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场合,太子的私人意见;用皇帝的权势去压人;和莽撞地发怒杀人都是千古昏君干的事。是不行的。

    朱原显万般无奈,回头直直得看向了母亲。一句话也没有说,眼里充满了愧疚和哀求。杨皇后看着他心都要碎了,须臾间她点头微笑。

    杨皇后盯着御书房沉默了下,主动地说话了:“这么看来,这还是个难解决的案子啊。如果案子没有法子辩明,自然需要皇上和太后来决断。但是现在也不是就无解了,就不用皇上太后再费心了。我们只要努力得解开这案子,从两人中找出真范瑛就行了!我便不信,这两个女孩子中没有一个是真范瑛的。咱们这一屋子人是急中出错把一件最简单的事弄复杂了。明明能判明的案子为什么往复杂里走呢?雨前小姑娘方才不是提出了三个新证据吗?头两个,三法司的大人们说不算证据,最后一个‘怕水’的还有点新意。我们只要能证实‘怕水’是不是幼年范瑛的特征就能解开案子了。可是现在也没有什么‘标准’来证明怕水就是范瑛纪年的特征。就像明前说的,缺乏一个验证证据的标准。但我这里还有一个能验证证据的标准。”

    杨皇后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睛安慰得看看儿子,轻声细气却坚定果决地道:“这标准就是我。雨前幼年怕水说与我有关。这话不对。我的瘫症是多年前生重病落下的,并非与江河湖泊有关。也与雨前无关。雨前想多了,诸位大人也别想多了。她怕水不能算证据。”

    众人齐刷刷地看去,脸色各异。雨前霎时间脸色变得煞白。代宗诧异得拧着浓眉看向妻子。小梁王也微感吃惊得看着母亲,像是未料到母亲会这么说。明前也骇然至极得扭头看她,眼光微闪,嘴唇颤抖,眼眶里积蓄好久的泪水差点夺眶而出。她今天在这里受尽了指责、疑心、蔑视和嘲弄,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大明群臣面前被他们评头论足得辨别着真假丢尽了人。都未曾使她掉一滴眼泪,杨皇后的一句话却险些令她哭了出来。

    杨皇后没有看众人,淡然地说:“雨前小姑娘的证据都不存在,而明前小姑娘经过了崔悯审案;经过了范丞相和王夫人的认可;最后她的养娘李氏临死前也未改过口供连过了三关验证的标准,足以证明她就是真范瑛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没有什么证据证明她是假的,仅仅因为有人的怀疑告状,就要连番得往‘假’里面审问她。这不是吹毛求疵、舍本逐末吗!我们不能为了有疑点就故意寻找疑点啊。我认为明前小姑娘就是范瑛,就是我早年亲自定下婚事的儿媳妇。大家别再胡乱猜疑,伤了忠臣烈士的心了。”

    御书房一片沉默。大臣们又震住了。没想到杨皇后使出了这么一招。清流大臣们纵有不甘也说不出话了。这位杨皇后貌似温柔,张口却极狠辣,一口就斩钉截铁得封住了雨前怕水和她有关的路子。她说得也很犀利很在理,一是不能因有人提告,就把范明前往假里面审。让她为模棱两可的罪行辩解。二是能解决真相就以真相为主。这两人中必有一人是范瑛。雨前的证据是错的,明前就无疑是最接近真相的。

    清流大臣们气急交加,看向了董太后。就这样虎头蛇尾得让太子的人做皇后了?这满京城的旧门阀大臣们该怎么办啊?更难辖制住北疆来的皇帝,以后更没有地位了。

    董太后心中暗叹,脸上不透颜色。粉嫩的面容微微舒展,摇头微笑了:“皇后勿急。这样做还是不太妥当。这又不是寻找小物件。两个物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一个的可能性小了些,另一个是真的的可能性就大了些。这是在寻人啊,哪怕像得再多,也有一分一毫假的嫌疑啊。不能因一方可能性多些,一方可能性小些,就选多的当真的。这不是多少的问题,是个‘全是全非’的问题。一个人要么就是全部是真的,要么全是假的,容不得一分毫假。普通的平民百姓家娶个街坊上村子里的小媳妇,还要求身家清白呢。更何况我们大明皇家要娶的天子之妻!只要有一分可能性是假的,整个人就是假的!就是个大隐患,就有可能成亲后闹出令皇族蒙羞天下震惊的大笑话。我做为太后,久掌后宫,也是现今皇上的长辈,比你们这些年轻人多懂了些迎来送往的人情道理,也自然明白这事有多重要。务必要严谨严格得不留下一丝隐患,大明皇后可不能有一分一毫的虚假嫌疑!”

    王太后也适时接话了:“是啊。姐姐说得对,我也赞同董太后的意思。皇帝选新妇可不能有一丝马虎。这不是比谁的可能性大,就让谁做太子妃。而是她必须是千真万确的范瑛,才能做我大明天子的天子之妻。”

    人们的脸色又变了。

    清流大臣们自然大喜,齐声赞同!

