南王家的王玉贞夫人生的亲女儿,才能嫁给太子,做我大明朝的皇后。可不是什么乡下女、劫匪女就能随便得李代桃僵的嫁入皇家的。这么满城满国哄动的谣言也不是一句‘我是范瑛’就能糊弄过去的。太子年轻情热,看不透世情。皇后身体不便,没空主持此事。我这个历经三朝皇帝的半老婆子就厚颜得代为主持此事了。我定要判明案子找出真范瑛嫁给太子。太子可不能娶错皇后。如果找不到真范瑛,这婚事就做罢!太子另选高门淑女为妻!”

    顿时,满堂命妃们尽皆大喜!东察公主也大喜。太后还是反对了明前为后啊!

    杨皇后勉强地笑着说:“这时间可就拖得长了。太子已经二十岁,还未娶亲”

    董太后向她淡淡一笑:“别急。我这个老婆子会尽快解决此事的。不耽误太子娶亲。”

    明前心中暗叹,跪下道谢:“如此最好。太后主持公道,明前必然能在天下人面前得回了清白身份。明前多谢太后恩典,一切都谨遵太后的懿旨。”

    真是聪明人好说话。

    两个人同时面露微笑,眼光相对心中森然。

    董太后赢了大半局面,心中舒畅。笑盈盈地伸手招呼老女官:“我记得元熹最宠爱的锦衣卫,就是发现案子救范瑛回朝的那个,长得跟个大姑娘似的漂亮小伙子。叫什么来着?”

    “叫‘崔悯’。现在还是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在前线领兵。”

    明前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身上储了半天的热汗一下子披下来了。她撑住身体站得挺拨,心神不乱,坦然笑道:“我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