    太子朱原显的脸色极难看,差点暴跳如雷。杨皇后伸手紧紧握着他的手,不准他暴起发作。杨皇后的脸色也很难看,董太后的话说得极重,已经摆明了不打算要有一分一丝疑点的范瑛做皇后了。这两人无论谁是范瑛,都有摘不掉抹不去的疑点污点,都难过太后这一关了。她是绝不让太子选个自己人做皇后!杨皇后万般无奈地看向丈夫。

    代宗心疼得回护妻子了,低声劝慰妻子儿子和太后几句。随后他的话锋一转,马上就引荐了两位东察公主给太后群臣。话里隐隐带着如果太后想退掉两位不合格的“范瑛”做皇后,就必须同意他相中的东察公主。两位蒙古公主皆大喜。小梁王却气得面如黑炭,如果不是杨皇后死死拉着他,就一把掀了大书案。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啊。

    清流大臣们哪儿能同意呢。大臣们立刻转向攻击着蒙古人粗蛮有野心,汉室江山的太子怎么能娶个蛮夷女为妻?东察公主们在旁边听着,脸上勉强带着笑,心里早已怒得差点一鞭子打死这些半截入土的迂腐老臣了。连代宗都很宠爱她们,太子皇后也对她们很亲近,这些老腐朽东西竟然敢指着鼻子骂她们。等她们当上了皇后,会好好收拾他们的,把这些尸位素餐的“老不死的”通通五马分尸了!

    御书房里顿时混乱极了。人们的争吵声此起彼伏,几派人马在相互争执着,谁也不肯退让一步。这群大明朝最精明的皇上、太后、太子、皇后和大臣命妇们各执已见,狡缠不休。

    ***

    崔悯望着小御书房的混乱,看到董太后和皇上几乎翻脸,就要强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判决案子了。忽然朗声道:“皇上,太后娘娘,先等等。臣还有话说。”

    人们仿佛才想起了他,纷纷回头看他。这时候“四方会审”到了最后,人们都没有心情听他说话了。一颗心都放在了怎么样合纵连横,又怎么样击败敌人取得最大的利益。这时候可容不得半点退让,这可是为将来的皇帝选妻子,进而影响皇帝,瓜分未来大明几十年的权势利益的大事。代宗与董太后清流大臣们,皇后太子和被无视被嘲讽无用的替罪羊三法司,四方人马都脸色阴沉得看向崔悯。

    崔悯朗声说:“如果皇上太后无法处置的话,臣还有一个提议报给皇上。”

    还不赶快说!人们没好气得盯他一眼。

    崔悯沉默了下,才迟疑着说:“我这里还有半个人证,可以提供下证明。只是不知道他的证词还能不能用了。”

    什么!一瞬间所有人的面孔都变得精彩万分。董太后勃然大怒,冷笑道:“有人证,还是半个?你怎么不早说?这是怎么回事?”

    皇上、太子杨皇后和满堂的大臣命妇们也又惊又怒得怒视着他。

    崔悯静静地等众人发完怒,才郑重得禀告说:“因为这人受了重伤,濒临死亡。我已经审问了多次,还用尽了东厂和锦衣卫的重刑酷刑,也无法问出口供。他几乎已经是废人了,也没有一句证词。我才不敢轻易提起此人。但是现在看到两位太后和皇上如此为难,诸位大人们都各有主张,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案子。我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暂且把他拿出来跟皇上太后讲讲,也许皇上太后有法子从他身上得出证词。”

    人人横眉立目得瞪着他,面目狰狞,眼光激烈地几乎吞噬了他。这混帐东西在说什么话啊?

    崔悯平静淡然地道:“臣在北疆耽误了这么久时间,还受了一点小伤,就是为了找到他。老天开眼,臣幸不辱命,终于抓住了萧五。并把他秘密带回了金陵城。”

第二百七十九章条件() 
御前会审结束了。

    这一场“四方会审”就是个虎头蛇尾的大闹剧。就在皇上、太后、太子和大臣们激烈辩驳得快翻脸的时候一下子结束了。崔悯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情报,“抓到了萧五,他是半个证人。”御书房沉默了,像在沸腾的热汤鼎里浇了一桶冷水,沸水立刻平息了。人们表情狰狞,错不及防得瞪视着清秀纤细的美少年,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形势又全变了,变成了另一种更崭新更怪诞的局面。整件事像偏离了安排好的轨道,向着另外一条又陌生又黑暗的道路而去。所有人都混乱极了,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人们看着崔悯的目光是充满愤懑、惊骇和复杂的。这个人太绝了!真是胆大包天,我行我素,又“公正无私”的锦衣卫指挥使啊。他居然“猜不透”这场皇上和太后主持的“真假相女”会审,其实是北疆来的新帝和大明朝的旧官宦门阀们的一场争夺政权的恶斗。一场以“太子娶亲”为表面,私下里划分朝廷势力的恶斗。他居然在皇上太后已经决定好的局面里,颠倒乾坤,火中取栗,另外找到了一条破案之路。还是锲而不舍得寻找新证人证词的路。他完全无视了今天御书房里的所有心机谋略,也完全得罪了大明朝的所有当权者。

    ——聪明人招人喜爱,是因为他们知情识趣得随着事情变化而改变。太独特独行的聪明人就不招人喜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